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全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全一、职业卫生培训概述职业卫生培训是指为了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而进行的专门培训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培训的概念、目的、内容和方法。
1.1 概念职业卫生培训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向职工传授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1.2 目的职业卫生培训的目的是使职工掌握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提高职业卫生意识,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1.3 内容职业卫生培训的内容包括职业病的基本知识、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职业病的监测与评价、职业病预防法律法规等。
1.4 方法职业卫生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培训班、现场教学、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
培训内容可以通过PPT、视频、实物展示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
二、职业病的基本知识2.1 定义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或者暴露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吸入、摄入、接触或者经皮肤吸收有害物质,导致职工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伤害,以及引起疾病或者功能障碍。
2.2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特点,职业病可分为尘肺病、中毒性肝炎、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肺癌等多种类型。
2.3 危害因素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噪声、振动、辐射等)、化学因素(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和心理因素(工作压力、紧张等)。
三、职业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3.1 危害职业病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肺功能伤害、肝脏病变、皮肤病变、癌症等,甚至危及生命。
3.2 防护措施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工程控制、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卫生管理等。
四、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4.1 诊断职业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职业史、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进行,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判断。
4.2 治疗职业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6
第一章
职业卫生方面的基础常识篇
一、什么叫职业病及有哪些特征?
(一)职业病 是工作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的疾病。我国对 法定职业病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 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 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7
(二)职业病的特征 一般认为,职业病有以下条件和特征: 1、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病 因和临床表现均有特异性。 2、职业危害因素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即有 剂量—反应的关系。 3、有特定的发病范围,同样工作的其他人,按照上述规律而发生不 同的反应。 4、控制病因和发病条件,即去除职业因素,可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 甚至使其绝迹或明显的改变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特征。如能早期发现, 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 应与工作有关疾病相区别。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多发病,其病 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如生产环境中的毒物或物理因素对心 血管病也可有一定影响。如:一氧化碳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毒物
1. 2. 3. 4. 5.
16
四、确诊职业病后应怎么办?
目前,发现的职业病多为慢性职业病,例如接触矽尘发生的矽 肺病,接触白电油引起的慢性正己烷中毒等。一旦得了职业病 该怎么办呢? (一)调离尘毒作业。目的是使患者不再继续接触有毒有害物 质,以免病情恶化。 (二)办理有关劳保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职业病患者可享 受有关劳保待遇。企、事业单位(老板)不准将患职业病者辞 退。 (三)要积极进行治疗。
22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1、劳动组织和劳动过程不合理。 2、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 如脑力劳动过度紧张,可引起失眠、神经衰弱等。 3、劳动时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 如长期注视微细部分和凝视近距离微小物体的视力紧张作业, 易出现眼内疼痛感、头痛、视力障碍等。运动系统长期处于过 度紧张状态,可引起肩周炎、滑膜炎、神经痛、肌肉痉挛等。 4、长时间不良体位。 如某些作业迫使人体长时间处于固定不变姿势(强迫体位), 可导致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脊柱变形等。 5、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 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1-2007)(化学因素)
品名 苯 甲苯 二甲苯 电焊烟尘 硫化氢 甲醇 甲醛 异丙醇 异丙胺 正已烷 正庚烷 臭氧 一氧化碳 黄磷 20 0.05 30 0.1 350 12 100 500 700 24 180 1000 0.3 20 50 0.5 接触限值 OELs(mg/M3) PC-TWA 6 50 50 4 10 皮 PC-STEL 10 100 100 MAC 备注
4.职业危害防护
PPE(劳动防护用品):指工人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從事勞動生産過 程中爲了預防傷害和職業危害而使用之劳动防護用品; 一般劳动防护用品:这类劳动防护用品是目前未纳入工业生产许 可证的范围和不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总称。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这类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过质量认证,实行工 业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标志的管理。凡列入工业生产许可证或安全 标志管理目录的产品。
应具备生产许可证的七类劳动防护用品:
头防护类:安全帽
呼吸器官防护类:防尘口罩、 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 器、长管面具;
眼、面防护类:焊接眼面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 听觉器官防护类:耳罩、耳塞; 防护服装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 手、足防护类: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 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 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共10篇.doc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共10篇范文一:《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资料《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培训资料一、总公司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是:遵纪守法、文明施工、保安全生产,持续改进、预防污染、建绿色家园。
二、26个重要环境因素:1、扬尘;2、尾气排放;3、潜在火灾、4、建筑垃圾处置;5、电池废弃;6、施工机具噪声;7、汽车噪声;8、人为噪声;9、水泥消耗;10、电消耗;11、水的使用;12、施工现场污水排放;13、潜在爆炸。
