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合集下载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经验谈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经验谈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经验谈作为医学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机化学是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工作中的基础科学。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点:一、细化教学内容有机化学是一门内容繁杂、概念及其抽象的基础科学。

为了不让学生因为过于领会其基础知识而放弃深入研究,我每次给学生的课程内容都是细分为不同的部分。

例如,在发酵中介绍发酵的分类和应用时,我们对不同应用的发酵展开详细阐述,包括粮食发酵、酿酒发酵、乳制品发酵和酸奶发酵等。

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每一个细节和其实际应用背景,更好地提高其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丰富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手段也随之不断转变。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使用了许多基于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手段。

例如,我经常使用幻灯片来展示教学内容,视频讲解、仿真模拟实验数据等多种手段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另外,我也致力于积极参加与学科有关的研究会议和学术交流,了解先进技术和应用领域,提高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强化案例分析有机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我课堂上总是充分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例如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反应机理的解释和解决、有机合成的策略和方法等。

在讲解这些问题时,我会引入实际案例来体现其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四、强化实验操作有机化学的实验操作性很强,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须结合才能真正掌握。

因此,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将实验教学视为重中之重。

通过安排实验研究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实际操作,掌握相关技能和经验,并提高其实验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教学需要教师的细致和耐心,需要学生的热情和努力。

通过细化教学内容、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式,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有机化学的掌握水平,为未来的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作者:赵群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32期0 引言我们研究医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

研究的对象是组成成分复杂的人体,组成人体的物质除水和一些无机盐以外,绝大部分是有机物。

构成人体组织的是蛋白质,与体内代谢密切相关的是酶、激素和维生素,人体储存养分的地方是糖原、脂肪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只不过这些反应比体外反应更复杂、更有效、更精确,以维持体内新陈代谢作用的平衡。

医学除了要治病求人,更重要的是研究病因,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同时必须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它们的结构与药效、毒性的关系,这些都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

因此,有机化学与医学密不可分,同时还为生物化学、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卫生学以及临床诊断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与医学有关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有机化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理论性强,官能团繁杂,反应条件难于记忆,反应机理不好理解。

目前使用的各种教材都存在着过多注重强调基础理论知识,而与医学专业结合紧密的内容不够的弊病,教材内容太深、太难,信息量大;同时教师对医学相关内容不熟悉,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没有相关性重点性的对医学类专业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精选教学内容,突出相关基础知识,充实医学知识相关内容;既讲授化学基础理论,又强调医学专业特色。

1 强调医用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追述到19世纪初,当时现代医学和有机化学都处于起步阶段。

此时他们之间的桥梁主要是药物。

有机化学家除了分离提取天然药物成分,还进行这些成分的结构性能分析,并摸索合成新的药物,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交叉分支-药物化学。

这是最早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已经进去了分子水平,而医学从此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和探讨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和探讨

明 白应如何学 习该课程 。有 机化学教 材一般是 按有机化 合物 的官能团体系划 分章 节 , 在每 一章 节 , 学 习命名 , 先 然后对 其 中一种或几种典 型物 质进 行结构 、 质 、 性 应用 等 内容 的学 习 , 并 掌握它们 同系物 的相似性 和 规律性 , 很强 的系统 性 。医 有
构复杂 , 学反 应多 , 化 但是 由于课 时 的限制 , 能深 人 展开 讲 不 解, 学生普遍感 到难 于理解 , 于掌握 。因此 , 为授课 教师 , 难 作
如 何 达 到 预 期 教 学 目 的 , 得 良好 的 教 学 效 果 是 教 师 经 常 思 取 索 的 问 题 。笔 者 近 年 来 在 承 担 该 门 课 的 教 学 工 作 中 , 累 了 积
离 不 开 化 学 , 发 学 生 学 习有 机 化 学 的 热 情 。为 此 , 认 为 在 激 我 绪 论 课上 除 了 介 绍 有 机 化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外 , 要 讲 授 以 下 两 还 个 方 面 内 容 : 是 有 机 化 学 新 的 成 就 和 贡 献 以 及 有 机 化 学 与 一
作用 , 并且也是 提 高学 生综 合 素质 、 养 创新 能 力 的重 要 途 培
径。
有机化学学科 的特 点、 自己对学 生的具体要 求 , 以及授课 计划
等 。使 学 生 对 教 材 知 识 结 构 有 一 个 大 概 的 了 解 , 且 让 学 生 并
医用 有 机 化 学 所 涉 及 的 内容 广 泛 , 念 比较 抽 象 , 子 结 概 分
李 银 涛
( 长治 医学 院药 学 系

