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纳兰容若的高考作文
千古愁人纳兰容若作文范文

千古愁人纳兰容假设作文范文容假设,自从你将仿假设是与生俱来的“千古之愁”融进了你笔下的那三百四十八首词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就是一个“千古佳话”,引后来、无数红颜竟垂怜。
你,就是一个谜。
生于温顺富贵乡,却满篇惆怅离恨。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谁能相信,这句凄顽哀绝的词,是出自一个相门偏偏佳公子之笔呢?当时权倾朝野的名相纳兰明珠是你的父亲,一国之君之康熙是你的表哥。
在许多人眼中,你就是上天特地眷顾的一个幸运儿。
你却说“偶尔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对于众人眼中的艳羡,你只道这一切都是偶尔,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最好就能一醉方休,谁又能理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是的,没有一个人能走进你的千千万万层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个人能数的清你的满腹愁丝,没有一个人能看破你身上的与生俱来的惆怅。
你的家世无人能及,你的才情无人堪比,你的愁情也无人能懂,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般,前世就被注定了要流尽一生的泪水,而你也被冥冥中的主宰注定了要将一种“思”打进你的七情六欲之中、将千万种“愁”刻入你的五腑六脏之中。
可能只有用这种唯心主义的说法才能解释你的那“愁”与“泪”的一生了。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与喧闹之外。
从你的词中,我读出了你的出尘而不染、处淄而不黑的品性与标格。
你,一个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不顾世俗目光,不惧流言蜚语,用一句“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与知己顾贞观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般的友谊传奇。
我知道,你本就不喜欢出生于官宦之家,本就不喜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本就不喜欢做一个伴君如伴虎的三等侍卫但是,这一切的“不喜欢”你都无能为力,所以,你只能“身在宦海而心在江湖”,鄙视碌碌而为的文武百官,而心悦潇洒不羁的江湖文士。
行走于仕途,却一生为情所困。
自古才子不离佳人,自古多情总被无情欺。
多情的才子呀,你到底被爱情虐了多少遍?一段青梅竹马的初恋,却被东风恶;一场赌书泼茶的神仙眷侣般的婚姻,却落得个天上人间;最后一次的江南之恋,却也没个好结局。
【高二作文】纳兰容若

【高二作文】纳兰容若“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
疏花已是不经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
”该是怎样的一位佳人才子,使笔下生出如此让人神伤的诗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他不过是一粒沙土,却焕发着灼目的光芒。
纳兰容若,一个诗般的名字,铸就了一个诗一样的人生。
出生在叱诧风云的帝王世家,高贵的身世,尊贵的血统,已是多少人望尘莫及?他就是被众多星辰所围绕的月亮,夺目高洁,却又清雅淡然。
他不愿与百花争奇斗艳,傲然绽放在白雪飘零的寒冬;他不向往烟火燃烧时的绚丽辉煌,却独自欣赏烟火散尽时的薄凉。
传说纳兰容若前世就是一朵佛前的金莲,在回去寺庙烧香祈福时,情不自禁对一个温婉佳人抱以一苦笑。
所以他掉入凡间,而佳人也祖古,为告慰那一朵例如花掉的笑靥。
也许,他们的故事就是或许了的动人。
青梅为广护宫,往来人间跑一回,下起她无力偿还的,终就是翩然离开。
纵是岁影游走,也无法说服居住那妩媚的倩影。
她就是他的青梅表妹,他就是她的冬郎表哥。
纤尘不染、温婉韵致的佳人,风流倜傥、英气勃发的才子,本就是极品。
院外的纷嚷嘈杂,却丝毫不触及青梅的恬静淡雅,她倚着靠椅,任凭暖阳映照在娇艳的脸庞,庭院里的花朵悠然地轻吐芬芳。
飞针走线,丝绢上,一朵并蒂莲,悄然盛开。
如此情景,不得不让容若为之深深沉醉。
然而,相交线只能相交,却永远无法重合。
纵然他们拥有了一段未曾开始就已结束的恋情,终是要想着各自的方向,独自行走。
