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立维实验
波立维核心

1.主任,我想跟您请教PCI手术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一些问题,占用您5分钟的时间,好吗?主任,您目前在PCI手术中波立维一般用到多大剂量?钱主任:300mg负荷剂量+75mg 啊代表:噢,您现在都这么用吗?钱主任:对代表:主任,我这有个CURRENT研究的资料,PCI病人术前可以使用600负荷剂量,150mg一周,之后75mg维持剂量,有更好的抗血小板作用。
我把资料放在这里您看看。
明天我再来,看看你是否有问题。
强化ESSEN评分,对高危病人(复发病人,合并多血管床,合并糖尿病,ICAS)强调波立维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波立维显著降低高危病人卒中复发风险优于阿司匹林波立维不增加出血并且安全性良好2.您今天门诊病人真不少,缺血性卒中的有多少?有没有给他们作ESSENCE评分?3.PCI手术时选择1例患者试用波立维负荷剂量600mg+150mg×1周+75mg。
你们的产品很好,泰嘉的疗效也还可以,价格还比你们便宜,对我们的支持也很多。
代表:我们的产品是原研的,原研产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而泰嘉是我们的仿制品,杂质含量多,会造成疗效的不稳定。
4..今天想跟您请教药物治疗的ACS患者的治疗情况赵主任:好的。
代表:您现在药物治疗的ACS患者双抗治疗方案一般会使用多长时间?赵主任:一般3-6个月,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代表:那您用3-6月后,治疗效果如何?赵主任:挺好的,目前很少有回来的。
URE研究结果显示MMACS患者使用波立维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开始,然后以7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降低缺血事件的获益达20%,停止波立维治疗,非介入治疗的UA/NSTMI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
同时2007年AHA指南推荐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应使用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天至少持续1个月,最好持续1年。
您看,如果病人过早停用波立维,增加了复发的几率,您一旦遇到复发缺血事件的病人,不仅会增加您的工作量,也会增加病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赛诺菲波立维PPT课件

赛诺菲波立维在中国市场上不断 扩大其业务范围,加强与中国企 业的合作,提升其在中国的市场
地位。
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 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为赛诺菲波立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
赛诺菲波立维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将持续增加,其新产品和新适应 症的推出将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中国市场将成为赛诺菲波立维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未来几年内,赛诺菲 波立维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将进一步扩大,其药品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将继 续增长。
04
赛诺菲波立维研发历程
药物研发阶段划分
01
02
03
04
05
药物发现阶段
药物先导化合物 优化阶段
临床前研究阶段
临床试验阶段
新药上市申请阶 段
此阶段主要进行疾病机制 研究,发现潜在的药物作 用靶点,以及筛选和优化 先导化合物。
01
药物研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如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成 功率低等。
02
针对这些挑战,赛诺菲采取了多 项措施,如加强内部研发能力、 合作与外部合作伙伴等。
05
赛诺菲波立维生产工艺及流程
原料药合成工艺流程
起始原料
以起始原料(如对苯二酚 等)开始合成。
反应过程
通过多步化学反应,如氧 化、酯化、缩合等,合成 目标药物分子。
心血管事件降低
长期使用波立维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 生率。
安全性和耐受性
波立维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胃肠道 不适等,但发生率较低。
03
赛诺菲波立维市场表现
全球市场概况
波立维说明书

药品商品名称波立维药品正式名称硫酸氢氯吡格雷药品英文名称Plavix药品规格75mg*7粒/盒基本药理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结合及继发由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活化。
临床用途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塞和确诊外周动脉硬化的患者,波立维(氯吡格雷)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给药途径及用量推荐剂量每日75mg,对老年患者和肾病患者不需调整剂量[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对于老年患者和肾病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出血,波立维(氯吡格雷)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 胃肠道:如腹痛,消化不良,胃炎和便秘皮疹和其它皮肤病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肝脏和胆道疾病禁忌证对药品或本品任一成分过敏严重的肝脏损伤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注意事项:氯吡格雷延长出血时间,对于有伤口(特别是在胃肠道和眼内)易出血的病人应慎用。
病人应知服用波立维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同时病人应向医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手术前和服用其它新药前病人应告知医生他们在服用波立维。
由于患有肾脏损伤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极有限,因此这些病人应慎用波立维(氯吡格雷)。
严重肝病的病人可能有出血倾向,这类病人使用本药的经验极有限,应慎用波立维。
由于服用华法令也有出血倾向,所以服用时不推荐同时使用华法令。
对于同时服用易出现胃肠道伤口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的病人应慎用波立维未见服用本药后对驾驶或心理学检测产生影响不建议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服用此药。
在儿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未明确。
