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分析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外国新闻事业史整理一、名词解释【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把它张贴在公共场所(一说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了石灰膏的特制木板上),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或者“罗马公报”。

【新闻信】在《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手写新闻信,它既是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实体,也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的时间最久的手写新闻传递方式。

【新闻书】发源于尼德兰、德国等西欧地区一种不定期的印刷品,主要报道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

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并因其书本形式,通常在书店、集市或街头出售,被称为新闻书。

新闻书与报刊相比:形式内容上,虽有刊名,但出版日期不固定、出版间隔很长。

新闻迟缓,时效性不高;受众方面,没有固定订户,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出版者多为印刷商,以印刷其他书籍为主,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

【手抄小报】是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以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灾祸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新闻报纸。

又称格塞塔。

【知识税】1712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报刊使用纸张税,刊登广告的广告税,三者结合称为知识税。

以1861年纸张税的取消宣告甩掉150沉重的知识税包袱。

【论新闻出版自由】在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约翰·密尔顿与1644年撰写了《论出版自由》一书,反对当权长老派的跋扈,次数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片演说词,也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

【曾格事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

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

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

最后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

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是美国新闻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2.自由主义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公报》4.《信使报》5.《学者报》6.黎塞留7.皇家出版法庭二、简答题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手抄新闻(新闻信)2.古登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二、论述题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第三章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1607-1765)【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2.《波士顿新闻信札》3.《新英格兰报》4.曾格案件二、简答题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第二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米尔顿2.托马斯·杰斐逊3.约翰·密尔4.《论出版自由》5.《论自由》二、论述题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第四章渐进的改良之路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640-1861)【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威克斯2.“知识税”3.《福克斯诽谤法案》4.“朱尼尤斯信件案”5.秘密津贴制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外国新闻史考点总结

外国新闻史考点总结

纸草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人开始使用尼罗河边一种宽大的植物叶子制成纸草,在上面书写文字。

古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文字记载的编年体,当时设有档案大臣的官职,主要就是使用泥板和纸草记载。

古埃及留下来的文字,最古老的是金字塔题词和残留陶片,稍后的保存在纸草和泥板上。

现存最早的纸草书是第十一王朝时期的,内容是昭告天下,全国和平,可以安全地到各国旅行。

廉价报纸(1999传播)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曾的通俗小报,因廉价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黄色新闻(2001传播)美国报业商业化时期的《世界报》与《新闻报》以黄孩子为主人公的漫画相互竞争,在纽约家喻户晓,德纳在《太阳报》引证旁人的话,称这两家报纸为“黄色报纸”,它们所特有的那种类型的煽情新闻,被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包括: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2.滥用照片,甚至偷窃和伪造照片;3。

种种欺骗手法;4.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受的欺辱。

《新闻报》与《世界报》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引起全国报纸的效仿,并与1899—100年达到高峰。

“一城一报”(2004传媒经济学)一城一报,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社会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报业垄断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经济迅猛发展,报纸发行量亦不断持续上升,但在激烈的竞争下,报业发展下却出现了极度垄断的态势。

日报的总数不断减少,为数众多的日报经过激烈的竞争兼并之后,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城市只有一家日报,或有几家报纸但却属于同一个老板,即所谓的“一城一报”现象。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的新闻传播1.原始新闻传播人类在几百万年前,出于共谋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

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的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

2.口语新闻传播(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

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3)在口头语言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同时,人类成员还保留着种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还逐步采取标记、声光、图式等多种手段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

①标记传播这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递信息,例如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等。

②声光传播这是指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例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

声光传播的距离比较远,排列组合有较多的变化,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更加复杂。

③图式传播这是指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它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3.手写新闻传播(1)随着文字和书写工具的诞生,出现了手写新闻传播,后来它又渐渐上升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形式。

①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字大部分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进,衍生出各种字母文字,而且形体日益简化,书写日益便利。

②早期的书写工具是各种简陋的自然材料。

人工造纸的技术则起源于中国。

这一技术后来经中亚、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为各国采用。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有了文字书写,就有了手写的新闻传播,这种传播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留存的时间更长久。

(3)在古代手写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种形式历来受到史家的注意。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一)

《外国新闻事业史》笔记(一)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章节:第⼀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和发展(第⼆节 英国近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第⼀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头,⼿写,印刷第⼆节 16世纪:⼿抄⼩报和新闻书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报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

定期报刊产⽣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

世纪上第⼀张⽇报:德意志地区,莱⽐锡⼀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的历史必然性第⼆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和发展第⼀节 概说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

