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1焓变 反应热[精选](共29张PPT)
](https://img.taocdn.com/s3/m/7143d23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7e.png)
中只存在S—F键。已知: 1 mol 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
吸收能量280 kJ, 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
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 +3F2(g)= SF6(g)
的反应热ΔH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以H2+Cl2=2HCl为例 Nhomakorabea)
-1 780 kJ/mol B. -1 220 kJ/mol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反应
7
一、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 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 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末态-初态)
放热反应: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ΔH>0 或ΔH为“+”
8
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阅普读通P化4 学《方资程料式卡中片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 数,不能为分数。
24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
开, △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 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焓变 反应热
2 0 1 6--9
1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
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 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高中化学“选修四”焓变与反应热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四”焓变与反应热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每天给你想要的关注不错过化学姐高二的同学们在这个学期将要学习到选修四的知识,选修四第一章节主要讲了化学的能量变化,今天化学姐就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反应热与焓变这两个知识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ΔH。
(3)单位:kJ·mol-1或kJ/mol。
(4)ΔH的计算方法Δ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Δ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①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小,说明反应物越不稳定,本身的能量越高。
② 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生成物越稳定,本身的能量越低。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与水或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2424.燃烧热中和热(1)燃烧热①概念:在101 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②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818222O(l)ΔH=-5 518 kJ·mol-1。
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②离子方程式可表示:OH2O(l)ΔH=-57.3kJ·mol。
c=4.18 J·g-1·℃-1=4.18×10-3kJ·g-1·℃-12O的物质的量。
化学:1.1.2《化学反应的焓变》课件(鲁科版选修4)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化学反应的焓变。了解焓变的概念、计算方法,并根 据焓变的正负值判断反应性质。
焓变的计算方法
1 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化学反应焓变。
2 化学反应的热量
通过测定化学反应的热量,计算反应的焓变。
3 热力学表
3 实验室研究
焓变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 各种研究,如溶解度、反 应速率等。
小结和重点回顾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焓变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还了解了焓变在热力学平衡常数计算和 实际应用中衡常数
平衡常数与反应焓变有关,可以通过反应焓变计算 平衡常数。
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通过计算反应焓变,可以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如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焓变在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1 化学工业
焓变可以用于工业反应的 设计和控制。
2 催化剂研究
通过焓变的计算,可以评 估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
使用热力学表中的标准反应焓变值进行计算。
焓变的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升高,反应焓变通常增大。
压力
压力增大,反应焓变通常不受影响。
物质的物态
气体与气体反应的焓变较大,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焓变较小。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
放热反应
2
放热反应的焓变值为负数,反应释放热 量,周围温度升高。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的焓变值为正数,反应吸收热 量,周围温度降低。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 苏教版选修4-苏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目标与素养: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符号为ΔH,常用单位为kJ·mol-1。
微点拨:(1)焓变为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2)反应热、焓变的单位均为kJ·mol-1,热量的单位为kJ。
2.ΔH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1)当ΔH>0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吸收热量,为吸热反应。
(2)当ΔH<0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
3.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的原因(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角度分析如下图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的计算公式:ΔH=E(生成物)-E(反应物)。
(2)从反应物断键和生成物成键角度分析N2(g)+O2(g)===2N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由图可知:1 mol N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946_kJ,1 mol O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498_kJ,2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1_264_kJ,那么N2(g)+O2(g)===2NO(g)的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80_kJ。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意的问题(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假设在25 ℃(即298 K)、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选修4知识点汇总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H 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为“+”或△H>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例: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ΔH=-890.3 kJ/mol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C→CO2,S→SO2,H→H2O,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常考选择: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高中化学选修四焓变反应热

(2)符号 单位:ΔH kJ/mol 或 kJ•mol-1
2.反应热ຫໍສະໝຸດ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与△H的关系
(1)当为放热反应时,反应体系释放能量,( ∆H<0);
(2)当为吸热反应时,反应体系获得能量,体系能量升高,∆H为“+”( ∆H>0)。
体系与环境
体系 HCl
思考
放热反应中能量变化
体系 H2+Cl2
环境
+
ΔH
-
【思考与交流】
以H2与Cl2反应为例。实验测得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184.6kJ的热量。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总能量= 化学键形成时放出总能量=
679kJ
862kJ
反应热的计算:
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选修④ 第一章
01
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通常伴有:
02
能量变化
03
热能
04
电能
05
光能
06
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07
化学反应
08
放热反应
09
吸热反应
回忆
归纳总结:
H﹤0
高温
H﹥0
C+H2O(g)=CO+H2
∆
C+CO2=2CO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旧键断裂,新键形成,重组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H = 679kJ/mol — 862kJ/mol= –183kJ/mol
∆H= E (反应物分子键能总和)—E (生成物分子键能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二课时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难点:能量变化实质,键能的含义
【教学过程】
引言;在化学必修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说化学反应中不仅是物质的转变,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这个能量就是反应热。
那什么是反应热呢?
回顾:一、反应热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反应热。
讲述:在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化学反应通常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体系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即反应是在恒压下进行的。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焓变。
符号;△H 单位:kJ/mol 两者的关系:焓变与“等压”反应且“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时的反应热相等。
一般没特别指明时,两者的数值相等。
问:一个化学反应,根据反应过程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可把反应分为什么?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H(焓变)<0表示放热
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H(焓变)>0表示吸热反应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Ba(OH)2.8H2O+NH4Cl、碳与H2O、CO2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
C(H2)+CuO、盐类水解等
思考: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或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对吗?
结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该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开始反应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但反应过程中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问: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宏观:能量守恒作用
微观:断键,成键作用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宏观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
放出能量,决定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板书: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1)若E反> E生,放出能量,放热反应(2)若E反< E生,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微观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能量,新键形成会能量。
放出吸收
如:H 2与Cl 2反应
观察下列示意图:微观
共吸收的热量=436KL+243KL=679KL
共放出的热量=431KL ×2=862KL 放热反应
结论: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能量>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能量,表现为放热反应
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能量,表现为吸热反应
反应热△H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1、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
体系能量降低,为“-”或小于0
H 为“+”或大于0
H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
体系能量升高,3、反应热=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
总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分子形成
时所释放的总能量(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H 总结: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
能量的变化
B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C 、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
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E、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F、物质燃烧放出热量
BCE
课堂练习
2.已知化学反应2C(s)+O 2(g)
点燃 2CO(g);2CO(g) + O 2(g) 点燃 2CO 2(g)
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B )
A .56gCO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
B .12g
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 所具有的能量
C .12gC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质量相等的两份碳燃烧,生成CO 2的反应比生成CO 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已知
破坏1molH -H 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过渡:我们知道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方程式能体现物质的转变,那既要能体现物质的转变又要能体现能量的转变的方程式,可用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三、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思考: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整数既能整数又能分数
状态不用注明必须在化学式后注明
△H 无必须注明
规范性必须注明↑↓可以不注明
和反应条件
表示意义在宏观上表示物质的能体现物质的转变,又
多少,又可表示微观上能体现能量的转变
的原子、分子数目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因而必要时可用简单分数。
4)△H的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与“-”一定要注明,“+”代表吸热,“-”代表放热
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5)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植不变。
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
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如:2H2(g)+O2(g)=2H2O(g) △H=-483.6KJ/mol
在101KPa、25℃时,2 mol气态氢气与1mol气态氧气反应,生成2mol 水蒸汽,放出483。
6KL的热量。
4、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P4例1
P4问题解决
P5问题解决
课堂练习:见PPT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