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安全与急救
学前儿童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对.第一版.课后练习答案

《幼儿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课后练习客观题汇总认知1 托幼园所紧急救助认知(1)下列关于幼儿意外伤病的紧急救助措施中,保教人员处理正确的是()。
A 孩子不慎从高处坠落,应该立即将孩子抱起来送医B 发生火灾后,应不顾一切进入火场救人C 发现孩子可能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孩子拉开D 孩子因外伤流血较多时,应尽快实施止血处理答案:D解析:A错误,高处坠落的孩子可能发生颈部损伤或脊柱骨折,不可轻易移动孩子;B错误,火灾发生后应根据现场火势和环境安全评估来做出应急处理;C 错误,在发现孩子触电后应先切断电源,再做救助处理。
(2)如果现场有多位孩子发生意外,经现场观察后老师首先应救助()A萱萱:意识清醒,身体无明显外伤,但无法移动,躺在地上大哭B蛋蛋:意识清醒,手臂有少量流血,坐在地上小声哭泣C姗姗:意识不清,躺在地上,无呼救声,无反应。
D毛毛:意识清醒,身体无明显外伤,坐在地上大哭答案:C解析:相对于ABC选项中幼儿来说,C选项中幼儿丧失意识,无呼救,可能情况更为严重,应优先救助。
(3)幼儿突发伤病后,保教人员可通过初步评估孩子的生命体征来判断孩子的伤情程度,具体包括()。
A 自主呼吸、意识状态、循环状态B 自主呼吸、脉搏、血压C 意识状态、行动能力、脉搏D 自主呼吸、意识状态、语言表达答案:A解析:对于非专业医护人员,我们通常比较容易评估孩子的意识状态、自主呼吸、循环状态,而脉搏较难准确评估,血压更无法现场徒手评估,行动能力、语言表达等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而言并不适合作为评估参考。
(4)下列紧急情况中,会很快威胁孩子生命并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是()A 孩子脚踝扭伤B 孩子发生鼻出血C 孩子发生窒息D 孩子被猫抓伤答案:C解析:窒息会很快导致孩子大脑缺氧而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其他几项通常不会立即危急孩子生命。
(5)下列意外伤病场景中,提示现场环境安全的是()。
A 患儿附近有蜂窝B 患儿身边有裸露电线C 患儿所处环境中有刺鼻气体D 患儿在上课时鼻出血答案:D解析:ABC选项中都有危险因素,如危险的动物、带电电线、可疑的有毒气体。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

柯坪湖州同心幼儿园 2016年11月10日
意外事故的预防
儿童意外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建立意外伤害 和死亡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社区管理,尤其做好家长和孩子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减少 儿童意外发生。
• (一)活动场所
• 户外活动场所地位平整无碎石、泥沙,最好铺上草坪。室内地面应铺有草垫或地 毯或备有围栏,椅角桌角、墙角以圆角为宜,以免发生跌伤和碰伤。门应向外开, 不宜装弹簧,在门缝处加塑料及橡皮垫,以免挟伤手指(趾)或骨折。窗户、阳 台、楼梯上应有栏杆,以免幼儿攀越。幼儿房舍应远离公路、马路、河塘、农药 仓库和厕所等,以免发生车祸及溺水。
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 (三)眼异物 • 当一些细小的异物,如灰尘、砂石、粗砂子等吸入眼结膜,
即可引起局部刺激、流泪、不适,当异物嵌入角膜时症状 更重。
• 急救处理:立即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睑用冷 开水冲洗,或用消毒棉球蘸上等渗盐水将异物拭去。切勿 用手揉擦,以免将角膜擦伤引起感染。如异物嵌入角膜时, 送眼科处理。
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 (四)咽部异物: • 以鱼刺、碎骨类多见,常嵌入扁桃体及附近,引起咽部异物感,刺痛或吞咽困难。 • 急救处理:勿轻易嘱小儿用饭团咽下,以免引起局部损伤,处理不了送医院。 • (五)喉部异物: • 较小、尖锐的异物嵌顿与喉头,常引起呛喉,喘鸣声音嘶哑或失声,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
• 2、不同年龄期的安全教育
• (1)在婴幼儿期要建立安全习惯,不要给孩子玩细小的颗粒物品。以免 发生异物别吸入气管,婴儿要独立睡小床,切忌边睡边哺乳。以防捂着母 亲乳头或母亲部分身体、衣被等堵塞婴儿口鼻而发生窒息致死。
• (2)幼儿期,此期小儿模仿性强,要注意安全行为教育,如不要爬高, 玩火柴、打火机、热水瓶、小刀等物品,以免发生跌伤、烧伤。
简述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旨在教育和培养儿童自我保护能力,防范各种潜在的危险情况,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安全、火灾逃生、水域安全、食品安全、防拐防骗、防身术、急救知识等。
以下是对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内容的简述:一、交通安全1.1 教育儿童识别红绿灯,过斑马线时注意观察、停下等待,过马路时手牵手,保持交通秩序。
1.2 教育儿童认识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规范行为,遵循交通规则。
1.3 教育儿童识别安全岛,避免在车辆多的地方玩耍,不随意穿越马路。
二、火灾逃生2.1 教育儿童怎样正确逃生,如何应对火灾。
2.2 教育儿童在发生火灾时如何报警。
2.3 教育儿童不要私自点火,不要接触易燃物品。
三、水域安全3.1 教育儿童不要在没有大人监护的情况下接近水域。
3.2 教育儿童游泳课程及正确的游泳姿势。
3.3 教育儿童如何应对溺水危险,学习一定的水上自救技能。
四、食品安全4.1 教育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如何识别食品质量、如何正确存放食品。
4.2 教育儿童不要随意食用路边小摊的食品。
4.3 教育儿童在饮食时应保持卫生,勤洗手。
五、防拐防骗5.1 教育儿童远离陌生人,遇陌生人不要轻易接触。
5.2 教育儿童在家长不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来访。
5.3 教育儿童如何拒绝陌生人的友好邀约和要求。
六、防身术6.1 教育儿童如何应对可能的伤害和攻击。
6.2 教育儿童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3 教育儿童学习简单的躲避动作和自我保护技巧。
七、急救知识7.1 教育儿童紧急情况下如何拨打急救通联方式和呼救。
7.2 教育儿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救护呼吸、止血、包扎等。
7.3 教育儿童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冷静应对,不要慌张。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诸多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其在面对各种潜在危险时能及时、正确地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

