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会昌县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同步习题(含答案)

《诫子书》同步练习1.课内阅读【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享乐过度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 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 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 诫子书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2)年.与时驰()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4.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

例句:行对卧,听对看,昼永对春闲。

手辣对心酸,虎踞对龙蟠。

仿句:朝对,暑对,淡雨对轻烟。

郊寒对,酒圣对诗仙。

5.综合性学习。

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

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宣传语,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活动的激情。

【材料一】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强书写的美感,增进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材料二】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

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材料三】王羲之的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直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王羲之书法大多是后人摹写、勾填的,或者从石刻上拓下来的。

【材料四】“校园文化节”期间将开展“书法知识讲座”“‘王羲之杯’书法大赛”“师生书法作品展”“墨香笔会”等一系列活动。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 诫子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 诫子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shěng)羁绊(jī)蓦然(mù)船橹(lǔ)B.行辈(háng)斡旋(wò)闭塞(sè)恬静(tián)C.撺掇(duō)亢奋(kàng)晦暗(huì)糜子(mǐ)D.凫水(fú)连翘(qiào)褶皱(zhě)幽悄(qiāo)2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淤滩(yū)恣睢(suī)诘难(jié)锲而不舍(qì)B.干涸(ɡé)腻烦(nì) 炽热(chì)强聒不舍(ɡuō)C.牡蛎(mǔ)狡黠(xiá)颓唐(túi)面面相觑(qù)D.执拗(niù)拮据(jū) 挑衅(xìn)一抔黄土(póu)3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杂然/而前陈者。

B.负者/歌于途。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4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5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呼朋引伴花枝招展翻来复去匠心独运B.各得其所人迹罕致人声鼎沸油然而声C.不求甚解美不胜收众目睽睽戳然不同D.畏罪潜逃自以为是废寝忘食恍然大悟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试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试卷

《诫子书》同步试卷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A. 淡(dàn)泊宁静致远B. 淫(yín)慢无以成学C. 枯(kū)落年与时驰D. 险躁(zào)悲守穹庐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君子/之行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非淡薄无以明志B. 非宁静无以至远C. 淫慢则不能厉精D. 险躁则不能治性4.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中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理屈词穷B. 穷追猛打C. 穷乡僻壤D. 山穷水尽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B. “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二、填空题(共1题;共7分)6.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俗语有________。

本文题目中的“诫”的意思是________,“书”是指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7.本文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选择文中对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或一个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20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30分)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诫子书》 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15课《诫子书》 同步练习

诫子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殉.职(xùn)狭隘.(ài)热忱.(chén)B.坍.塌(dān)废墟.(xū)戳.破(chuō)C.参.差(cēn)哄.笑(hōng)晕眩.(xuàn)D.淫.慢(yín)微薄.(bó)纯粹.(cuì)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

B.淫慢则不能厉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年与时弛,意与日去。

D.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很多人喜欢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自己的家训,请欣赏如图这幅书法作品,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娟秀飘逸,点画遒美,使人百看不厌。

B.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字形扁方,有明显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D.烟云缭绕,龙蛇飞动,极其彰显个性。

4.下列词语都是动词的一组是()A.教师热爱跳舞允许B.讨厌上去是帮忙C.支持爱护悠闲憎恶D.扩大思念激动哪里5.下列词语的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A.冗长﹣﹣简短安谧﹣﹣喧嚣孤陋寡闻﹣﹣见多识广B.参差﹣﹣整齐瘦瘪﹣﹣丰腴韬光养晦﹣﹣展现才能C.忸怩﹣﹣大方咫尺﹣﹣天涯比比皆是﹣﹣寥寥无几D.盛馔﹣﹣简餐奢侈﹣﹣节俭销声匿迹﹣﹣崭露头角二.填空题(共2小题)6.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

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①:勿傲、勿暴、勿怠。

②:宜和、宜静、宜庄。

”学生出入,知所儆戒。

A.颜色B.气象。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2)淫慢则不能励.精(3)年与时驰.(4)将复何及.(5)意.与日去(6)悲守穷庐.三.作文(共1小题)8.微作文。

诸葛亮几千年前对儿子说的话,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意义吗?请结合《诫子书》一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统编版七年级上第15课《诫子书》同步训练(含解析)

统编版七年级上第15课《诫子书》同步训练(含解析)

《诫子书》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题目中的“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B.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C.“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写的意思,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D.“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两句中的加点词是一对反义词。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B.“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1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1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8.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待。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奇崛qū隽逸juàn猥鄙wěi崩溃kuìB . 筹办chóu分歧qí沮丧jǔ剽悍piāoC . 驯服xùn羞怯què嘀咕dī点缀zhuìD . 教诲huǐ咆哮bāo噪音zào腐烂fǔ2. (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C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D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 (2分) (2020九上·卧龙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文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都需要亿万人民砥①前行,在攻② 克难中再次展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万众一心、众志成③,风雨无阻向前进。

A . ①砺②艰③城B . ①厉②坚③成C . ①砺②坚③城D . ①厉②坚③城4. (2分) (2019八上·武义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沿溯阻绝(阻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B . 自以为大有所益(自己)自非享午夜分(如果)自三峡七百里中(从)C . 欲界之仙都(的)案牍之劳形(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而之细柳军(到达)D .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且行且珍惜(一边……,一边……)5. (2分) (2020九上·南昌期中) 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未来的责任,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A . 怎么躲呢?B . 难道不能躲吗?C . 怎么都能躲。

诫子书(同步训练)(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同步训练)(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跟踪学习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淫.漫()励.精()险躁.()年与时驰.()遂.成枯落()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学无以广.才(3)淫.漫则不能励精(4)险.躁则不能治性(5)年与时驰.(6)意.与日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学生没打好基础,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的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B.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们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触景生情....,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父亲。

C.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敬称,不能混淆是非....。

D.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无微不至....的关爱?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把“表决”放到“讨论”的后面)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把“提高”改为“增强”)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去掉“随着”)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去掉“能否”)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并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高校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通知》明确,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

中小学要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

【阅读经纬】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2)险躁则不能治.性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会昌县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3分)
1. (5分)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词。

①媵人持汤沃灌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②右备容臭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2. (6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

①越明年
古义:________ 今义:跨过(阻碍),跳过
②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__ 今义:制度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________ 今义:观看
④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________ 今义:后退
⑤微斯人
古义:________ 今义:细小
3. (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 .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 .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 .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 (5分)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
5. (5分)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6. (1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7. (17分)阅读《陈涉世家》中的语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
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③为天下唱
②楚人怜之④置人所罾鱼腹中
(2)下面划线字的意义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 怅恨久之
C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 . 楚人怜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陈胜、吴广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①②
这样做的作用是
8. (9分)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面的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俄而雪骤俄而: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因:
③相委而去委:______
④下车引之引: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三、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9. (15分)学校举行“阅读点亮人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调查分析】有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一组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数据,请阅读下面的数据,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于纸质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论是:①________。

关于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沦是:②________。

将纸质媒介阅读情况与数字化媒介阅读情况对比,你的结论是:③________。

(2)【广告宣传】你的同学李明为本次读书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品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

”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够对称、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________,________。

(3)【重温经典】课本里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请你从以
下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示例一:一家四口,春日田野散步。

(《散步》)
示例二:互敬互让,歌颂传统美德。

(《散步》)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3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三、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9-1、
9-2、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