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 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基本框架、GDP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理论、稳定增长模型、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失业与就业、国际收支、货币市场及货币政策等。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价值理论、市场结构与竞争、生产成本分析、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价格与收益的优化、不完全信息与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理论等。
三、经济制度基本理论:包括经济问题与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关系、经济转型与经济制度改革等。
四、经济政策基本理论: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可持续发展政策等。
五、应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投资分析、现代企业管理等。
六、经济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包括经济法规制度、合同法基础、劳动法基础、知识产权法基础、财政税收法律、国际贸易法律等。
七、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包括经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统计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调查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
以上就是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的基本内容。
2024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A. 社会主义所有制
B. 资本主义市场调节
C.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市场结构理论中,哪种市场结构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A. 垄断市场
B. 寡头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下列哪项不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方式?
A. 税收调节
B. 价格管制
C. 市场自由竞争
D. 财政补贴
国民收入核算中,GDP的计算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消费者支出
B. 政府支出
C. 居民储蓄
D. 净出口
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刺激经济增长
B. 抑制通货膨胀
C. 降低市场利率
D. 增加货币供应量
填空题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所有制、_____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生产理论中,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者在给定技术条件下,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_____之间的关系。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_____和信息不对称等。
国民收入核算中,GDP代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_____价值。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税收、_____和国债等。
简答题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分析市场结构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阐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理论依据及其具体方式。
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方法及GDP的计算公式。
论述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主要工具。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一)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一、协议方信息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考试范围1、经济学基础1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1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112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113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12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21 市场需求122 市场供给123 均衡价格13 生产和成本理论131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132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133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14 市场结构理论141 市场结构的类型142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143 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144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1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151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152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153 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1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161 市场失灵的含义162 市场失灵的原因163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2、财政21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211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职能22 财政支出221 财政支出的分类222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223 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23 财政收入231 税收232 税负转嫁233 国债24 税收制度241 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242 流转税243 所得税244 财产税25 政府预算251 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252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职权划分253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254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26 财政管理体制261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262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26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7 财政政策271 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272 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273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3、货币与金融31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311 货币需求312 货币供给313 货币均衡32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321 中央银行322 货币政策33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331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332 金融市场34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341 金融风险342 金融监管35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351 汇率制度352 国际储备353 国际货币体系4、统计41 统计与统计数据411 统计的含义412 统计数据及其类型413 统计调查42 描述统计421 集中趋势的测度422 离散程度的测度423 分布形态的测度43 抽样调查431 抽样调查基本概念432 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433 估计量和样本量44 回归分析441 回归模型442 最小二乘法443 模型的检验和预测45 时间序列分析451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452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453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454 平滑预测法5、会计51 会计概论511 会计基本概念51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5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14 会计法规52 会计循环521 会计确认522 会计计量523 会计记录524 财务会计报告53 会计报表531 资产负债表532 利润表533 现金流量表54 会计报表分析541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542 基本财务比率分析55 政府会计551 政府会计主体552 政府会计要素553 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6、法律61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611 调整经济的法律612 经济法与调整经济的法62 物权法律制度621 物权概述622 所有权623 用益物权624 担保物权63 合同法律制度631 合同概述632 合同的效力633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634 合同的担保和保全635 违约责任64 公司法律制度641 公司和公司法概述642 有限责任公司643 股份有限公司644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65 其他法律制度651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652 反垄断法律制度653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65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三、考试形式1、本次中级经济师考试采用闭卷、机考的方式进行。
中级经济师考纲

中级经济师考纲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3.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4. 货币与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政策调控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生产要素与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3. 企业与市场结构的理论与实践4.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三、经济学原理应用1. 宏观经济政策与调控2. 利率、汇率与物价水平的调整机制3.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监管4.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与路径四、经济法基础知识1. 经济法基本理论与立法原则2. 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与经济运行3. 企业法律制度与市场竞争机制4. 我国经济法律制度与法规体系五、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核算制度2.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3.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应用4. 会计信息的使用与分析六、金融学基础知识1. 金融体系的组成和角色2.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论与实践3. 金融市场的种类及其运行机制4.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和定价模型七、经济统计与数据处理1. 经济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经济计量模型与数据分析3. 经济测算与预测4. 数据库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八、中级经济师职业道德与法规1. 中级经济师职业道德规范2. 中级经济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监管3. 相关经济师法规法律的理解和遵守4. 经济师职业规范和执业要求的了解和遵守备注:以上内容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基本大纲,具体考试内容以各地考试机构公布的考纲为准。
中级经济师2023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2023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中级经济师考试旨在系统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宏观、微观经济分析能力、具备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分析、决策能力,能够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下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和相关经济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考试内容1. 政治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2.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3.经济学发展概况4.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经济学5.经济制度与变革2. 国民经济账户与国民收入核算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平衡3.国内生产总值4.居民收入分配与消费支出5.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3. 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1.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原理与政策目标2.价格总水平与物价理论3.货币供给与需求4.货币政策与利率5.财政政策与政府调控4. 国际经济与贸易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国际经济金融体系3.国际经济关系与对外经济合作4.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管理5.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外交5. 经济法基础1.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基本概念2.经济法的分类与特征3.企业法律制度与法规4.经济法的规范与监管5.经济法在经济运行中的应用三、考试形式中级经济师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共分两个科目,分别是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基础考试、经济管理与实务考试。
每个科目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综合应用题。
其中选择题占总分的40%,综合应用题占总分的60%。
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并回答问题,体现掌握的经济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合格标准中级经济师考试总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及格。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卷面答题,并根据要求准确、简洁、全面地回答问题。
对于经济理论知识和政策的理解准确性、判断分析的逻辑性、解答问题的清晰明了程度将作为评分的主要依据。
五、备考建议1.阅读理解: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和实际应用。
2.理论运用:通过解析宏观经济运行和制定经济政策的过程,理解各种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
中级经济师考题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题大纲 1.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1.1 经济学基础理论
1.2 GDP和经济增长
1.3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
1.4 失业和劳动力市场
1.5 国际贸易和汇率
2.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2.1 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
2.2 生产成本和利润
2.3 市场结构和垄断
2.4 消费者选择和效用最大化
2.5 企业决策和生产者行为
3. 经济运行和政策
3.1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3.2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3.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4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3.5 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
4. 经济学研究方法
4.1 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4.2 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
4.3 经济模型和预测
4.4 经济学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
4.5 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建议
5. 经济法律和经济伦理
5.1 市场竞争和反垄断法
5.2 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法
5.3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
5.4 环境法和环境保护
5.5 经济伦理和社会责任。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1.基础知识。
(1)宏观经济学。
基本概念、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宏观经济评价体系、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理论、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金融体系。
(2)微观经济学。
市场机制及其表现形式、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及其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与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等。
(3)经济数学方法。
微积分、矩阵代数、数理统计、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
(4)产业经济学。
企业行为分析、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产业政策等。
(5)经济法。
中国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及法律规范,经济法基本原则,合同法、公司法、财税法等相关法律。
2.专业知识。
(1)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周期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结构和增长理论、经济周期规律及政策应对等。
(2)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则、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及相关政策等。
(3)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金融市场治理、金融创新等。
(4)会计学。
会计理论、会计制度、会计信息传递、财务分析等。
(5)管理学。
管理学基础、组织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6)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理论、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等。
此外,还包括政治、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