⽆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报刊、⽆产阶级政治报刊、⽆产阶级政党报刊。

⼯⼈报纸主要为团结⼯⼈共同进⾏经济⽃争服务。

⽆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标或政治⽬标。

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性。

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会或政党)结为⼀体。

名词:1.上层报纸:⼯业⾰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

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商界或知识界⼈⼠。

2.廉价报纸:⼯业⾰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因读者均为平民⼤众,也称为⼤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字通俗,版⾯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量刊登⼴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发⾏。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论述: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盾。

围绕这⼀⽭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①资产阶级⾰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②在资产阶级⾰命发动和进⾏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量兴起。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3章】【圣才出品】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答:特许出版独占制度是指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为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而实施的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②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③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商以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④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1538年,皇家特许出版印刷制度正式建立。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答: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

1557年,玛丽女王将行业出版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凡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都是这个公司的会员。

女王在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

对当局而言,通过皇家出版公司的帮助就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皇家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力,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地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

这种政治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3.《公报》答:《公报》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三大官报之一,由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于1631年5月30日创办。

自1632年起,《公报》增加了问讯专版,这就是现代报纸广告版的维形。

依据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给予的两项特权——刊登、发售新闻和刊载、发售广告,勒纳多一家获利甚丰,但该报也因此俯首帖耳,甘做当权者的喉舌耳目。

《公报》在法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①《公报》是法国新闻出版史上出版很有规律的第一份报刊;②出版时间非常长,从1631年一直陆续发行到1915才停刊;③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很有影响,它还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性刊物之一,也是欧洲最早的政论性刊物之一。

外国新闻史五部分

外国新闻史五部分

3、媒介集团
维旺迪环球公司 哈瓦斯公司 新频道电视台公司 法国电视一台公司(TF1)
第三节 德国新闻传播史
德国统一前经历了近千年的分裂混战,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德国中世纪地方新 闻的发展与传播,15世纪末德国便出现了 印刷新闻纸。但正由于此,原始的单叶、 不定期形式的新闻传播业持续了很长时间, 现代报业反而难以发展。德国新闻业的历 史传统也由此形成:地方性媒介众多,长 期以来缺乏较大的全国性媒介。
(四)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 的体制
第二节 英国、法国的新闻传播史
学习要求: 从一至八章中归纳出基本轮廓及发展线 索。
一、英国新闻传播史 在西方新闻传播发展史中,英国创造 了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新闻传播业发展 的模式。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英国新闻 传播史,代表着当时世界新闻传播业发 展的方向与主流,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刊 背景:
资产阶级民主报纸:《总汇报》、《莱茵报》 (马克思) 《新莱茵报》:革命中的无产阶级报纸,世 界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报纸,马克思、恩格斯创 办(1848年6.1-1849年5.19) 办报思想、宣传特色和斗争传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德国早年的现代报刊 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是 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报纸”。 1650年,随着邮路的发展,德国莱比锡出现 世界第一家日报,在世界新闻史上是一个里程 碑。
二、1524年—1949年,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 长而曲折的过程
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严格查禁民间出版物 2、1815年至1918年,王朝被迫缓慢放宽新 闻出版政策 “进一步退半步”,“人治”特征明显 3、魏玛共和国时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 1919年,宪法通过,新闻自由基本得到保 障,德国新闻业获得全面发展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

换言之,新闻事业是人类传播交流活动中的特定项目,是社会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大约五百年的历史。

但是新闻事业所附着的人类传播活动,是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一样古老的。

新闻活动: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政党报刊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他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

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出现的原因: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是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状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的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贫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型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三、肯特· 库珀与独立的美联社
库珀,1880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哥伦布市,成年后成
为出色的新闻记者。因首次采用电话而闻名于同行。他促 使美联社独立自主地走向世界。 1925年,肯特•库珀正式接替斯通就任美联社总经理。 1934年,美联社争得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竞争的权利。 在他的任期内,美联社在重要地区增设了一系列分社,扩大 了新闻信息搜集的范围和编辑记者队伍,为新闻写作业务 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标准和要求,一系列的新型设备使美 联社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1940年,美联社开始向无线电台出售新闻,1954年成立美联 社广播电视协会。 在斯通时代,美联社艰难诞生、稳健成长,而在库珀时代, 美联社跻身世界、腾达飞升。
1959年,科尔担任总经理,他于1963年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在 工作岗位上,查拉尔德•朗随后升任总经理,开始了其领导 体制下路透社的新时代。

