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塑产品型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注塑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注塑产品型式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分析注塑产品型式的质量影响因素,提高产品质量。
二、实验原理注塑成型是一种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注入模具,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加工方法。
注塑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尺寸精度高、结构复杂等优点。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聚丙烯(PP)颗粒。
2. 实验设备:注塑机、模具、实验台、温度计、压力计、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注塑机、模具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准备好实验材料,如聚丙烯颗粒。
(3)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调整模具温度和压力。
2. 注塑成型(1)将聚丙烯颗粒放入料斗,调整料斗高度和喂料速度。
(2)开启注塑机,启动加热系统,使聚丙烯颗粒熔化。
(3)调整注射压力和速度,使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
(4)模具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注塑产品。
3. 产品检验(1)观察产品外观,检查是否有气泡、缩痕、翘曲等缺陷。
(2)测量产品尺寸,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3)测试产品性能,如抗拉强度、冲击强度等。
4. 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冷却时间等参数。
(2)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品外观实验过程中,产品外观质量较好,未发现明显气泡、缩痕、翘曲等缺陷。
2. 产品尺寸实验测得的产品尺寸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符合注塑成型工艺要求。
3. 产品性能实验测得的产品抗拉强度为30MPa,冲击强度为5kJ/m²,符合设计要求。
4.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1)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产品成型质量有较大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模具温度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
(2)注射压力:注射压力对产品成型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过高的注射压力会导致产品变形,过低则导致产品密度不均匀。
(3)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对产品成型质量有较大影响。
注塑实验总结报告

注塑实验总结报告1. 引言本文对注塑实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成型加工技术,通过将熔化的塑胶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固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塑胶制品。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注塑工艺的影响因素,并对注塑过程进行优化。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探究注塑工艺的影响因素•优化注塑过程,提高制品质量3. 实验方法3.1 材料准备本次实验使用了聚丙烯(PP)作为注塑材料。
在实验开始前,对聚丙烯进行了预处理,包括除湿和烘干,以保证材料的质量。
3.2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设备:•注塑机•模具•热流道系统•温度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3.3 实验步骤1.设置注塑机的参数,包括注射速度、温度、压力等,并确认设备的状态良好。
2.将预处理好的聚丙烯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启动注塑机。
3.检查模具的状态,确认没有损坏或堵塞。
4.设置热流道系统的参数,并确保温度控制器正常工作。
5.开始注塑过程,记录注塑机的温度、压力和注射速度等数据。
6.检查注塑制品的质量,并对制品进行评估和记录。
7.优化注塑工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参数调整,以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和分析:1.注塑机的温度对制品的质量有显著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制品变形或烧损,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制品的填充度和密实度。
2.注塑机的注射速度也是影响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过快的注射速度可能引起制品的毛刺或压痕,而过慢的注射速度会导致制品的表面不光滑。
3.压力是控制制品密实度和缩水率的关键参数。
适当的压力可以保证制品的结构完整性,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制品的变形或损坏。
4.热流道系统的设计和参数设置对注塑过程至关重要。
