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进展【摘要】白内障属于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盲性。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治疗方式。

为患者提供优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眼康复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晶状体浑浊称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中最常见的疾病,是眼科致盲性第一的疾病【1】。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类型,随着年龄增加,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普遍合并慢性病,手术耐受性低,手术风险大。

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2】。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主要方法,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预后恢复及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现综述如下。

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因患有慢性疾病多,一方面希望早日手术以改善视力,另一方面又怕手术失败或术中意外。

对此,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和想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患者眼底情况不好的,术前应告诉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好,调整患者的期望值,避免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产生心理障碍。

1.2术前检查协助医生进行术前视力、眼压、A、B超、OCT、角膜内皮镜、眼底等专科检查。

眼压过高的患者,应静滴20%甘露醇250ml,待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方可手术。

评价晶状体核硬度对选择白内障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角膜内皮镜计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其数量也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1.3术眼准备术前遵医嘱给术眼滴抗生素眼液,首选喹诺酮类抗菌药(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因喹诺酮类药物能穿透角膜屏障,同时按医嘱及时调整用药频率,使药物保持有效的眼内浓度。

术前一天冲洗泪道、冲洗结膜囊。

冲洗泪道过程中如冲洗出脓性分泌物则暂停手术,用安尔碘III型皮肤消毒液加入生理盐水中冲洗结膜囊,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意义

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意义

病, 其 中对 患 者 实 施 白 内 障 超 声 乳 化 及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术 是 较
为 常 用 的一 种 治疗 方 法 , 该 手 术 通 过 实 施 白 内 障超 声 乳 化 吸 除, 继 而将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来 解 除 患 者痛 苦 , 其 在 临床 应 用 中 具 有愈合较快 、 切 口小 、 眼部组织 损伤 小 、 手 术 视 力 恢 复 快 及 手 术 操 作 时 间较 短 的 优 点 。而 对 实 施 该 手 术 的 围手 术 期 护 理 也
围手 术期 护 理对 提 高 白 内障 手 术成 功 率 及 减 少并 发 症 的 意义
张 小红 . 宋 洁
( 陕 西省 宝鸡 市第二 人 民 医院 , 陕 西 宝鸡 7 2 1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围手 术 期 护 理 对提 高 白 内障 手 术 成 功 率及 减 少并 发 症 的 价 值 。方 法 选取 8 8例 ( 8 8眼 ) 行
分组 对照研究 , 现报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患者若要打喷嚏 , 可用 舌尖顶 住上腭 , 来缓解 打喷 嚏的 冲动;
在手术 中, 注意 合理 地调 节好 各 项参 数 , 并 做 好 相 关 数 据 记
录, 如使 用 功 率 以及 时 间 等 , 密切 注意 手术进 程 , 依 据 不 同 患
以及 肝 肾 功 能 等 检 查 , 仔细查阅检查结果 , 对 患 者 的 手 术 史 做 到 详 细 了解 , 并 要 清 楚 了解 患 者 有 无 高 血 压 或 者糖 尿 病 ; 此 外
注 意 患 者是 否 有 外 眼 部 相 关 疾 病 史 如 高 度 近 视 、 结 膜炎 、 泪囊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一、引言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这类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针对这类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围术期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本文将围绕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展开讨论。

二、围术前护理干预1. 术前检查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术前用药情况等,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包括眼科检查、全身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前身体状况良好,手术顺利进行。

2. 心理护理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老年患者常常会因为手术的紧张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3. 宣教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详细介绍手术的流程、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让患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术后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围术期护理干预1. 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准确操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术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过度焦躁等情况。

2. 术后监测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特别需要关注患者的眼部情况,避免术后出现眼压升高、结膜充血、视力下降等情况。

3.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休息、饮食、个人卫生等全面护理,并做好术后的疼痛护理工作,保持患者的舒适。