再多的情缘,再多的牵连,却是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转眼化成灰烬。
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宰相之子,一个却是寄人篱下的普通女子。
作为母亲的觉罗氏,自然不允许这门婚姻的美满。
青梅被送入后宫,成为皇上的宠妃。
可她再也不是那个笑若梨花的女子,她只是一只哑了嗓音的蝶,折伤了翅膀,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悲伤地活着。
香囊上的并蒂莲,依旧绚烂,只是多了些感叹。
感叹过去的日子例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感叹曾经的两情相悦,却终就是天各一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过往的记忆,纵然流连忘返,在现实的冲击下,幻想着的美好,依旧是不堪一击。
高一纳兰性德优秀作文(精编版)

高一纳兰性德优秀作文纳兰性德,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一纳兰性德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高一纳兰性德优秀作文1执一笔,画众生。
声泪过天,他总是无法从这世间的情与泪中全身而退。
夜深千帐灯,他曾是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原型;垆边人似月,他又是妻子卢氏眼中的柔情丈夫;皓腕凝霜雪,他则是思家思国的重情之人。
他是满清诗人纳兰性德,是那个未闻其名,先诵其诗的人。
安意如,那个写尽风华绝代的女性,偏偏在他身上用尽柔美再三措辞。
他的细腻,他的心思仿佛皓月当空的飞燕而过;仿佛对镜浅笑的女子的朦胧;仿佛只身单飞的鹧鸪的凄凉;仿佛初次浅尝咖啡豆的苦涩。
他将如数的几多感情埋藏在心里。
家庭没有带给他一丝安宁的恬淡生活,而是让他尝尽了落魄的苦;贵族没有带给他想象中的快乐,而是失去的绞痛在生活中烙印;他的爱情没有带给他一点点安慰,而是每一次生死之间难舍难分的决绝。
他这辈子或许是太苦了,如同夏末开的最后一株荷花,连认真“把玩”的人都没有。
他这一辈子或许是幸福的了,执笔研墨间写下的感情让不少人的感情为之动容。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他对亡妻的丝丝回忆,引得他对赵明诚与李清照举案齐眉的羡慕。
思如风轻,念如月明,仿佛他挥一挥衣袖就带走了每一个人内心最最隐处的感情;“聒碎乡心梦不成,夜深千帐灯”一曲写尽他的执念,对家,对国的执念;“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他对生活和友情失去的情绪。
在那样的日子,仿佛单单凭借他的诗,便可以慰藉最干涸的心灵。
作者仿佛太难以措辞,只能用无端的许多感情来慢慢烘托,又或许他太难以捉摸,她只能用深深的难以自拔的诗词一遍遍的诵读他的精彩,仿佛一辈子也道不尽这缘去缘由。
书中全篇贯穿着如水的诗词,不用作者讲,我们便与诗人融化在一起,所有的华丽都说不尽他的一字一句。
他没有回眸百媚生的容颜,却将回字千百转的人生写进了永恒的历史里。
纳兰容若作文(5篇)

纳兰容若作文(5篇)【第1篇】聆听纳兰容若(790字)“谢却茶,一片明月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蹄,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题记月下,他举杯独酌,轻轻吟诵着这首诗,声音略有些微哑,这是唇与齿之间摩擦的效果,与旺盛而暗哑的风声相应,通过这被忧伤漫透的词句,在纳兰的脑海里谱出了奇特的旋律,永垂不朽,熠熠生辉。
在纳兰的记忆里,那如同被风儿吹落的枫叶一般的往事,遗失了便是永远的遗失了,唯有这首<酒泉子>是永恒的,有如昏黄暮色犹水的诗篇,流泻至心底的每个角落。
他低着头,散乱的长发间,只留出一双暗淡的眼眸,像是变伤的旅人,静观着世间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人们都说纳兰之所以为纳兰并非因他出众的才华,仅是因为他高贵的出身,仅此而已。
可是,透过那些温婉如水的此举,我却能够看到摇弋的佛灯,清亮的光芒以及漆黑的窗棱,正如他所写:“正是轱辘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而他,纳兰性德,满清的高贵男子,独守窗边,背影落寞的不可言喻。
清冷华丽的词藻,字字有血,句句含泪,书写对红颜知己的怀念以及对过往的追思。
幸好,这有着奢华却悲苦一生的男子,早在几百年前便脱离了苦海,化作天空中的一颗繁星,微笑抑或缄默的看着尘世间继续上演的悲欢离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他的悲剧,全部都融入他所写的词中,让世人可以通过这用心而作的词句感受他的内心,此刻,这一首首动人的词句,不再是他一个人的,是我的,是你的,那充满高高在上的爱的世界中,凝结着透明的泪。
