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整理ppt

结构主义的--总结
结构主义的出现帮助人们从生活混乱的表象中揭露隐藏其中的完整结构。
慢慢深入建筑领域的结构主义:
2. 建筑领域的结构主义:
• 1)按照结构主义者的观点,现 代主义运动的建筑过于冷漠、 不明确、中性化,也不适合居 住;而表现主义或典雅主义却 相反地过于主观化、感情化和 怪异。结构主义者追求介于两 者之间的“可理解的复杂性”。 它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在非层 级的结构框架下,有相当复杂 性的规则体系,并允许个人从 中选择。
• 正如C.亚历山大所说:“在整体的状态中,每样东西都是 连续的,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创造者也成了其中一部分, 心物合一,物我合一。”因而整体最终在特征上是人性的。 当我们越来越深入和谐,事物将越来越人性化。由此,结 构主义建筑对“整体性”的探索也成为寻求与人类心理同 构的过程,因而它的创作具有与人和生命一样永恒的意义。
放。建筑总面积达到 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
层。利伯斯金的方案将旧馆与新馆由一条虚空的中轴贯穿,新馆将分裂的箭形直插入这块
场地,冲破了巴洛克风格的三叉几何形,零散的形体设计,隐射文化与城市结构遭到的破
坏,也是对当局折衷主义的城市规划的否定;对比强烈的新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犹太民
Team 10的簇群城市
• 1956年,在南斯拉夫 的杜布罗夫尼克召开 的CIAMX会议上,批 判现代建筑的“十人 小组”(Team10)占 据了主要地位,并提 出了“簇群、流动性、 生长和变化以及城市 化和住居”等概念
(2)群化思维——个体与整体的融合
• 部分正是通过整体来表达自身的,适用于 建筑单体以及建筑之间的城市设计范围。 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结构主义建筑具有一 种反大体块的形式特征。
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知识测试》教师教育

吉林省白山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知识测试》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A、原告B、被告C、证人D、第三人【参考答案】C2.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A、特殊性B、社会性C、创造性D、自觉性【参考答案】C3.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巴达D、雅典【参考答案】D4. “回忆说"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多德D、色诺芬【参考答案】A5.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参考答案】C6.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应缴纳营业税的是()。
A、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共担投资风险B、不动产投资后转让股权C、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D、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参考答案】D7.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参考答案】A9.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
A、掌握体育知识B、养成锻炼习惯C、掌握体育技能D、增强身体素质【参考答案】D10.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
A、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B、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潜能之间的区域C、儿童已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潜能之间的区域D、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发展可能之间的区域【参考答案】B11. 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现象叫做()。
1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乡规民约B、道德C、行业规范D、法律【参考答案】D13.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_方法论的视角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引言在教育研究领域,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理论取向和方法论,它们对于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对于教育研究的意义和实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一、结构主义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结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它强调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和体系,并通过对社会规则、符号和象征系统等进行分析,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
在教育研究中,结构主义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制度与结构:结构主义认为,教育制度和结构是教育现象的重要因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规则和约束,影响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通过分析教育制度的组织结构、权力关系等,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深层结构和内在规律。
2. 教育符号与象征系统:结构主义强调符号和象征系统的作用,认为它们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构建和传递的作用。
通过对教育符号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教育活动中的意义和内涵。
3. 教育实践与规则:结构主义关注教育实践中的规则和约束,认为它们是教育有效性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教育实践规则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改进和创新。
结构主义的应用使得教育研究能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挖掘教育现象的内在结构和规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后结构主义在教育研究中的兴起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后结构主义逐渐兴起并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应用。
后结构主义在理论和方法上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并通过关注语言、话语和权力等因素,重新解读和诠释教育现象。
后结构主义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和话语: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和话语是构建教育现象意义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教育实践中的语言和话语,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内涵和多样性。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其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
它的理论基础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的结构主义思想,它强调结构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和文化的现象是由结构因素决定的。
因此,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揭示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结构主义认为社会和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现象都是它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必须从整体出发,要注重整体的组成和结构,以揭示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2.强调结构的重要性:结构主义认为社会和文化的现象是由结构因素决定的,因此结构的研究就成为了它的核心。
结构主义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究这种关系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运用符号学方法:结构主义认为符号是研究结构的重要方法。
它强调无意识层面的符号对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影响,认为符号和意义构成了结构的基础。
4.关注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结构主义重视文化差异和多样性,认为不同文化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意义,需要通过研究不同文化的结构和符号来揭示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和人文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了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本质。
同时,结构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忽略了个体的作用和自主性,过度强调了结构的决定性。
因此,研究者需要在应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时,保持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考,以避免过度概括和误解。
结构主义概念