四、围术后护理干预1. 康复护理术后的康复护理是关键,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眼部功能锻炼、生活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2. 合理用药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按时按量用药,尤其是防感染药物和眼部护理药物,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指导,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3. 定期复查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包括眼科复查、全身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松原市中心医院郭继华写在课前的话:白内障为老年人首位致盲眼病,多需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是老年白内障患者住院的一个特殊时期.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其生理心理状态有特异性,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各有不同,普遍存在紧张,疑虑,恐惧,担心等心理问题.本课件通过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详细讲解,使护士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和稳定情绪,为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从而使手术达到最好效果,促进术眼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目录:一.概述二.白内障的原因及分类三.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四.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五.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护理六.白内障手术的术中护理七.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护理八.白内障手术的出院指导(一)概述白内障即晶状体浑浊,可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

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有2500万人因白内障失明,占47%,我国白内障致盲人数占总数的46.1%,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约40万,急需治疗白内障患者达300多万。

大多数成年人的晶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浑浊,只有引起严重视力视障的白内障才具有临床意义。

(二)白内障的原因及分类白内障原因:晶状体囊膜损伤,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浑浊。

白内障分类;按白内障病因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药物性及中毒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也是最常见的白内障,多见于50多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由于晶体退行性改变,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及其它相关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长期作用,易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三)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双眼患病,可有先后;眼前阴影,及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屈光力增加,单眼复视或多视;虹视现象;畏光和眩光。

(四)白内障的治疗方法白内障不能被预防;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手术指征:晶体混浊引起视力下降,视力≤0.4;眼底无严重病变,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术式最安全,最有效。

白内障围手术期治疗

白内障围手术期治疗

四、术前沟通、心理准备
意义:
术前沟通告知患者手术必要性、风险及愈后,让患者对手 术有一定了解
术前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夸大手术的危险性 减轻焦虑,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 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力多期望较高
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 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
B.注药频率
抗生素药物在玻璃体腔内维持高于MIC浓度的有 效时间是36-48h
为何强调术前眼部检查
医生
充分了解术眼病情 排除手术禁忌症 沟通很重要
预知手术难度
判断手术风险 选择合适人工晶体、提高患者 术后视觉质量 对术后视力做出初步评估
患者
影响白内障预后常见疾病
眼睑、泪器疾病——术后眼内炎常见致病因素 术前均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术后眼内炎发生率
6
7 8
肠干球菌
肺炎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
卡他布兰汉球菌 奈瑟氏球菌
角膜常见分离细菌
Ù µ ¼ ¥ ° û ¾ ú Ê ô ý ¹ Ä Ì Ã ¸ Ò õ Ð Ô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Î Ñ · ×Ç ò ¾ ú ¢ Ç Î ò ¾ ú Ê ô ô × ° ´ ¸ Ë ¾ ú ð » ½ Æ É «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³ Ë ¾ ú ¿ Æ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㈢心肺功能 白内障手术多为局麻,要求患者平卧位,部分 患者心肺功能差术前需评估手术风险,内科会诊 协助治疗 ㈣ 其他全身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脑梗塞(手术配 合欠佳)等
三、人工晶体个性化选择

老年人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护理

老年人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护理

老年人白内障手术围术期护理[摘要]白内障是老年人中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手术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乃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手段。

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白内障因该类病人大多为老年人,所以围术期护理应给予特殊的重视[1]。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共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实行白内障手术181人,均取得满意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白内障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月实施白内障手术200人,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81人,年龄60~65岁54人,65~75岁106人,75~100岁5人,老年痴呆患者5人,老年性听力障碍11人。

2术前系统化护理2.1心理护理:入院后多有焦虑情绪,难适应患者角色。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耐心、体贴、理解、视病人为亲人的服务理念服务与他们,做到有问必答,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手术过程,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使其情绪稳定方便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2生活护理:指导病人生活规律,防止感冒,以免咳嗽引起手术意外。

嘱患者多食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辛辣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眼部卫生。

