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读珠江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势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3)红水河流域的开发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图例中的信息综合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一、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1.影响角度一直接回答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比较两流域开发治理措施的异同,答题思路为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关于赞比西河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B.下游支流上的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C.中游地势低洼,多支流和湖泊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2.关于图中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避免下游遭受洪水威胁C.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后退缩D.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3.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4.下图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每日一题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怒江源自唐古拉山南麓,流经云南后,在缅甸境内被称为萨尔温江,全长约3 240千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中游流经横断山区,两岸支流多垂直入江,水力资源丰富。
图示为怒江—萨尔温江流域示意图。
(1)怒江支流较多,水能资源丰富,但干流仅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请说明理由。
(2)怒江水电开发一直存在争议。
请简要说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
(3)怒江流域少洪水,请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1)汇入怒江的小支流比较多,由于这些小支流比较短小,怒江流域面积小;有雨水和融雪补给,干流水量比较稳定,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
(2)利:怒江水电开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弊:对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破坏生物多样性,使鱼类资源减少;怒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修复;流域内地质条件恶劣,可能诱发水库地震等地质灾害。
(3)上游地区远离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弱,夏季暴雨极少,地面上形不成强大洪水径流;中游河道深切,两岸无大支流汇入。
解题必备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孳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学霸推荐下图示意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调节水文和维护水环境的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改善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改善土地的干旱程度,提高土地的肥力,促进植被的生长,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还可以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保障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改善河流水质,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堰塞湖的形成、江河水质的下降、湿地的消失等。
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大坝、堰塞湖等,由于过度的水利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湿地的消失,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工程本身,还取决于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使用。
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和原则,采取科学的水文水力设计、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可以通过多功能化的工程开发和科学的水资源调控,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对于已经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加强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挡水坝、渠道、引水工程、排水工程等等,它们的建设和利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常常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利也有弊。
本文将就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讨。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水资源分配。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合理地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使得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之间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这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不仅有利于改善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现象。
2. 防洪减灾。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特别是在江河流域的水库、堤坝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为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护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田。
3. 保护海岸线和河流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修筑海堤,防止海水侵蚀,还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避免河流泛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1.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江河生态环境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大量的水库建设导致大片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2. 生态系统破坏。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水文地质环境,使得原有的湖泊、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渐退、湿地萎缩等现象的发生,对原有的湿地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3. 拦截河流泥沙。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拦截河流的泥沙,导致下游河床淤积,影响河流的自然河滩生态系统,减少了水体供沙量,对自然河滩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与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与保护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也随之增多。