Company Logo
四、现代的路透社(1915年至今)
2007年,因经营不善,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并购,成为该集团 旗下的一家通讯社。但根据协定,路透社得以保持其独立的 运作方式和经营理念。 今天的路透社是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势力雄厚、信誉良好, 它在国外建有100多个分社,并派驻或雇用了数千名记者, 每天发稿量近100万字,有1000多家国外报刊、电台、电视 台订购其新闻稿件,还有无数的跨国公司、商业大公司订购 它的商业金融行情。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 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一)改革与奋进
赫伯特•路透是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独生子,有良好的文化 素养,但却不喜欢通讯社工作,志向是当个出色的哲学家。 在赫伯特•路通接手路透社时,该社步履维艰,面对各方严峻 挑战,在赫伯特的指示下,路透社:
Company Logo
二、哈瓦斯通讯社的发展
1870年1月,与路透社、沃尔夫社、美联社一起,签订了 “三 社四边协定”。 其后,哈瓦斯通讯社逐渐演变为法国半官方的喉舌,声誉从此 有所下降。 1940年被德军全盘接收,成为德国纳粹和法国卖国政府的宣传 工具。至此,这家世界最古老的近代通讯社声誉扫地。 1945年9月31日,戴高乐政府重新组建了当今著名的法国新闻 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标志
Company Logo
三、法国新闻通讯社
二战后戴高乐政府在原哈瓦斯通讯社的基础上,于1945年11月 正式组建成立的。 是一个受政府财政资助、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新闻通讯社。现居 世界五大通讯社之列,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或驻 有记者,用近10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发60余万字的新闻稿件。 法新社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新闻稿件订户,有着广泛、强大 的世界舆论传播力量。
路透社标志
Company Logo
二、发展与兴盛时期(1858—1915)
(一)新闻报道权威地位的逐步确立
1859年法国与奥地利两国交恶,准备兵戎相见。拿破仑三世答 应路透社记者提供一份原稿,路透社很快将拿破仑三世的这 篇演讲稿独家传至伦敦。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路透社关于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报道使 其声誉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路透社在欧美的通讯网络建成并巩固之后,又开始了向亚洲的 扩张和发展。 路透社本身也在不断改革,逐渐从个体家族产业向近代化股份 公司组织机构发展。 路透社先后吸收了英国报业主联合会和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 与新西兰报业联合社、印度报业联合社等英联邦各国新闻组 织为合作股东,成为一家大型的跨国性新闻通讯社。

Company Logo
二、斯通与美联社
1892年,伊利诺伊联合新闻社接管了“纽约报联社”的工作, 次年梅尔维尔•斯通就任总经理,这个组织才开始向现代 美联社迈进。 斯通曾经是《芝加哥每日新闻》的创立者,是一个资深的新 闻人和管理者。在斯通的时代,世界新闻市场已被路透社 、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所垄断。 1893年,斯通请求允许加入“三社联盟”。虽然同路透社的协 议严重束缚了通讯社的发展,但在斯通的领导下,联合通 讯社度过难关,成长为美国境内第一大全国性通讯社。 斯通解散了原来的联合通讯社,组成了新的非营利性组织— —美国联合通讯社,年代,是美联社逐步发展的初始阶 段。 1934年,美联社冲破新闻限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美联社已能凭其势力自由地向全世界各地供稿了。

Company Logo
LOGO
第二节
路透通讯社简史
一、初创时期(1851—1858)
(一)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的初期创业史
路透社创建于1851年。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16年7月12 日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家庭。1848 年进入哈瓦斯通讯社担任译员,后 脱离该社,自主创业。经营失败后 返回德国。 1847年在亚琛开办了一所电报综合办 事处,但几经波折再次关门停业。 1851年10月14日在伦敦的皇家交易所 大厅租借了两间房子,正式创建了 路透通讯社。
路透社标志
Company Logo
一、初创时期(1851—1858)
(二)伦敦初期的创业
创立初期一切信息的收集、制作和传递基本上都是由路透本 人亲自动手完成的。 路透社利用英吉利海峡电缆收集情报,然后出售信息。 路透社初期主攻金融信息,后来增加了有关政治、外交、军 事等方面的新闻消息。 1858年,伦敦的许多报纸都成为路透社的客户,包括清高的 《泰晤士报》。
Company Logo
二、发展与兴盛时期(1858—1915)
(二)“三社四边协定”垄断框架的签署
路透社、沃尔夫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开始更为激烈的竞争。 1870年1月,三巨头在巴黎签署了一份旨在分割世界新闻市场 的垄断性协定。 1875年,路透社又代表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同美国的美联社代 表签订了一项交换新闻的协定。这份协议规定美联社无权在 国外单独发布消息。 “三社四边协定”建立了主要由三家通讯社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的 全球新闻市场垄断体系,维持了40多年之久。 1935年,美联社正式脱离了这一体系,合众社迅速壮大。全球 近代通信事业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现代通信事业发展新阶段。
Company Logo
四、现代的路透社(1915年至今)
1941年后,路透社变成了一家由加盟报纸、通讯社、电台和其 他用户共同分担股本、独立进行经营的非营利性法人机构。
1941年琼斯引退后,路透社由其远东地区总负责人克里斯托弗 •钱塞勒和欧洲地区总负责人威廉•莫洛尼两巨头共同管理。
1944年,40岁的钱塞勒被任命为总经理,英国报联社的沃尔顿 •科尔为主编。 1949年路透社又进一步扩大股东来源,使自己归为澳大利亚及 新西兰报业联合社、英国报纸联合社和伦敦报纸发行人协会 共同所有。
将路透社改组为路透有限公司,把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卖给英国 报联社,巩固与壮大了路透社在英国的生存基础。
这保持了路透社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针和客观、公正、自由的报 道原则,足以抵御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压力和收买企图。 琼斯的这一系列重大措施奠定了现代路透社的雄厚发展基础。

