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构成和特性。

2.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分类。

3.了解蛋白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三、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讲述蛋白质的重要性,可以举例说明蛋白质在人类身体中的重要作用,如骨骼、肌肉、皮肤等都需要蛋白质的支持。

2.讲授(约35分钟)(1)蛋白质的构成和特性1)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结构一般为氢原子、羧基(-COOH)和氨基(-NH2)三部分组成。

2)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线性聚合物。

3)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可以是四级结构,即原始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2)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具有非常多种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1)结构功能:细胞骨架、骨骼、毛发、指甲、角质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2)运输功能:血浆中的铁结合蛋白、血红蛋白等,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完成物质在体内的输送。

3)催化功能:酶是一类蛋白质,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抗体功能:抗体是由免疫细胞分泌出来的特异性蛋白质,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并起作用。

(3)蛋白质的分类根据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蛋白质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1)结构蛋白质:细胞骨架、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等。

2)运输蛋白质:血浆中的铁结合蛋白、血清白蛋白等。

3)酶:能够加速反应速度的蛋白质。

4)激素:生物体内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4)蛋白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支持生命活动。

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引起肌肉、骨骼和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同时,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也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负担。

此外,一些疾病也与蛋白质有关,如免疫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

3.练习(约10分钟)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如:1)蛋白质的构成单位是什么?有哪些氨基酸?2)蛋白质的结构有哪几级?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3)蛋白质有哪些生物学功能?举例说明。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和结构;(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3)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介绍蛋白质的定义和特点;(2)讲解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3)阐述蛋白质的溶解性和变性。

2.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1)介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讲解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3)阐述蛋白质的肽链结构和折叠。

3. 蛋白质的功能(1)介绍蛋白质的功能分类和作用;(2)讲解酶、抗体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3)阐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多样性;(2)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机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使用模型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特点;(3)运用网络资源和实验室设备,开展实践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3)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1)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2)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共计45分钟。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⑵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⒉过程与方法⑴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⑵收集、分析的能力..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⑵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教学重点: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⒈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⒉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教学过程:㈠氨基酸的种类及结构通式教师:你能过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教师: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瘦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观察PPT中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在找共同点之前我先补充几个结构式讲解氨基和羧基教师引导:教师在PPT上展示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式;一边引导学生如每个氨基酸上都有一个氢原子;这点在结构上就是共同点;请同学们自己再找找其他的结构共同点..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每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氢原子;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教师总结:R│NH2─C─COOH提示学生四个基团可写不同方位│H这个结构通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R表示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同学们想一想;所有的氨基酸;每种氨基酸都只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吗比如天冬氨酸有两个羧基;赖氨酸有两个氨基;说明并不是每种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和羧基;可能在R基团里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氨基、羧基;也就是说;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说到这儿有没有同学想过;是不是只要有氨基和羧基;就是氨基酸呢为什么呢学生:不是;氨基和羧基要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教师:嗯很好;有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课本上第二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必须连接在什么样的原子上-----不同的碳原子上还是同一个碳原子上学生: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教师:对;同一个碳原子上所以同学们要注意了;不仅要有氨基和羧基;还必须要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就是说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只要满足这条件;它就是氨基酸..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返回去思考;为什么有些食品当中要添加氨基酸呢难道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吗学生:有一些氨基酸是人自身不能合成的..教师:对了;有的氨基酸是无法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的;如赖氨酸和色氨酸;但它又是构成蛋白质所不可缺少的;所以这类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从外界摄取的氨基酸我们称为必需氨基酸;这类氨基酸成人是8种;婴儿是9种..而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的氨基酸就归为非必需氨基酸..请同学们把这8种氨基酸记在本子上: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识记顺口溜:甲来写一本亮色书..㈡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教师: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往往是由很多个氨基酸构成的;那些氨基酸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课本21页2-4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示意图;并阅读22页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去归纳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学生:氨基酸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多肽链;多肽链盘曲折叠构成蛋白质..教师:很好;大体上思路很清晰;总结得不错..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氨基酸之间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假设这是两个不同的氨基酸板书;我们从化学的角度去看;氨基酸属于一种化学物质..同学们注意看一下;在这两个氨基酸中;你们觉得什么基团之间最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学生:氨基和羧基教师:对;相对来说氨基和羧基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那我们再具体来看一下氨基和羧基的结构;它们的结构中那一部分能够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学生:羟基和氢能够结合生成水教师:很好;也就是说R1氨基酸的氨基和R2氨基酸的羧基发生反应脱出一份子水;形成一个新的化学键;把两个氨基酸分子连接起来;而我们把这个新形成的化学键称为肽键-CO-NH-..也就是说;氨基酸分子之间;一个氨基酸中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中的羧基相连接脱去一份子水;形成肽键使氨基酸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叫做脱水缩合..同学们注意一下;脱水数目和肽键数目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学生:脱水数目等于肽键数目教师:假如我告诉你们;两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三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是三肽;四个是四肽;请问11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做什么18个呢学生:十一肽和十八肽教师:对;很好..我们把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统称为多肽;而多肽常常呈链状;所以我们又把多肽称为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就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脱水缩合盘曲折叠氨基酸————→肽链一条或多条————→蛋白质具有空间结构教师:蛋白质都是按这种方式合成的;虽然只是一条途径;但是据估计;生物界的蛋白质种类多达1010~1012种;请同学们根据蛋白质的合成方式;分析一下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可以根据情况提示学生:蛋白质在合成之前;想要改变;能从哪些地方下手使蛋白质发生变化;就是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不同..教师:对..首先;氨基酸种类不一样蛋白质也就不一样..然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很多;氨基酸数目不一样蛋白质也会不一样..还有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连接形成多肽链;即使两条肽链省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一样;只要排列顺序不相同;形成的多肽链就不相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一样..除了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会造成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外;还有没有什么原因会形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用手圈着蛋白质合成方式上的“空间结构”学生:空间结构不一样;蛋白质也会不一样教师:对;很好..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点抽象不好理解..打个比方;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就好像人的身高、体重和着装..大多数同学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走着走着;发现前面俩女生身高、体重、着装都一样;可是一回头;唉呀妈呀;长得咋就这么不一样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像人的五官一样;肽链盘曲折叠方式不一样空间结构就不一样;立体感也就不一样..可以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一样;它们的功能常常是千差万别;种类自然不一样..所以;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⑴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⑵每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相同..板书设计: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⒈氨基酸20种的结构:R│通式: NH2─C─COOH│H⒉蛋白质的结构:脱水缩合:蛋白质合成方式: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教后反思:。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掌握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组成,阐述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能解释蛋白质结构及其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难点】1.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根据原有知识,教师提问(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3)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什么?(过渡语)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那么蛋白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又有哪些功能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环节二、新课教学(过渡)我们都知道平时吃的食物中,肉、蛋、奶中都富含蛋白质,但是这些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所吸收,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样的呢?(一)氨基酸及其功能1.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图,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学生总结,教师进行汇总纠正,最后得出结论。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a.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和一个氢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不同的氨基酸分子种类不同是因为有不同的R基,且与氨基、羧基和氢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式,提问: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什么?(过渡语)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蛋白质是有氨基酸构成的,那么氨基酸是如何构成蛋白质的呢?(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播放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动画,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

