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20160301

合集下载

微粒构成物质知识点总结

微粒构成物质知识点总结

微粒构成物质知识点总结一、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概念1. 微粒概念微粒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

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概念是微观世界中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基础。

2. 微粒的性质微粒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反应性。

3. 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是指微观尺度下的物质结构和性质,宏观世界是指人们能够直接感观到的物质现象和性质。

微粒构成物质的认识是通过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来理解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现象。

二、原子1. 原子的发现与性质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亚原子粒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并且具有化学性质。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以轨道方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结构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3. 元素和同位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研究。

三、分子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分子可以包括原子间的共价键、离子键等化学键。

2. 分子的性质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不同种类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结构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的排列和化学键的方式确定。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化学行为,是研究物质的关键。

四、离子1. 离子的概念离子是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2. 离子的性质离子具有电荷、质量和化学性质。

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化合物,影响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0301汇编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0301汇编

学习-----好资料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1•原子的构成r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不带电)体积很小,质量占原子质量绝大多数'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显电性。

3•定义式:Ar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12精确应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大计算应用: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1.电子排布一一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2.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中子(不带电)H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v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4 )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不变: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改变: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可能改变: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

构成物质的奥秘考点归纳

构成物质的奥秘考点归纳

构成物质的奥秘一、考点归纳必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和原子123.离子(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以Mg 为例)(3)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以Na 、S 为例)(4)常见的带电的原子团:OH -(氢氧根离子),SO 4 (硫酸根离子),CO 3 (碳酸根离子),NO -3 (硝酸根离子),HCO -3 (碳酸氢根离子),NH +4 (铵根离子)。

归纳总结(1)原子不能再分的前提是在化学变化中,事实上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3)虽然分子由原子构成,但不同的原子大小差异较大,所以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是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

4.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有:气态非金属单质(氧气、氢气、氮气等)、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不溶性碱和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碳酸钙等);(2)物质由原子构成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等)、金属单质(镁条、铁丝、铜片等)和固态非金属(硫磺、碳等)。

(3)物质由离子构成有:可溶性碱和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碳酸钠等)和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必考点2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3特别提醒①虽然原子中的质子和核外电子都带电荷,但整个原子不带电,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③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④一般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并不绝对,如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由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镁、钙等原子的最外层也是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却易失去2个电子。

专题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讲义

专题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讲义

第一讲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梳理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之间存在间隙,同种原子性质相同,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个质子带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中子不带电质量与质子相当。

核外电子个电子带有个单位的负电荷质量为质子质量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普通的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不含中子.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核外电子由里向外分层排布.n表示电子层数.(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第一层最多排2个,第二层最多排8个,第三层最多排18个,以此类推。

(3)最外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4.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可以构成物质.5. 元素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可描述种类、质量,不描述个数. 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

地壳中元索含量前五位: O, Si, Al, Fe,Ca. 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五位:O, C, H, N, Ca; 一切生命的基础元素:C.6.原子团某些元素的原子集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它所起的作用和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称为原子团. 常见原子团:NH4,OH,NO3,CO,SO4,PO4.等.7.离子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得失电子所形成的带电微粒.阳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微粒,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例如:Na+,Mg2+,A13+,NH+4等.阴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微粒,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例如:Cl-,S2-,OH-,等.8.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1H,2H,3H;12C,13C,14C;16O,17O,18O;35Cl,37Cl。

初中化学精品课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相关知识点考点汇总)

初中化学精品课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相关知识点考点汇总)
化学
主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考点汇总)
考点解读
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 、离子 。
2.分子和原子
分类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 再分;同种
区别 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 再分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核外电子的排布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少的只有 1 层,最多的有 7 层,最外层电 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只有 1 层的不超过 2 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镁原子为例)
(3)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4 个 原子易失 电子
【温馨提示】 ①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质子数一定相同,如 Na 与 Na+;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 Na+与 NH+4 。②同种元 素的粒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 Fe2+与 Fe3+。
(3)元素的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 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从元素名称可知元素的分类:
2.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 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
【易错提醒】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3)近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应用 ——水、铁块很难被压缩等
⑤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⑥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类
分子
原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作业;(星期日交)
1、课后的相关习题
2、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3、每日一题、一式 4、第一、二章的总结复习
三、离子
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 的微粒
原子
失去或得到电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离子
结合
物质
(如氯化钠NaCl)
阳离子:失去电子带负电 阴离子:得到电子带正电
二、原子
4、原子的特征(和分子的相类似) 5、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 (1)都能直接构成物质(2)都具有微观粒子 的性质(3)分子和直接构成物质的原子都能 保持各自物质的化学性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在化学变化不可再分
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微粒
上节课回顾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课本68页红体字.
四、微粒的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结(重点)
1、概念: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 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注意格式)
(3)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 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二、原子
原子的结构 ( 不 原 带 电 子 )

原子核(+)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特例氢原子没有中子
练习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 变化 B 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 分子肉眼看不见 C 分之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突破1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应用
变式拓展: 1.(2016聊城)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B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突破1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应用
2.(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 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 之间间隔较小
考点突破2 元素及元素符号
【例2】 (1)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 “铁”“锌”是指( )C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 是( )C A.氯cl B.氖 Na C.镁Mg D.铜Ca (3)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宏观 意义的是( )C A.Ne B.O2 C.2H2 D.Fe (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 Al2 O3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
解析:图示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 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容易失电子。 故选C
针对训练2(2015•眉山)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上述结构图中的X= 5 .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中与 c 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根据图示信息,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 总数为 10 .
考点突破1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应用
【例1】(2016长沙改编)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 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 )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 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引言: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

然而,物质的微观结构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本文将介绍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一、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物质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1. 质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带有正电荷。

每个质子的电荷都等于基本电荷单位e,质子的质量大约是中子的1.007倍。

2. 中子中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没有电荷。

中子的质量略大于质子。

电子是负电荷粒子,绕原子核轨道运动,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

每个原子的电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共用电子而结合形成的。

分子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1. 共价键共价键是分子形成的关键。

当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时,它们形成了共价键。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程度。

2. 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组成可以是相同类型的原子(如氧气,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或不同类型的原子(如水,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三、离子离子是带有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阳离子是带有正电荷的离子,通常是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失去电子形成的。

例如,Na+是一个阳离子,它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

2. 阴离子阴离子是带有负电荷的离子,通常是由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获得电子形成的。

例如,Cl-是一个阴离子,它是由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的。

结论: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它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离子是带有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但它们在化学和物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进一步深入研究微粒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 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定义式:Ar
精确应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大 计算应用: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
1.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体积很小,质量占原子质量绝大多数
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
不变: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改变: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
可能改变: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
(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
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
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
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

2.分子的主要特点: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气味,氨水、盐酸的挥发等),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三相变化的本质,压缩气体的原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的原因),原子也具有以上特点,以稀有气体单质为例可以说明。

3.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比如NaCl晶体)。

考点与考题类型:
1.如何证明分子在运动及分子间的间隙
2.利用4个相等计算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
3.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点
5.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6.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