果 。
长治 0 6 0 ) 4 0 0
要 : 结合教学实践 , 针对医学专业 有机化学的特点 , 提出抓好 教学的具体 方法 , 活运用各 种教学手段 , 灵 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今天,《医用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医学院校学生必修课程,它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学习有机化学,为他们认识医学事务和医药学术奠定基础。

我在上《医用有机化学》的课程过程中收获了不少体会,总结其中的几点心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首先,有机化学非常晦涩难懂,但是有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反应机理。

首先,要正确把握有机反应基本规律,多掌握其反应规则,然后运用有效的思维方式把所学的各种有机反应机理串联起来,最后结合大量的实际例题,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就能把所学有机反应的内容熟练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起来。

其次,《医用有机化学》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与医学、药学事务紧密相关,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学习的有机反应在实践中的应用,以便在今后从事临床、研究等专业活动中能够更方便、更快速地进行治疗和研究。

第三,《医用有机化学》课程在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上特别注重实践,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安排充足的时间,及时反复完成课堂练习和实验,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最后,在学习《医用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做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要完全理解课堂书本的内容,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有关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知识范围。

总而言之,我在学习《医用有机化学》这门课程过程中获得了很
多收获,不仅掌握了所学的有机反应机理,而且还清楚地认识到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这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能够在临床和研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职学校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路径分析

中职学校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路径分析

中职学校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路径分析中职学校医用化学课程是培养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打下医学化学知识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与优化。

下面是我对该课程的反思与优化路径的分析。

医用化学课程教材内容繁多。

当前医用化学课程教材内容过多,不仅包含了医用无机化学、医用有机化学、医用分析化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了临床医学中的相关知识。

由于时间有限,老师常常只能匆匆带过,导致学生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理解不深。

应该对医用化学课程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保留重要知识点,精简无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

医用化学课程缺乏实践环节。

目前中职学校医用化学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有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不足。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医用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主要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

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医用化学课程评估方式单一。

目前常使用的医用化学课程评估方式主要是考试,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小组项目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医用化学课程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医用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科,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化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中职学校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通过对课程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好的基础。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摘要:医用有机化学作为医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衔接生理、生化、药理等专业基础课的纽带,对有机化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在有关教学内容、课堂设计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谈了几点心得体会,以期为后期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用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实践一、优化教学内容目前,医用有机化学通常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陆阳主编的《有机化学》第八版,该教材以官能团为主线,涉及烷烯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醛酮、羧酸、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等各大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内容涵盖广泛,涉及的反应机理较多,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必须要有的放矢,优化教学内容。

同时医学院学生本身的课程内容繁重,而《有机化学》通常开设在大一的第二学期,面对的是刚刚经过高考的学生,由于学生角色的转化,有的学生在经过紧张激烈的大考后,不免存在有放松的心理,有的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高强度的授课方式,所以对学习丧失信心,尤其是这种专业基础课,更是引不起学生的重视,优化教材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

优化教材内容,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注重前言绪论知识的介绍,不断更新补充新的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针对有效的教学学时,降低化学反应机理深度的介绍,降低有机化学的学习难度,让学生不再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望而生畏;三适当地增加一些前沿的最新药物的介绍,从新药物的用途入手介绍,引出药物的结构,从结构来推断可能的性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增加与医学相关的糖类、蛋白质、核酸等部分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化学的发展,就没有医学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二、注重教学课堂设计随着新教学大纲的制定,《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学时由原先的96学时缩减至46学时,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来组织教学,课堂设计尤为重要。

医用化学心得体会1500

医用化学心得体会1500

医用化学心得体会1500医用化学心得体会是我在医学院学习期间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医用化学,我深入了解了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实验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医用化学实验中,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着关键作用。

医用化学实验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分析技术,需要对化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自主学习和与教师的交流,我积累了很多有关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正确操作仪器、准确测量数据和解释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因此,学习医用化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深入理解化学原理,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医学领域。

其次,医用化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操作。

在实验室中,任何一步的细微差错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失真。

因此,对于每个步骤都要仔细分析和检查,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实验中的安全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始终保持警觉性,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定佩戴安全设备,避免了可能的化学品危害和实验设备损坏。