优化热流道系统可以提高注塑制品的充填度和均匀性。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注塑过程中,注塑机的温度、注射速度和压力是影响制品质量的主要参数,需要精确控制和优化。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1. 引言注射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它具有高效、精确、复杂构型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注射成型过程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该工艺的原理和优势。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注射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观察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成型质量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3. 实验装置和材料本次实验所用设备包括注射成型机、模具、料斗、加热系统等。
材料选择聚丙烯塑料颗粒。
4. 实验步骤4.1 准备模具: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大小,选择相应的模具,并在注射成型机上安装好。
4.2 加热系统设置:将合适的温度设定在注射成型机上的加热系统中,调试加热管的位置和温度,以确保塑料颗粒能够均匀加热并熔化。
4.3 塑料颗粒准备:将聚丙烯塑料颗粒倒入料斗内,并保证颗粒的充填量和均匀度。
4.4 操作注射成型机:启动注射成型机,将塑料颗粒通过螺杆加热、熔化,并注入模具中。
根据实验要求调节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和料斗的温度等参数。
4.5 冷却和脱模:完成注射后,辅助冷却系统将热塑料迅速冷却并固化。
最后,通过脱模系统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5. 实验结果与分析观察实验得到的成品,评价其质量与各个工艺参数的关系。
分析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冷却时间等因素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6. 注射成型工艺优缺点6.1 优点注射成型工艺可以实现批量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注射成型可制作的产品形状丰富,适用范围广泛,可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注射成型过程中,材料利用率高,减少浪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
6.2 缺点注射成型设备投资较高,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和模具制造。
工艺参数的调试相对复杂,对生产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对于特殊材料和大尺寸产品,注射成型工艺的设备和模具尺寸限制较大。
7.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注射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注射成型工艺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产品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以及材料,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成品。
注塑实习报告六篇

注塑实习报告六篇注塑实习报告篇1很高兴能够成为阳明的一员,在这里感谢阳明公司的各级领导给我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及对我的重视,感谢各位同事对我的关心。
在注塑车间实习一个月有余了,看似两点一线的车间生活却让我感悟到不少的人生道理,积累了工作经验。
感觉就像新生开学前的军训一样,我们得到的远不是简单的熟悉了设备这么简单。
我坚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坚信我学到的东西在我将来的日子里会起很大的作用。
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缺乏锻炼,我也觉得是。
以前在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台就会很满足,但到了这里长期的与机器打交道。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错的,自己亲手干过了,得到的才是自己的。
初到车间的日子,因为是新手,领导首先是很科学的安排我在一旁观察。
我很能理解他的想法,对一个一无所知的新手来说,必须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
接下来领导就教我挑选产品,他细心的跟我讲解,当然我也能很快的理解他的意思并积极的投入工作之中,就这样伴随着观察于挑选导光片我度过了第一天这是一个半小时的车间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熟悉的车间的生活,现在可以很自豪的对自己说:他们可以干的,我也可以!他们干的好的我干的更好!在车间里面实习,我觉得我的收获远远不止对这些简单操作的熟练掌握,长期的接触让我对这个生产系统有了一些较为浅显的了解。
注塑车间是生产公司销售产品的各种零部件的,这些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质量保障部与车间调机领导的悉心控制下,产品合格率相当可观,在观察分析与询问了解之后对产品缺陷的认识总结如下:塑件不足:主要由于供料不足、融料填充流动不良,充气过多及排气不良等原因导致填充型腔不满,塑件外形残缺不完整或多型腔时个别型腔填充不满。
尺寸不稳定:主要由于模具强度不良,精度不良、注射机工作不稳定及成形条件不稳定等原因,使塑件尺寸变化不稳定。
气泡:由于融料内充气过多或排气不良而导致塑件内残留气体,并呈体积较小或成串的空穴(注意应与真空泡区别)。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注射成型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通过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进行冷却与固化,然后取出成品产品的加工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注射成型实验,掌握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注射成型机
