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l四年级下册:7、尊严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7尊严》教案

课题与教学内容7尊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
2.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3.理解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他有尊严。
”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从描写中体会尊严的含义。
情感态度教学札记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导入1.解题。
板书“尊严”理解“尊严”的意思。
2.引入正课。
(1)老师叫你们填这么多“尊严”的目的是要认识到尊严在生活中十分重要。
(2)现在我们自由学习一篇讲尊严的文章。
二、学文。
1.自学,完成以下任务。
2.反馈自学情况。
生自由讲后归纳。
(“尊严”指的是“尊贵庄严”。
)(1)认识二类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①文章讲了谁、什么事?②你读懂了文中的哪些内容?(1)通读二类生字。
(2)解决①②题。
①文章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身处饥饿面对摆在面前的美食,坚持付出劳动后进食,最后为杰克逊镇长所欣赏的故事。
②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理解。
年轻人是逃难的人,他很饿,但是不肯随便吃别人的食物;这个年轻人坚持要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师肯定引导:大家七嘴八舌就把课文的内容讲完了,而且讲得很精彩,理解力很强。
现在我们要解决大家不理解的问题。
3.再通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任由学生质疑.(2)讨论、互教后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条:①作者怎样描写这个年轻人的语言、外貌、动作?②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了解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人?(3)解决问题。
找出表现年轻人外表、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勾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①从年轻人的外表“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从他后面与逃难人一样的“狼吞虎咽”看出他当时非常饿。
②从年轻人非常饿又不肯吃人家的食物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是一个爱劳动的人。
③从年轻人的语言上看出这是一个决不白吃白喝的有尊严的人。
④从他的动作上看出这是一个勤快的人。
⑤从他的语言,如“您”、“不,我现在就做……”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讲礼貌、自尊的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临朐县慧敏爱心小学王树升)7、尊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尊严、款待、赞赏、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从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难点:1、体会什么是尊严。
2、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写法。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
2、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嗟来之食”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讲后教师慨括)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年轻人有关尊严的一个故事,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板书:尊严)二、学生自读课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内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全班内师生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后教师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不白白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1、读写生字新词,根据课文理解词义。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按要求画出:描写小伙子外貌的句子: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人教版四下语文第7课《尊严》教案4

《尊严》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尊严》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是以“诚实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要求学生潜心会文,在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尊严》是一篇故事内容简单却具有极强哲理性的文章。
本文对哈默有骨气、有毅力、有自尊的形象塑造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描写来展现的。
而对尔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长者风范却暗含在他对主人翁哈默维护自尊的请求中。
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克逊大叔的这句话中,最难理解的就是“尊严”,这篇课文宣扬的是哈默以坚强的毅力所坚守的“用劳动换取报酬”的信念。
而对尊严的捍卫,正是现实社会所缺失的。
所以,为学生纯洁的心灵射进一缕圣洁的光芒——尊严,更显可贵,我想,这也是学习本文的价值所在。
尊严就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与原则,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尊严就是自尊自爱,就是坚持原则,尊严就是诚实守信。
尊严就是挫折面前不低头,强权之下不屈膝品格。
不同年龄或身份的人对尊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说:“人的尊严靠奖励。
”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说:“人的尊严靠知识。
”一个热血沸腾的轻年说:“人的尊严靠拼搏。
”一个稳重成熟的中年说:“人的尊严靠事业。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说:“人的尊严靠品德。
”一个历尽世态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靠财富。
”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学识。
”“尊严”对孩子们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应该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达成共识: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不劳而获,没有尊严;通过劳动换取食物是有尊严的;坚持原则就是维护尊严;尊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等等。
我认为,就本课而言,尊严的定位可以包括三方面:首先是对自己的尊重。
哈默靠劳动换取报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信念就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尊严的体现。
其次是对别人的尊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尊严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7尊严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尊严》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尊严》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尊严》教案(一)教学内容:重点研读理解“尊严”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学习课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
3、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导入: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是说做人要有尊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尊严》,相信大家会从文中年轻人的做法中有更深入的体会。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问题引入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下面让我们走进年轻人的心灵世界,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画一画相关语句。
【从整体入手,带着问题读文,为下面体会“尊严”做铺垫。
】三、深入研读理解“尊严”1、汇报“年轻人和那些逃难的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两组句子:样子:(1)“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2)“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1)“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这一处相同的地方,同学们感受到什么,能谈谈吗?师:此时,年轻人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水、温暖、等)师:那他有没有选择这些呢?(没有)2、对!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理解也深刻。
他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课文在描写这一部分时采用了什么叙述方法?(对话)师:下面同学们就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尊严》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尊严》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尊严》优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七课:《尊严》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析:《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吃这份食物。
他的言行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由衷赞赏,他被杰克逊大叔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抓住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他自尊的品格。
2、理解杰克逊大叔对他女儿说的话,认识到自尊的可贵。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意思?二、读课文生疑,研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画出描写逃难人外貌、神情、动作的句子。
从“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在狼吞虎咽的逃难人中有一位年轻人没有吃,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2、学生汇报:(1)从杰克逊大叔与年轻人的三次谈话中,你是怎样体会的?(2)指导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3)再读再悟,从朗读中体会。
3、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
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4、理解两个“狼吞虎咽”。
(1)、教师引导:他的言行博得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和尊重。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7尊严.doc

