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值与非定值质控品

合集下载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实物标准。

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IFCC)见(不限于):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界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例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应注明校准品赋值及不确定度、质控品的赋值及允许范围,非定值质控品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通过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表示。

(三)规格应注明规格。

(四)用途应详细注明校准品、质控品的预期用途。

(五)稳定性应提供包括至少一批成品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后的稳定性、开瓶稳定性研究资料,必要时应当提供加速破坏性试验资料。

该资料可放入产品求。

全性资料。

生物安全性检测应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不低于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体外诊断试剂灵敏度的检测试剂,对校准品、质控品的HBsA g、HIV抗体、HCV抗体等进行检测。

该资料可放入产品标准的规范性附录中。

(八)校准品、质控品主要原材料、工艺及半成品等质量控制对于按第三类产品申请注册的校准品、质控品,其主要原材料、工艺及半成品等质量控制研究资料应参照《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编制。

校准品、质控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应当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1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上规定的标准要求,并且要适合于本企业的生产。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

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

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界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例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17511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质控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1815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三、分类和组成及其它(一)组成成份(二)标示值应注明校准品赋值及不确定度、质控品的赋值及允许范围,非定值质控品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通过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表示。

(三)规格应注明规格。

(四)用途应详细注明校准品、质控品的预期用途。

(五)稳定性(六)校准品溯源性,校准品、定值质控品互换性、赋值统计学处理校准品应有溯源性要求。

计量学溯源链的说明应始于校准品产品的值,止于所使用的计量上最高参考标准。

关于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终审稿)

关于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终审稿)

关于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如何选择控制品——第一部分定值与非定值控制品冯仁丰我经常被众多同道询问有关每天质量控制的问题。

令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临床实验室在重视每天的质量控制,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已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临床和患者确信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其中一个必须实施的是开展每天的质量控制。

在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控制品上,很多实验室偏向于挑选定值控制品,认为控制品的定值对于实验室检测究竟准不准很有价值。

而且认为非定值控制品相比定值控制品价钱也便宜,猜想这可能与它们内在的质量差别有关。

因此,在质控品选择上,医院或实验室会倾向选择价格可能更贵的定值控制品。

一、控制品加工过程从校准品、控制品的生产工艺上,如果是冷冻干燥的产品,无论从原材料来源、加工处理、直至成为稳定的冻干血清为止,校准品和控制品完全一样,定值与非定值控制品也完全一样。

只是以后根据市场需求,部分冻干血清在体外诊断厂商处,按照校准品要求进入定值程序,最后成为校准品。

部分冻干血清在控制品厂商那里,邀请一些实验室进行控制品的检测,将这些检测结果统计处理后确定最后定值,这些冻干血清成为了定值控制品;没有被定值处理的,即为非定值控制品。

由于邀请实验室参与检测定值,需要耗费一定投入,为此出售的定值控制品普遍比非定值控制品要贵。

二、控制品定值必须与使用的检测系统关联需要说明的是,请注意每个定值控制品说明书上包含了一个很长的定值清单,它按照不同的检测系统进行排列,方便实验室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检测系统的定值。

这样的检测系统在国内被称为“封闭”系统。

如果实验室确实完全使用了某个“封闭”检测系统,才可能从定值表中去寻找到对应的该检测系统的定值数据。

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受国内检验自动化发展试剂和仪器历程的影响,大多实验室至今还是对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分别选择,且各试剂厂商建议的校准品不一,实验室最后形成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的“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实物标准。

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

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

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使用重要性强且使用目的差别大,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目的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取准确的信息。

申请人应该提供校准品、质控品产品标准和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产品标准格式和具体内容如下(不限于):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界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例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ISO 1751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质控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 1815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三、分类和组成及其它(一)组成成份应说明主要组成成份及其生物学来源。

定值与非定值质控品

定值与非定值质控品

每日新:定值与非定值质控品质控质控品选择实验室2014-07-07越来越多的国内临床实验室在重视每天的质量控制,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已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临床和患者确信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其中一个必须实施的是开展每天的质量控制。

在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控制品上,很多实验室偏向于挑选定值控制品,认为控制品的定值对于实验室检测究竟准不准很有价值。

而且认为非定值控制品相比定值控制品价钱也便宜,猜想这可能与它们内在的质量差别有关。

因此,在质控品选择上,医院或实验室会倾向选择价格可能更贵的定值控制品。

一、控制品加工过程从校准品、控制品的生产工艺上,如果是冷冻干燥的产品,无论从原材料来源、加工处理、直至成为稳定的冻干血清为止,校准品和控制品完全一样,定值与非定值控制品也完全一样。