结构主义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那个听起来有点高深的结构主义。
这结构主义啊,就像是一个超级神秘的大拼图。
你看啊,世界就像一堆乱七八糟的拼图碎片,结构主义者呢,就像是那些执着的拼图小能手。
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有着一种隐藏的秩序,就好比是每一块拼图都有它该在的地方。
不管是社会、文化还是咱们的小脑袋里的想法,都像是一幅巨大拼图的一部分。
比如说社会,那就是一幅超级大的拼图,人啊、制度啊、文化传统啊,都是那些形状各异的小碎片。
结构主义者就像拿着放大镜,试图找到每一块碎片之间那微妙的联系,然后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拼在一起。
这结构主义还像一个超级严厉的建筑设计师。
在这个设计师眼里,所有的东西都得按照特定的结构来搭建。
文化就像一座大楼,语言就是那一块块的砖头。
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有着自己的结构位置,就像砖头得一块一块按照设计图垒起来,要是哪块砖头放错了地方,嘿,那整座文化大楼可能都得摇摇欲坠啦。
再比如说咱们看电影吧。
结构主义者看电影就像是在拆解一个精密的机器。
主角、配角、情节发展、场景转换,这些都是机器的零部件。
他们会分析这个情节结构是怎么运转的,就像研究机器的齿轮是怎么互相咬合的。
电影里的一个小情节,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关键的小螺丝,要是这个螺丝松了,整个电影的结构就可能出现大问题。
而且啊,结构主义有时候就像一个超级固执的厨师。
这个厨师做每道菜都有固定的配方和结构。
食材就是那些文化元素或者社会现象,厨师按照他心中的结构主义菜谱,把这些食材组合起来。
少了一点盐(某个元素),或者多放了一勺糖(另一个元素),那这道菜(对事物的理解)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但是呢,有时候结构主义也有点像一个强迫症患者。
他们太执着于找到那个完美的结构了,就像一个人非得把袜子叠得整整齐齐,一点褶皱都不能有。
有时候世界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的结构,就像一阵风吹过,拼图碎片可能就被打乱了,可他们还在那苦苦寻找原来的结构。
不过啊,尽管有这些小“毛病”,结构主义还是很有趣的。
第五讲 结构主义-48页PPT资料

4. 差异系统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一个单词的 发音,同它地表的概念之间不存在必要联系。
如:某一种植物的概念,中文:树;英文:tree;法文: arbor。为何?没有道理可讲。
科学方法进行抽象演绎。
三项对立ui系统差异:
1. 能指 vs. 所指 符号:古希腊文:semeion,英文:sign。 语言符号(sign system):语言研究作为独立的“符号系统”
(language as sign system)的研究。
索绪尔指出,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 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20世纪二十年代,在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影响和启发下,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应运而生。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指 出,“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结构主义者坚持认为客观世界即使是真实的,也是可以被 “科学地”认识的,只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不存 在于单个事物本身,而是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
格学派、以及现代结构主义联系起来的重要理论家。他通过自己的 观察说明,人类的言语活动确实存在索绪尔所说的两个基本向度, 它们构成纵横交叉的两轴。 语言的诗性功能是“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引向组合轴”,即语言的 诗性功能得之于把日常言语活动中只在联想关系中展开的词,放在 句段中同时加以表现。
代表了语言研究向符号学的过渡。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语言学概论 书本 习题及答案

