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确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每 日4次 ,持续应用 2—3日,告知
患者 ,如出现眼通 ,伴 恶 心,呕吐 ,充 血 ,视力 下降 ,异 物感等症状 ,立 即就诊 ,3个 月内避 免低头 动作 和重体 力
活 动 ,每周 来 门诊 复 查 1次 ,连 续 3个 月 。
参考文献 [ ]郑丽丽.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 + 1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 中国老年保 健医学 , 09年第 7卷 2 . 20 期
【 中图分类号 】R 7 . 76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8 1 (0 0 1 0 6 — l 0 — 5 7 2 1 )2 — 10 0 0
我 国人 口现 阶段进 入老龄化社 会 ,老年性 白内障致 盲
是 主要 眼病 之一 ,临 床 表 现 为 退行 性 视 力 下 降 ,视 物 模 糊 ,
作者简介:卢静平 ,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八病区 ,18 90年出生 ,大专,护师
2 临床 路 径 的 具体 步 骤
2 5 住院第五天 .
主管医师查房 ,确定是 否可以出院 ,给
2 1 住院第一天 .
详细询问病史 ,测量生 命体征 ,向患者
予出院小结 ,完 成出 院指导 ,通知病人 及家属 出院 ,向病 人 做出院指 导 ,注意眼 面部卫生 ,防止 碰撞术 眼 ,按时正
¨●
●
0 ●
一- ◆
●
‘ ◆
- I l
认 为 ,如 胎 儿 肾上 腺 皮 质 功 能 不 足 ,可 使 胎 盘 合 成 的 雌 二 醇 量 减少 ,子 宫 对 催 产 素 敏感 降 低 ,而致 分 娩 延 迟 。 因 此 ,
的危 害性 和搞好 围产 期保健 的重要 性 ,应 引起重 视 ,①妇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以下是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为第一次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需要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
诊断依据为病史和体格检查。
患者出现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晶状体出现混浊,眼底像不清晰等症状。
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为诊断明确,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
标准住院日为2-5天或者进行日间手术。
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编码,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影响临床路径流程实施的患者可以进入路径。
术前准备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晶状体及其他解剖结构基本情况,眼压、泪道等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等检查,眼科A+B超+角膜曲率,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查。
术前需使用抗菌药眼液。
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麻醉方式为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内植入物为人工晶状体,手术用设备为显微镜和超声乳化仪。
术后需进行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等检查,必要时需使用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眼液和非甾体抗炎眼液。
出院标准为手术后眼部反应较轻,病情稳定,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稳定。
3.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
十一)手术前检查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1.手术前检查异常可能影响手术,需要特殊治疗。
2.手术后可能出现炎症反应或并发症。
3.患者个人原因也可能导致手术并发症。
二、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首次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0)的患者。
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D-9-CM-3:13.41+13.71)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标准住院日为2-5天或日间手术。
时间住院第1天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交代病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住院病历核实各项检查结果正常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选择人工晶状体(IOL)选择手术用黏弹剂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长期医嘱眼科二级护理、三级护理术后抗菌素眼液滴眼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眼科A+B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计算、OCT(必要时)明日在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下行左/右眼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前30分钟术眼滴散瞳药水2次术前15分钟术眼滴表面麻醉药2-3次入院护理评估健康教育执行医嘱是否有变异:无/有,原因:1.2.时间住院第2天(手术日)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手术眼别实施手术完成手术记录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主要诊疗工作长期医嘱眼科一级或二级护理临时医嘱根据病情需要制订重点医嘱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护士签名手术前物品准备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准备执行医嘱是否有变异:无/有,原因:1.2.时间住院第3日(术后第1日)检查患者术眼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更换敷料完成病程记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患者今日是否可以出院若患者可以出院,则需完成出院记录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出具诊断证明书若患者不能出院,则继续住院治疗长期医嘱眼科一级或级护理治疗工作重点:进行眼科三级护理。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的患者。
一、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34.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李凤鸣主编的《眼科全书〈老年性白内障的分类〉》2.疾病分型分期(级)眼部改变初发期自晶体周边开始出现皮质楔形混浊,视力可不受损害膨胀期晶体肿胀、体积变大,前房变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成熟期晶体完全混浊,前房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高度障碍过熟期晶体核变小、下沉,前房加深,可出现虹膜震颤、晶体移位3.证候诊断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证候分类”。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肝热上扰证肝肾不足证脾气虚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治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
