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__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_课件(共1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
目录
一、隋朝——盛极 二、唐朝——年少 三、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
度繁荣,认识隋唐时
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文帝建隋(建立者、时间、都城、统一时间)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汴州(今开封) 907-923
后唐
五 代
后晋
后汉
洛阳 汴州(今开封) 汴州(今开封)
923-936 936-946 947-950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前蜀
成都
8965
十 闽国
长乐(今福州) 893-945
2.隋朝的“基础设施”建设 (1)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既包括供应朝 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 义仓,积储丰富。 (2)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教
材 补
京杭大运河
遗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
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
——韩
从三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以史为鉴:
结合唐玄宗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而导致 不同结果,谈谈你对此有何启示
(1)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 (2)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3)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4)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5.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
目录
一、隋朝——盛极 二、唐朝——年少 三、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
度繁荣,认识隋唐时
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文帝建隋(建立者、时间、都城、统一时间)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汴州(今开封) 907-923
后唐
五 代
后晋
后汉
洛阳 汴州(今开封) 汴州(今开封)
923-936 936-946 947-950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前蜀
成都
8965
十 闽国
长乐(今福州) 893-945
2.隋朝的“基础设施”建设 (1)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既包括供应朝 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 义仓,积储丰富。 (2)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教
材 补
京杭大运河
遗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
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
——韩
从三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以史为鉴:
结合唐玄宗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而导致 不同结果,谈谈你对此有何启示
(1)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 (2)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3)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4)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5.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
高中历史人教2019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高耀敏 (共25张PPT)

北方:五代 (907-960)
南方:十国 (891-979)
一、隋朝兴亡
李唐一族之所 以崛兴,盖取塞 外野蛮精悍之血, 注入中原文化颓 废之躯,旧染既 除,新机重启, 扩大恢张,遂能 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李唐氏族之推
测后记》
1、隋朝统一的背景
1)民族交融 2)文化整合 3)国土开发
思考:分析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列举其中的 得与失有哪些?并思考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措施 是什么?
特点:理念进步 手段多样
(5)和亲
(6)优待
(7)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
4.作用:促进民族交往;推动少数民族发展;稳定政局, 拓展疆域
乾陵六十一王宾像
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 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 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 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 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 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 性的多元统一体。
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1)军事讨伐 (2)设置羁縻府州 (3)设置都护府 (4)册封 (5)和亲 (6)优待 (7)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
羁縻府州
魏晋:分其种族,迁入内地 隋:支持启民可汗统领突厥各部 唐:设置羁縻府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思考:你认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哪一项更好,为什么?
都护府
总体时 代特征 政治 经济
民族关 系
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处于世界发展前列
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 节度使制度 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劝课农 桑的措施,使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贞 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唐太宗为代 表的统治者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进 一步加强民族交融
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 疏勒)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地……玄宗之世,华夏、 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 陇,不能不固守四镇。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25张ppt)

镜矣!
——宋祁等《旧唐书》 三省六部制;
材料四 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门下省对每一道命 完善科举制;
令都有副署权···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
执行。
——王小甫等《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劝课农桑;
开明民族外交政
材料五 ……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尽入
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洛口仓米逾巨亿”、“周围二十余
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担...”
——据《资治通鉴》、《隋书》 整理
文
炀
帝
帝
遗 补 材 教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 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 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 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 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 最大的运河。
曲辕犁
唐时在江东水田地区推广。当时已经安装了 犁评,改进犁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 着 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筒车
不分昼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大唐盛世之经济
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 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 系;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 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 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废唐称帝,改国为周,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李
李
李
武
李
世
则
隆
渊
民
治
天
基
618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开元盛世”755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

回纥: 册封首领
开明的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 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李世民
吐蕃: 和亲、会盟友好
靺鞨: 册封首领
二、盛世华章·合同一家: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二)求同一家:民族交融
北方
突厥
东北 西南
回纥 靺鞨 吐蕃
东突厥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打败,可汗被俘虏,东突厥汗国灭亡。
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安史之乱、 统:隋朝兴亡 二、盛世华章·合同一家: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三、盛世危机·藩镇割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盛世奠基·天下一统
——隋朝兴亡
一、盛世奠基·天下一统:隋朝兴亡 (一)建立与统一
1、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影响
政治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促进民族交融, 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利 经济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 城市发展,保障粮食供应。
弊 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 起义。
一、盛世奠基·天下一统:隋朝兴亡
(二三)工暴程 政建 短设 命而亡
1、隋朝灭亡的原因?