他静静的坐着,静静的喝酒,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知道么?那是他生命中最为美丽温和的岁月。
不必多言,只是静静的聆听那仿佛可以与黑暗化为一体的忧伤。
孤单而悲伤的清晨,纳兰默默的看着眺望落单的候鸟,心中苍茫不已。
他看着窗外那绽放的如火的牡丹花,微笑。
放下他的词集,望着窗外,微风轻拂我的发丝,聆听,我怀着虔诚的心,默默的聆听且回味着纳兰容若。
【第2篇】时间之外的纳兰容若(1500字)读书时代,一位姓毛的美学老师在闲谈中一往情深地向我们推荐纳兰容若这个人物。
高中生优秀作文精选:柔情侠骨之士――纳兰容若

柔情侠骨之士――纳兰容若柔情侠骨之士――纳兰容若纳兰容若,一代名词人,总以一个优柔情殇,温润如玉的公子形象为人们所记住,但其实,他不仅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有侠骨豪情的一面。
本文将从其情感故事和所作诗词切入浅谈纳兰容若的两面。
“一生一代一双人”“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提起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想必许多人第一时间在脑海闪现的就是这几句名句吧。
纳兰,名性德,字容若。
于顺治十二年生于京师明珠府,是个正统的满族八旗子弟。
纳兰容若本名叫成德,只是在他20多岁时为了避皇太子的名讳,才改名叫性德,但在他的很多词作中,他还是以成德自称。
纳兰容若是个才子,正像年幼般的仲永,很小便可吟作。
更有王国维如此称赞:“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容若生于贵胄之家,在他短短的三十一年人生之中,家世煊赫,仕途亨通,名满天下。
按理说,他是上天的宠儿,然而在感情方面,他却是个人间惆怅客。
在正史中,纳兰有妻子卢氏、官式、有妾颜氏,还有江南才女沈宛作红颜知己。
但在野史中,不少人说纳兰的初恋其实是他的表妹纳喇惠儿。
两人青梅竹马,,在成长的嬉闹中,萌动了情愫。
年少的二人过着甜蜜的日子,却不知现实有多残酷:纳喇惠儿最终被选秀入宫。
宫墙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少年与少女之间脸红的悸动和最美好的情感成了泡影,纳兰容若写下了多年后传颂街巷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其中,“浆向”“药成”两句分别用了裴航乞药、嫦娥奔月的典故:裴航路过蓝桥时求饮,与递水的女子云英一见钟情,过上幸福日子;嫦娥偷食不老药,独自飞升月宫,守千年孤寂。
这两个典故,即使纳兰容若此时矛盾内心的表现,又是表妹入宫前后的生活象征。
也许是这份感情太过美好,纳兰为了再见一次表妹,竟赌上性命,扮成僧人入宫。
幸好他赌赢了,见到了表妹最后一面。
再谈起纳兰容若,不得不说他是浊世的佳公子,他年少有才,却视勋名为糟粕,生为满族人却痴迷汉族文化,喜交汉族落拓文人。
【高一作文】纳兰容若,重21克 高中随笔900字

【高一作文】纳兰容若,重21克高中随笔900字纳兰容若,字容若,号金谷。
清代诗人,书法家,以词章而闻名。
纳兰容若一生的诗词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纳兰词》。
这套词集文学价值非常高,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
纳兰容若的词章意境深远,情感真切,包含了许多丰富的人生哲理,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纳兰容若的词集《纳兰词》中有一首《韶华》:“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春迟。
惟有梨花吟,到君心上。
”这首词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岁月的留恋,也代表了词作者对于自己人生的感慨。
纳兰容若在世时经历的诸多苦难给他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也纳兰容若的词多半是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感。
而他的词章在透露出富有情感的也包含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哲理和智慧。
词中的“韶华不为少年留”就是深刻的体现了人生短暂的哲理。