26
三、中毒
近几年来,儿童少年中毒的发生有增多趋 势,中毒的死亡率为1.02/10万~3.67/10 万,其死亡人数占儿童青少年死亡总人数 的12.7%。
急性中毒主要是误服有毒物品如农药等, 这类中毒占儿童急性中毒事故的30.0%以 上;其次是一氧化碳中毒,占25.70%;食 物中毒占16.80%。
的10.8倍,1~4岁的儿童为5.8倍。
③婴儿意外死亡率高于1~4岁年龄组
– 我国1991~1993年3年平均婴儿意外死亡率 为1~4岁的7.1倍,婴儿意外死亡是5岁以下 儿童意外死亡的59%。
④意外窒息和溺水致死是最突出的问题!
5
✓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 要死因(2000~2005年中国卫 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 ✓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 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 水身亡的。 ✓其中4岁以下幼童占52%, 5~9岁儿童占23%。
✓儿童意外窒息97.9%发生农村。
溺水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 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 平,趋势有增无减。(柱图)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8:51:4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急救措施培训幼儿园教育教案

急救措施培训幼儿园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幼儿急救常识。
2.掌握SOS呼救和简单的急救措施。
3.培养幼儿应对常见意外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1.教学内容:常见意外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和SOS呼救方式。
A.平常意外伤害:①手指被瓶盖夹住了简单急救方法:用力扳开即可。
②手指被割伤了。
简单急救方法:用清水清洗所伤部位,并用干净的绷带包扎住。
③烫伤了。
简单急救方法:用冷水冲洗所伤部位,不要用手触摸,以免感染。
④窒息了。
简单急救方法:发出SOS呼救,并在幼儿意识到呼吸困难时,轻拍幼儿的背部。
⑤昏迷了。
简单急救方法:发出SOS呼救,并轻轻拍动幼儿的面颊,促使幼儿苏醒。
B.交通意外:①被车撞了。
简单急救方法:发出SOS呼救,并对幼儿所受位置进行简单检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②走错路了。
简单急救方法:让幼儿站在原地等待救援,并流畅发音“我们走丢了,请来人救我们”,等待路人帮助。
2.教学形式:以语言交流形式、图片、视频解说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步骤A.教学前准备1.检查教学器材是否齐全。
2.检查幼儿是否发布体育馆。
B.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教学图片、视频进行简单介绍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分类,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即让幼儿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平白无些的技能将在日常生活中给大家带来重要的保护。
2.教学①对于平常意外伤害要介绍以下内容:夹住手指:用力扳开手指割伤了:用清水清洗所伤部位,并用干净的绷带包扎住。
烫伤了:用冷水冲洗所伤部位,不要用手触摸,以免感染。
窒息了:发出SOS呼救,并在幼儿意识到呼吸困难时,轻拍幼儿的背部。
昏迷了:发出SOS呼救,并轻轻拍动幼儿的面颊,促使幼儿苏醒。
②对于交通意外怎样做:被车撞了:发出SOS呼救,并对幼儿所受位置进行简单检查,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走错路了:让幼儿站在原地等待救援,并流畅发音“我们走丢了,请来人救我们”,等待路人帮助。
3.练习①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模拟夹住手指。
第六章 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