产生了什么?2.总结脱水缩合的特点,肽键的特点,二肽、多肽的概念。

3.板书画三种不同的形状,学生小组讨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4.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氨基酸演示动画,结合教材学习,能够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通过观看蛋白质相关演示动画及讲解视频,结合教师引导性讲解,能够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说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基本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3、基本思想(由原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4、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蛋白质的功能。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教学内容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基本组成单位、结合方式、结构多样性)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可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及作用,并激发学生探究蛋白质结构的兴趣。

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遵循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这些结构层次来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在讲述氨基酸的结构时从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与结构引入,讲清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结构特点,构建学生的空间思维。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注意讲清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和多肽、肽链的概念。

关于形成多肽的过程中相关计算,氨基酸、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及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可用模拟探究让学生比较理解记忆。

教师采用讲授法直接讲授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时要指出其原因及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关系,由于结构决定着功能,进一步揭示出蛋白质的功能。

从而体现出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另外,在教学中可通过鼓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图片、投影和教材中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设计几个题目,在参与中理解多肽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

2、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课前准备】肽键形成的动画课件,血红蛋白、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情境创设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含量仅次于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食品包装上常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

二. 师生互动⑴教师:你能过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瘦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

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教师: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体中组成当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观察课本第20页的《思考与讨论》中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甲烷分子(CH4)的结构式。

比较课本上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与甲烷分子的不同,再思考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每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氢原子,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教师:用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侧链基团R基分别取代甲烷中的三个H,就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NH2─C─COOH│H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我们可以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想象成我们的人体,躯干是中心碳原子,左臂是氨基,右臂是羧基,腿是氢,头部是R 基。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思维:通过多个氨基酸结构的观察,概括归纳、建构氨基酸结构通式模型、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并能初步形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突破教学难点1)
2.生命观念:通过观察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和建立肽链模型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的探究,进一步形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突破教学难点2)
3.科学探究:通过构建蛋白质结构层次过程,进行观察、提问、模型建构、交流讨论,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社会责任:通过观看“神奇的小蛋”视频,增强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并能够为健康生活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结构通式。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蛋白质的功能。