纳兰容若在词中以梨花比喻光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梨花美丽的向往之情。
《纳兰词》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它在典型表达人生苦短的同时也显现了纳兰容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套词集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人生智慧的精品。
每一首词都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在这些词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纳兰容若的词章秉承了宋词的传统,抒发的大都是个人感情和生活态度。
他却赋予了宋词新的内涵和意义,给传统的文学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他的词章不仅唱响了自我感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纳兰容若所创作的《纳兰词》虽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却是永恒的。
纳兰容若的文学创作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纳兰词》更是不朽的文学珍宝。
它不仅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
在今天,我们读纳兰词不仅是为了感受纳兰容若的才情,更是为了在文字里品味他对人生的理解和领悟。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书写了一个词人的人生感悟,也是对时光的感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写纳兰容若的作文

第一篇:《纳兰容若》顺治十二年甲午。
姗姗来迟的的雪,终究是伴着一场风花雪月,纷纷扬扬地来了。
落了数日的雪,似将京都披上了一层白纱,往日最喧嚣的街道也多了许些繁华落尽后的荒芜之意,纵使是巍峨雄伟的紫禁城也透露着许些洗尽铅华后的清贵无暇。
在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屋顶下,有一处寻常的宅子,与四周的宅子一般无二,皆是碧瓦飞甍,青石绿阶。
但却是这样的宅子里,诞生了一位浊世翩翩佳公子。
他以一生的春花秋月,抒写着那些或是缠绵悱恻的情爱,或是相濡以沫的友情。
即使繁华变更,他流传至今的349首词,清雅哀婉,依旧能以最凄婉的姿态拨动人心深处的那根琴弦,似在诉说着三百多年前那些风花雪月。
那时,纳兰明珠仅为弱冠之年,还尚未成为闻名于世的权相,却正值风华正茂,当时的他一如寻常人家喜得贵子的姿态,欣喜的为嫡子取名——纳兰成德。
《易经》有言:“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 以此可见,成德二字,必然是纳兰明珠倾注了舐犊之情,百般思量之后而下定了心思。
纳兰成德,字容若。
在今后的岁月中,他的名字,将与“词”相依相伴,在清初这般词坛萧瑟衰落,辞藻浮华的时代,以绚丽璀璨的风华翩然划过,被后人誉为“清朝第一词人”,更被王国维惊叹一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的前生许是江南雨巷里手执素白油纸伞,缱绻着一身的朦胧烟雨,禹禹独行的文人墨,却误生于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名门贵胄之家;他更应是泛舟湖上的娟秀公子,或是遗世独立的多情诗人,却错误的成为了帝王身侧的一名带刀侍卫。
一生渴望自由,却应名冠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纳兰氏的枷锁,终究万般压抑难以如愿。
红尘颠倒,尘世沧桑,是谁在冥冥之中凄凉一叹——不是人间富贵花,却奈何生于富贵家!当一首首哀婉清丽的词作从他的笔墨中文骨惊现,从众多文风绮丽的格调中脱颖而出。
纳兰容若,自此,风容尽显,揽着他与生俱来的绝世才华,恍若天际翩然而落的一场新雪,带着清贵无暇的灵气,缓缓地,缓缓地坠入尘网。
自古闻名遐迩的诗人、词人,皆会经历一番因果磨难,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
只道是寻常_描写纳兰容若的作文800字

只道是寻常_描写纳兰容若的作文800字抓不住你漂浮的身影,望不到你心中的皓月,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古。
纳兰,胸纳幽兰,神容自若,浊世才子,翩翩风度。