2.疾病分型为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消渴、眩晕),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视力检查(2)裂隙灯检查(3)眼压检查(4)血、尿常规、凝血四项(5)免疫(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凝血功能检查(7)心电图(8)眼科A+B超、测角膜曲率(9)眼电生理(10)角膜内皮计数(11)眼压、屈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O CT、OCT、视野等。
圆翳内障(白内障)2010

圆翳内障(白内障)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价和方案优化(2010)一、临床资料圆翳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且晶珠混浊加重。
可一眼或两眼先后或同时发病,病程一般较长。
圆翳内障相当于西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
一般分为四期:①初发期:周边部可见契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②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③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④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圆翳内障可分为:肝热上扰型、肝肾不足型、脾气虚弱型。
我科在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圆翳内障病人72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32人。
二、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其中肝热上扰型共28人,占39%;肝肾不足型共25人,占34.7%,心火上炎证共19人,占26.3%。
在总疗效判定方面,三种证型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中医证侯疗效均在90%以上。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在治疗中,在按照西医(白内障)诊疗指南处理时,加用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认为圆翳内障是以肝热上扰,晶珠逐渐混浊,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不能滋养晶珠二混浊;年老脾气虚,运化失健,精微输布乏力,不能濡养晶珠而混浊,或水湿内生,上泛晶珠而混浊等为病因病机。
治疗以清热平肝,明目退翳;补益肝肾,清热明目;益气健脾,利水渗湿为主。
肝热上扰型选用石决明散加减。
因邪热为患,口苦便结者去方中性味辛温的羌活;肝热不甚,无口苦便结者,可去方中栀子、大黄;若口苦咽干甚者,加生地、玄参以清热生津。
肝肾不足型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用于肝血不滋,阴精不荣于上,少寐口干者,宜加女贞子、旱莲草;若阴亏虚火上炎,潮热虚烦,口咽干燥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地骨皮;烦热口臭,舌红苔黄腻者,系阴虚夹湿热,可选用甘露饮加减。
脾气虚弱型选用四君子汤加减。
若大便稀溏者,宜加薏苡仁、扁豆、车前子以利水渗湿。
眼科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老年性白内障
本病是眼内晶状体发生混浊,造成视力逐渐下降,最后导致失明的慢性眼病。
常见于老年人。
多双眼先后患病。
中医称“圆翳内隙多因脾虚气弱或肝肾两亏,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诊断】
1自觉视物渐趋模糊,眼前有固定阴影而无其他痛楚。
经过较长时间后,视力渐降,甚至只能辨别影子晃动与感到光亮。
2.初发期晶状体呈车轮状混浊,以后逐渐加重,融合呈灰白色混浊;侧照法于晶体表面见到新月形虹膜阴影则为膨胀期;后期则晶状体呈一片乳白色,是为白内障成熟期。
白内障从初发期到成熟期可经数月至数年不等。
【治疗】
一、辨证论治
适用于白内隙早期。
1脾气虚弱视物渐渐模糊,体倦乏力,面色淡白,食少便澹,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牌益气。
方药举例: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鸡内金、当归、陈皮、柴胡各10g。
2.肝肾不足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举例: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泽泻、首乌、菟丝子各IOg,荒蔚子12g,砂仁3g,菊花5go
二、中成药
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每次服5g,每日2次。
五子补肾丸每次服5g,每日3次。
补中益气丸或益气聪明丸每次服5g,每日2次。
三、针灸治疗
适用于白内隙早期,以提高部分视力。
体针臂膈、肝俞、睛明、肾俞、太冲。
四、手术治疗
白内障成熟期,可行白内障针拨术或针拨套出术。
膨胀期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多同时植入人工晶体。
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案

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案一.概念:本病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
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秘传眼科龙目论》称之为圆翳内障。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常两眼发病,但先后发生或轻重程度不同之别。
相当于西医学之老年性白内障。
二.病因病机:1、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2、脾失健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3、肝经郁热或阴虚夹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三.诊断:1.中医诊断要点(1)患眼发病初期无红肿疼痛,仅觉视物昏蒙,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或仅存光感。
(2)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期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影响。
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影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
2.西医分级诊断:(1)初发期最早期的改变是在靠周边部前后囊膜下,出现辐轮状排列的透明水隙或水疱。
水隙或水疱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泵转运系统失常导致液体在晶状体内积聚所致。
(2)进展期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的不断增加,使晶状体发生膨胀,厚度增加,因此也被称作膨胀期。
(3)成熟期这一阶段以晶状体全部混浊为其特点。
裂隙灯检查仅能看到前面有限深度的皮质,呈无结构的白色混浊状态。
此时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转为阴性。
(4)过熟期由于基质大部分液化,某种基本成分的丧失,使晶状体内容减少,前囊膜失去原有的张力而呈现松弛状态。
有时可看到尚未液化的核心沉到囊袋下方,随眼球转动而晃动。
此时,可伴有虹膜震颤。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有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2)视网膜视力检查。