2.教学难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结构通式。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蛋白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

2. 蛋白质的性质:溶解性、变性、降解。

3.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结构蛋白、酶、抗体、运输蛋白等。

4.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新陈代谢、免疫、信号传导等。

5. 蛋白质的实际应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生物工程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蛋白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什么是蛋白质?”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介绍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

3. 讲解蛋白质的性质:分析蛋白质的溶解性、变性、降解等性质。

4. 讲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阐述结构蛋白、酶、抗体、运输蛋白等的功能。

5. 讲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介绍新陈代谢、免疫、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

6.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生物工程等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蛋白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蛋白质的溶解性、变性和降解过程。

2.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蛋白质实验,如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观察蛋白质的性质。

3. 小组研究:学生分组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如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免疫作用等。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蛋白质的不同功能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5. 讨论与问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回答学生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⒉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综合能力。

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⑵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重点:
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⒈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⒉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两三块海绵,肽键形成的动画课件,血红蛋白、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含量仅次于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食品包装上常常附有食品成分说明,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蛋白质是许多食品的重要成分,有时你还会看到添加某些氨基酸的食品。

二. 师生互动
㈠教师提问:你能过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蛋白质,瘦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尤其丰富。

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体中组成当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观察课本第20页的《思考与讨论》中的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引导: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甲烷分子(CH4)的结构式。

比较课本上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与甲烷分子的不同,再思考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每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一个氢原子,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教师总结:用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一个侧链基团R基分别取代甲烷中的三个H,就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NH2─C─COOH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我们可以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想象成我们的人体,躯干是中心碳原子,左臂是氨基,右臂是羧基,腿是氢,头部是R 基。

氨基酸有20种,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如甘氨酸的R基是一个氢原子(─H),丙氨酸的R基是一个甲基(─CH3)。

这就像我们每位同学头部有不同的笑脸从而区别了每个人。

在人体内有的氨基酸是无法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的,如赖氨酸和色氨酸,但它又是构成蛋白质所不可缺少的,所以要对这类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一定量的补充。

㈡教师展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讨论: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往往是由很多个氨基酸构成的,那些氨基酸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呢?
是通过一种叫做脱水缩合的化学反应来完成连接的。

(展示肽键形成的动画课件)
教师请两位学生到黑板前,两臂伸展,一位学生的左手与另一位学生的右手相碰,共同握住一块含水的海绵,两位同学共同一挤就将海绵挤出水来。

(教师解释:这个活动就象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掉税分子缩合连接成肽键。


(教师以板图形式讲解两个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

并请同学注意肽键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形成的产物叫二肽的原因)
(教师再演示三肽化合物的形成)
许多的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成多肽,多肽链盘曲折叠构成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构成脱水缩合盘曲折叠
C、H、O、N ———→氨基酸————→肽链(一条或多条)————→蛋白质
讨论:既然蛋白质都是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类的蛋白质呢?
教师展示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问:学生对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是否相同?
答: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不同。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很多,由于数目,种类,排列次序不同,会形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再加上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这些都是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师生共同归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⑴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不同;
⑵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
⑶每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不相同。

学生:经过讨论可举出如抗体,酶,激素(胰岛素)作用的例子。

教师:加以归纳,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它在生命活动中担当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⑵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⑶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⑷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⑸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教师引导学生去看课后的科学史话,使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工合成蛋白质上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 课堂反馈:
⒈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结构中,代表氨基的结构式为;代表羧基的结构式
为;
代表肽键的结构式为;其中、为R基。

(2)上述化合物是由种氨基酸组成。

(3)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
为,
这样的反应叫做。

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氢来自于。

⒉某一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151个,则此分子中—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有()
A.152;152 B.151;151 C. 1;1 D.2;2
⒊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顺序是( )。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①③④⑤②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四. 课堂小结:
对于生物体来说,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这在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都担当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五. 布置作业:
课本第24页练习,基础题1、2、3。

板书设计: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⒈氨基酸(20种)的结构:


通式: NH2─C─COOH


⒉蛋白质的结构:
脱水缩合: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⒊蛋白质的功能: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根本出发点,首先以食品包装引入主题,学生较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分组讨论的方法,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及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回答,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展示挂图,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讲解蛋白质的结构时,与功能相联系,使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