相国之子,御前侍卫,极尽了荣华富贵,生于皇亲贵胄,秉赋天资,旷世之奇才。
无奈,优越的背景,人人歆羡的地位,穷奢极欲的生活也掩不了那深深埋藏的寂寞。
一切都只是空有的一树繁花迷离,在华丽的外表下纳兰看不到一丝丝的真灵性。
欲说还休,半遮半掩的心事,只道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一片伤心画不成”,只留下一声声心灵的喟叹!上苍像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仕途的顺利也抹不淡情感的悲戚。
娶妻卢氏,佳偶自是天成,可无奈三年恩情随风逝,天上人间,幻化泡影。
“唤取红巾翠袖,莫被泪洒英雄。
”他哭了,黯然销魂;“一网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胭脂香味了,留人醉,成憔悴!后续官氏,纳兰舔了舔那喋血的伤口,依然“阁泪倚花愁不与”。
是你对生死的憬悟,还是你狠心地尘封了一段感情,然而之后呢?你将你那款别样的深沉情怀,融入笔墨,挥洒着你那赤诚的衷肠。
你以“自然之言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你把你的向往赋予了红笺小字,尽管“几回断肠处”,邃然“心字已成灰”。
你秋夕信步,拾得翠翘而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只叹道“十年踪迹十年心”,你还记得潇湘的月色吗?荒凉了闲阶,而那晨露又沾湿了你的衣襟,你倍感荒凉,你徘徊在那缺月疏桐,你在晨霜迷雾中摸索,你抛弃了“立功”,“立德”的勋名,你淡泊了世事,你以风雅为性命。
你的缄默,你的愁眉深锁,但我知道你心中却月光如水。
你频频地穿梭在紫禁宫城,埋没在牢笼一样的锦衣玉食中,你的风骨,你的忧伤……我多想将眼下的平面延展成立体的空间,穿越这几百年的风沙,远远望着你,凝视着你,即使你不曾发现这个遗世的我,然而你又以悲剧性的完结诗化了悲哀。
留给我一世的遗憾。
纳兰,你拒绝了所有华丽的喧哗,即使全世界都在为你喝彩,你却隐藏起来。
容若,可怜你绝世之才,没有呼应的灵魂,你望断了天涯路,你尝尽了世间苦,却只能点点滴滴镌刻在时间的记忆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纳兰容若的高考作文【篇一: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纳兰性德】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纳兰性德美丽的绝响――论纳兰性德的词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
但若论才情卓异,令词成就斐然,独成一家,却要数这位满族贵公子。
纳兰词崇尚南唐后主李煜,语出天然,感情率真,时人无从追随。
纳兰性德因为尊贵的出身、短命的一生(仅活了三十一岁)和“天分绝高”(况周颐《蕙风词话》)的才情引人瞩目,正是他,为小令词在清代词坛上弹奏了美丽的绝响。
词在宋代获得成熟发展后,经历了元、明的衰落,到清代重又繁荣,这种变化与时代风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尽管清词的中兴与唐末宋初宋词的兴起有着一些相似的背景,但这一文学样式在清代仍然展现了不同的特点与风貌,象小令词这种体式,经过纳兰性德的五彩笔,将比兴的手法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写景状物更趋细腻,语言风格更显活泼。
词历经清代已渐趋式微,纳兰时期的清词可以说是词发展史上绽放的一次最后的璀璨。
情真,情深,令人回肠初识纳兰,不在历代词选里,在一本武侠小说里(梁羽生的作品《七剑下天山》),叙述一位闯入禁宫的江湖侠女结识了当时的相国公子纳兰容若(性德字),与之心灵相通,诗词唱和,但苦于地位悬殊,最后侠女挥了慧剑,远走江湖。
故事情节算不得离奇,但嵌于故事当中的几首纳兰小词却让我十分沉醉。
不懂词为何物,甚至不懂词之真义,却能为这些文字构造的某种意境所吸引,这是中国文字的特质,而这几首纳兰词也契合了当时“强赋新词”的少年情怀,因而,象“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沁园春》)、“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摊破浣溪沙》这些词句竟能记诵。
纳兰出身贵胄,是康熙朝相国明珠之长子,其生活经历很平静,除了前妻亡故和几次出使边陲,无多周折。
但他是一个天生敏锐而善感之人,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此种情形就象是窗外花落,有人茫然无所觉,有人伤春悲秋,而有人则宛如感到此花坠入心波,荡起涟漪,其层次粗微因人而异。