只是以后根据市场需求,部分冻干血清在体外诊断厂商处,按照校准品要求进入定值程序,最后成为校准品。

部分冻干血清在控制品厂商那里,邀请一些实验室进行控制品的检测,将这些检测结果统计处理后确定最后定值,这些冻干血清成为了定值控制品;没有被定值处理的,即为非定值控制品。

由于邀请实验室参与检测定值,需要耗费一定投入,为此出售的定值控制品普遍比非定值控制品要贵。

二、控制品定值必须与使用的检测系统关联需要说明的是,请注意每个定值控制品说明书上包含了一个很长的定值清单,它按照不同的检测系统进行排列,方便实验室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检测系统的定值。

这样的检测系统在国内被称为“封闭”系统。

如果实验室确实完全使用了某个“封闭”检测系统,才可能从定值表中去寻找到对应的该检测系统的定值数据。

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受国内检验自动化发展试剂和仪器历程的影响,大多实验室至今还是对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分别选择,且各试剂厂商建议的校准品不一,实验室最后形成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的“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

这种“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在任何控制品公司提供的控制品定值表中,是找不到对应定值的。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就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得主要工具,也就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得计量实物标准。

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就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得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得相关规定。

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得指南,对编写得格式及各项内容得要求进行了详细得说明、其目得就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得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使用重要性强且使用目得差别大,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目得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取准确得信息、申请人应该提供校准品、质控品产品标准与技术资料,技术资料得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产品标准格式与具体内容如下(不限于):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得对象与所涉及得方面,指明使用得界限、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与规范性引用文件得一览表。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得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例如:下列文件中得条款通过本标准得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得条款、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得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得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得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得最新版本。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得结构与编写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与提供信息得符号ISO 1751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得测量校准品与质控物质赋值得计量学溯源性ISO1815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得测量校准品与控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得计量学溯源性三、分类与组成及其它(一)组成成份应说明主要组成成份及其生物学来源、(二)标示值应注明校准品赋值及不确定度、质控品得赋值及允许范围,非定值质控品没有指定得参考范围,可以通过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表示、(三)规格应注明规格、(四)用途应详细注明校准品、质控品得预期用途。

简析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参考品等的区别

简析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参考品等的区别

简析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参考品等的区别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简析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参考品等的区别标准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用于生物测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摘自《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照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摘自《中国药典》2010年版)校准品即:校准物,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应具有定值和已知的测量不确定度,其目的应是校准某一测量系统,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

(摘自GB/T21425-2008、《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质控品用于体外诊断的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是一种旨在用于医学用途的检测系统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物品或设备,其目的是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测量准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偏差等性能特征。

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可用于能力验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摘自《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定值质控品定值质控品有制造商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或过程分析的参考值,并指定参考范围;非定值质控品非定值质控品可以在标贴上标示目标浓度(如:低、高、中),但是没有指定的参考范围,可以不用指定非定值质控品应用的分析测试系统,但需满足质量控制的系统规则。

参考品即: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级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物)(包括真实度控制品)、质控品(物)(简称校准品、质控品)是实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及监督检验结果准确一致的主要工具,也是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实物标准。

校准品、质控品研究技术资料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重要信息,是指导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单独申请注册校准品、质控品的重要技术性文件之一。

本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

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临床化学国际联合会(IFCC)等有关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指南,对编写的格式及各项内容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其目的是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单独注册申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同时,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提供参考。

由于校准品、质控品种类多、范围广、临床使用重要性强且使用目的差别大,因此,申请人应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目的编写技术资料,以便于关注者获取准确的信息。

申请人应该提供校准品、质控品产品标准和技术资料,技术资料的要求参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产品标准格式和具体内容如下(不限于):一、范围应明确陈述本标准规范的对象和所涉及的方面,指明使用的界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包括引导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一览表。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

例如: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ISO 1751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质控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ISO 18153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三、分类和组成及其它(一)组成成份应说明主要组成成份及其生物学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新:定值与非定值质控品
质控质控品选择实验室
2014-07-07
越来越多的国内临床实验室在重视每天的质量控制,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已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临床和患者确信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其中一个必须实施的是开展每天的质量控制。

