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联欢
综合复习4、《狱中联欢》ppt课件

.
17
唱歌 纵情高歌
狱中联欢
交换礼品 情深志坚
贴对联 巧妙斗争 表演节目 顽强、蔑视
献身、乐观
.
18
谁知道这篇文章所想要表达的精神
• 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 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
19
.
20
.
13
乐在其中
两
一
个
扇天Βιβλιοθήκη 风窗门出
伸
.
14
• 楼七室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 扇风门——伸头”真实地刻画了牢狱的环 境,而横额“乐在其中”却深刻地表达了 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把个人生死置 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
15
这些对联有什么特点?
• 精辟中肯,一针见血,洋溢着乐观、诙谐 的情趣。
.
16
4.狱中联欢
五里牌. 镇中心小学:魏解云 1
• 有谁知道这篇文章选自哪里吗?
• 《狱中联欢》这篇文章选自《红岩》16篇。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反映的是全国解放 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搏斗。
.
2
白公馆
渣滓洞
牢房.
3
默读课文,画出狱中联欢 的过程。思考课后的3个 问题
.
4
狱中联欢
唱歌 交换礼品
我问问大家:在 以上四件事中, 课文重点写了哪 两件事?
贴对联
• 贴对联和表演 节目
表演节目.
5
扭转乾坤
洞
世
中
上
才
已
数
千
月
.
6
•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横额 “扭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派 之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狱中联欢》

横联
苦尽甜来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看洞中依然旧景”可以理解为虽然目 前的状况还和以前一样, “望窗外已是新春”暗指外面的环境已 经发生变化,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春天已经 来临。 加上横批“苦尽甜来”就可以更加明 确含义,目前的艰难、痛苦状况即将过去, 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明天已经来临。
• 大地回春 •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革命者表演了哪些节目?
• 戴铁镣的舞蹈 • 叠罗汉 • 女同志的秧歌舞
请同学们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1)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 高歌曼舞! • (戴着沉重的铁镣跳舞,用铁镣的撞击声伴奏,可 以说是古今中外所少见的。这个别致的舞蹈表达了 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充满了对黑暗势力 的轻蔑。) • (2)“真有意思,这里又可以唱歌,又可以跳舞。 开联欢会,还有人架上机枪,保卫我们的安全咧!” • (这两句话语调虽然风趣,但是意义却非常深刻。 它是狱中联欢的集中概括,也是面临着敌人杀害的 危险的革命者对人民事业无比忠诚,把个人生死置 之度外的崇高精神的集中概括。)
乐在其中
两 个 天 窗 出年。 • 横联 扭转乾坤
• 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扭 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派之意。
横联
极乐世界
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
“道”本指道教的含义, “禅”本指佛教的教义。 “悟道”“参禅”都是修炼很深的意思。 这里指人们理解了革命的道理,掌握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 “极乐世界”这里指革命者掌握了革命真 理的心境,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
人民战争的胜利,就要来到啦!
表 演 节 目
交 换 礼 品
唱歌
狱中联欢
纵情高歌
献身、乐观
狱中联欢课文原文

狱中联欢课文原文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
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
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
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狂热的掌声,送走了一间牢房的节目,又迎来另一间牢房的表演。
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绝妙的露天舞台。
楼下四室的“报幕员”宣布:“我们的节目是歌舞表演。
表演开始!”只见铁门哗啦一开,一连串的人影,打着空心筋斗,翻了出来,博得同志们齐声喝彩。
接着,几个人聚拢来,站成一个圆圈,又有几个人爬上去站在他们肩上,又有人再爬上去……一层、两层、三层……他们在叠罗汉。
最上边站着一个人,满脸兴奋的微笑,站得比集中营的高墙、电网更高,手里拿着一面红纸做的鲜艳的红旗,遥望着远处的云山。
歌声在周围渐渐升起:“一杆红旗,哗啦啦地飘,一心要把革命闹;盒子枪、土枪,卡啦啦地响,打倒那劣绅和土豪!”这正是黑牢外面的游击队员最爱唱的歌。
女室里,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手,也写了几笔。