三、环境影响的内容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声污染、原辅材料消耗、能源、资料消耗、其它等。
四、1、总公司评价出的重大风险:砸伤、碰伤、触电、尘肺、噪声等。
2、总公司评价出的不可承受风险有9个:倾覆、火灾、爆炸、坍塌、坠落、中毒、车辆伤害、触电、中毒(经口)。
3、废弃物分类有2种:可回收废弃物、不可回收废弃物。
4、环境因素识别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5、结构施工中的噪声的限值是:昼间70,夜间55。
6、紧急事故分为5个:火灾、爆炸、倾覆、坍塌、中毒。
7、环境绩效的监测对象是:噪声、扬尘、污水。
8、人为噪声、油潜在泄漏,含油废弃物处置。
(钢筋工)9、施工机具噪音,水泥消耗,施工现场污水排放,电的消耗,水的使用。
10、触电、坠落、火灾、砸伤、碰伤、尘肺、噪声聋。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西三旗项目部范文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材料2宁波振升电器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培训人:记录人:培训内容:1、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具体权利如下:(1)享有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享有健康服务权,依法活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享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4)享有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职业卫生安全培训

第一部分 职业病定义与范畴
4.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四、职业病防治及其管理
(一)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 (二)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 (三)对工作环境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 (四)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五)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 (六)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 (七)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八)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设备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从工艺上改革、消除或控制生产劳动中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如用低毒或无毒的原料代替 有毒或高毒原料;用机械遥控操作代替人工操作等。
第二部分 职业病防护措施
(2)隔离密闭对产生尘毒等有毒有害因素的设备或作业,应采 取隔离的原则,使污染源不扩散;有些设备要加强密闭,控 制跑、冒、滴、漏。
轻者:出现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轻度意识模糊。
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重者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白细胞轻度增加,血苯、尿酚升高。
第三部分 常见职业病
(2) 慢性中毒 血象: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减少。 骨髓象:轻度中毒大多为正常;较典型的为再生不良型;有 的病例伴发灶性病态性增生的骨髓象。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接触者皮肤干燥、脱屑以至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苯还可损害生殖系统、免疫系统。
机,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第三部分 常见职业病
❖苯中毒
苯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有特殊芳香气味,常温下为无色油状 液体,极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易燃易爆。苯在生产环 境中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经皮肤吸收量很少,经 消化道吸收完全,但实际意义不大。
职业卫生培训课程材料大全

职业卫生培训课程材料大全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提升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理解,公司特举办职业卫生培训课程。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课程材料大全。
一、职业卫生概述1.1 职业卫生的定义职业卫生是指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措施和社会支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和职业伤害,保护职业人群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
1.2 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保障员工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减少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符合法律法规,提升企业形象二、职业病危害因素2.1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如汞、铅、苯等- 粉尘:如石英粉尘、煤尘等- 气体:如氯气、氨气等2.2 物理因素- 噪声:如机器运行噪声- 振动:如钻床、磨床等设备产生的振动- 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2.3 生物因素- 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寄生虫:如疟原虫、血吸虫等三、职业病预防与控制3.1 职业病预防- 合理设计工作场所- 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3.2 职业病控制- 个体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工艺改进:如替代有害物质、降低噪声等- 定期检测:如空气质量检测、噪声检测等四、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五、职业卫生培训内容5.1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概念、特点和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健康影响-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基本原则5.2 职业病识别与诊断- 职业病分类与症状- 职业病诊断程序与机构- 职业病报告与统计5.3 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六、培训方式与时间6.1 培训方式- 面授课程: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在线课程:视频、课件、测试等6.2 培训时间- 共计8学时:4天,每天2小时七、考核与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发放职业卫生培训证书- 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提高培训质量通过本次培训,希望员工能够掌握职业卫生的基本知识,提高职业健康意识,为公司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一、简介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对工作场所及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管理和监护,保护从业人员健康和预防职业病发生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培训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对职业卫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
二、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是因为工作环境和从业行为导致的一类疾病,其中包括尘肺病、放射病、中毒、嗜铬病等。
这些疾病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学习职业卫生知识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明确了企业和从业人员在职业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这份目录对不同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类,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使其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病。