在如何去选择合适的控制品上,很多实验室偏向于挑选定值控制品,认为控制品的定值对于实验室检测究竟准不准很有价值。

而且认为非定值控制品相比定值控制品价钱也便宜,猜想这可能与它们内在的质量差别有关。

因此,在质控品选择上,医院或实验室会倾向选择价格可能更贵的定值控制品。

一、控制品加工过程
从校准品、控制品的生产工艺上,如果是冷冻干燥的产品,无论从原材料来源、加工处理、直至成为稳定的冻干血清为止,校准品和控制品完全一样,定值与非定值控制品也完全一样。

只是以后根据市场需求,部分冻干血清在体外诊断厂商处,按照校准品要求进入定值程序,最后成为校准品。

部分冻干血清在控制品厂商那里,邀请一些实验室进行控制品的检测,将这些检测结果统计处理后确定最后定值,这些冻干血清成为了定值控制品;没有被定值处理的,即为非定值控制品。

由于邀请实验室参与检测定值,需要耗费一定投入,为此出售的定值控制品普遍比非定值控制品要贵。

二、控制品定值必须与使用的检测系统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请注意每个定值控制品说明书上包含了一个很长的定值清单,它按照不同的检测系统进行排列,方便实验室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检测系统的定值。

这样的检测系统在国内被称为“封闭”系统。

如果实验室确实完全使用了某个“封闭”检测系统,才可能从定值表中去寻找到对应的该检测系统的定值数据。

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受国内检验自动化发展试剂和仪器历程的影响,大多实验室至今还是对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分别选择,且各试剂厂商建议的校准品不一,实验室最后形成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的“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

这种“个性化组合”检测系统在任何控制品公司提供的控制品定值表中,是找不到对应定值的。

三、开展每天的质量控制有必要使用定值控制品吗?
自质量控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引入临床实验室起,就强调内部质量控制反映的是不精密度。

控制图的绘制方式,让我们观察每天控制值环绕均值的上下分布的波动情况,这就是以均值为中心的控制值不精密度表现。

只要每天、每月检测控制值在以往过去波动的范围内,就被认可为“在控”,这是临床实验室的共识。

为了做好每天的质量控制,关键是要设定好控制图上的均值和标准差。

这些均值和标准差都必须是临床实验室每天使用控制品检测得到的控制值累积计算得到的。

随着使用相同批号开展相同项目控制时间的延伸,累积的每月控制值,需要不断“修正”下个月使用的均值和标准差。

这样的控制图才能最好地反映目前实验室的真实控制状态。

所以,对于实验室来说,不论使用定值的还是非定值的控制品,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均值和标准差。

只有这样,每天质量控制才能真实反映实验室的质量现状。

所以,对于不精密度控制而言,非定值控制品完全满足实验室每天的质量控制要求。

四、定值控制品的定值可以为实验室的准确度提供明确指示吗?
如果实验室使用的检测系统是“封闭”的检测系统,那么控制品说明书上提供的该检测系统的定值,还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控制品都有稳定期,即在公司规定的期限内,控制品的定值会在公司给出的可能变异范围内波动。

同时,为控制品提供定值的实验室操作环境条件与临床实验室存在一定差别,这也会造成实测值与说明书定值有出入。

如果实验室使用的是“个性化组合”的检测系统,正如前述,实验室无法使用控制品定值表中的任何一个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无从说起对准确度的估计了,也更没有必要去使用定值控制品。

五、非定值质控品是否需要注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3年4月24日发布了食药监办〔2 013〕1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可降解泪道栓子等53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

该文件第四条的第十八项: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2 5个)中写到“非定值质控品:由血清或血浆制备。

用于体外诊断试剂实验室检测的内部质量控制,观察和控制检测过程的精密度”。

因此更根据国内法规规定,非定值控制品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从而无需注册。

六、在选择不定值控制品时要注意什么?
开展质量控制使用非定值控制品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

但也需要关心:公司提供的控制品储存效期,因为我们最好每年使用同一个批号的控制品;它们控制品的瓶间差异有多大?开瓶后的稳定性、控制品内包括可以检测的分析物范围、公司是否也提供不同浓度水平的非定值控制品等。

还有公司物流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将控制品送达实验室时无论是温度控制或其他均非常完美?公司是否为实验室提供及时和适当的技术咨询,让实验室在控制中出现问题时,给与可靠的支持。

这些是实验室挑选控制品厂商时须认真调查和比较的。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