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以涉水为主的营利性项目,包括水库、大型灌溉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等。
这些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 水库对生态的影响:水库会影响自然河道的水量和水质,改变水生态系统的水动力沉降和物理结构,导致有形和无形的生态破坏。
水库建设还会导致原有土地资源被浸没,从而影响江河流域的生态发展。
2. 大型灌溉系统对生态的影响:大型灌溉系统的建设可能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泛滥、湿地退化和水文循环崩溃等生态问题。
大量的灌溉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将削弱地下水资源,减少湿地面积和针叶林覆盖范围。
3. 海绵城市建设对生态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雨水排放问题,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面对生态问题。
没有良好的规划和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将导致城市化和生态化失衡,从而影响城市周围湿地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保护水生态系统为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应从根本上防止水利工程对生态造成的影响。
主要措施包括:1. 环境评估:在开始水利工程建设前,应采取有效措施评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范围包括水质、生态、自然景观等方面。
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要求行业企业对生态环境进行修正和治理。
2. 生态修复:为解决水利工程带来的生态破坏,关键措施是生态修复。
在完成水利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必要措施修复、调整、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修复包括土壤治理、植树造林等。
3. 生态复制:生态复制是对生态系统重建和再生的过程,主要关注替代性种植和建立新的生态系统。
可以利用技术上的手段建立生态系统,包括建立生物群落结构,建立新的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等。
水生态与人类社会的完美配合是当今的趋势。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当工程选择在水流边或者是河道旁进行施工时,必然会对当地的水域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中就不乏水质的变化和水资源性质的变化,如原来湍急的流水因为工程建设转变为静水,水的温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水质的改变在水域的上流处尤其明显,水质的改变多半体现在水体中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也会导致泥沙的大量堆积和水中生物的锐减或暴增的情况。
在水域的下流处,由于上游已经出现水质改变,进而导致水体下流处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很多情况下是削弱了水域中自我净化的能力。
在大多数工程中,倘若工程建设中的脏水没有排入河流内部的情况下,水流仍旧存在着自我净化的能力,水质的改变也不会过大,但一旦水流曾被污染过,那么下游出的水质将会出现明显的改变,使水质的受到了破坏。
气候因为工程建设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随着工程的逐步建设,对于当地的雨水情况和地面温度也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在很多地方的水库建设之间可能都是内陆,为了能够存储一定的水量才将其改造成水库。
这样的改造导致了空气流动从对地面改变成了对水面,使得能量的转换和湿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一切也必然造成了大气温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出水利建设在实际中对温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于此同时,伴随着工程的不断建设,当地的降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改变,大气温度的改变导致了空气中水分的改变,湿度的转换,这样就造成了当地能否降雨要依靠空气对流或者是空气运动。
而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气候比较温暖时,空气运动较弱,导致降雨量偏低,在气温低时,空气湿度很大,使得降水增多。
但不管怎样的情况,工程建设对当地的空气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原有的空气湿度和运动情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使得总体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现象。
对水中动植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免不了接触水体,而水中的动植物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直观的影响和改变。
原因是建立水库将原有的水道水位提升了,水下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原来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产卵地和栖息地也发生了偏移。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改变了陆生动物的生境,可能使陆生动物的种群数量 减少
(2)大面积土地利用使原有陆生植被类群减少,也可能因 湿地面积的增加使湿生植物类群增加
(3)对鱼类的影响:使鱼类的觅食洄游和生殖洄游受阻, 水体理化性质改变可能使鱼类的生物群落改变
(4)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区系组成、生物量与生产力等 发生改变
水生态环境
水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必须引起全 社会的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影响、水生态环境治理 技术、水生态环境保护等课题的研究, 为维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减 轻或避免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为缺水地区储存大量的水资源,将其用于 农田灌溉,可以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空间、时间分布不均匀的问 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兴建,改变了原天然河道水体及水文条件,将引起 库区及水坝下游地区水文水环境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水体流速的改变;上游水面增大,流速变缓;下游丰 水期水量减少,流速降低,枯水期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在征服与改造自然同时, 也对原来的区域的水文过程、 环境状态进行了改变, 对原有的水量平衡、能量平衡及生态平衡关系 也有所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1)防洪排涝 由于我国南北地区跨度比较大,降水不均匀,通过建设水利 工程可以减少洪水次数,提升防洪标准,增加水库面积,可以 促进排涝工作,维护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解决措施
(1)环境评价 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规划环境评价,对水利工 程对水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 进行综合评价,为水利工程设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3加 强 水 资 源 统 一 管理 .建 设 节 .