618年,隋朝灭亡。
① 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三征高丽,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 盾,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一、盛世奠基·天下一统:隋朝兴亡
(二三)工暴程 政建 短设 命而亡
评价历史人物: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知人论世
汴河怀古二首 [唐]皮日休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_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32张PPT)

材料二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
中央集权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
列为侯王者,皆除(被任命)节度使。由是方
局面。
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
四。
——《新唐书》
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重 心南移。
材料三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
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
19
唐朝的民族交融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 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 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唐太宗时,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 部落,定都逻些(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 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吐蕃使者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到 唐求婚受到唐太宗接见。禄东赞运 用聪明才智,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 丽善良的文成公主。
同年,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 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 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7
唐朝的繁荣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 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 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 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 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 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 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 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 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
20
唐朝的民族交融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 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 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 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 争。
02 布达拉宫
人教统编版2019学年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

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赋 。
——《新唐书·兵志》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 政府任命一批安史降将为 节度使,内地军将、地方 长官也被委任为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安史之乱 后藩镇形势图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北朝
东魏
北魏
西魏
南朝
宋
齐
北齐
唐朝
618年
北周 581年 隋朝
589年
梁
陈
隋
建粮仓
唐
大
运
隋
河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
的 应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 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 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
即关陇军事贵族的主要成员,大多数也
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因而,隋唐王朝
的统治者本身的民族偏见就比较少。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 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 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01 02
↑唐朝西市布局(复原沙盘)
03 04
民不聊生
调
隋炀帝
整
629年和630年,谏官们一再劝告, 不要大规模地重修洛阳的隋代, 易蹈隋末的覆辙。可是在631年, 太宗仍命令整修隋代宫殿;但当 他看到完工后的宫殿过于华丽时,
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 知人善用
贞 观 之 治
又下令把它拆毁。
虚怀纳谏
——《新唐书·兵志》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 政府任命一批安史降将为 节度使,内地军将、地方 长官也被委任为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安史之乱 后藩镇形势图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北朝
东魏
北魏
西魏
南朝
宋
齐
北齐
唐朝
618年
北周 581年 隋朝
589年
梁
陈
隋
建粮仓
唐
大
运
隋
河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
的 应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 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 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
即关陇军事贵族的主要成员,大多数也
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因而,隋唐王朝
的统治者本身的民族偏见就比较少。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 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 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01 02
↑唐朝西市布局(复原沙盘)
03 04
民不聊生
调
隋炀帝
整
629年和630年,谏官们一再劝告, 不要大规模地重修洛阳的隋代, 易蹈隋末的覆辙。可是在631年, 太宗仍命令整修隋代宫殿;但当 他看到完工后的宫殿过于华丽时,
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 知人善用
贞 观 之 治
又下令把它拆毁。
虚怀纳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共35张ppt)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背景: 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节度使兵力扩大,唐玄宗统 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②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 (2)时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 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边疆频频告急,唐朝由盛转衰。
任,虚怀纳谏,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 3.女皇武则天: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唐
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4.开元盛世: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 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
• 史料分析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又 一次完成了封建社会的统一
•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 2.贞观之治 • (1)皇帝: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功劳卓著,后继帝位,是为唐太宗。 • (2)统治表现: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
(3)结果:起义军将领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 控制政权。
4.五代十国
(1)后梁建立: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五代十国: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 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 “十国”。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4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4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54a602a26925c52dc5bf6e.png)
材料题:开元盛世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 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当时的农民生活)根据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物价资料的探讨,好的只能 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所谓“开元盛世”尚且如此……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核心素养: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 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3.从家国情怀角度感受隋唐的强盛及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 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
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 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
人善任,虚怀纳谏;
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 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 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空前繁荣。
选择题:关于贞观之治
壹
昙花一现是隋朝
隋朝的兴起、统一与灭亡。
从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
北朝: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58—1—隋
南北朝
589
南朝:宋——齐——梁——陈
隋唐大运河:功过得失
贰
盛世大唐天下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强盛的国力—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均田制的延续——奠定了经济基础 (2)租庸调制出台——充裕了财政赋税
3.先进的制度 (3)三省六部巩固——成熟了政治制度 (4)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了官僚政治
1.安史之乱的爆发 2.晚唐政策的调整 2.黄巢起义的冲荡 4.五代十国的到来
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自信,而勇气和自 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成功了自己笑一辈子,不成功被人笑一辈子。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你生而有翼,为何一生匍匐 前进,形如蝼蚁。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 活。知识玩转财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颗石子。最凄美的 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美好,但也 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 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人总会遇到挫折,总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如果一 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 碍。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 防而又不受害。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态度决定高度。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我不是富二代,不能拼爹,但为了成功,我可以拼命!我会努力 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人一辈子不长不短,走着走着,就进了坟墓,你是要轰轰烈烈地风光下葬,还是一把骨灰撒向河流山川。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者,将永远成不了 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 伤不是一场幻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 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东西飘然于我们的视野与心灵 之外。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你的所有不甘和怨气来源于你的不自信和没实力。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 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人��
问题1: (1)隋唐时期皇室婚配有何特点?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对隋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1.开放的气象:
(1)开明的民族政策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 只有隋唐帝王冒出了 “天可汗”称号、百年 间出现了“万国来朝” 的局面。 ——葛承雍《大唐之国》
——葛承雍《大唐之国》
问题3:(1)域外各国纷纷遣使来唐初交流,反映了什么问题?
