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拆装与测绘实验报告 (4)

合集下载

塑料拆装模具实训报告

塑料拆装模具实训报告

塑料拆装模具实训报告
报告人:学号:报告班级:
报告时间:同组人员:
一、实训目的
1、通过本单元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一般塑料注射模具的拆装工序、拆装工艺及模
具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熟悉塑料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动作原理,为以后学习塑料注射模具的
结构设计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二、拆装步骤
1、在钳工台上,分离定、动模具,用铜棒或铝棒,或者在模板或零件上垫上较大
面积的铁板后,方可以用锤子敲击,保证导柱导套不要划伤。

2、拆开定模部分所有零部件,注意不要刮伤工作表面,同时,在拆卸模板的固定
螺钉时,必须采用对角交叉逐渐松开的方法,而不能逐个地彻底地拆卸,填写实训报告。

3、拆开动模部分所有零部件,注意不要刮伤工作表面,填写实训报告。

4、分别组装起定、动模部分。

5、合并定、动模部分呢。

6、收拾工具,清理现场。

三、实验装备
1、塑料注射模具
2、操作工具:铜棒、内六角扳手、润滑油等
3、测量工具:钢直尺等
四、注意事项
1、在拆装模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模板或模具零件砸到同伴或者自己。

2、在拆装模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止拆装工具伤害到同伴或者自己。

五、实训报告
(*表示若模具中有此结构则画“√”)
2、分离定、动模具
1)定模部分是由
组成。

2)动模部分是由
组成。

(*表示若模具中有此结构则画“√”,并填写相应的尺寸)
4、成型零部件。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4]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4]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模具拆装实训报告模具拆装实训报告实训时间:202*年11月6日、11月13日实训地点:模具加工实训室实训项目:模具的拆装、测绘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典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认识模具上各零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3.熟悉模具安装的过程;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4.了解模具总装配图、零件图的设计及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5.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6.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塑料注射模具结构的认识。

二、实训器材及准备:1.实训器材①拆装的模具类型:塑料注射模和冲压模②拆装的工具:游标卡尺、角尺、扳手、内六角扳手、钳子、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

2.实训准备①小组人员分工:同组人员对拆卸、观察、测量、记录、绘图等分工负责。

②工具准备:领用并清点拆卸和测量所用的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

实训结束时按工具清单清点工具,并交指导教师验收。

③熟悉实训要求:要求复习有关理论知识,详细阅读本指导书,对实训报告所要求的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作详细的记录。

拆装实训时带齐绘图仪器和纸张。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1.观察分析看到具体要拆装的模具后,需对下述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作好记录:①模具类型分析对给定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与确定第1页共4页②零件分析根据模具分析确定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

③模具的工作原理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分型方式、顶出方式等。

仔细观察分析准备好的模具,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④模具的零部件模具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相互配合关系。

⑤确定拆卸顺序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件和不可拆件,制定拆卸方案,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

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①按拟定的顺序进行模具拆装②体会拆卸联结件的用力情况,对所拆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精选3篇)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精选3篇)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精选3篇)模具拆装实训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分析制品成型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2)明确制品工艺分配关系和拟定合理的工艺条件(3)查找导致废品的成型工艺因素,学会调整成型参数;二、实验内容1、实验内容(1)观察典型塑料零件注射加工过程,弄清注射周期各步骤状况,包括,预塑、注射、保压、冷却、开模、推出、取件、合模。

在此周期中,冷却时间与预塑时间的一段重合。

(2)观察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3)认识注射工艺参数温度:注射过程控温部分及原理,温度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温度与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压力:注射过程压力控制部位及原理,压力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压力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时间:注射过程时间控制部位及原理,时间控制的设定方法及调节方法、时间对注射产品质量的影响。

2、实验程序(一)开机与调试打开电源,预热注塑机。

同时设定料温,让模具试运行,在升温过程中,通过开、闭模具空顶出模具观察模具是否安装、调试停当,同时观察模具与注塑机的关系。

(二)闭模动模快速进行闭合,与定模将要接触时,合模动力系统自动切换成低压(即试合模压力)以低速靠拢后,再切换成高压将模具合紧。

(三)注射装置前移动和注射确认模具合紧后,注射装置前移,使喷嘴与模具贴合。

液压油进入注射油缸,推动与油缸活塞杆相连接的螺杆,将螺杆头部均匀塑化的物料以规定的压力和速度注入模具型腔,熔料充满模腔的时间极短。

熔体能否充满模腔与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料温密切相关。

注射压力使熔体克服料筒、喷嘴、浇注系统流道,模腔等处流动阻力,以一定的充模速度注射模腔,一经注满,模腔等处的压力即会迅速增大到最大值,而充模速率迅速下降,熔料受到压实。