四、职业卫生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程等方式,向从业人员传授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包括职业病的预防、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等。
2. 实操训练: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场景,让从业人员亲自参与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的实施,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职业卫生培训内容1.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了解不同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学习如何进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有效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
2.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了解各种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让从业人员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防护用品。
3. 职业病的早期识别与监测:学习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检测方法,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职业卫生培训的价值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职业卫生培训,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减少因职业病引起的健康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企业形象:企业通过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培训,能够加强与从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3. 促进员工福利:提供职业卫生培训,可以让从业人员更好地认识到企业对其健康的关注与关怀,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3篇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第一篇: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职工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卫生工作,主要包括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环境的卫生监测与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与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卫生的意义在于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在重视职业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职业环境污染的控制。
在进行职业卫生工作时,需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发现和解决职业危害问题,从而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体系,从职业危害识别到职业危害控制,再到职业危害监测与评价,都需要有相应的程序和措施进行实施。
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需要科学有效地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人体生理学、毒理学、工程学、流体力学、环境学等,采用科学计量的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价,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第二篇: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生产条件下,由各种工作有害因素引起的、以特定的发病率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肺癌等多种类型。
为了有效地防治职业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异常职业卫生监测: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工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评价: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确保职业病发生率在控制范围之内。
4.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提供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等综合技术服务,保护职工的健康。
第三篇:职业卫生标准与法规职业卫生标准是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限值和评价标准等进行规范的文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职业卫生标准的实施,可以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职业卫生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培训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计划。
一、我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培训中心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兼职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我公司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二、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6、其他有关职业病的知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一、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
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
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策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了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定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管中的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以及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总体运行制度,即政府监管与指导、用人单位实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以及职业卫生服务技术保障等。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是: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按职业病目录和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受到保护制度;职业病病人保障制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职业病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鼓励科学防治。
淘汰落后的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以及职业卫生监督和技术服务机构及其队伍管理制度等。
《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政府在职业卫生和安全管理方面,履行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签署的公约或承诺的重要体现。
《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九十条,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为使《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地施行,《职业病防治法》正式颁布后,卫生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职业病防治法》相关的配套卫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以及《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等多个卫生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此外,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以及卫生部后续发布的其他相关卫生规章,都是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具有法律效力。
