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展开计算标准

合集下载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1.V型折弯计算公式:
V型折弯是最简单的一种折弯方式,常见于薄板的折弯加工。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长度=折弯线长度×π×弯曲角度/180
其中,折弯线长度指的是两个折弯边缘之间的直线距离,弯曲角度指的是两个折弯边之间的夹角,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2.U型折弯计算公式:
U型折弯是将平板折弯成U形的一种方式,常见于制作箱体或管道。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长度=π×R×弯曲角度/180+2×t×弯曲角度/180
其中,R是U型折弯的半径,t是平板的厚度。

3.槽型折弯计算公式:
槽型折弯是在平板上制作一条槽,将其折弯成一种特定形状的方式,常见于制作复杂曲线形状的零件。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展开长度=(2×L×e/h+π×R)×弯曲角度/180
其中,L是槽的长度,e是槽的宽度,h是平板的厚度,R是槽的曲率半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折弯展开计算公式只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实际折弯过程中还会受到材料的弹性变形、弯曲工具的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各种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工科

各种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工科

各种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工科在工程领域中,折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技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弯曲来实现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功能。

折弯特征展开系数是指在折弯过程中,为了保持金属材料的弯曲形式不改变,需要在原材料的展开图样上进行所需的尺寸调整。

因此,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在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折弯形状和材料。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1.弯曲长度法弯曲长度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方法,适用于细长的材料的折弯计算。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展开长度=弯曲长度×弧度展开长度指的是金属材料在折弯前的展开长度,弯曲长度指的是金属材料在折弯后的弯曲段的长度,弧度指的是折弯角度的弧度值。

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折弯特征展开系数,可以用于预测折弯后金属材料的展开图样。

2.K-因子法K-因子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的方法,适用于较粗厚的材料的折弯计算。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折弯前和折弯后的长度差异,来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

K-因子是一个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和金属折弯工艺有关的系数,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会有不同的K-因子。

3.CAD软件模拟法现代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使用CAD软件中的模拟功能,可以模拟金属材料的弯曲过程,并根据所需的形状和尺寸来计算折弯特征展开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准确地预测折弯后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精确的设计。

工程领域中的不同折弯特征展开系数计算方法和应用有助于实现精确的设计和制造。

对于不同的折弯需求和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实验和模拟结果来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90°折弯(一般折弯)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 +系数a系数a的经验值如下表压死边如图11。

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

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3.压筋(1)倾斜压筋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0.2注:A、B、C = 内尺寸,0.2=补偿值(2)直角压筋如图13压筋边为直立边,一般其C值较大,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4T+2a+0.5注:A、B = 外尺寸C = 包括两层板厚的高度a = 90°折弯的系数0.5 = 补偿值(3)平行压筋如图14,压筋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L = A+B+H+0.2注:A、B = 内尺寸;H = 压筋高度;0.2= 补偿值。

*由于压筋高度主要靠增减压筋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达到要求,但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

折弯展开系数:折弯系数就是板材在折弯以后被拉伸的长度.材料不同,板厚不同,采用的折弯模具不同,折弯系数也不同。

折弯展开系数就是有经验的模具设计师,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反复验证而总结出来的数据化的东西,后来的模具设计师可以直接套入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折弯结构的展开平板尺寸了。

基于此点,冲压折弯展开系数就是为了模具设计师计算展开尺寸而总结的,不管是哪个模具设计者都可以加以利用。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国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问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 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 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漸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门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帶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旬和锐角.(如图2)一次折两道弯------- 压锻差. 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2.图3 )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戚・(如图4)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国,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 )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 (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 1o如图6 :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 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八1・简单的9 0度单边折弯。

3种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说明

3种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说明

3种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说明
90°折弯(一般折弯)
1(如图二),由于我们常用的折弯上模的尖角通常小于0.5,所以折弯内圆弧R可以视为定值,因此折弯拉伸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折弯下模槽宽V 和材料厚度t。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
L=L1+L2-2t+系数a (1)
2折弯系数a的计算公式为(2):
a=-0.075V+0.72t-0.01 (2)
其中:V—下模槽宽;t—材料厚度
3为方便计算将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为(3):
L=L1+L2-系数C (3)
注:简化系数C=(2t-系数a)见表2。