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变时,注射压力过高,则熔料在模腔内充填充过量;注射压力过低,则熔料充模不足,在制品外观质量和内在性能上都有相应影响。

确定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大小时,需考虑原料、制品、模具、注射机、以及其它工艺条件等情况,参考经验数据,分析成型过程及制品外观,通过实际成型检验,最终确定。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报告2014年11 ⽉24 ⽇⾄2014 年11⽉28 ⽇共1周院部机电⼯程学院系精密制造系专业班级13模具设计与制造3 班姓名郑东玲学号模具名称注塑模实训教师李洪伟2014 年11 ⽉28 ⽇⽬录⼀、实训的⽬的 (3)⼆、拆装和测绘的任务 (3)三、冲(塑)模拆装和测绘过程 (3)四、塑(冲)模拆装过程 (4)五、冲模的⼯作原理 (5)六、塑模的⼯作原理 (5)七、⼩结 (5)⼀、实训的⽬的:(1)通过冲压模具拆装实训,了解典型冲压模具结构、⼯作原理。

(2)了解组成冲压模具的零件名称及其作⽤、结构及常⽤材料和⼀般热处理要求。

(3)熟悉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装配顺序、装配⽅法及装配⼯具的使⽤。

(4)复习巩固机械制图及机械零件测绘相关知识。

(5)通过实践这⼀环节,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实践动⼿能⼒,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为今后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课、实践课学习和⼯作奠定实践基础。

⼆、拆装和测绘的任务(1)按要求正确拆装模具。

(2)测画模具⾮标注零件草图。

⾮标准件: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上下模座等。

(3)按拆卸过程的逆向顺序,重装模具。

(4)测绘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

三、冲模拆装和测绘过程1、冲模的拆装过程1)了解、分析模具结构拆装前对需要拆卸的模具进⾏观察、分析,了解其⽤途、结构特点、⼯作原理以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紧固⽅法、相对位置和拆卸⽅法,并按钳⼯的操作⽅法进⾏,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拆卸时的注意事项(1)拆卸前,应先测量⼀些重要尺⼨,如模具外形:长x宽x⾼。

为了便于把拆散的零件能装配复原和便于画出装配图,拆卸过程中,各零件及相对位置应做好标记,并保存好原始记录,以免安装时搞错⽅向。

(2)在拆卸过程中,切记损坏模具零件,对⽼师指出不能拆卸的部位,不能强⾏拆卸。

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不准⽤铁锤直接敲打模具,防⽌模具零件变形。

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 年月日实验一注塑模具拆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模具拆装实验是进入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知识之时,学生直观、感性认识模具结构的重要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真实的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

为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通过塑料模拆装实验,进一步了解典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组成模具的零件及其作用,零部件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熟悉模具的装配顺序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塑料模具设计工作和处理现场问题奠定实践基础。

二、每个同学体验1-2副模具结构,分析该模具成型什么样的塑件,草绘出其中1套模具所成型的塑件的结构;分析模具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结合自己所拆卸的1套模具,完成下列问题:①画出该套模具的塑料制件三维或二维草图;②画出该套模具的装配图(二维或三维);图1 简单注塑模具结构1-定位环2-主流道衬套3-定模底板4-定模板5-动模板6-动模垫板7-模脚8-顶出板9-顶出底板10-拉料杆11-顶杆12-导柱13-凸模14-凹模15-冷却水道三、根据自己所拆卸的一套模具,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具的型腔数目,草绘出浇注系统的布置方式;答:该模具的型腔数目为4,其浇注系统是指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四部分组成。

(2)注塑模具的浇口类型有几种?试分析该套注塑模具采用的浇口形式是那一种?并分析说明其合理性;答:注塑模具的浇口类型有7种。

该套注塑模具采用的浇口形式为点浇口,因为点浇口尺寸较小,熔体通过点浇口时的流速增大,提高了充模速度,可以获得外表清晰、有光泽的制品;熔体流过点浇口时,摩擦阻力使熔体温度略有升高,黏度下降,改善了流动性,则可以对薄壁或带有精密花纹的制品成型有利,而本制品正是薄壁产品,因此选用点浇口非常合适;另外点浇口冷凝快,能够缩短成型周期;可自动拉断凝料,残留痕迹小,减少了休整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生产此类制品,选用点浇口非常合理。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总结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总结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总结一、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模具拆装和测绘两个部分,其中模具拆装部分包括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拆卸流程、清洗保养等内容;测绘部分则包括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原理、数据处理等内容。