线条性:是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说话 的时候,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延伸, 不能在空间上展开。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点使语言符号能够组成各种 结构序列。
1、 语言学( 研究语言规律的学科) 2、小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以“字”为单位 的“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 3、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语言 所共有的属性和共同的规律。) 4、个别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研究个别语言的结构体系和结构规律。现 代汉语,汉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 5、共时语言学(又叫静态语言学。它以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特 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律,分析各种 语言单位,描写语言规则,而不考虑时间的因素。)
知识
[] 营养 []
品质 [] 班级 [] 开封 [] 语言 [] 学习
[] 家乡 []
故事 [] 苦菜 [] 花朵 []
追求 [] 尊
敬 []
三、名词解释 1、语音(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
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 2、音质(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一个音区别于其他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8、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体系中两种最基本的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符号系统的一个纲。语言符号系统 的每一个的单位都既可以和别的同类单位组合,也可以和别的同类单 位聚合。我们把语言比作一个装置,那么这个装置就是靠组合和聚合 运转的。
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论
1 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一种洞察学习心理,科学课程,教育方法和管
理的学术方法,它被用于指导今天的教育和教学模式。
结构主义课程
论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认为教育可以提供一种基于价值的知识的结构。
结构主义课程论专注于分析课程。
它要求学者使用实证数据,反
思理论和实践中的主体被选择或排斥。
它也指出,课程开发应具有相
关性和可利用性,以确保学术成就和创造力。
除此之外,结构主义课
程论探索了研究和社会语境中教育制度的结构,在此结构中,当地和
国际社会文化和文化建构对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
结构主义课程论以考虑教育问题的层次解决方案为依据,主要以
课程结构和行政程序为主,涵盖学校政策的讨论,分析课程和教学的
影响,并为教育者提供解决方案。
它通过分析教育体系以及学习者、
家庭、学校等社会结构的结构关系,实现本质的转变。
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挑战传统教育形式,注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并将重点放在个性化学习和尊重多样性上。
它强调学习者参与课程开发,以便更好地担负责任,并且强调在教育中涉及价值观念,话语和
社会结构,以改变存在的障碍。
结构主义课程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见解,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的概念,以及教育中涉及到的教学行为、技能、方法和计划。
未来也许会随着新技术、新想法和新兴派别等发展,结构主义课程论也会出现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
《民间故事形态》(1928)开创了用模式来分析文学作品
尽管故事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有内在的共同的规律,即 每个故事都由6种人物组成:英雄、他的对手、假英雄、助手、公 主或她的父亲等。
结构主义文传。
斐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最早用结构的 观点从事研究)
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语言研究中的同时性 [共时性]概念,也就是从构成某一语言现象的各种成分的 相互关系中、而不是从它们的历史演变中去考察语言。 (王泰来)
《普通语言学教程》第1版1916,第2版1922,第3版1949
• (英)霍克斯( T. Hawkes)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 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 (美)费雷德里克·詹姆逊等(Frederic Jameson)著:《语 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0。
谢谢!
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
二战前后在南美调查当地土著生活情况后,发表系列人类学文章 ,提出用结构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
他认为人类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众多不同 表现形式本身的研究,而不是借助任何外界的因素,可以找到一 个囊括并说明各种现象的符合逻辑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这一事 物的结构。结构与现实不同,它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对 事物的结构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明白这种事物。因此学者的任务 就是要从事物的千变万化中找到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王 泰来)
二、几个基本概念
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一个系统,一种体制,一套人际关系上的准则和规范, 而语言则是这个系统在口语和笔语中实际的体现。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是指现象的内部联系,只有通过模式才能够认识,而 表层结构则是指现象的外部联系,人们通过感觉就可以了解。
符号(sign)
符号是意义的载体,或者说社会文化现象作为具有意义的客体 和事件,都可被看作符号。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两者大致上就 是形式和意义,在不同类型的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同。符 号可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映象型(icon)、索引型(index)和基 本符号型(sign)。映象包括能指与所指的实际等同(如肖像)。索 引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是因果关系(烟意味着火,因为火是烟的原 因)。而在基本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 (如字词)。
三、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特点
特别重视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罗兰·巴尔特
作品情节结构的模式探讨: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1966)
把叙述体作品作为整体来研究: 罗兰·巴尔特《叙述文结构分析入门》(1966) 托多罗夫《结构主义诗学》(1973) 热奈特《形象III》(1972)
虽然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因人而异,…… 但批评的内在性和抽象性构成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坚 持文艺批评应该从具体作品出发,反对用作品以外的任何 因素,例如历史事件、社会思潮、作者生平等去分析和理 解作品。他们认为作品的意义寓于作品本身,是由内在结 构决定的,因此批评者的任务是去挖掘、分析这部作品内 在的抽象的结构。尽管他们并不排斥对作品意义的分析, 但“它的目的不再是对具体作品的描述,指出它的意义, 而是探求产生这部作品的总法则”。
文学研究方法论
结构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所 姜红
一、结构主义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人文科学的某些领域——语言学、人 类学、哲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学科中流行的一种认识事物、研 究事物的新倾向。……它认为每门学科、每件事物都存在着一个 内部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事物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 的整体。它主张从事物的整体上,从构成事物整体的诸要素的关 联上去考察事物、把握事物。(王泰来《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 文学卷)
与摹仿批评、表现批评对立 以发展文学科学为目标,与传统的人文主义批评相去甚远 1)文学“作品”变成了“文本” 2)作者/“主体”死了 3)读者取代作者成为批评的中心
并非传统读者,而是消融于非个人“阅读”活动中的读者 被阅读的也并非有意义的文本
参考文献
• (美)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结构主义诗 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