三、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做出的技术规定,可视作技术尺度。
他可被政府采用,成为实施职业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
1965年由原国家建设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发布的《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与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85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这个标准经多次修订后成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981年,我国成立了包括劳动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在内的全国性卫生标准组织,卫生标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职业卫生标准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要求。
因此,我国于2002年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修订为两个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设计应考虑的一般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物理性有害的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则重点规定了化学性的接触限值。
此外,新标准有一些重要的变动,除增加了化学物的接触限值外,还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作为主体性的限值单位。
生产性粉尘的标准除总尘外,要求主要测定呼吸性粉尘。
职业卫生基本常识1.什么是尘肺病?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
2.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是哪几种?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
3.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1)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是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行业。
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
(2)其他:如石碑、石磨加工、制作等。
4.棉纱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尘作用?国家经贸委2000年印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
因为,一般的棉纱口罩只能挡住部分粉尘,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也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
但是,对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而5微米以下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多戴几层也不会增强防护效果。
因此,棉纱口罩无法起到防尘作用。
5.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展,咳嗽可明显加重。
特别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肺部感染者,咳嗽可非常严重。
吸烟病人咳嗽较不吸烟者明显。
尘肺病人即使在咳嗽很少的情况下,也会有咯痰。
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常不易咳出。
几乎每个尘肺病人或轻或重有胸痛,其中可能以矽肺和石棉肺病人更多见。
胸痛的部位不固定,多为局限性;疼痛性质多不严重,一般为隐痛,胀痛、针刺样痛等。
呼吸困难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肺部合并症的发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并可累及心脏,发生肺源性心脏病。
6.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作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些项目?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有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四种。
不同的健康检查体检项目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除职业史、症状的询问以及内科常规检查外,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都需要进行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的检查,离岗后的医学随访只需要拍摄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
具体的检查项目和周期可以从我国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中查到。
7.尘肺病可以根治吗?尘肺病可以预防吗?尘肺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及根治办法。
主要是综合治疗,即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积极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增强营养,生活规律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我国多年来研究的一些矽肺治疗药物,在临床试用中观察到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确切疗效尚有待继续观察和评估。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一、防护头盔在生产现场,为防止意外重物坠落击伤、生产中不慎撞伤头部,或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工人应佩戴安全防护头盔。
防护头盔多用合成树脂类橡胶等制成。
我国国家标准GB2811-81对安全头盔的形式、颜色、耐冲击、耐燃烧、耐低温、绝缘性等技术性能有专门规定。
根据用途,防护头盔可分为单纯式和组合式两类。
单纯式有一般建筑工人、煤矿工人佩带的帽盔,用于防重物坠落砸伤头部。
机械、化工等工厂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带舌帽亦为单纯式。
组合式的主要有电焊工安全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防尘防噪声安全帽。
二、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套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和化学污染机体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四种:防热服:防热服应具有隔热、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应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脱;又分为非调节和空气调节式两种。
防化学污染物的服装: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用涂有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纤和天然织物做成,并经某种助剂浸轧或防水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透过能力,如喷洒农药人员防护服;另一类是以丙纶、涤纶等织物制作,用以防酸碱。
对这些防护服,国家有一定的透气、透湿、防油拒水、防酸碱及防特定毒物透过的标准。
微波屏蔽服:有两类:①金属丝布微波屏蔽服;②镀金属布微波屏蔽服。
这种屏蔽服具有镀层不易脱落、比较柔软舒适、重量轻等特点,是目前较新,效果较好的一种防微波屏蔽服。
防尘服:一般用较致密的棉布、麻布或帆布制作。
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尘性,式样有连身式和分身式两种,袖口、裤口均须扎紧,用双层扣,即扣外再缝上盖布加扣,以防粉尘进入。
三、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防护眼镜一般用于各种焊接、切割、炉前工、微波、激光工作人员防御有害辐射线的危害。
可根据作用原理将防护镜片分为两类:反射性防护镜片:根据反射的方式,还可分为干涉型和衍射型。
吸收性防护镜片:根据选择吸收光线的原理,用带有色泽的玻璃制成,例如接触红外辐射应佩戴绿色镜片,接触紫外辐射佩戴深绿色镜片,还有一种加入氧化亚铁的镜片能较全面地吸收辐射线。
复合性防护镜片:将一种或多种染料加到基体中,再在其上蒸镀多层介质反射膜层。
由于这种防护镜将吸收性防护镜和反射性防护镜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