“孩子,你要记着:当你长大了,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坐牢算什么?我们是革命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女同志们清脆的歌声,像夜莺一般,在狱中回荡:“不要用哭声告别,不要把眼泪轻抛!我们,明天还有一场大风暴,擦干眼泪,挺起胸膛,去迎接明天的战斗!”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说什么“这个节目没有政治内容”。
听了这话,大家心里都很气愤。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猩猩没有话说了,只好溜走。
红岩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

红岩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5篇狱中联欢读后感1《狱中联欢》选自长篇小说《红岩》。
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革命先烈在狱中唱歌,表演节目的情景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课文讲述了国民党统治区元旦节那天,革命者虽然身在狱中,却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依然开起了联欢晚会。
他们尽情地唱着歌,尽情地扭着秧歌,幽默地写春联讽刺敌人的真实故事。
我被革命先烈临危不惧、顽强地与反动派作斗争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他们不幸被抓进监狱,受尽了反动派的折磨,敌人的机枪时时都瞄准着他们,随时都回夺去他们的生命。
可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中华民族,他们纵情高歌,宁愿牺牲个人生命,也要同敌人斗争。
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多么崇高的精神啊!联想到现在,有些人受物左右,丢开人生的理想。
除了个人私利,什么信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全都抛在一边。
他们忘记了:正是像狱中那些的千万烈士的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想: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必须继承革命先烈顽强、崇高的精神。
并且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
狱中联欢读后感2读了《狱中联欢》这篇课文,深深的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中的革命者向往革命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
故事发生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集中营监狱里的革命者在狱中联欢,巧妙地同反动派作斗争的经过,歌颂了革命前辈忠于革命,向往革命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姐姐以前经常给我将一些革命者的英雄事迹,比如赖宁、江姐、刘胡兰等英雄人物。
记得有一次姐姐问我,她说:“我给你讲了那么的故事,你觉得他们勇敢吗?”我答道:“一点也不勇敢,我觉得他们很傻,自己受不了,还要救别人,真是的,我才没那么傻。
”我的回答让姐姐很吃惊。
那只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而已,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那些革命者是为大局着想,他们并不傻。
他们顶天立地,不肯向困难低头。
有时我想起我小时候就觉得好笑,认为自己太笨,觉得无地自容,真想马上找一个缝钻进去。
这篇课文我看了以后,感到革命者们实在太不容易了,如果没有他们,还没有我们中国呢!说到这里,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呀!如果没有共产党也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狱中联欢》名师教学课件

狱中联欢
写作资料
《狱中联欢》节选自长篇小说《红 岩》,反映的是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一 场特殊搏斗。当时,我们已经迎来了新中 国的诞生,但有一座山城还被国民党反动 派所盘踞,他们设置秘密监狱,疯狂逮捕、 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之前,重 庆仍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踞着。在中美合作所 渣滓洞集中营里仍关押着许多革命者。他们 在这“人间魔窟”里,坚贞不屈,利用一切 机会同敌人作斗争。本文讲的就是我们的革 命前辈在狱中举行的一次新年联欢中,以巧 妙地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这是对狱中联欢的场景描述,也是对革命前辈坚强 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概括,表达了革命者 蔑视敌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想一想:监狱里的革命 前辈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 还那么快乐?
这是在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革命者被 关押的狱中进行的联欢。当时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取得了辉煌胜利,国民党反动派 节节败退。革命者想到曙光就要到来,想 到革命必胜,感到无比乐观,因此革命前 辈在敌人的魔掌里还那么快乐。
拓展阅读
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永远不 能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 命烈士。请有条件的同学课外观看电影《在烈 火中永生》。
《狱中联欢》主要写了几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 明的高歌曼舞!”为什么这样说?表达了什么?