(3)视野检查。
(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
(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
(7)眼底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分析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分析老年性白内障(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病,主要发生于人群中50岁以上的老年人士,是当今全球老年人导致的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现有的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减缓AMD的病情,但是有效的临床路径仍然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AMD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
一、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和病理学机制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失明病,主要发生于人群中50岁以上的老年人士。
主要的病因有多种,包括吸烟史、长期慢性炎症、空气污染、摄入不良的营养、免疫力低下等。
病理机制上,主要是一系列表皮细胞死亡和视网膜组织损害所致,结果造成视网膜表面异常,继而影响视觉功能。
二、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对于AMD手术,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如视网膜血管膨体手术,此外,还有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即靶向性灌注治疗(targeted infusion therapy),是指用药物灌注视网膜释放替代治疗。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是根据病症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特殊情况,综合考虑病情、病史、医疗资源(如放疗和药物治疗)、并发症等等,综合分析和判断,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临床路径的建立,可以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改善其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的优势在AMD的治疗中,采用临床路径的应用,能够明确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
此外,采用临床路径进行AMD手术也有助于提高治疗的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治疗的效果。
四、对于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作出的指导1、建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确立准确的诊断是治疗AMD手术的前提,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谨慎考虑。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象从入 院到出院都依据既定的最恰 当的诊疗计划接受治疗 , 规
范 医疗 行 为 , 减 少 同一 病 种 的不 同患 者 、 不 同 医生 的治 疗 差 异 ,
患者行全 身麻 醉 , 择取侧脑室 的额角进行脑 室穿刺 , 随后 置入 引流管 , 深度控制在 7 c m ~ 9 c m之 间 , 置入到腹 腔当中 , 留 置长度控制在 2 0 e m ~ 3 0 e m, 于患者的头侧放置分流泵 , 引流脑 脊液 , 在颅 内压下降之后 , 已经膨 出的脑组织就能 够 回到 和骨
[ 3 ] 兰轶早 期颅骨修补及脑室 一 腹腔分流治疗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
察l2 7 ( 6 ) : 6 0 — 6 1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1 5 )
缘相持平 的位置上 。颅骨修补手术选择钛合金 网颅骨材料 , 使
表1 2组 治 疗 效 果对 比 例( %)
【 关键词 】老年性 白内障 手 术治 疗 临床路 径 应 用
效 果
随着我 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 ,群众医疗意识的提高 , 医 院为提高医疗质量 、 减少 医疗 纠纷 , 已经逐步将 临床路径应 用 到单病种治疗过程 中。 临床路径 是指 以循证 医学证据和疾病诊 疗指南 为指导的 , 针对某一疾病建立 的一套标准化 治疗模式 与
哥预后评 分( G C S ) 标『 伟对预后效果展开评价 , 在 8 分 以下为不 佳, 9分 ~ l 2分之 间为 良好 , 1 3分 ~ 1 5分则 为理想 。优 良率 = ( 理想 +良好 ) / 总例数 ×1 0 0 %。 1 . 4 统计学方法
在 统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林 琦 林 文 姚 丽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的患者。
一、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34.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李凤鸣主编的《眼科全书〈老年性白内障的分类〉》
2.疾病分型
分期(级)眼部改变
初发期自晶体周边开始出现皮质楔形混浊,视力可不受损害
膨胀期晶体肿胀、体积变大,前房变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
成熟期晶体完全混浊,前房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高度障碍
过熟期晶体核变小、下沉,前房加深,可出现虹膜震颤、晶体移位
3.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证候分类”。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
肝热上扰证
肝肾不足证
脾气虚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治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
2.疾病分型为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消渴、眩晕),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压检查
(4)血、尿常规、凝血四项
(5)免疫(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凝血功能检查
(7)心电图
(8)眼科A+B超、测角膜曲率
(9)眼电生理
(10)角膜内皮计数
(11)眼压、屈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O CT、OCT、视野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术前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肝热上扰证:清热平肝,明目退障。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清热明目。
脾气虚弱证:益气健脾,利水渗湿。
术后给予眼科创伤方:理气活血。
3.内科基础治疗,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视力稳定或改善。
2. 无眼部并发症(如高眼压、出血、渗出、晶体脱位)。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TCD 编码: BYT070、ICD-10 编码: H34.80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月日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