2. 塑料颗粒
3. 模具
4. 外文图书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塑料颗粒放入注射成型机的料斗中,并根据需要调整注射成型机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2. 打开注射成型机的加热装置,待塑料颗粒完全熔化后,关闭加热装置。
3. 打开模具的模具腔,将模具放入注射成型机的注射口,并将模具腔与注射口紧密连接。
4. 打开注射成型机的注射装置,并按下注射按钮,使熔融的塑料颗粒注入模具腔中。
5. 关闭注射装置,保持注射成型机的压力,直至塑料颗粒冷却与固化。
6. 打开模具,取出成品产品。
7. 对成品产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注射成型实验,成功制作了一批成品产品。
产品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滑、无气泡和缺陷。
实验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注射成型机的温度和压力设置不当,会导致产品尺寸不准确、表面粗糙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注射成型实验时,需根据具体材料和模具的特性,精确调整注射成型机的参数,以获得满意的成品产品。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注射成型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注射成型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掌握了注射成型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注射成型工艺的技术水平,在产品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注射成型实验报告一、引言注射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和固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本实验旨在探究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2. 掌握注射成型实验的操作技巧;3. 分析影响注射成型质量的因素。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模具、准备塑料颗粒、调整注射机参数;2. 开始注射:将塑料颗粒放入注射机的料斗中,启动注射机;3. 调整参数:根据所需制品的要求,调整注射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4. 注射成型:注射机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取出制品;5. 检验制品:检查制品的尺寸、外观和质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注射成型制品,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注射成型的质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温度:温度是影响注射成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塑料无法完全熔化,造成制品表面不光滑;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引起塑料热分解,影响制品的质量。
因此,合理调节温度对于获得高质量的注射成型制品至关重要。
2. 压力:注射成型过程中的压力也是影响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注射压力可以保证塑料充分填充模具,避免产生空洞和缺陷。
过高或过低的压力都会影响制品的密实度和外观质量。
3.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是指塑料进入模具的速度。
过快的注射速度可能导致塑料冲击模具,产生短流或气泡等缺陷;而过慢的注射速度则可能导致制品表面不光滑。
因此,选择适当的注射速度对于获得高质量的制品至关重要。
4.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也对注射成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模具结构可以保证塑料充分填充,避免产生缺陷和变形。
同时,模具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也会影响制品的外观和质量。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注射成型的质量受到温度、压力、注射速度和模具设计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实验三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实验三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一、概述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已配好的粒料或粉料加入料斗后,进入机筒,在外部加热和内部摩擦热的作用下,树脂熔化成为塑化均匀、温度均匀、组分均匀的混合物堆积在机筒内螺杆或柱塞的前部。
通过柱塞或螺杆向前推进,使一定量的熔体在压力下通过喷嘴进入模具内腔,经过一定时间的保压和冷却,便可开模取出制品。
温度、压力和时间是注塑工艺的三大要素,除了考虑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影响之外,还需考虑生产周期的长短。
二、实验目的1、了解塑料注射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注塑成型的基本工艺过程。
2、对影响注塑制品质量的工艺因素有感性认识。
三、原料和仪器设备聚丙烯(注塑级)、HIPS 注射机、秒表、半导体点湿计、表面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1、拟实验方案,按下列内容,根据原料成型工艺条件和试样质量要求,拟出实验方法。
①树脂干燥条件;②机筒各段温度和喷嘴加热;③注射压力、注射速度④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⑤制品后处理。