(2)各国为何会选择与唐进行频繁的交流?请用史实加以阐述。 (3)唐代前期为什么会出现繁荣富强的局面?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政治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讲:一是讲人事,一是讲制度。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过渡:除了唐初君主的开明统治,唐代还有哪些光彩照人的制度建设?
问题2:(1)唐对突厥、吐蕃、靺鞨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这些政策相对于秦始皇汉武帝的对外方式,有何不同? (3)这种不同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1.开放的气象: (2)频繁的中外交流 2.强盛的国力: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多国还遣使到长安来。其中新罗89次,阿拉伯大食41次,林邑24次,真 腊11次,狮子国(今斯里兰卡)3次。至于朝鲜(高句丽、百济)、婆罗门 五天竺(今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吐火罗(今阿富汗)、骠国 (今缅甸)、波斯以及北非、中东诸国等等,都非常普遍地与唐交往。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3)均田制的延续;
(4)租庸调的出台
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北宋·宋神宗
问题6:(1)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期主要的赋税制度是什么? (2)该赋役制度推行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国家是通过什么制度来保证农民手中有粮食、布帛的? (4)均田制的推行对政府财政和平民生活有何影响?
Ⅱ 隋唐盛世的凋零
3.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的到来
问题9: (1)晚唐经济命脉主要是哪里? (2)黄巢起义长期转战于何处? 这对唐朝的经济力量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唐王朝衰往后,中国又进入了怎样 的割据状态?
民 族 交
盛 融 隋唐
下 盛世
的世 风华
兴
替 隋唐 盛世 凋谢
1.开放的气象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频繁的中外交流
民族交融下的
盛世兴替
第6+7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581年—907年】 【907年—979年】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隋唐时期皇室的婚配状况
隋唐时期皇帝 隋文帝,汉族 唐高祖,汉族 唐太宗,汉族
配偶 独孤氏,鲜卑族 窦氏,鲜卑族 长孙氏,鲜卑族
女婿 女婿宇文赟为鲜卑人 19女中有7位嫁给胡族 21女中有8位异族驸马
Ⅱ 隋唐盛世的凋零
2.两税法的出台与唐代中期的改革
(两税法实行后)“天下便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身丁为本,资产 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旧唐书·杨炎传》
问题8:(1)什么是两税法?唐王朝为何改行两税法? (2)为什么两税法施行后“天下便之”? (3)这种纳税标准的变化有何积极意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2)三省六部制的巩固
问题5: (1)三省六部是如何分工、运行的?
(2)分工合作的三省,为什么办公机构却被隔 离成成内廷、外廷两部分?
(3)参与决策内廷被分为中书、门下两省,这 一设计有何作用?
(4)行政体系中的尚书省六部,剔除了专门为 皇家服务的机构,这有何积极意义?
