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穿刺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颈外静脉穿刺

颈外静脉穿刺

穿刺前的准备
确定穿刺部位
选择颈外静脉的上段或下段作 为穿刺低偏向一侧 。
准备器具
消毒液、棉签、注射器、穿刺 套管针等。
穿刺的操作步骤
穿刺点定位
触摸并确定颈外静脉的位置,以手 指按在静脉处,将穿刺针插入颈外 静脉。
穿刺针插入
将穿刺针插入静脉,深度约为34cm。
THANKS
该技术在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广泛应用,具 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等优点。
穿刺的适用范围
1
颈外静脉穿刺适用于需要大量采血的患者,如 紧急抢救、手术、危重病人等。
2
颈外静脉穿刺也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如化疗、肠外营养等。
3
颈外静脉穿刺还可以用于心脏起搏器植入、中 心静脉压监测等特殊操作。
强调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学习并掌握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如血肿、气胸等。
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
01
评估患者情况
02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在穿刺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了解患 者是否存在相关禁忌症。
穿刺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 感染的发生。
03
规范操作流程
遵循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避免操作 不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套管针插入
将套管针插入穿刺针内,迅速拔出 穿刺针,留下套管针。
固定套管针
用胶带固定套管针,连接输液器或 采血器。
穿刺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穿入动脉
穿刺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感 染。
穿刺时需注意避免穿入颈动脉,以免造成出 血或血肿。
注意患者体位
提高穿刺技术
患者体位不正确会影响穿刺效果,穿刺前需 确认患者体位是否正确。

颈外静脉穿刺要点

颈外静脉穿刺要点

颈外静脉穿刺要点
1、首先是体位摆放。

颈外静脉穿刺时,体位很重要,取何种体位,主要看患者的颈外静脉充盈程度。

让病人平卧,肩下垫软枕,头略往下垂。

提醒:肺心病病人高枕卧位就能看到颈外静脉。

小孩取头低位,需助手约束肩部和头部。

2、护士站在患者头侧,患者头转向对侧,尽量让颈外静脉处于平整以方便穿刺。

提醒:颈外静脉穿刺,右侧比左侧穿刺方便;小孩子哭喊时不要阻止,只要固定其头颈部及肩部使其不活动即可,但在穿刺时,手指及手掌切忌压迫在颈动脉上;成人可以鼓励咳嗽,有助于颈外静脉的充盈,也可以指导病人用力解大便状使颈外静脉充盈。

3、皮肤消毒后,让颈外静脉充盈,用左手食指或中指压住静脉近心端,左手拇指按住远心端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进行穿刺。

提醒:最好是两人合作,看清静脉走向后,一人在静脉近心端稍加压迫,使静脉更充盈。

如病人对体位的耐受性差,可以找好静脉后先消毒皮肤,然后再放低病人头部,动作敏捷减少病人的不适。

4、颈外静脉内压低,有时可能进针后没回血,这样容易导致实际已经穿刺成功而我们自己觉得还没穿到,再改变方向则将静脉刺破。

提醒:可以事先在留置针后端接注射器,感觉有突空感后回抽看有无回血,有回血则送软管,否则继续穿刺寻找。

5. 急诊病人,可以在建立输液通道时连血标本一起采好。

建好留置针抽血,可以确定留置于血管内,并且标本采集好后,再接液路。

颈外静脉穿刺的技巧

颈外静脉穿刺的技巧

露穿刺部位。
3 注意事项
1.2.2 在 无菌技术 操作下 行静脉穿 刺 。
3.1 穿刺 时严格 执行无 菌操作 。
1.2.3 选择 下 额 角 和锁 骨上 缘 中点连 线 之 上三 分 之一 处 为 穿 刺 点 。
1.2.4 常 规 消毒 皮 肤 ,直 径 大 于 8厘米 ,待 干。 右手
45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第 13卷第 15期
· 护 理 ·
颈 外 静 脉 穿 刺 的技 巧
谭 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 民医院 呼吸 内 2科 ,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 词 : 颈外 静 脉 穿刺 ;护 理 ;技 巧 中 图 分类 号 :473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I:10.3969 ̄.issn.1671—3141.2013.15.362
难 的患者 ,特别 是 晚期肿 瘤病人 ,生 命维 持显得 十分 重要 。 开 夹在 指缝 处 的静 脉 细管 ,见 血液 快 速 回流 到 Y形管 ,降 颈外 静脉 留置针 穿刺 成功 对上述 病人 进行 急救采 血是 首选 。 低 角度 约 5— 10度 ,再 进 0.2厘米 ,放 开 左手 ,边 抽 针芯
践 ,2010,2(19):178—179. 【3] 张 芙蓉 .经 口鼻腔 气 道 内吸痰 的 临床 护理 研 究 『jj_海 南 医学 ,
2009,2(13):44—46.
总之正确 的采取 吸痰的护理 改进方式 能够有效 的降低 小 儿 口鼻 腔吸痰 的粘膜损伤 ,上述方 法值得 临床护理 中应用 。 参 考 文 献
[1] 迟凤 玉 .不 同负压值 吸痰 对气道粘 膜损伤的实 验研 究 [J】l天津 护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对于休克、严重脱水的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以迅速建立静脉通 道,进行补液治疗。
需要反复采血的患者
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需要反复采血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的 危重患者。
02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病情、 血管状况和药物需求,以 便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 留置针型号。
研究新型的留置针材料,如生物降解材料、高分 子材料等,以提高留置针的耐用性和舒适性。
智能化辅助系统
开发智能化的辅助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 析,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新型固定方式
探索新型的固定方式,如可调节的固定装置,以 减少留置针脱落和移位的风险。
临床实践的改进与提高
培训和教育
01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颈外静脉留置针穿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介绍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 •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培训与教育 •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未来发展
01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介绍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定义
颈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特殊的输 液工具,主要用于颈外静脉的穿
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穿刺部位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03
强调注意事项和并发症表现
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留置针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如避免用力咳嗽、保持平
卧位等,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家属的指导
了解护理知识和技巧
向患者家属介绍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和技巧,如如何更换敷 料、如何正确冲管等,以协助家属更好地照顾患者。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静脉采血、输液、注射药物等情况下。