2、操作①按注射机操作规程调整注射机并安装模具。
②按电源加热;③注射机各段温度指示达到规定值后,恒温10~20min。
进料、对空注射如喷出物料光滑明亮,无变色、银丝、气泡,则表明料筒和喷嘴温度较适合,即可用手动操作方式进行注射试样。
④制样过程中,用点温度计直接测量料温两次,用表面温度计测模具型腔温度(动、定模各取三点)两次。
⑤注射压力可读压力表值,注射速度用秒表测定螺杆前进速度。
⑥成型周期各阶段时间用秒表测量。
⑦制备试样过程中,模具型腔和流道不可涂擦润滑性物质。
⑧长条形试样和冲击试样在两组不同成型条件下,各取六模,取样前必须在达到稳定操作条件后,舍去五模以上。
⑨对试样作外观质量检查。
⑩将实验编号以备作力学性能测试。
五、按下表记录注射成型1、原料名称规格:名称_____ 牌号______2、干燥条件:干燥时间_____ 湿含量______%3、注射机:型号_____ 螺杆结构_______喷嘴结构_________ (自锁式)4、模具________型式_________ 每模试样数_____进料口尺寸(mm)_______5、成型条件6、后处理条件:后处理方法介质________ 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六、思考题1.用自己的话叙述注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注射成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聚合物制品,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二、实验原理注射成型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加工工艺,其原理是将加热熔融的聚合物料注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压力和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该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并且制品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热塑性聚合物料;2. 实验设备:注射成型机、模具、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注射成型机和模具,将所需聚合物料加入注射成型机的料斗中;2. 开机预热:启动注射成型机,将聚合物料加热至熔融状态;3. 调试参数:根据所需制品的尺寸和性能要求,调整注射成型机的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冷却时间等参数;4. 注射成型:将熔融的聚合物料注入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充填模具腔体,并进行冷却;5. 取模检验:冷却后,取出成型制品,进行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注射成型制备的聚丙烯制品外观光滑,尺寸精确,表面无明显缺陷。
经过拉伸测试,其拉伸强度为25MPa,弯曲强度为30MPa。
经过冲击测试,其冲击强度为10KJ/m²。
而经过注射成型制备的聚苯乙烯制品外观光滑,尺寸精确,表面无明显缺陷。
经过拉伸测试,其拉伸强度为30MPa,弯曲强度为35MPa。
经过冲击测试,其冲击强度为15KJ/m²。
六、实验结论通过注射成型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聚合物制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注射成型制备的聚合物制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和物理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因此,注射成型技术在聚合物制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参考文献1. 刘明,杨华. 注射成型技术在聚合物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 中国塑料, 2018(6): 45-49.2. 张三,李四. 聚合物注射成型工艺及其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以上为注射成型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硕航材控1505
U201511225
1.预习部分
1)塑料注射成型的概念
(1)注射成型周期
注射成型周期是指模具连续生产时,完成一次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所需的时间,它由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和辅助时间组成。
(2)注射成型的主要缺陷
短射(Short shot):短射又称欠注、充填不足、制件不满、走胶不齐等,是指型腔未完全充满,使得制件不饱满、塑件外形残缺不完整的现象。
产生的机理是熔体在流向末端的过程中冷却。
飞边(Flash):飞边又称溢料、溢边、毛边、批锋等,是指在模具的不连续处(通常是分模面、排气孔、排气顶针、滑动机构等)过量充填造成塑料外溢的瑕疵。
产生的机理是注射和保压过程中锁模力不够,或是无法沿分型面将模具锁紧,模板间隙超过了塑料的溢料值。
熔合纹(Weld/meld lines)熔合纹又称熔接痕、熔接不良、熔合缝、缝合线等,是指各塑料流体前端相遇时在制品表面形成的一条线状痕迹,不仅有碍制品的美观,而且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
产生的机理是由若干熔体在型腔中汇合在一起时,在其交汇处彼此不能熔合为一体而形成线状痕迹。
翘曲(Warpage)翘曲是指制品产生弯曲或扭曲现象,导致平坦的地方有起伏,直边朝里或朝外弯曲或扭曲,产生的机理是高分子链在
成形中产生残余应力,脱模时制品的外部约束去除,残余应力的存在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
还有喷射(Jetting)气穴(Air Traps)滞流(Hesitation)过保压(Overpacking)凹陷/空洞(Sink marks and voids)烧痕(Burn marks)Flow marks)银线痕(Silver streaks)裂纹(Crack)等等。
(3)成型的主要工艺对于缺陷,质量的影响
注射速度:主要影响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行为,通常伴随着注射速度的增大,熔体流速增加,剪切力作用增强,熔体内温度因剪切发热而升高,粘度降低,所以有利于充模。