我有一位家属患有“冠心病”伴高血压,去年做了支架手术,现在常期靠药物来维持,当然也包括波立维,不过波立维的价钱挺贵的,一般都要20多块钱一颗。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中文名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产品英文名称】Clopidogrel Sulfate Tablets【生产企业】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功效主治】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波立维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6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波立维75 mg和阿司匹林150mg联合治疗,1次/d。
结果显效64例,有效4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3.3%,出现脑出血3例,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联合用药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波立维;阿司匹林;进展型脑梗死;分析进展型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渐进性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1]。
其占脑梗死总数的20%~40%,多与预后不良相关,发病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致病残率和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进展的时间可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48 h 内为早期发展型,7d内为迟发进展型。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对收治的126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6例,男75例,女51例,年龄50~82岁,平均64.5岁。
病程< 72 h,发病6 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临床确诊,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不全等病史。
从发病后6 h~7 d症状进行性加重,排除脑栓塞和脑出血及其他因素所致病情加重。
1. 2方法给予患者脱水、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及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波立维75mg和阿司匹150mg联合用药,1次/d,连用30d,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针对伴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
在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3],疗效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死亡。
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临床应用新进展

泰嘉临床试验
与进口氯吡格雷对照试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 •泰嘉与国外氯吡咯雷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试验 •泰嘉和国外氯吡咯雷对PCI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对照 •泰嘉与国外氯吡格雷在PCI术治疗中疗效对比分析
泰嘉在中国临床50mg试验
•50mg氯吡格雷应用试验 •PCI术后氯吡格雷两种剂量的治疗效果分析 •泰嘉50mg在DES的应用
0
1 1/101(1.0%)
• 腹泻
1 1/104(1.0%) 1 1/101(1.0%)
• 左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 0
1 1/101(1.0%)
• 白细胞计数减少
0
0
• 合计
4 4/104(3.9%) 8 8/101(8.0%)
• ━━━━━━━━━━━━━━━━━━━━
结论
(1)以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评价国 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均 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两者抗血小板 聚集相似。两组用药3天时泰嘉有更好 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
20
10
0
泰嘉组
对照氯吡格雷组
安全性分析 不良事件
• ━━━━━━━━━━━━━━━━━━━━━━━━
• 不良事件名称
泰嘉
对照波立维组
• ────────────────────
• 肝酶升高
3 3/104(2.9%) 4 4/101(4.0%)
• 消化道出血
0
1 1/101(1.0%)
• 妇科出血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试验组、对照组间差别 置信限水平取双侧α=0.05。
安全性评价
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
•
计算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列出发生各种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病例清单。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国外说明书

核准日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英文名:Clopidogrel Hyd rogen Sulphate Tablets汉语拼音:Liusuanqinglubigelei Pian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化学名称为::甲基(+)-(s)-α-邻氯苯基-6,7-二氢噻吩[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氢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419.9【性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薄膜衣片剂呈粉红色,圆形双凸,薄膜包衣,一面刻有《75》,另一面刻有《1171》字样。
【适应症】氯吡咯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 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 天到小于6 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规格】75 mg【用法用量】成人和老年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开场,然后以75mg每日1 次连续服药〔合用阿司匹林75mg-325mg/日〕。
由于服用较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性,故推荐阿司匹林的剂量不应超过100mg。
最正确疗程尚未正式确定。
临床试验资料支持用药12个月,用药3个月后表现出最大效果。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应以负荷量氯吡格雷开场,然后以75mg每日1次,合用阿司匹林,可合用或不合用溶栓剂。