它是通过针头穿刺皮肤,插入静脉内,将所需物质引入或抽出体内。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并且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操作进行评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穿刺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评分标准。

一、静脉穿刺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之前,操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所需器械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程度,包括穿刺针、消毒棉球、一次性注射器、透明胶带等。

- 检查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和操作需求。

-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合作。

2. 患者准备:- 让患者舒适地坐下或平躺,将需要穿刺的部位暴露。

- 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根据需要)。

3. 穿刺操作:- 利用无菌操作,戴上手套,拿起穿刺针。

- 在消毒后的部位上,用一只手将皮肤固定住,用另一只手拿起穿刺针,以约30度角插入皮肤。

- 当感觉到针尖进入皮下组织后,将穿刺针与静脉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缓慢推进。

- 当触感到静脉内的阻力消失时,表示穿刺成功。

- 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检查是否能抽出血液。

- 抽出所需的血液或进行输液、注射等操作。

- 完成后,轻轻按压穿刺口,取出穿刺针,用透明胶带固定穿刺口。

4. 操作结束:- 将使用过的器械和材料进行正确的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 将患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医疗记录中,包括穿刺部位、操作者、操作时间等。

二、静脉穿刺操作评分标准静脉穿刺的操作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各个医疗机构或学术组织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个常见的评分标准示例:1. 操纵技术(10分):- 操作时采取正确的无菌技术。

- 操作过程中手的稳定性,保持穿刺针与静脉的正确角度。

- 针头插入和退出的顺畅程度。

- 操作者对针头位置的准确掌握。

2. 患者准备与合作(10分):-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释,获得其合作。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操作规范】(一)目的1、协助患者完成影像增强检查,在患者的双侧上肢血管条件不佳时按照医嘱正确地为患者建立颈外静脉通道。

(二)实施要点1.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2)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

(3)环境符合要求。

2.用物准备1.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料、碘伏、棉签,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垫枕、无菌巾。

2.按医嘱备药,按需备急救药。

3.手消、垃圾篓、锐器盒。

3.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工作。

(2)携用物至患者旁,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取舒适体位。

(3)将留置针连接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排气后,备好待用,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

(4)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嘱患者颈部尽量伸展,使静脉充盈。

(5)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固定贴膜。

(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4.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穿刺后检查时正确的体位摆放及药物注射反应。

(2)告知患者碘对比剂外渗的自我感觉和及时沟通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遵循生理解剖位置,CT动脉期显影要求,正常情况下尽量选择右侧颈外静脉进行穿刺,特殊检查或静脉条件欠佳等情况酌情考虑。

3.禁止二次穿刺。

4.注意与患者的人文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操作流程】(一)准备1.着装规范:衣、帽、鞋、袜、胸牌、挂表、指甲。

2.核对医嘱及检查部位。

3.评估(1)自我介绍,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取得合作。

(2)评估患者及注射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3)酌情询问三史,嘱排二便。

(4)环境安静、整洁、舒适、适宜操作。

4.洗手,戴口罩。

5.备物(1)静脉留置针、无菌透明敷料、碘伏、棉签,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垫枕、无菌巾。

(2)按医嘱备药,按需备急救药。

(3)手消、垃圾篓、锐器盒。

(二)实施1.病人取仰卧位,去枕平卧,头转向穿刺对侧,尽量使头后仰,肩下垫以小枕,使颈部伸展平直,使导管与静脉成一线,并朝向同侧肩,使颈外静脉充盈;2.穿刺点位于下颌角与锁骨中线连线之上1/3处;3.助手用手指压颈静脉三角处,阻断血流,使静脉充盈;4.常规消毒,面积大于8cm,除去套管针尖保护套;转动针芯,松动外管套,以方便穿刺后针芯拉出5.手握蝶翼部位,针尖斜面朝上,手持穿刺针呈30~45°角进针,入皮后呈25°角沿颈外静脉方向穿刺,见回血后或者有落空感后再降低角度顺静脉进针少许。