并且制品的融合纹强度也增加。
但是,由于注射速度增大,可能使熔体从层流变为湍流,严重时会引起熔体在膜内喷射而造成空气无法排出,这部分空气在高压下被压缩迅速升温,会引起制品局部烧焦或分解。
还存在注射压力、注射温度、注射时间等参数对实验存在较大影响。
2) 塑料注射成型实验的目的与方案
目的:通过本环节的实验,了解塑料的加工性质及性能特点、注射机的操作原理及运动过程,具体来讲包括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塑料塑化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位置各要素的作用及调整等。
通过实验对塑料注射成型过程、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及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方案:A,针对两组模具,分别进行实际的注射加工操作,并进行分组实验和正交实验,观察并记录注射过程中参数及结果,
并进行短射实验;
B,调整工艺参数(注射位置、注射温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得到相应的产品,通过型腔压力系统观察、采集注射过程中的型腔压力曲线;
C,对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品进行性能分析,包括缺陷、产品质量及表面光滑度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分组情况及个人主要工作
组员:刘彦宗,伍缘杰,云硕航,陈茂荣
刘彦宗:设计和实施底座正交实验,最终制得底座注塑产品
陈茂荣:设计和实施底座分组实验,最终制得底座注塑产品
伍缘杰: 设计和实施筒的正交实验,最终制得筒注塑产品
云硕航:设计和实施筒的分组实验,最终制得筒注塑产品
压力(Mpa) 位置(mm/s) 时间(s) 制品质量(g) 缺陷描述
75 50 4.5 44.834 无明显缺陷
80 50 4.5 44.8891 无明显缺陷
85 50 4.5 44.955 无明显缺陷
73 50 4.5 44.331 无明显缺陷
70 50 4.5 41.984 充不足
2.CAE部分
1)CAE软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指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指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分析复杂工程和产品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优化结构性能等,把工程(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其关键就是将有关的信息集成,使其产生并存在于工程(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CAE技术是将工程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的成功结合,实现全过程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良的工程质量。
2)HSCAE建模的基本流程
·导入模型,设置浇道,设置工艺参数,模拟浇铸过程
3)实验零件CAE分析部分
座:
19%
21%:
25%:
30%:
42%:
桶:
9%:
12%:
15%:
18%:
23%:
分析: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射压在一定范围内和充型比呈正相关。
当
充型比达到100%时,射压继续增大也不改变充型比。
3.实验部分
1)认知部分
塑料注射成型机:
机构:注射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功能:一次成型外型复杂、尺寸精确或带有金属嵌件的质地密致的塑料制品
参数设置方法:先设定机筒和喷嘴各段温度,再设定开关模参数,再设定储料参数和射出参数。
冷水机:在行业中分为风冷式冷水机和水冷式冷水机两种,冷水机在温度控制上分为低温冷水机和常温冷水机,常温温度一般控制在0度-35度范围内。
低温机温度控制一般在0度-零下45度左右范围。
冷水机制冷剂轮回系统时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水中的热量并开始蒸发,终极制冷剂与水之间形成一定的温度差,液态制冷剂亦完全蒸发变为气态后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气态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吸收热量,凝聚成液体,通过热力膨胀阀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完成制冷剂轮回过程。
材料:PP
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1.由于模具安装调整十分困难,
在实际注射机操作时不要
按动调模相关的按钮。
2.由于模具结构限制及压力传感器量程限制,
注射及保压压力设置均不以大于45MPa。
3.进行注射加工前一定要检查前、后安全门是否关闭。
4.实验过程中,不要触碰注射机的加热部位(料筒)。
5.实验过程中,不要触碰射出的熔融塑料。
6.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戴上手套。
7.通常料筒末端最高温度应高于
塑料的流动温度(或熔融温度),
但低于塑料的分解温度
8.注射压力过低会导致型腔压力不足,
不能顺利充型,过大,
9.一般先以低压慢速注射,
然后根据制品的成型情况
而调整注射速度
2)实验目标:打出合格品,表面无明显缺陷,质量要求:底座75+-0.2g,杯子45+-0.2g。
3)实验过程:
压力(Mpa) 位置(mm/s) 时间(s) 制品质量(g) 缺陷描述
75 50 4.5 44.834 无明显缺陷
80 50 4.5 44.8891 无明显缺陷
85 50 4.5 44.955 无明显缺陷
73 50 4.5 44.331 无明显缺陷
70 50 4.5 41.984 充不足
分析:压力85时,产品质量最好。
当压力低于73达到70时,产品充不满。
4.最终产品
5.感想和建议
本实验的过程曲折,从实验角度来说比较严整,从最后实验过程来说,上机实验和注塑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实验报告却十分复杂,总体来说比较违背实验课开设目的是锻炼实验动手能力而不是锻炼键盘上的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