《尊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尊严、逃难、善良、款待、例外、喉结、僵硬、许配、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正确书写“尊”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含义深刻的语句。
3、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哈默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1、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2、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出示课文插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尊严》(板书)。
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尊”字,它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学会归纳。
同学们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敢接受检查吗?检查字词请看大屏幕,谁能正确、响亮、流利地读出这些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沃尔逊杰克逊逃难捶背僵硬善良许配例外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1)指名读,开火车读,订正读音(2)在预习中,你弄懂了哪些词语?多音字:难、量、咽三、学习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屏幕出示:--------------------- (时间),(主要人物)随着一群逃难的人,来 ----------------------- 至U ------- (地点),他------------------------------------------ (事件),最后(结果)。
不知不觉间,同学们已经能够完整并简练地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写事的文章,大体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来归纳主要内容。
瞧,现在你还能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四、理清文章脉络1.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反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7 尊严》优质课教学设计_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二、教学流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点上探究,体验"尊严"的内涵引课方案:方案1:当学生点出"尊严"一词时,老师就顺势说什么是"尊严"?当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老师接着说,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你就理解了"尊严"真正的内涵。
方案2:当学生回答不出"尊严"一词时,老师直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
通过故事学生就知道成为富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尊严的内涵。
聚焦点一:一个信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1、老师开始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理解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并理解。
讲述内容:"从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停下来设置问题开始辩论)板书:沃尔逊逃难面呈茶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学生理解完反复读)2、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观点一: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观点二:不吃,坚信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
(一)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在一起讨论理由.(教师设想:根据现在社会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天真可爱、真实,估计这组人多。
)[估计讨论结果是:1、不吃白不吃。
2、死要面子活受罪。
3、这个时候是选一张脸,还是选一条命。
4、吃完有了力气再干活。
](二)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观点。
(3)两组开始辩论。
学生辩论时,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实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会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
能够组织讨论:人该不该有这种信念,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父母的劳动)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信念。
四年级语文下册7尊严教案新人教版

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①引导学生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顿时”、“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的失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细节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矛盾心情。
(以引读为主)
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相机指导读准多音字“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
(二)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自读建议:自由默读课文2—5自然段,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读一读,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假如你就是一位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如果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2.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老师相信,学了新课《尊严》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二)自读感知。
1.提出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独立自读。
二、合作交流
(一)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二)出示新词语,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同桌互相指名认读,纠正错误
2.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抢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读熟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I四年级下册:7、尊严教案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A案
•谈话引入
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
这是讲中国人做人要有尊严。
本课中,在一位外国年轻人的身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做人品质。
•质疑激趣,引导了解课文梗概
①接下来,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最想问同学们一个什么问题,并想想,自己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各自读书,思考问题;教师巡回,发现学生的问题。
③学生提问让其他同学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新词,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④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研读比较,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①纵向比较。
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散见于课文之中,比较体会:
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杰克逊提出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
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
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②横向比较。
将哈默与其他一群逃难的人进行比较。
同样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劳动换取食物,别人则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比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爱、卓尔不群。
•体悟主题,拓展升华
①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
②以《V尊严〉的感受》为题写一段话。
B案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①自学生字新词。
②质疑问难。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②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③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④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课堂作业
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①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③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①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计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
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 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