1.大批增添新的通信器材;
2.起用一代新人; 3.修改规章制度;
4.追赶和适应时代的发展及读者用户的需求和情趣。
在20世纪开始的头十年中,路透社的兴盛达到了顶点。
Company Logo
三、赫伯特· 路透时期的路透社
(二)“三明治独家新闻”
在南非布尔战争中处于劣势的英国军队被困守在南非的马弗京 城中,孤立无援。英伦三岛民众对马弗京战役极度关心,却 无法得知城内英军情况如何。路透社的记者几经周折得到情 报后,让司机把电文折好,夹在一块三明治中,以逃过布尔 人的搜查。
LOGO
第十三章 近现代通讯社的历史
本章学习要点 1.近现代通讯社在新闻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通讯社发展与各国近代化进程的互动。
口头传播新闻时代,人们发明了烽火传书、狼烟报警等传递 信息的原始系统。在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帝国的国王大流 士曾用高声呼喊、人声传递的方式来传送信息。在古希腊时 代,人们在城墙上点燃火把向远方传递消息。近代欧洲德意 志的 “新闻信”传送网络,北美 “自由之子”宣传网络等, 都是近代社会中最早的专业化新闻信息传递形式。
Company Logo
四、名家辈出的美联社
美联社的光辉历史是与一系列优秀的记者分不开的: 1922年柯克尔•辛普森在阿林顿国家公墓举行阵亡将士葬 礼的新闻消息首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20世纪30年代,采访空中探险英雄林德伯格上尉之子被绑 架事件的弗朗西斯•贾米逊; 美联社科学编辑霍华德•布莱克斯利和柏林分社社长路易 斯•海克纳; 二战中的战地记者哈密尔•博伊尔、拉里•艾伦和丹尼尔• 卢斯,新闻摄影记者弗兰克•诺埃尔、弗兰克•菲兰、罗• 罗森塔尔等; 朝鲜战争中的记者唐•怀特黑德、摄影记者马克斯•德斯弗 等; 采访越南战争的记者马尔克姆•布朗、彼得•阿奈特,摄影 记者霍斯特•法斯、爱德华•亚当斯等人。

Company Logo
LOGO
第一节
近代通讯社的鼻祖: 哈瓦斯通讯社 (1835—1945)
一、哈瓦斯通讯社创始人——查理· 哈瓦斯
查理•哈瓦斯,有着匈牙利血统的法国 人。出身底层,受过良好的教育, 与官方关系密切。 1825年开始,从各国的报纸剪裁新闻 ,译成法文后提供给巴黎的各家报 纸、外交界和贸易金融人士使用。 1832年,成立了一家信息编辑事务所 ,后买下巴黎的几家同行企业,垄 断了巴黎的外来新闻通讯业务。 1835年,正式打出了哈瓦斯通讯社旗 号,走上提供专业新闻信息之路。
1915年4月,路透社总经理赫伯特因爱妻埃迪斯突然病逝而自 杀身亡,使路透社陷入一场强烈地震之中。赫伯特的独生子 不愿也无力从事公司的领导工作。于是得到公认的路透社开 普敦分社社长——37岁的罗德里克•琼斯返回英国,继任公 司第三任总经理之职。 罗德里克•琼斯为人精明干练、富有能力,路透社在他的领导 下继续稳健前进。
路透社大楼
Company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