二、模具拆装实训总结1. 模具基本结构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加工工具,它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

上部为模头,下部为模座。

在模头内还有一个空腔,称为型腔。

当塑料熔化后注入型腔中,通过冷却后形成所需产品。

2. 模具拆卸流程(1)先将机台停止运转,并切断电源;(2)将固定在机台上的模具锁紧松开;(3)将上下两个部分分开,并进行清洗保养;(4)重新安装时,按照相反的步骤进行操作。

3. 清洗保养在使用过程中,模具会受到各种物质的侵蚀和磨损,因此需要进行清洗保养。

清洗时应注意:首先将残留物和污垢清除干净,然后用特殊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并在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油,以保护模具表面不受腐蚀。

三、测绘实训总结1. 测量仪器的使用在测绘实训中,我们主要使用了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

这些仪器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2. 测量原理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了解各种测量原理和方法。

例如,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法或直接高程法等方法;在进行建筑物测量时,则需要采用激光扫描等现代技术。

3. 数据处理在完成测量后,还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包括AutoCAD、Photoshop等。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将所得数据转化为图形或图像,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修改。

四、总结本次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内容丰富、操作简单易懂,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模具制造和测绘技术。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塑料模具设计》拆装与测绘实验报告 (4)

《塑料模具设计》拆装与测绘实验报告 (4)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陈璞陈绮丽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07年01月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计划学时:2一. 实验目的1.了解典型注射模的基本结构,认识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2.了解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关系,掌握注射模设计时要校核的注射机基本参数。

3.了解在注射机上安装模具的程序。

4.学习对试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安装模具到注塑机上,调整锁模机构使模具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2.测试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3.注射标准试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SZ-60塑料注射成型机一台。

2.塑料试样注射模具一副。

3.工具:钢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锤子、铜棒等。

4.实验用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根据所加工塑料调整注射机料筒、喷嘴的加热温度并打开加热。

打开注射座冷却水开关。

2.把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

(1)用钢尺测量模具厚度,调整注射机锁模机构的闭合厚度与模具厚度相适应(约小于模具厚度1mm)。

(2)测量注射机定位孔尺寸,在模具上装上相同尺寸的定位环。

(3)测量注射机锁模机构水平拉杆、垂直拉杆的内侧距离,检查模具长宽尺寸是否能安装在该注射机上。

(4)把顶出杆调整在最小顶出距离的位置,把注射机的控制旋钮置于手动操作位置,打开动模板,将模具用起吊装置吊入注射机锁模机构中,并将模具的定位环对正注射机的定位孔中,用点动使注射机的动模板慢速合模,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前定模板,放松吊装机构,点动松开注射机动模板少许距离后重新锁紧模具,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动模。

开闭模几次检查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是否顺畅,如果不顺畅,需松开动模重新调整,直至模具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顺畅。

(5)调整锁模力及开模过程快慢速转换、低压保护,调整开模距离和顶出距离。

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塑料模具拆装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塑料模具的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模具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加深对塑料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实验器材:塑料模具、扳手、螺丝刀、手套、安全眼镜等。

实验原理:塑料模具用于制造塑料制品,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拆装模具时,需先了解模具的结构及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再按照正确的拆装顺序进行拆装。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模具已停止运作,戴好手套和安全眼镜。

2. 拆卸模具固定螺钉:使用扳手或螺丝刀,拆卸模具上的固定螺钉,注意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 分离模具:将塑料模具分离成上、下两部分,注意不要伤害到内部零件。

4. 检查模具零件:拆卸模具后,应检查模具内零件的完整性,确保无遗留问题。

5. 处理模具故障:如遇模具故障,应首先确认故障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

6. 清洗模具:拆卸完毕后,应及时对模具进行清洗,确保模具内部不留有杂质。

实验注意事项:1. 拆卸模具前,需确保模具已停止运作,以免造成危险。

2. 在拆卸模具过程中,需注意不要损伤零部件。

如不确定操作方法,应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3. 拆卸模具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模具正常工作。

4. 拆卸完毕后,应及时对模具进行清洗,预防杂质影响模具工作效果。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塑料模具的拆装方法,了解了模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加深了对塑料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同时,也掌握了模具拆装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为今后模具维护与修理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陈璞陈绮丽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07年01月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计划学时:2一. 实验目的1.了解典型注射模的基本结构,认识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2.了解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关系,掌握注射模设计时要校核的注射机基本参数。

3.了解在注射机上安装模具的程序。

4.学习对试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安装模具到注塑机上,调整锁模机构使模具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2.测试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3.注射标准试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SZ-60塑料注射成型机一台。