通过实验的细致操作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我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最后,医用化学实验的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结束后,我会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和机制。

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限制,我会提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改进方案。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我会按照科学报告的格式和要求,详细描述实验步骤、结果和结论,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的撰写,我不仅加深了对医用化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科学实验和科学论文写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医用化学,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工作态度和科学思维。

学习医学化学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医用化学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我将继续加强对医用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和探讨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和探讨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和探讨【关键词】教学实践; 有机化学; 教学效果培育具有创新力量、学问面广、动手力量强的全面进展的医学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是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育同学猎取化学学问和试验技能,培育科学的观看力量、实事求是、严厉仔细的科学看法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提高同学综合素养、培育创新力量的重要途径。

医用有机化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概念比较抽象,分子结构冗杂,化学反应多,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不能深人绽开讲解,同学普遍感到难于理解,难于把握。

因此,作为授课老师,如何到达预期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笔者近年来在承当该门课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阅历,认为假如能依据同学的实际水平,把握医用有机课程的特点,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敏捷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细心设计绪论课教学.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在高等医学院校,一般将《医用有机化学》放在高校一班级其次学期,与《医用有机化学》同时开设的还有《解剖学》专业基础课程。

很多同学只重视专业课,对学习化学爱好不大。

针对这种现状,必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要仔细钻研教材,细心备课,专心支配好绪论课的内容,要使同学充分熟悉到医学离不开化学,激发同学学习有机化学的热忱。

为此,我认为在绪论课上除了介绍有机化学的进展简史外,还要讲授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有机化学新的成就和奉献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教材,备课时应当查阅文献,了解有机化学的前沿,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例如,可以通过列举上世纪80年月以来诺贝尔化学奖的主要工作来分析化学的进展方向。

由于通常诺贝尔化学奖所表彰的工作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完成的.但是这一评比则是以现代科学进展的目光来进行的,肯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化学进展趋势和方向的看法[1]。

值得留意的是直接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学诺贝尔奖至少有10项之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雷鸣, 陈晓光, 刘卫燕, 等. 803名广东医学院在校学生网络
[6] Shapira N A, Lessig M C, Goldsmith T 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roposed ch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成瘾状况的调查及人格特征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Depress Anxiety,2003, 17(4): 207-2006, 24(1):84-86.
216.
[3] Yong K. 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clinical
[7] 张燕贞, 刘西瑞, 隋雪, 等. 医科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网络成
disorder[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6.
瘾倾向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6(14):116-118.[4] 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 毛
[8] 刘军安, 冯东旭, 王齐, 等. 医科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影响
英明, 毛巧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121-125.因素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26(3):150-152.[5] 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 等.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
[9] 李燕琴, 颜虹, 高海燕, 等. 医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
理计量特性研究[J]. 中华心理学刊, 2003, 45(3):279-294.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1):65-67.
102
第 30 卷第 1 期2012 年 2 月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 ol. 30 No. 1Feb. 2012
《医用有机化学》涉及与医学密切相关的有机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穿插有机化学知识,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而对有机化学产生兴趣。

例如,德国人韦勒合成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尿素是人类合成的第一个有机化合物,推翻了“活
[2]
检验仪器学、微生物、临床检验学等)奠定基础。

它力论”,标志着有机化学的诞生;尿素及相关化的内容以叙述性及需要记忆的内容为主,理论探讨肥的合成对农业影响巨大,粮食的增收使地球承载和逻辑推理少,学生往往会感到“上课听得懂,课
60亿人口成为可能;尿素大量存在于哺乳动物体[1]
后记不住” 。

与其他医学基础课相比,《医用有内,是蛋白质的最终代谢产物,在肝脏产生并融入机化学》在教与学两方面常常不能引起部分老师和血液(人体内尿素的浓度在2.5~7.5μmol/L),人体内同学的重视,并存在课时少、学生多、内容多、大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少量由汗排出。

教师应班上课等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几年的从教经验与体让学生明白排尿、出汗就是排毒,让学生感到《医会,就如何搞好教学,激发医学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有机化学》的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中。

总结了《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心得。

2 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
1 上好绪论课, 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医用有机化学》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前面章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机化学的第一课是节主要讨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为医学学生理解生绪论课,其目的是回答有机化学“是什么”、“学命过程中的分子行为奠定必要的基础;后几章介绍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这几个问题。