优厚的物质生活不但无法让纳兰满足,反而感觉到难言的压抑:“羡煞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金缕曲.赠梁汾》),尤其是相爱笃好的发妻在花季亡故,更让他体验了生之无奈,非权势钱财所能左右。
表现在词作里,他天然去雕饰的语言传达出真实而深切的人生感受,如《蝶恋花》之“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句,读来字字感人,比唐末韦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思帝乡》)和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梦江南》)那种以女子口吻或旁观者口吻道出的更为直接真挚。
词是从“诗余”向“诗亡词乃盛”(纳兰性德《填词》诗),词对诗起到弥补作用发展过渡的,小令这一体式沿使了从唐末到清初约计八百多年的时间,起初盛行的是比兴手法,到了纳兰手上,他仍是主张比兴,“雅颂多赋,国风多比兴,楚词従国风而出,纯是比兴,赋义绝少。
唐人诗宗风骚,多比兴。
宋诗比兴已少,明人诗皆赋也,便觉版腐少味。
”。
那么,道具不变,以什么出新?须知创新是写作的灵魂。
读纳兰词,我们感受到情真,情深,“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如梦令》),堪称天然壮丽,“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摊破浣溪沙》),对于“情”的一种特殊感受。
刀还是那把刀,剑还是那柄剑,舞者开合自如、行云挥洒的是因为身上具备真功夫――一个“情”字!王国维说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信乎!细致,细腻,清新隽永在表现手段上,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经由粗糙向细微转型。
追溯到唐五代的敦煌曲子词,那些无名氏的作品受民歌影响很深,直率,明白如话,后经大批文人参与创作实践,词由“俗”走向“雅”,也由“粗糙”走向“细腻”。
现试作比较:南唐张泌的《胡蝶儿》:胡蝶儿,晚春时,阿娇初着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
说的一位闺中少女画双双对对的蝴蝶,一边落泪,把蝴蝶画坏了,虽然没有明写,但含意可窥。
这是典型的闺怨题材。
再读宋初周邦彦的《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
知音稀有。
欲知日日倚阑干,但问取、亭前柳。
也是闺怨,后者写了少女长皱着春山眉,继而落泪,由落花推及人瘦,墙上玉箫闲置是因为知音少,天天倚窗呆想,只有一株杨柳可知其心事。
意象层次之繁复对映内心情绪之变化微妙细致,前后者粗细可见。
纳兰性德正是写细腻词之高手。
“清丽哀婉”是论者对他小令词的评语,意谓语言清新,感情曲婉动人,要做到这一点,写景状物不细腻,是产生不了独特感受的。
现举一首《采桑子》的上阙: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前半句也罢了,后半句“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真可谓眼光锐利,捕捉瞬间景物情状似在无意间,却使词句于此灿然生色。
“蹴”意为踩或踏,以风为秋千之绳,荡上柳条,其实这只是一种视角的错觉,当时的情形实际是,风吹来丝丝凉意,忽见一只燕子飞上了柳枝,但词人换了一种角度来捕捉了瞬间的错觉,可说是一个美丽的错觉,这样不但表现了燕来之迅捷与轻盈,还产生了无限的诗意。
我将之改为现代诗来阐释是因为作为现代诗之灵魂――意象是很注重这种错觉产生的诗意的。
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写景状物入细至微的例子在纳兰词中俯拾皆是,“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菩萨蛮》),云吹散了雨,絮黏住了蝶翅,相对而写,充满动感;“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采桑子》),月移银墙,花香极浓,分辨不清究是哪一瓣最香,愁闷无聊赖之余与不相干的事物较真;“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浣溪沙》),西风凉,黄叶萧,无一言及惆怅,却极尽惆怅。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才学,才气,风致别具纳兰性德主张作词须有才学,对泥古、临摹仿效深恶痛绝,在创作态度上“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