2.塑料试样注射模具一副。

3.工具:钢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锤子、铜棒等。

4.实验用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根据所加工塑料调整注射机料筒、喷嘴的加热温度并打开加热。

打开注射座冷却水开关。

2.把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

(1)用钢尺测量模具厚度,调整注射机锁模机构的闭合厚度与模具厚度相适应(约小于模具厚度1mm)。

(2)测量注射机定位孔尺寸,在模具上装上相同尺寸的定位环。

(3)测量注射机锁模机构水平拉杆、垂直拉杆的内侧距离,检查模具长宽尺寸是否能安装在该注射机上。

(4)把顶出杆调整在最小顶出距离的位置,把注射机的控制旋钮置于手动操作位置,打开动模板,将模具用起吊装置吊入注射机锁模机构中,并将模具的定位环对正注射机的定位孔中,用点动使注射机的动模板慢速合模,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前定模板,放松吊装机构,点动松开注射机动模板少许距离后重新锁紧模具,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动模。

开闭模几次检查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是否顺畅,如果不顺畅,需松开动模重新调整,直至模具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顺畅。

(5)调整锁模力及开模过程快慢速转换、低压保护,调整开模距离和顶出距离。

3.注射机的工艺参数调整调整注射速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注座的运动形式、注座的前进后退位置。

4.测试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把实验用的塑料加入注射机料斗中,当注射机料筒温度达到实验条件时,对注塑机作一次最大行程的预塑加料,然后对空注射,等所注射的塑料熔体冷却凝固后用天平称重,反复注射三次,取熔体重量的平均值,则可作为该注射机最大注射量。

5.设置三组注射工艺参数注射标准样条,观察在不同的注射压力、保压压力、注射时间、保压时间的情况下所注射成型的标准样条的收缩变形情况。

五.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数据记录(3)比较实测最大注射量与公称注射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分析其原因。

(4)比较三组标准样条的收缩变形情况,分析其原因。

六.思考题1.注射模设计时要校核哪些注射机基本参数?2.注射机在开闭模过程其开闭速度应如何变化才比较合理?闭模时的低压保护开关有何作用,应如何调整才合适?3.试模过程注射压力应如何调整比较合适?实验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一.实验目的1.了解注射成型的全过程。

2.了解原料、注射机、模具与试样之间的关系,注意注射成型工艺条件与试样性能变化的关系。

3.学习对注射成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设备、工模具及塑料1.SZ-60塑料注射成型机一台。

2.塑料试样注射模具一副。

3.实验用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或聚氯乙烯(PVC)。

4.偏光应力仪。

三.实验步骤(一)准备工作1.阅读注射机的资料,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

了解原料的规格和特点,了解试样成型工艺条件。

2.初步拟出实验条件:料筒温度、喷嘴温度;螺杆转速、背压及加料量;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保压时间;模具温度、冷却时间;制品的后处理条件。

(二)制备试样1.当注射机测温仪指示值达到实验条件时,恒温10~20分钟,加入塑料施行预塑程序,用慢速进行对空注射。

从喷嘴流出的料条观察离模膨胀和冷却收缩的现象。

如料条光滑明亮、无变色、银丝、气泡,说明原料质量及预塑程序的条件基本适用,可以制备试样。

2.用手动操作方式,依次进行闭模——注射装置前移——注射(充模)——保压——冷却/预塑——注射装置后退——开模——顶出制品——顶出机构复位等操作。

动作中记录注射压力(表值),螺杆前进的距离和时间,保压压力(表值),背压(表值)及驱动螺杆的液压力(表值),料筒和喷嘴温度,注射和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和成型周期。

3.由制备的试样外观质量判别实验条件是否恰当,对不当的实验条件进行调整。

4.用半自动操作方式,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连续稳定地制取5模以上作为第一组试样。

然后依次变化下列工艺条件: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料筒温度。

制取第二、三、四、五、六组试样。

注意:每次调节温度后应有适当的恒温时间。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1.按本实验标准观察每组试样的外观质量,记录实验条件不同导致试样的外观质量变化的情况。

2.将各组试样放置于应力仪双折射场内,观察材料的分子取向程度,分析内应力与实验条件、制品结构的关系。

五.实验报告1.列出实验所用的原料、模具、注射机以及成型工艺的各项条件。

2.作表列出各组试样的外观质量及内应力分布情况,写出外观质量及内应力与成型工艺条件的关系,简述其原因。

六.思考题1.在选择料筒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的时候,应考虑哪些问题?2.注射成型厚壁制品时,容易出现哪些质量缺陷?如何从成型工艺上给予改善?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塑料模具拆装与测绘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计划学时:4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的主要构成部分,认识注射成型模具导向系统、浇注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抽芯机构等部件的典型结构。