4多次折弯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4):
L=L1+L2+Ln-(n-1)C (4)
其中:n—折弯次数
表290度折弯系数C
反折压平(双折边)
1如图三,双折边是两层钢板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

2双折边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5):
L=L1+L2-系数C (5)
3系数C的经验值见表3。

表3系数C经验值(一)
钝角折弯
1(如图四)我们常用的钝角折边通常为135度、150度,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6):
L=L1+L2-系数C (6)
2系数C的经验值(二)见表4。

表4系数C经验值(二)。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钣金折弯展开图的计算是要用一个系数来计算的,这个系数一般都用1.645!
计算方法是工件的外形尺寸相加,再减去1.645*板厚*弯的个数,
例如,折一个40*60的槽钢用板厚3的冷板折,那么计算方法就是40+40+60(外形尺寸相加)—1.645(系数)*3(板厚)*2(弯的个数)=130.13(下料尺寸)
一般6毫米之内都是这样计算的了
一般铁板0.5—4MM之内的都是A+B-1.6T。

(A,B代表的是折弯的长度,T就是板厚.
例如用2.5mm的铁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么你下的料长就是180mm+180mm再减去
2.5mm*1.6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一.目的
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
三.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
折弯方法的确定
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
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
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
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
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
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
形。

(如图5)
图5
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
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如图7)
如图7,此种折弯只需考虑下模V形槽中心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即可确定.通常H值为H≥3.5 T+R (R 在1mm 以下)
2.U形折弯.
如图8此种折弯的尺寸如过小,极易因无合适折弯模具而形成干涉.因此两竖边的宽度L不能太小。

其一边竖边高度H也不能太大。

实际中可根据使用折弯模的形状做模拟确定,L,H值参考如下:
3.Z形折弯
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
H≥5t+R(R在1mm 以下)
四.展开计算方法
1.90°折弯(一般折弯)
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系数a
系数a的经验值如下表
折弯系数
材料t0.81 1.2 1.52 2.534
钢板系数a0.20.20.30.40.50.650.8 1.4
铝板系数a0.20.30.40.50.60.81 1.5
铜板系数a0.20.20.30.40.50.81 1.5
2.压死边
图11
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 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
3. 压筋
1) 倾斜压筋
图12
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 = A+B+C+0.2
注:
A 、
B 、
C = 内尺寸
0. 2=补偿值
2) 直角压筋
C
B
A
T
图13
如图13压筋边为直立边,一般其C 值较大,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 = A+B+C-4T+2a+0.5
注:
A 、
B = 外尺寸
C = 包括两层板厚的高度 a = 90°折弯的系数 0.5 = 补偿值
3) 平行压筋
图14
如图14,压筋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
L = A+B+H+0.2
注:
A、B = 内尺寸;
H = 压筋高度;
0.2= 补偿值。

*由于压筋高度主要靠增减压筋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达到要求,但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

4.锐角折弯
如图15,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侧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式如下:
K= 0.4t x δ/90° (t<2.5)
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
K= 0.5t x δ/90° (t≥2.5)
故展开计算式为:
L= L1+L2+K
注:
L = 展开长度
L1、L2=内径尺寸
K= 展开系数
5.钝角折弯
图16
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 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根据三角函数,l 的计算式为:
l = tg θ/2x t
故外径为:b = a + l
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为:
内径:K =θ/90°x 0.4t (t<2.5)
外径:K =δ/90°x 0.4t (t<2.5)
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
内径:K =θ/90°x 0.5t (t≥2.5)
外径:K =δ/90°x 0.5t (t≥2.5)
6.圆弧R折弯
图17
如图17,R折弯的三种形状,其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
K=(2R·tanθ/2)-[лθ·( 2R - t)/360°]
注:
R= 折弯外径(外侧半径)
θ= 外侧角(180°-折弯角度)
л= 圆周率(取3.14)
t = 板厚
当θ=90°时,tanθ/2=l,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
K= 2R –л(2R-t)/4
求得展开系数K后,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L计算公式为:
L=L1+L2+(L3+L4+···)-K
注:
L1、L2、L3、L4=外径(到外侧虚交点的距离,切点到虚交点的距离可通过三角定律算出) R折弯中有一种U形折弯,如下图,其形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两个90°R折弯的组合,
图18
因此,U形折弯的展开长度L的计算公式为:
L=L1+L2-2K
说明:
R折弯的计算式只适用于铁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