对于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不使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
波立维病例-NSTEMI

云阳县人民医院
王争
病史回顾
性别:男性
年龄:70岁
入院时间:2014年5月27日00时00分
主诉:反复胸闷、胸痛4年,加重2小时
现病史 :4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症状,胸闷为心前区紧束感,胸痛以胸 骨后为主,为持续性压榨性疼痛,放射到左侧颈部,每次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患者曾在外院考虑为
药物治疗方案(出院)
建议随访带药波立维、阿司匹林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
临床启示
• 对于冠心病患者早日启用波立维能有效改变 心功能状态,改善病人缺血症状
• 阿司匹林合用波立维能更有效的更快捷的恢 复病人缺血性心功能状态
• 未做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早日启用波立维 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最终事件的发生,合 用阿司匹林疗效更佳。(有消化道或者胃部 反应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随访情况
8月实验室检查
检查时间
心脏标志物
2014/8/13
血常规 尿常规 便常规
2014/8/13 2014/8/13 2014/8/13
检查结果
cTnl:20ng/ml cTnT:1.16mg/ml CK-MB:18U/L 无明显异常 无明显异常
无明显异常
血生化
2014/8/13
AST: 7 U/L ↓ BUN:7.62mmol/L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n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2.5mg qd 赖诺普利胶囊10mg qd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 qd
住院期间相关检查
出院评估
心脏功能 Ⅱ级 心电图检查:无 实验室检查:无 住院事件率:0
药物治疗方案(出院)
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 TIA 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 TIA 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郭秀芳;王运莲;冯巧荣【摘要】目的:观察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 TIA)的终点事件发生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ESSEN评分≥3分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服用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以再次发作或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为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为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组24 h内、10 d内完全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忖.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对ESSEN评分≥3分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服用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不易复发,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1650-1651)【关键词】波立维;拜阿司匹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作者】郭秀芳;王运莲;冯巧荣【作者单位】056400 河北省涉县医院神经内科;056400 河北省涉县医院呼吸内科;056400 河北省涉县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短暂性脑缺血(TIA)是由于患者脑部出现局部病灶症状而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1],是导致完全性脑卒中高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未经任何治疗的TIA患者约1/3以上的概率以后会发展成为脑梗死,在TIA发生之后的第1年内继发脑卒中的危险性最高。
目前普遍认为其主要机制是在原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进一步发生微血管栓塞或者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造成局部脑缺血,在发病后最初7 d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系数高达10%以上[2]。
目前,临床上对于TIA传统治疗方法为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3]。
我院采用对ESSEN评分≥3分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服用波立维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34例,并与传统单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的33例进行对比,以观察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 立 维 n=9599
阿 司 匹 林 n=9586
40
百分比
20 0
糖尿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目前吸烟者
Ref: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 348:1329-1339
17
病人基线状况:缺血性事件病史
30
波 立 维 n=9599 阿 司 匹 林 n=9586
7
波立维阻断ADP受体
血小板
ADP
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
纤维蛋白原结合减少
纤维蛋白原
•
通过选择性抑制ADP与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阻断血小板聚集的进程
8
波立维的作用机制
波立维
ADP
ADP
IIb IIIa
TxA2 合 成
活化
胶原 凝血酶 TxA2
阿司匹林
9
波立维作用机制的意义
特异性针对血小板受体
60
5μM ADP抑制 %
7天
50 40 30 20 10 0 -10
28 天
安慰剂
波立维75mg
噻氯匹定500mg
Ref: Herbert, et al. Cardiovasc Drug Rev 1993; 11:180-198
13
波立维的药效学
下列因素对药效无显著 影响 年龄 性别 肾功能不全(轻度) 食物摄入 波立维和以下药物无 相互作用 阿替洛尔 硝苯地平 地高辛 西米替丁 苯巴比妥 制酸剂
14
波立维的临床资料: CAPRIE研究
所有病人均有基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终点事件的高危人群: 脑卒中、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 入选标准: - 新近缺血性脑卒中(1周至6个月) - 新近心肌梗死(35天内) - 外周动脉疾病(目前患有间歇性跛行或 动脉介入治疗史)