2.掌握模具成型零件在模具中的紧固、定位形式。

3.了解型腔、型芯、导柱、导套、定杆等零件的加工精度及装配要求。

4.学习模具拆装程序。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塑料成型模具是成型塑料制品的主要工艺装备之一。

它使塑料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所需性能,对达到塑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要求起着重要作用。

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模、挤出模、压缩模、压注模、中空吹塑模等。

本次实验拆装的模具主要是注射成型模具。

注射模具按模具总体结构特征可分为 :1.单分型面注射模2.双分型面注射模3.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4.带有活动成型零件的注射模5.机动脱螺纹的注射模6.无流道注射模注射模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

动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机的定模板上。

下图所示为一典型的单分型面注射模。

根据模具中各个零件的不同功能,注射模可由以下七个(或部分)系统或机构组成:1. 成型零部件成型零部件是指构成模具成型制品型腔;并与塑料体直接接触的模具零件或部件。

一般有型腔、型芯、成型杆、镶件等。

2. 浇注系统由注射机喷嘴到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称为浇注系统。

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

3. 导向与定位机构为确保动、定模闭合时能准确导向和定位而设置的零件。

一般由导柱、导套构成。

在用推板推出机构的模具中,为保证脱模机构的运动和定位,常在推板和动模板之间也设置导向机构。

4.脱模机构脱模机构是指模具在开模过程中或开模后将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机构。

一般由推杆、推杆固定板、推板、复位杆、拉料杆等组成。

5.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成型带有侧孔或侧凹的塑件,在塑件被推出模具之前,必须先侧向分型并将侧向型芯抽出。

6. 温度调节系统为了满足注射成型工艺对模具的温度要求,模具应设有冷却或加热系统。

7. 排气系统为了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将型腔内原有的空气和塑料熔体中逸出的气体排出,在模具中常设有排气系统。

本实验要求每组拆装并测绘一套塑料成型模具,绘制所拆装模具的装配图及成型塑件零件图。

要求通过实验掌握所拆装模具的工作原理,说明其结构特征,同时掌握塑料成型模具一些常用的典型结构。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塑料注射模具一套2.活动扳手3.内六角扳手4.螺丝刀5.游标卡尺6.钢尺7.铜棒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三~五人一组拆装注射模一套,将注射模全部拆成零件进行测绘,然后重新装配成整套模具。

实验步骤如下:1.将模具的定模部分托起,(注意使模板处于水平状态),使动模部分自动滑下,如果导柱导套的配合较紧,可用铜棒轻轻敲打动模板凸缘部分,使动模部分自动脱落。

2.观察模具的结构:分析该模具的分型面、型腔分布、浇注系统、导向零件、脱模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以及温度调节的结构形式;模具的总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

3.绘制模具型腔分布图,测绘成型塑料制品图。

4.拆定模:分析各零件的紧固、定位形式及装配关系,然后用内六角扳手等拆卸定模各零件,拆卸顺序一般为:定位环、主流道套、型腔镶块、导套等,拆卸过程如果零件配合较紧,必须用铜棒轻轻敲打,禁止用铁锤、螺丝刀等直接撬、打模具成型零件及导向、定位等零件。

把拆下的定模各零件按顺序放好,进行测量,绘制各零件草图。

5.拆动模:用内六角扳手拆下模具底板及支撑板,把顶出板和顶针、回程杆整块拆下,然后再拆卸动模垫板、抽芯滑块、型芯镶件、导柱等。

拆卸过程注意事项同上第4点。

把拆下的动模各零件按顺序放好,进行测量,绘制各零件草图。

6.绘制模具装配草图,并标注尺寸及配合要求。

7.将拆散的注射模复装成完整的模具。

装配时,不能遗漏零件及损坏模具零件。

装配后检查模具运动部件是否能按要求运动,否则将模具拆开后重新进行装配。

五、实验报告要求1.用A3图纸绘制出一副模具装配简图,注明所有零件的名称、数量及装配尺寸。

叙述其工作原理并指出其分型面位置。

2.用A4图纸绘制塑料制件图,并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

3.分析模具采用哪一种浇注系统,采用何种浇口;主流道、分流道和型腔布置形式;成型零件结构形式;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形式;排气和温度调节方式。

4.实验报告除提交正规模具装配图,塑件零件图外,每组必须同时提交实验过程测绘的零件草图和装配草图。

并回答下面思考题。

六、思考题1.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2.分析注射模各个零部件的作用及在模具中如何紧固定位?3.分析所拆装模具结构的优缺点。

有何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