2.3术前检查:入院后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正位,对糖尿病患者定时检测血糖值,高血压患者定时检测血压,避免术中发生意外。

2.4术前检查:术前三天用氧氟沙星眼水点术眼,术前一晚嘱病人洗头,术前一小时在治疗室先为患者术眼行泪道冲洗,接着用消毒毛巾蘸去肥皂液擦洗术眼,在用清水冲洗干净,将500ml的无菌生理盐水倾到在灌肠袋里对术眼进行大量冲洗,再用无菌棉枝蘸少量安尔碘消毒液消毒上下睑缘,之后用无菌纱布窗帘遮盖,戴好帽子,送回病房开始散瞳,每15分钟一次,共3次,以使瞳孔在手术中始终保持散大状态,便于手术进行。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探讨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探讨

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探讨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择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56例(179眼),术前术后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和观察。

结果:所有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术眼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积极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治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老年;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眼科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目前临床无特效药物,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

老年人白内障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的影响,出现视力障碍以及生活质量下降,渴望恢复视力及对疾病的担忧,对手术治疗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56例(179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给予精心的临床护理和观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56例(179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5例,女性6l例,年龄44—85岁,平均(64.7±1.9)岁;左眼患病85例,右眼患病94例。

1.2 方法本组病例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围手术护理进行精心有效的术前沟通,心理护理,术前眼部用药,术中有效地配合护理,术后采取护理措施进行保护指导,密切观察临床效果。

1.3 护理1.3.1 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按照医嘱进行常规检查,包括眼部检查:视力检查、眼压、电脑验光、眼局部裂隙灯检查、角膜曲率以及人工晶体角度数的测量。

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血凝四项、生化、血糖、肾功等血标本检查,做心电图、血压测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摘要】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干预在围术期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探讨了护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的影响和实施方法。

研究发现,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部分总结了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围术期、应用、研究、重要性、具体内容、影响、实施方法、价值、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眼部病变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对于这一群体的护理需求也日益凸显。

围术期是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来说,围术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国内外对于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欠缺,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研究体系。

开展相关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对于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促进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和意义,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者群体,他们同时患有老年糖尿病和白内障两种疾病,其病情较为复杂且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围术期是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最为关键的阶段,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痛苦和不适,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于40 例( 40 眼)视力不同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于围手术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指导和处置。

观察随访并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1 年的视功能情况。

结果:术后2 周及1 年视力均比术前视力显著提高( p < 0. 01),术后1 年矫正视力≥ 0. 3 者占83. 3 %,矫正视力≥0. 05 者占100 %。

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指导以及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对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高度重视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处理,对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围手术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视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64—0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视功能甚至致盲的晶状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白内障仍然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惟一有效方法。

主要的手术方式有:囊外摘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及超声乳化吸除术等,这类手术时间较短,多采用局麻的手术方式,手术本身是一个低风险的过程。

但是在基层医院因为条件限制多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的方式,我们发现很多老年患者即使进行了成功地手术,有些病例视力恢复往往也不满意。

我们认为除了手术时机、
方法、晶体选择等因素外,围手术期对患者正确的处理,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8月40例(4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2 年1 月~ 202 年8 月完成40 例40 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ⅰ期植入术,年龄60 岁~ 90 岁,平均75 岁。

男24 例( 24眼),女16 例( 16 眼)。

全身一般状况较好者28 例,伴有其他疾病者12 例。

术前常规心电图、胸透、血尿常规、血糖、出凝血时间及肝功能及表面抗原检查未见异常。

1.2 对象病人术前1 d 住院,手术时间15分钟,术后住院2~3 d,病例随诊3 个月至1 年,病人手术前后视功能见表1
1.3 方法
1.3.1 集中讲授与个体化指导相结合。

集中讲授:入院后集中患者及家属,进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前知识的学习及指导,对个别理解有问题的患者进行单独辅导。