了生物大分子脂类、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介绍教师应该设计好第一次课,明确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和讨论了一些生命过程中有机化学问题的前沿和热容,让学生对该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感觉有机化学
点,为生物化学打下基础。

在讲授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时,按照定义、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医学的关系这一顺序来讲授,将“鱼”教授给学生,以此作为“明线”。

在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
提 要:本文针对医学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和医用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结合作者几年来教学的工作经验,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

关键词:医用有机化学;医学;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O 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1-0102-02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1.042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梅 俊
(广东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广东东莞 523808)
基金项目:广东医学院面上项目(No.M2009006)收稿日期:2011-07-04;修订日期:2011-10-18作者简介:梅 俊(1973-),男,硕士,讲师。

性质时,将“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作为识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有机化学和医学紧密相“渔”讲授给学生,教会学生用这两个效应来分析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本课程的
[3]
和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明白这两个效应就是这本效果。

书的一条“暗线”,贯穿教材的始终。

例如,苯胺《医用有机化学》教材可以用上几年,但一个的碱性较弱可用“电子效应”来解释:氮原子上的学科却是在不停地向前发展,教师只有经常跟踪学孤对电子与苯环的大π键共轭,形成共轭体系,使科的科学前沿,才能将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补充到氮上的孤对电子离域到苯环,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内容更加的能力减弱,使芳香胺的碱性比脂肪胺的弱。

充实。

例如,在讲授甾体激素时,可适时介绍双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将各章节加A :这是一种环境中存在的性激素,称为环境激以串联,增强知识间的连贯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素,功能和性激素相当;动物试验显示,双酚A会中复习了前面所学过的内容。

例如,在讲授羧酸结影响动物的生殖系统和大脑的发育。

长期使用添加构时,将羧基里的羰基和醛酮里的羰基进行比较,双酚A 的塑料制品可导致其通过食物和饮料而进入羧基里的羰基由于和羟基相连,发生P-π共轭,使人体,扰乱人体内分泌平衡。

对婴儿影响则是导致碳氧键的键长完全平均化,羰基的吸电子能力降低性早熟、损伤其免疫力。

如今欧盟已立法禁止含双(和醛酮相比),而羟基的O-H 键极性增强,易断裂而酚A 的塑料奶瓶在其市场生产和销售。

显酸性;羧基中的羰基由于P-π共轭而使其吸电子4 合理安排,促进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互动”能力下降,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活性弱于醛酮。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目的地讲授一些习题也可《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教学的一达到一定的效果。

例如,讲授胺时,布置课堂习个重要环节。

合理设计有机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题:从苯合成2,4,6-三溴苯,将苯和胺两类化合物联感性认识和理论印证,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基系起来,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练习了新学知本技能基础上,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识,使学生感觉到有规律可循,从而提高学习效例如,氨基酸的纸上电泳实验使学生在学会纸上电率。

泳的操作方法和氨基酸的显色方法基础上,复习了氨基酸等电点这一化学性质,达到了理论课和实验3 提高授课者的医学知识修养,扩宽教师的学科知课的互动。

识背景
总之,《医用有机化学》教学需根据医学院校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常为化学专业毕业的硕的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做到既传授有机化学知识士或博士,在化学知识上完全胜任,但由于不具备又和医学专业紧密相结合,将医学知识融入到有机系统的医学知识背景,在讲授《医用有机化学》时化学的讲授过程中。

除为学生讲解基本概念、用不能自如地将医学知识贯穿于整个有机化学的教学语、反应外,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他们过程中,易造成医学知识是“油”,有机化学知识慢慢体会、理解,达到完成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为是“水”,二者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势必影响授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效果,降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为适应教学,使有机化学教学更好地为医学专业课服务,讲授《医用有机化学》的老师应努力拓[1] 钟有添, 王立立. 高校大班课堂教学的研究与策略[J]. 赣南
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身医学知识,利用图书医学院学报, 2006, 26(1):65-66.
馆、网络等资源自学一些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如生物[2] 曾昭琼. 有机化学(上册)[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甚至可以去旁听相关的2004:1-14.
[3] 马志宏, 王娜, 倪瑞星. 改革《医用有机化学》教学, 培养高
医学课程(医学院校的老师有此便利)。

掌握一些医素质医学人才[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学基础知识后,从意识高度上将有机化学与医学、2008, 10(1):31-33.
生命科学进行学科渗透,并将这些知识贯穿到《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
103
第 1 期梅 俊.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