这是针对几个戴脚镣的革命者扭秧歌发出 的感慨与赞叹。这种高歌曼舞,是对反动势力 的蔑视,是对革命胜利的企盼。表达了作者对 革命者顽强斗志、乐观精神的赞颂。
①人们翻着筋斗出来,我体会到革命前辈坚强的革命斗志。 ②大家在叠罗汉,站得比电网、高墙更高,我体会到铁笼 只能关住人们的身体,关不住革命者胜利的决心。 ③手里拿着五星红旗,遥望着远处的云山。我体会到革命 者对革命的胜利充满希望。
狱中联欢阅读理解六年级

狱中联欢阅读理解六年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在这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秋日里,我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狱中联欢。
这是一次既有意义又特别的体验,给在监狱中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温暖。
活动开始前,我们都激动不已,因为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我们的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次联欢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监狱中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懂得关爱他人,更懂得在生活中努力向前。
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仿佛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冲破了监狱中的囚笼,带给他们一丝温暖和希望。
经过简短的准备,我们来到了监狱。
穿过高大的铁门,我们来到了联欢的现场。
狱中的孩子们早就早已等候多时,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和欢乐。
活动开始了,我们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动听的歌曲。
虽然监狱以重重的铁丝网划分着空间,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却是无法阻挡的。
孩子们在音乐中释放自我,尽情享受着快乐时光,而我们也尽情投入,与他们同欢共乐。
当音乐响起时,我们感受到了快乐的力量,它让我们忽视了一切阻碍和困难,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释放。
活动中,我们还表演了精彩绝伦的节目。
我们的老师、同学们带去了歌舞、小品等精彩表演。
我们的笑声、掌声与歌声回荡在监狱中,孩子们的眼中都充满了喜悦和兴奋。
他们或许并不懂得所有的表演细节,但能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和真诚,知道我们是为了他们而来,他们就会获得一份温暖和快乐。
在我们的表演中,他们投入地感受着,不断鼓掌,为我们的表演欢呼。
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真诚,我们仿佛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一起度过每一分每一秒。
在孩子们欢乐的眼神中,我们读到了对我们的认可与鼓励,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
在联欢会的进行中,我们还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
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心情,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他们说他们将在秋季栽种的绿植视为生命的期盼,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综合复习《狱中联欢》 人教新课标

极乐世界
歌
渣
乐
滓
山
洞
下
中
悟
参
道
禅
楼一室的对联:
表面似乎在讲“Biblioteka 仙炼道”,其实这“道” 和“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充分表现 革命者不向困苦低头,不向敌人示弱的大无 畏革命精神。
看 洞 中 依 然 旧 景
苦尽甜来 望 窗 外 已 是 新 春
楼二室对联:
一 扇 风 门 伸 头
这些对联有什么特点?
洋溢着乐观、诙谐的情趣,展现 了共产党人与敌人的巧妙斗争。
“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 定......猩猩装作没有听见,溜 走了”这一部分,说说你从 中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们,请想一想,监狱里的革命 前辈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那么欢乐?
革命前辈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 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
写作背景
1949年开国大典即将在北平举行。山城重庆仍 被国民党反动派控制。在那里的中美合作所(包括 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着许多革命者。
从全国形势看,国民党反动派已彻底失败。他 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
渣滓洞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 姿态,革命前辈利用这一机会在元旦这天举行了一 次别开生面的联欢会,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 争。
“洞中”(当然指渣滓洞,也可以理解为 国民党统治区)的“旧景”(死气沉沉,毫无 生气的景象)和“窗外”(相对“洞中”可理解 为解放区)的“新春”(生机勃勃、生气盎然 的春色)的景色的鲜明对比,横额上“苦尽甜 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形势,表现 了革命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信革命即将胜利。
大地春回
满
一
园
狱中联欢课文总结

狱中联欢课文总结引言《狱中联欢》是由中国作家杨绛所写的一篇小说,描绘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陆农村的艰苦生活和狱中活动的一个缩影。
这篇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境,展示了人性的柔软和温暖。
内容概述故事发生在一个辽阔的农村,主要围绕着在监狱服刑的老贝一家展开。
虽然面临着监禁的困境,但老贝一家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他们与其他牢友一起组织了一次狱中联欢活动,通过演出节目以及交流互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希望。
与此同时,在监狱里,老贝的女儿小芳也开始了自己的学业,并积极寻求进步。
她热爱课文,不仅积极参与到狱中联欢活动中,还帮助其他学习不好的牢友一起读书。
小芳的行为激发了其他牢友学习的热情,大家开始相互帮助、分享知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主题思想《狱中联欢》一文体现了人性的温暖和希望。
尽管牢狱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但主人公老贝一家以及其他牢友们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
通过狱中联欢的活动,他们不仅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也为其他人带来了希望和欢乐。
人物形象老贝老贝是这个故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态度影响了整个监狱里的人。
尽管面临艰难的环境和监狱的束缚,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这种信念。
小芳小芳是老贝的女儿,她是文中最为积极向上的角色之一。
她热爱学习,身处监狱仍不放弃自己的学业,通过阅读和学习,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还鼓励了其他牢友一起学习。