”。
观纳兰之谓“才学”实含才学与才气两义,才学可以通过努力求得,纳兰天资聪慧,家学渊源,通晓诸子百家,于“学”一字可谓高出一筹,但作为文学创作臻于一流之境所必需之“才气”,则非人人有之,更非努力所能求也。
在这里,我所理解的才气,更接近于曹丕《典论.论文》之所谓“气”:“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
又有王国维之谓李后主“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人间词话》),以说李煜词的成就在温(庭筠)韦(庄)之上,此处所言之“神”,与才气亦近。
勤勤勉勉,苦读诗书积累了才学,也可为文创作,与人一较长短,譬如北宋黄庭坚主张写诗“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教人苦读古人书,以前人作品中的佳句善字点化自己的作品,固为一法也,但如果没有一些神来之笔和诗外功夫,终难飞升。
诗有“诗眼”,词也有“词眼”,纵观纳兰词作,每首词之词眼所在,正是神来之笔,也是整首词最出彩的地方。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其中“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是起兴,是词眼,引发下句“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转接自然;“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其中“风一更,雪一更”句是词眼,由上句“山一程,水一程”延发,意境更为幽深。
纳兰还是语言大师,将中国文字的音乐美把握得游刃有余,“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清平乐》)之“日日风风雨雨”句,“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之“盈盈”与“更更”两对叠词,读来如有铃音低语在耳。
所有这些,皆因有才气纵横其间,驱使那枝神来之笔,将之运用得举重若轻。
由此念及苏东坡唱和章质夫而填写《水龙吟》杨花词一事,时人皆赞誉苏词比原唱更出色,因为有章词在先,须依照他的韵而填词,更受限制,实属难得。
后人评之谓“戴着脚镣跳舞”,但不减婀娜,个中原因是苏东坡有才。
又由此推及前文所言,刀剑道具依旧,脚镣依旧,何以舞?答曰:以情,以才。
纳兰性德才情兼具,故尔舞出这曲绝响的铿锵。
为文作诗者应戒过度关注文体形式之标新立异,语言模式之所谓推陈出新,该坐下来在才与情上多下点功夫,因为,能真正打动读者心灵的,还是这两样东西。
纳兰性德:一片冷香唯有梦“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初读纳兰的词,便是这首《梦江南》,读毕,只是一阵的心痛,这样的男子,怕只是不属于这个世间的,那么透明,如同水晶一般,让人心生爱慕。
这样的男子,在世间太委屈,【篇二:作文素材:纳兰容若专辑】作文素材:纳兰容若专辑李卉选编前言:增加作文的文化色彩,一个比较讨巧的办法是熟读一位作家,对他(她)的生平,语言风格,思想境界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在作文(前提是题目较切合)中围绕这位作家展开,这样比起铺天盖地古今中外的引用要显得更为新颖深入。
纳兰算是比较“冷”的一个人物了,因此相比于写“滥”了的李白苏轼陶渊明们,一篇关于纳兰的情真意切文辞出众的文章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欣赏,比如下面这一篇:纳兰是寂寞的。
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
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
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诚然,作为高中生要读透一名作家几乎不可能,但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题目与素材的关系,通过适当化用,将自己对作家的情感与认识酝酿成一篇文质兼美的高考作文,还是可以办到的。
纳兰容若,温润如玉,情深眷眷的佳公子。
情感细腻,语言优美的考生可以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不小的收获。
以下搜集了关于纳兰容若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到大家。
生平介绍: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