Ⅱ 隋唐盛世的凋零
1.安史之乱与晚唐政治的腐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
问题7: (1)晚唐的疆域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转折点是什么? (3)该事件后唐朝疆域内形成了怎样的形 势?对唐的中央政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除了藩镇割据,唐王朝还面临哪些问题? (5)为什么在诸多问题之下,唐王朝还存 在了一百多年?期间做出了哪些调整?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1)科举制度的完善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问题4·: (1)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做出了哪些探索? (2)对比前代探索,隋唐科举制在选拔方式、标准和机构上有何进步? (3)这些进步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3.先进的制度 (3)三省六部巩固——成熟了政治制度 (4)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了官僚政治
1.安史之乱的爆发 2.晚唐政策的调整 2.黄巢起义的冲荡 4.五代十国的到来
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自信,而勇气和自 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成功了自己笑一辈子,不成功被人笑一辈子。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你生而有翼,为何一生匍匐 前进,形如蝼蚁。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 活。知识玩转财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颗石子。最凄美的 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美好,但也 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 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思路决定出路,气度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人总会遇到挫折,总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如果一 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 碍。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 防而又不受害。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态度决定高度。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我不是富二代,不能拼爹,但为了成功,我可以拼命!我会努力 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人一辈子不长不短,走着走着,就进了坟墓,你是要轰轰烈烈地风光下葬,还是一把骨灰撒向河流山川。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者,将永远成不了 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 伤不是一场幻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 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东西飘然于我们的视野与心灵 之外。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你的所有不甘和怨气来源于你的不自信和没实力。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 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人��
问题1: (1)隋唐时期皇室婚配有何特点?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对隋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1.开放的气象:
(1)开明的民族政策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 只有隋唐帝王冒出了 “天可汗”称号、百年 间出现了“万国来朝” 的局面。 ——葛承雍《大唐之国》
——葛承雍《大唐之国》
问题3:(1)域外各国纷纷遣使来唐初交流,反映了什么问题?
(2)各国为何会选择与唐进行频繁的交流?请用史实加以阐述。 (3)唐代前期为什么会出现繁荣富强的局面?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政治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讲:一是讲人事,一是讲制度。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过渡:除了唐初君主的开明统治,唐代还有哪些光彩照人的制度建设?
问题2:(1)唐对突厥、吐蕃、靺鞨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这些政策相对于秦始皇汉武帝的对外方式,有何不同? (3)这种不同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积极效果?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1.开放的气象: (2)频繁的中外交流 2.强盛的国力: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多国还遣使到长安来。其中新罗89次,阿拉伯大食41次,林邑24次,真 腊11次,狮子国(今斯里兰卡)3次。至于朝鲜(高句丽、百济)、婆罗门 五天竺(今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吐火罗(今阿富汗)、骠国 (今缅甸)、波斯以及北非、中东诸国等等,都非常普遍地与唐交往。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3)均田制的延续;
(4)租庸调的出台
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北宋·宋神宗
问题6:(1)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期主要的赋税制度是什么? (2)该赋役制度推行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国家是通过什么制度来保证农民手中有粮食、布帛的? (4)均田制的推行对政府财政和平民生活有何影响?
Ⅱ 隋唐盛世的凋零
3.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的到来
问题9: (1)晚唐经济命脉主要是哪里? (2)黄巢起义长期转战于何处? 这对唐朝的经济力量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唐王朝衰往后,中国又进入了怎样 的割据状态?
民 族 交
盛 融 隋唐
下 盛世
的世 风华
兴
替 隋唐 盛世 凋谢
1.开放的气象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频繁的中外交流
民族交融下的
盛世兴替
第6+7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581年—907年】 【907年—979年】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隋唐时期皇室的婚配状况
隋唐时期皇帝 隋文帝,汉族 唐高祖,汉族 唐太宗,汉族
配偶 独孤氏,鲜卑族 窦氏,鲜卑族 长孙氏,鲜卑族
女婿 女婿宇文赟为鲜卑人 19女中有7位嫁给胡族 21女中有8位异族驸马
Ⅱ 隋唐盛世的凋零
2.两税法的出台与唐代中期的改革
(两税法实行后)“天下便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身丁为本,资产 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旧唐书·杨炎传》
问题8:(1)什么是两税法?唐王朝为何改行两税法? (2)为什么两税法施行后“天下便之”? (3)这种纳税标准的变化有何积极意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2)三省六部制的巩固
问题5: (1)三省六部是如何分工、运行的?
(2)分工合作的三省,为什么办公机构却被隔 离成成内廷、外廷两部分?
(3)参与决策内廷被分为中书、门下两省,这 一设计有何作用?
(4)行政体系中的尚书省六部,剔除了专门为 皇家服务的机构,这有何积极意义?
Ⅱ 隋唐盛世的凋零
1.安史之乱与晚唐政治的腐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
问题7: (1)晚唐的疆域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转折点是什么? (3)该事件后唐朝疆域内形成了怎样的形 势?对唐的中央政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除了藩镇割据,唐王朝还面临哪些问题? (5)为什么在诸多问题之下,唐王朝还存 在了一百多年?期间做出了哪些调整?
Ⅰ 隋唐盛世的风华
3.先进的制度 (1)科举制度的完善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问题4·: (1)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做出了哪些探索? (2)对比前代探索,隋唐科举制在选拔方式、标准和机构上有何进步? (3)这些进步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