她的行为充分展示了知识的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其他牢友故事中还有其他一些牢友,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但在狱中联欢的活动中,大家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共同追求希望。
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整个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困境中的变化和成长。
表达手法在《狱中联欢》这篇小说中,杨绛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并通过真实的情境和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
文章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牢友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5~23):讲革命者用贴对 联的形式同反动派进行斗争。
24.表演节目的时间快到了,大家一拥而出,享 受这自由而愉快的时刻。这个时刻,正是党的胜 利,人民解放军的节节前进,给他们赢来的。 25.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 间扭起秧歌。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 了节奏强烈的伴奏。(表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 神。)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 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 歌漫舞! 26.狂热的掌声送走了一间牢房的节目,又迎来 了另一间牢房的表演。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 了绝妙的露天舞台。
2.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 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 歌声。。(比喻句,说明了行动之快。)人们纵情高 歌,唱完一支又一支 3.新年大联欢开始了。(过渡段,承上启下。)
第一部分(1~3):讲新年大联欢,革命者纵情高 歌。
4.唱歌是第一个节目。第二个节目是交换礼品。 每间牢房,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送给认识的或 者不认识的战友,作为联欢的纪念品。最多的礼 物是‚贺年片‛,那是用小块的草纸做的,上面 用红药水画上鲜红的五角星或者镰刀锤子,写上 几句互相鼓励的话。(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同志们 ‚相互鼓励‛共同与敌人进行斗争。)楼七室经过昼 夜赶工,用牙刷柄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 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女室送 给各室的是一幅幅绣了字的锦旗,那些彩色的线, 是从他们的袜子上拆下来的……
罗广斌 四川成都人,生于1924年11月22日。读中学时因 争取婚姻自主与封建家庭决裂,离家去云南求学。在 昆明受到民主运动的影响,1945年参加昆明地下共产 党外围组织民青社,担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 罢课委员会主席。1947年在重庆任西南学院系联会主 席,并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六一社,后任该社干事。 1947年至1948年先后在重庆民建中学和秀山县中学任 理化教员。1948年3月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在 成都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 中营,在狱中仍然坚持斗争。他在狱中时曾做过一首 诗《我们也有一片红旗》,这首诗洋溢着烈士对新中 国成立的喜悦之情。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越狱。 解放后恢复党籍,在重庆做青年团领导工作,曾任团 市委委员、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等职。1958 年下放到长寿湖农场,先后任农场党委委员、渔场场 长,农场代理场长。‚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 1967年2月含冤去世。
10.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11.横额是: 极乐世界 12.大家心里明白: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极乐世界‛,正是写 的人们掌握了革命真理的心境…… 13.猩猩挑起了眉梢,玩味了一会儿,只好说: ‚真有点仙风道骨!‛ 14.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925年11 月18日生于重庆。 1937年起在武胜县初中学习,1940年到重庆北碚兼善中学 读高中,1944年考取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到上海读书。 1948年初被学校开除并遭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教于 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校。8月被特务逮捕,囚禁在中美 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营。从1950年4月起在重庆新民主主 义青年团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 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 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 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 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 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 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 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 单行本。《红旗飘飘》,《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 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 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 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29.女同志们绕场一周之后,跳起了秧歌舞。彩 色的舞衣飞舞着,十分耀眼。在一片叫好声和朗 朗的笑声中,夹杂着一声嘲笑:‚在国民党统治 区里,敢跳秧歌舞?谨防上黑名单,抓走!‛ 30.又一个人忍不住笑道:‚那倒不一定。国民 党统治区也有‘自由’的地方,不是吗?集中营 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大跳秧歌舞!‛ 31.“哈哈哈……” 32.一边扭着秧歌,女同志们又齐声唱起歌来: 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着猪羊出了门, 猪呀,羊呀, 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
读读下列字词
苍劲
诙谐 谨防
猩猩
脚镣
参禅
咔啦
眉梢
嘲笑
解词
苍劲:(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洋溢:充分流露。 崩溃:完全破坏。 诙谐:说话有风趣,引人发笑。
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狱中联欢的过程。思 考课后的3个问题,小组讨论。时间:5分 钟。
1.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开篇一句,赋予
这个节日特殊的含义,让每个人都跟着期待起来,都想 看看这个日子会发生什么事情。)
4.狱中联欢
By Rhea
狱中联欢电影歌曲
• 有谁知道这篇文章选自哪里吗?