使药水充分流入耳道深处。 • 滴药后保持原姿势5-10分钟。
七、简易通便法
• 肥皂通便法:将普通肥皂削成底部直径1cm,长3-4cm圆锥 形,蘸少量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 排便。
(三)注意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安全
• 晨检时 • 教育活动和游戏时 • 组织儿童外出活动时 • 儿童在嬉水池玩水或在浴室洗澡时 • 儿童睡眠时
(四)进行安全教育
• 教育学前儿童认识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伤害 • 教育学前儿童遵守各种安全制度 • 教育学前儿童懂得水、火、电的危险 • 教育学前儿童不做有危险的事
• 开塞露通便法:将开塞露管端封口处剪开,挤出少许液体 润滑管口, 插入肛门,用力挤压塑料管后端, 使药液射入 肛门内。让幼儿多憋一会儿,再排便。
• 手抠大便法:将手纸叠成方形中间穿一小圆孔,盖在肛门 处,然后用塑料薄膜裹上食指,用润滑油润滑后,轻轻插入 肛门,抠出积存于肛门中的硬粪块。
第三节
常见意外伤害的 紧急处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意外伤害紧急处理的原则
• 挽救生命 • 减少痛苦 • 预防并发症
二、常见意外伤害的种类及紧急处理
(一)小外伤
1. 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 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须将伤口中的泥沙清理干
净即可。 • 伤口较深:有出血,应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理伤口,并用
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出血过多,伤势较严重 需到医院治疗。
(四)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
• 目前托幼机构大多制定了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等安全 规章制度,但尚不完善。
学前卫生学第七章托幼机构的安全与急救

假如是1岁内的婴儿要实施叫叫ABC急救法,有 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吹
心
气
脏
方
按
法
摩
1、当呼救而无他人协助时,应施行1分钟CPR,再继
续呼救。
2、 吹气:用嘴衔住口鼻。
按摩:只需以单手的食指及中指的指尖,对准婴儿胸膛的
中心点、乳房下方一指宽处,向下施压1~2厘米
3、人工呼吸与胸外按摩之次. 数比为1:5。
9
6、喂药
固定头部,使头歪向一侧,左手捏住下巴,
右手将勺尖贴嘴角灌入,等咽下后放开下巴
7、滴眼药水
将药水滴在下眼皮内
8、翻转眼皮
9、滴鼻药水
10、滴耳药水
11、简易通便法
肥皂条通便法
开塞露通便法
手抠干大便法
.
10
假如中午睡觉醒后,小明咳嗽很厉害,突 然他停止了呼吸,躺在了地上。那你会怎办?
人工呼吸法
变得爱哭、烦躁不安。假如是你带班,你会有怎样
的处理。
首先考虑:
小明是否生病了。
那你有哪些措施可以知道小明是否生病了?
.
6
急救
常用护理技术
1、测体温
多少℃为正常?
一般的腋下36.5℃;口腔37℃;肛门37.5℃
2、数脉搏 多少次/分为正常? 75-140次/分
新生儿:140次/分 1-12个月:120次/分 1-2岁:110次/分 3-4岁:105次/分 5-6岁:95次/分 7-8岁:85次/分 9-15岁:75次/分 成年人:60-90次/分 平均75次/分
滚动法和平托法
.
38
一人吃东西时,突然哭喊或大笑,未嚼烂 的食物呛入气管,憋的面色青紫、呼吸困难。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一)简洁性创伤简洁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急诊之一。
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
按创伤性质分为:擦伤、扎伤、划伤、切伤及挤伤等。
1、擦伤:幼儿奔跑、跳动时不慎摔倒而蹭破皮肤是常事,尤其在夏季更常见。
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毛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等杂物清洗洁净即可;若伤口较深或有出血,应先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然后用酒精对伤口消毒,处理后无需包扎。
2、扎伤铁皮、塑料制成的玩具易变形或缺损,锐利的边缘会造成扎伤、戳伤。
床席、枕席、床板等的竹刺、木刺有时也会扎入幼儿体内。
处理方法是:用消毒过的针或镜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拨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
假如刺扎入指甲等难以拔出时,应送医院处理。
3、划伤与切伤幼儿使用剪刀、小刀等或触摸破裂的玻璃器具时,常可能发生划伤或切割伤。
处理方法是:用洁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四周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包扎。
幼儿的手指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苦痛,严峻时可消失淤血甚至指甲脱落的现象。
对此,应准时发觉并处理。
可用如下方法:若无破损,快速用水冲洗,冷敷,防止局部淤血,并可减轻苦痛;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消失指甲脱落,应准时就医。
(二)鼻出血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其缘由有鼻外伤,如鼻挫伤、挖鼻孔、用力抠鼻等引起,此外鼻内异物及感冒发烧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鼻孔的鼻中隔上,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工发觉幼儿鼻出血时,应实行以下处理方法:1、劝慰幼儿不要紧急,宁静地等待大人来处理,由于多数幼儿见血会产生恐惊感。
2、头略低,张口呼吸,捏住鼻翼,一般压迫10分钟可止血。
前额、鼻部用湿毛巾冷敷。
3、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纱布卷塞鼻,填紧些才能止血。
若经以上处理仍血流不止,应马上去医院处理。
4、止血后短时间被不行用力揉鼻,也不做猛烈运动,避开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