水 防 污型 社 会
要 兴 建 大规 模 的水 库 . 将 淹 没 土 必
对 空 气 质量 的影 响: 工程 建 设 过程
地 , 人 地 矛 盾 急 剧 紧 张 。如 果 移 民 问 使 题 没 有 得 到 合 理 解 决 . 会 引 起 毁 林 开 还
对 自然 景 观 和 文 物 古 迹 的 影 响 :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可 能 使 部 分 自然 景 观 和 文物 被 淹 没 、 坏 或 干 扰 文 物 古迹 作 破 为 中华 民族 的 宝 贵 财 富 . 历史 研 究 具 对
有 重 要 意 义 。 因此 , 水利 工 程 的建 设 在
பைடு நூலகம்
境 影 响 较 小 的工 程 勘 测 技 术 。 又如 , 传
统 的水 工 设 计 中 对 河 流 形 态 多 样 化 重
生 的 废 气 、 水 和 固 体 废 弃 物 , 影 响 污 会
施 工 区 的卫 生 环 境 和 当 地 居 民 的 身 体 健 康 。 由 于大 面 积 土 地 被 淹 没 、 大批 人
墓 j
臻 簿 壕 摹
口周
震
孙 建 峰
水利工程是以防洪、 电、 溉 、 发 灌 供 水 为 目的 的 综 合 性 工 程 . 社 会 带 来 了 给 巨大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环 境 效益 . 同时 也 在
一
对 人 体 健 康 的影 响 : 利工 程 建 设 水 可 能 引发 人 类 健 康 问题 。 施 工 时候 产 如
中 . 重 要 的 古 迹 要 进 行 防 护 、 移 和 对 迁
保 存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4 2 作者简介 : 周 震 , , 族 。 郸 市 漳 滏 河 灌溉 供 水 管 理 处 , 程 师 。 男 汉 邯 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题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怒江源自唐古拉山南麓,流经云南后,在缅甸境内被称为萨尔温江,全长约3 240千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中游流经横断山区,两岸支流多垂直入江,水力资源丰富。
图示为怒江—萨尔温江流域示意图。
(1)怒江支流较多,水能资源丰富,但干流仅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请说明理由。
(2)怒江水电开发一直存在争议。
请简要说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
(3)怒江流域少洪水,请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1)汇入怒江的小支流比较多,由于这些小支流比较短小,怒江流域面积小;有雨水和融雪补给,干流水量比较稳定,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
(2)利:怒江水电开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弊:对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破坏生物多样性,使鱼类资源减少;怒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修复;流域内地质条件恶劣,可能诱发水库地震等地质灾害。
(3)上游地区远离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弱,夏季暴雨极少,地面上形不成强大洪水径流;中游河道深切,两岸无大支流汇入。
解题必备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
效益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孳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学霸推荐
下图示意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使下游免遭洪水威胁
C.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海岸线向后退缩
D.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
2.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
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3.(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洲第二,其河床基岩主要为坚硬的玄武岩,中上游瀑布密布,下游地势低洼。
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河段落差达150m,建于此处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电站,成为当地著名景点,所发电量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均分。
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1)分析巴拉那河下游沼泽的形成原因。
(2)简析巴拉那河上游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3)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4)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不利影响。
答案
【答案】1.C 2.B
【解析】1.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位于莫桑比克境内赞比西河中游,具有发电、灌溉、航运、防洪等多种效益,并非主要为发展交通和旅游,A错误;水库具有“削峰补枯”,减缓其下游旱涝灾害的作用,但不可能确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胁,B错误;赞比西河有许多天然的障碍,如河口的沙洲、河水较浅以及有许多湍流和瀑布,大坝并不能保障中下游的航运,D错误。
因大坝位于中下游分界处,大坝具有拦水拦沙的作用,导致下游水量减小,含沙量减小,河口处三角洲变小,海水倒灌入侵,海岸线向后退缩。
2.赞比西河上游多峡谷瀑布,不适合发展航运,A错误;下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比较丰富,不是灌溉农业,C错误;赞比西河流经的国家(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基本
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所以三角洲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甘蔗和棉花,D错误。
赞比西河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赞比西河因独特的自然风貌而闻名非洲,从而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慕名来到这里旅行。
所以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最合理的是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
故选B。
3.【答案】(1)下游地区多条河流交汇,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床基岩坚硬,地表水不易下渗。
(2)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位于高原与平原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距城市较近,市场广阔。
(3)为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提供充足电力;发展库区养殖;形成新的景点,发展旅游;提高上游航运能力;减轻下游地区洪涝灾害。
(4)库区蓄水,淹没农田,导致移民;生物多样性减少;库区泥沙淤积增加;库区地质灾害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