1.3.2 量化指导与随机指导相结合。

量化指导:在规定时间内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完一定的健康教育内容;随机指导:医生根据经验和体会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围手术期指导内容
1.3.
2.1 健康教育通过语言、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让患者及
家属了解年龄相关性被内帐的病因、病理、及手术治疗等基本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有难度的患者可反复多次讲解直到患者及家属掌握了解。

1.3.
2.2 心理指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人特别是一些文化较低的老年患者往往心理障碍比较重,对手术预后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术前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是十分必要的,经常请一些已经做过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与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手术。

1.
3.2.3技能指导( 1)指导病人正确的滴眼药( 2)控制咳嗽或打喷嚏( 3)训练眼球转动
1.3.
2.4 饮食指导术前合理饮食,防止术后大便干燥,以免用力排便造成术眼出血或晶体移位等。

1.3.
2.5 休息活动术后避免弯腰低头,防止咳嗽打喷嚏,以免引起眼内压升高,致使人工晶体移位。

1.3.
2.7视功能训练弱视训练尤为重要,术后验光配镜是关键一步,老年患者一般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屈光不正,特别是手术导致的术原性散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恢复,所以说应建议患者佩戴框架眼镜,矫正残余屈光不正,改善患者视功能。

1.3.3 围手术期管理流程:(1)术前严格筛查(2)术眼清洁(3)术后常规用药及复查,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主要在基层医院开展,因此也使眼内炎的高发成为可能,因此,围手术期管理主要为眼内炎的管理。

有研究发现造成眼内感染的致病菌80% 来自患者自身结膜
囊及睑缘[1]。

术前结膜囊涂片及前房抽取液中最常见的细菌种类为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2] 。

heaven 等[3] 对32 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眼内炎患者的回顾总结中发现,55% 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

可见,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来自患者自身结膜囊及睑缘致病菌可进入眼内导致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我们采取的方案是:术眼清洁:在手术前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0min 一次,点术眼,保证术前点药不低于6 次,在进行术前处置过程中给予20g/ l 聚维酮碘溶液(聚维酮碘原液为4. 5 ~5. 5g/ l 有效碘含量)擦洗睑缘并冲洗结膜囊,经严格术前准备可手术者,术前30min 内再次用20g/ l 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膜囊及泪道,在手术准备间用聚维酮碘原液术眼手术区消毒[4]3 遍,进入手术间后再消毒3 遍,手术无菌贴膜严密覆盖睑缘及睫毛,手术开始前用20g/ l 碘伏溶液再次冲洗结膜囊。

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术眼
2 讨论:
2.1 围手术期指导的重要性围手术期是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手术相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手术治疗既是治疗的手段也是一个给患者带来创伤的过程。

因此很多老年患者惧怕手术,因此应激反应也会相应增强。

所以高度重视围手术期指导,对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本组病人的结果来看,围手术期指导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如何强调围手术期指导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2.2 基层地区老年患者的卫生意识较差,术前彻底的眼部清洁及术后的正确用药至关重要。

因此针对该患者群术后宣教,保持眼部清洁,按时用药极为重要。

聚维酮碘对大多数微生物有快速杀灭能力,国外有报道[5]50g/ l 聚维酮碘清洁结膜囊,可以有效地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白内障复明手术,我们制定严格的围手术期指导与管理流程安全可靠,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speaker mg,menikoff ja. prophylaxis of endophthalmitis with topical povidone-iodine. ophthalmology 1991;98(12):1769-1775
[2] chitkara dk, manners t, chapman f, et al. lack of effect of preoperative norfloxacin on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anterior chamber aspirate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br j ophthalmol 1994;78(10): 772-774
[3] heaven cj, mann pj, boase dl.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extracapsular cataract surgery: a review of 32 cases. br j ophthalmol 1992;76(7): 419-423
[4] 雷琼,彭华琮,刘保松. 白内障围手术期安全性临床评估.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39-2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