颈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颈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颈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1. 前言颈静脉穿刺置管是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因其具有创伤小、置管位于上腔静脉近心端、通畅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中心静脉通路,特别是心肺复苏、气体交换障碍等情况下的紧急使用。

颈静脉穿刺置管是一项技术操作,需要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主要介绍颈静脉穿刺置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要求,以协助临床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地进行此项操作。

2. 适应证颈静脉穿刺置管是作为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无法采取时的一个重要选择。

适应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心肺复苏期间无法采用其他静脉通路;- 非常规置管部位无法置入,如颅内压监测等;- 异型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需持续时间较长的血管内用药治疗。

3. 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 确认操作项目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意义和常见并发症;- 患者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准备相应方式的麻醉药,比如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 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材,如有乐氏套针、J型导管、开式导管等;- 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置管目的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3.2 操作技术- 定位叩诊颈部,定位到颈静脉位置;- 采用无菌操作方法,完成局部消毒;- 增强穿刺定位准确性,在决定穿刺位置后,将注射针逐层插入至颈静脉腔内;- 善用诊断仪器,如常规导管、增强导管或超声等能够检测导管位置的工具,确定置管的精确位置;- 在完善固定后,进行导管对比剂标记,随机检查撤出管内气泡。

4. 注意事项- 颈静脉穿刺置管是一项高风险操作,请操作人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必须加强对颈部血管的诊断,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穿;- 术中要注意动脉与静脉的区分,不能误穿;- 置管后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及颈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严格控制穿刺时的深度,避免对纵隔及血管造成损伤;- 出现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确保患者的安全。

5. 结论颈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颈外静脉穿刺

颈外静脉穿刺
减少医疗差错
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意义
颈外静脉穿刺相较于其他静脉穿刺具有较快的操作速度和较小的创伤面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对患者的益处和影响
减少患者的痛苦
颈外静脉穿刺对血管的损伤较小,可以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保护患者的血管
由于颈外静脉穿刺操作简单、痛苦小,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穿刺
术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穿刺点两侧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成30-40度角进针,边进针边回抽血液,当抽出血液表示已刺入血管。
穿刺操作步骤
拔管
操作完毕后,拔出导管,局部压迫止血,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穿刺过程中要避免损伤动脉和神经;拔管后要压迫局部止血,防止血肿形成。
2023
颈外静脉穿刺
CATALOGUE
目录
颈外静脉穿刺简介颈外静脉穿刺的步骤和操作流程颈外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颈外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颈外静脉穿刺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01
颈外静脉穿刺简介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
定义
颈外静脉穿刺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安全性高等特点。
02
03
04
05
06
05
颈外静脉穿刺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支持多条静脉通道
颈外静脉穿刺可以同时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为多途径给药和大量补液提供便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抢救和治疗至关重要,而颈外静脉穿刺可以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减少穿刺次数
通过一次穿刺就可以达到采血和给药的目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穿刺次数,同时也可以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操作流程
适应征:
1、对休克、周围循环衰竭、低血容量患者,静道难以建立和其通畅。

2、血标本采集。

3、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等。

操作流程:
1、护士着装整齐,素质符合要求。

2、查看医嘱,转抄医嘱。

3、准备用物(输液卡)、评估患者,向患者解释静脉留置针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同意。

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再次核对患者、评估病房环境
4、回治疗室、汇报老师对患者评估的内容、洗手、戴口罩。

5、用物准备:洗手液、治疗盘、弯盘、已配置好的药液、3M贴膜、留置针、输液贴、干棉签、输液卡、治疗车下置黑、黄垃圾袋及锐器盒
6、携用物至病房,核对患者及药液,挂输液卡及药液,排尽空气备用、挪床距墙30cm,便于操作,卸床头架。

选择左或右侧颈外静脉,手指探明静脉的走向及深浅,将患者取去枕,头偏向对侧,肩下垫一软枕,充分暴露颈外静脉,确定穿刺点(下颌角与上缘中点连线的1/3处),待干(≥8cm×8cm)。

嘱患者头制动、检查留置针、撕开输液贴及3m贴膜、再次排气,左手指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绷紧,右手持留置针以15°~20°角穿刺,见回血放低角度,再1~2mm,以保证外套管也进入,然后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套管针往血管内送。

松调节器、固定留置针、调滴数、注明贴膜时间、签字、上床头栏,挪床、摆体位、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谢谢配合。

8、洗手推车回治疗室,用物处理。

、护士洗手,记录。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