15
CAPRIE研究:设计
对危险度降低最大(19.2%)
23
波立维 vs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少
皮 疹 腹泻 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颅内出血 胃肠道出血 肝功能异常
波 立 维所有事件 波 立 维严重事件 阿司匹林所有事件 阿司匹林严重事件
5 10 15 20
发生率(病人百分数)0
波立维75mg(n=9599)或阿司匹林325mg/天(n=9586)
效果
副反应
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脑卒中
和不稳定心绞痛的 II级预防
双嘧达莫 噻氯匹定
cAMP ADP与
脑卒中的II级预防(?) TIA、脑卒中和外周
受体结合动脉疾病
的II级预防
6
波立维: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
H COOCH3 , H2SO4 Cl
N S
波立维(氯吡格雷)
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活化 ADP介导的糖蛋白IIb/IIIa受体 比阿司匹林更为有效而安全性优于前者
事件:每年心肌梗死, 脑卒中,血管性死亡
每1000例患者中预防的事件数/年
25 20 15
26%
10 5
19
阿司匹林
24
波立维
CAPRIE研究
0
抗血小板研究者协作组
21
波立维的益处
对每一终点的益处显示 : 相对危险度降低
脑卒中 心肌梗死 血管死亡 所有事件
- 40 - 30 - 20 - 10 0
20
百分比
10 0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
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间歇性跛行
事件病史
18
Ref: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 348:1329-1339
CAPRIE研究中症状性粥样硬化的分布
脑血管疾病 24.7% 7.4% 3.3% 3.8% 3.8% 11.8% 11.9% 29.9% 冠状动脉疾病
N=350
3
STARS
N=1653
N=517
Schömig et al. (1996), 2 Bertrand et al. (1998), 3 Urban (1998), 4 Leon et al. (1998)
35
评估波立维在冠脉支架植入术 中作用的原理
在CAPPIE研究中显示疗效优于阿司匹林1
1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危险因素
脂
吸烟 高血压
纹
高脂血症
其他 (糖尿病, 凝血功能异常, 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一个进行性过程
脂纹 正常 纤维斑块 粥样硬 化斑块 斑块破裂/裂 纹和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中风
严重的下肢 缺血
无临床特征
心绞痛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间歇性跛行/PAD
33
原 理
4项随机临床试验*显示,支架植入术后噻氯匹定 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明显降低亚急性血栓形成所引起的急诊血管重建术、心 肌梗死和/或猝死的危险 •出血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较低
*ISAR 1996, FANTASTIC 1998, MATTIS 1998, STARS 1998
最大抑制率
出血时间
恢复正常时间(作用结束)
7天
11
波立维的药物动力学
参 数
吸收
代谢
快速,不受食物和制酸剂影响
- 在肝脏中快速代谢 - 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包括碳酸衍生 物 (SR26334-无活性)和活性代 谢产物 (无法在循环中测及)
达到血浆峰浓度时间
1小时(SR26334)
12
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4
噻氯匹定在冠状动脉支架中 的有益作用
事件发生率(% 猝死、心梗、血管重建等)
12 阿司匹林 双香豆素+阿司匹林 噻氯匹定+阿司匹林
11
P=0.01
8
8.3
P=0.01
P=0.07
6.2
4
5.7
5.6
P<0.001
3.6
0
1
2.7 0.5
4
1.6
ISAR
1
FANTASTIC
N=485
2
MATTIS
在CAPPIE研究中显示有良好的安全性1
评估可引起更迅速血小板聚集的负荷剂量
1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348:1329–1339.
36
负荷剂量的选择
50 2hrs 4hrs 31
血小板抑制率%
40
30 20
39 28.4
43.1
42
38
出血时间
CAPRIE 研究: 出血事件
300 250 波立维 阿司匹林
患者数
200
150
100
50 0
71 104
因胃肠道出血事件住院
191 255
胃肠道出血
• • •
由于胃肠道出血而需住院治疗的事件: 波立维组 有71例 (0.74%) 而阿司匹林组 有 104 例 (1.08%) 阿司匹林组胃肠道出血更多见 (p<0.002) 阿司匹林组致命或非致命性颅内出血和出血性死亡有增加倾向: 37例相对于 51例 (0.39% 相对于. 0.53%)
Michel E. Bertrand,MD, Lille, France on behalf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A.H Gershlick (UK), H.J. Rupprecht (D), P. Urban (CH) and the 48 investigators from Austria, Belgium, France, Germany, Netherlands, Spain, Switzerland, United Kingdom
17.1 12
*
*
1
10 0
100 mg
*
200 mg
*
400 mg 600 mg
300 mg
Kleffer G et al. Thromb Haemost 1989;62(1):411 (Abstract)
出血时间
37
2
CLASSICS: 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
比较波立维+阿司匹林(使用或不使用负荷剂 量)与噻氯匹定+阿司匹林的安全性
19.2%
外周动脉疾病
19
波立维的疗效
安慰剂
160
阿司匹林
累积的危险%
120
波立维
7.7%
80
5.83%
40
5.32%
0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随机化分组后的时间(月)
20
波 立 维 vs 阿 司 匹 林
• 波立维比阿司 匹林能进一步使 预防的事件数增 加26%
波立维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和阿司匹林相比胃肠
道出血更少,胃肠道耐受性更好(阿司匹林不耐受
/过敏的病人已排除)
波立维血液学方面较好,无需实验室监测
波立维每日一次75mg的剂量服用方便,无需调节剂
量
29
波立维与阿司匹林的比较:益处
1000例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疗效
安全性 净获益:
在总共24起血管事件中多预防了5起
作用于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中的关键因素-ADP
对环氧化酶、凝血酶合成酶或腺苷和cAMP的摄取 无影响 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比阿司匹林更有效 副反应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