• 《狱中联欢》这篇文章选自《红岩》16篇。
《红岩》简介:
《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 一场特殊搏斗。小说所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48年底 到1949年之间。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人民的解放 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但 是,从故事发生地点重庆来说,当时这座山城还被 国民党反动派所盘踞。他们设置秘密监狱,疯狂逮 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特别是在中 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些人间地狱里, 黑暗势力正以百倍的疯狂残酷地迫害着每一个革命 者。这就是说,从全局来看,革命力量处于优势; 而从局部来看,革命力量还处于劣势。这在小说里 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 考验,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小说正是在这样的 特殊环境里,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 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渣滓[zǐ]洞
渣滓洞原为一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 名。其后,军统逼死矿主,霸占煤窑设立 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 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 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关押在此的有“六 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 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 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 最多时达三百余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 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 杀,仅15人脱险。有文艺作品《烈火中永 生》《红岩》《江姐》等以此为原型。
16.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7.横额是: 大地回春 18.一幅幅春联,全洋溢着乐观、诙谐的情趣。 19.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定,慢吞吞地读着:‚两个 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挑剔的眼光,在 横额‚乐在其中‛四个大字上凝固起来。不待他说话, 余新江便问道:(概括了革命者过着非人的铁窗生活。) 20.“喂,这像不像渣滓洞的生活?‛ 21.“生活?生活当然……”猩猩犹豫着,‚不过,‘乐 在其中’,那个‘乐’字总有点刺眼。‛ 22.“嘿,改成‘苦’字,‘苦在其中’,你看要得 不?‛丁长发笑着追问道。 23.猩猩装做没有听见,溜走了。
写作背景
开国大典即将在北平举行。山城重庆 仍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距。在那里的中美合 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着 秧多革命者。从全国形势看,国民党反动 派已彻底失败。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 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渣滓洞特务对被 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革命 前辈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 联欢会,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5.接着第三个节目开始了。每间牢房的人都在 门口贴春联。所有的春联都是用草纸接连起来做 成的。所有的春联都不是一个人写的,同一个字, 有老年人苍劲的笔法,也有‚孩儿体‛的弯弯曲 曲的笔记。女室里,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 手,也写了几笔。所有的对联,都洋溢着革命的 乐观精神…… 6.女牢的对联写的是: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7.大家心里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溃,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世上已千年‛ 还形容不了翻天复地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咧! 8.她们还在牢门上贴了一张横额:扭转乾坤。 9.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 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 道了。‛
江雪琴--江竹筠(即江姐)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许晓轩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虚谷 丁长发--丁地平 成 岗--陈 然 胡 浩--宣 灏 老石同志--王璞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 (11.27大屠杀之前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云烈士、 母亲徐林侠烈士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 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监狱之花‛的原型:第一个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在 组织华蒙山武装起义时牺牲)的妻子左绍英烈士,被 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 卓娅; 第二个是中共龙市妇女支部书记彭灿碧烈士, 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苏 菲娅。左绍英、彭灿碧及其她们的‚监狱之花‛在 ‚11.27”大屠杀中同时殉难于渣滓洞。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 孝文等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渣滓洞看守长‚猩猩‛原型人物:李岩 白公馆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杨进兴
第二部分(4):主要写革命者交换礼物,互相勉 励。
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用牙刷柄刻 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 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女室 送给各室的是一幅幅绣了字的锦旗, 那些彩色的线,是从他们的袜子上拆 下来的……
‚镰刀锤子‛是中国共产党【党旗】上 的图案他们代表着【中国农民和工人的劳动工 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 革命着在‚贺年卡‛上画的镰刀锤子表现了他 们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以及对党的无比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