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偏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附3例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附3例分析)
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 断。MD A 的腺上皮通常表现为C E A 、P K i - 6 7( > 5 %) 阳性
主诉 痛经 进行 性加 重 1 年 ,宫 颈 活检示 慢 l 生宫颈 炎伴糜 烂 。B 超示 宫颈 厚4 3 i r l l i 1 , 内见数 个液 性 暗区 。行 全 子宫切 除 。例3 患者 5 8 岁 体检 发 现宫 颈 肥大 ,表面 糜烂 ,入 院手 术治 疗 。B 超 示 宫颈 直径 4 5 r n n l 。行 全子 宫加 双侧 附件 切除 。 1 . 2 方法 :常规 固 定 、脱水 、切片 、H E 染 色 ,行 免疫 组化 s P 法
析 。结 果 :患者 年龄 3 9 5 8 岁 ,临 床表 现 为水样 白带 ,早期 可无 症状 ,妇检 表现 为 宫颈 肥大 质硬 ,不 同程度 的糜 烂 。镜 检腺 体 密集 杂
乱 ,大小不等,分枝状或出芽状生长 ,细胞异形性小,常见纤维间质反应 ,浸润超过正常腺体深度。结论 :MD AI  ̄床少见 ,易误诊或
1 . I 一 般资 料 :选 择 2 0 0 8 年 ~2 0 1 1 年3 例 微偏 腺 癌 患者 。例 1 患
5 0 %的病 例 同时 发生 黏 液性 卵巢 肿瘤 ,很 可 能大 多数 来 自宫 颈肿 瘤转 移 。本组 中有 1 例伴 卵巢 黏液 性囊腺 瘤 ,但 免疫 组织 化学染
色 提示 为卵 巢原 发 。
种分化极好的宫颈黏液腺癌命名为恶性腺瘤 ,后S i l v e r b e r g 和Ha r t
在1 9 7 5 年用 微偏 型腺 癌这 一名 称命 名该 瘤并 被wH 0 分 类 采纳 ¨ ] 。
由于其分化高 ,酷似正常的宫颈腺体 ,细胞异形性小 ,在活检时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子宫颈微偏腺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极少见的肿瘤,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诊断要点、免疫表型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现报道5例诊断為宫颈微偏腺癌,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大量稀黏液性白带,宫颈肥大和糜烂。

部分病例合并黑斑息肉综合征、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

病理特征为腺体轻度增生,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轻度异型性,腺体侵入宫颈壁8mm以上并有特殊间质反应。

癌胚抗原有肯定的阳性反应。

结论:诊断宫颈微偏腺癌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提出宫颈腺体有无不典型增生,多取材并尽量深取组织(>5mm)或高频电刀锥切宫颈活检,可早期及时诊断,防止漏诊。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腺癌诊断鉴别免疫组织化学Abstract Objective:Uterine neck micr-unsymmetrical adencarcinoma is exceptional tumor of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We are able to elevate accuratissime of diagnosis for this disease through approaching its clinical and patho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diacrisis highlight,immunologic manifestation feature.Methods we surveied and analyzed clinic,pathomorphologic,immunologic manifestation,diagnosis and antidiastole of five cases.ResultsIts main clinical appearances were vagina anomal bleeding,rheuma leucorrhea,cervical hypertrophy and anabrosis;some cases merged black speck polypus syndrome,hysteromyoma or tumor of the ovary;Its pathologic character was light accrementition of glandular organ with different size,anomal morphous,light heteromorphism,intruding into cervix wall over 8cm and special stromal reaction.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had confirmed positive reaction.ConclusionOn diagnosing uterine neck micr-unsymmetrical adencarcinoma,we should marriage clinical manifestation.Proposing cervical gland whether or not has atypical hyperplasia,repeatedly obtaining more sample,deeply (>5mm)getting tissue,or conically cuttingcervical biopsy by high frequency electro surgical unit,canhelp us diagnose this disease early period and promptly,also prevent missed diagnosis.Key words cervix neoplasm Adenocarcinoma Diagnosis,differential immunohistochemistry宫颈微偏腺癌(MDAC)是女性生殖系统极为少见的肿瘤,由于分化程度很高,细胞异型性极微,常与子宫颈黏液腺上皮细胞相似,而临床表现为恶性的一种子宫颈腺癌,常被漏诊或误诊。

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

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

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的临床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36例病人,对病人所有的病理形态学等医学文案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黏液样、宫颈肥大质硬及水样排液等症状。

病理形态学特征有腺体浸润深部血管、神经组织及浸润宫颈深部肌层大量黏液腺体等。

病理确认结果是:15例确诊是宫颈微偏腺癌,13例疑是宫颈微偏腺癌,2例是宫颈腺增生,3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没有发生恶性病变。

结论:早期宫颈微偏腺癌没有明显的现象,如果发生阴道流水时,宫颈质地会变硬;若检查确认是宫颈微偏腺癌患者,应该立刻进行宫颈活检术,及时的诊断治疗,促进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宫颈微偏腺癌;病理形态学【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06-01宫颈微偏腺癌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特殊形态且较罕见的恶性腺上皮肿瘤疾病,也叫宫颈恶性腺瘤,临床发病率仅占宫颈腺癌的2%左右,形态组织和正常的腺体及宫颈内膜上皮非常相似,所以说早期的宫颈微偏腺癌症状非常难发现,从而导致手术治疗时间的耽搁,极少数病人发生了大范围的转移才能确认该病,这也间接导致病情加重,从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2]。

因为宫颈微偏腺癌发病率非常小,所以有关宫颈微偏腺癌的文献资料报道目前也很少,但是宫颈微偏腺癌已经引起医务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为了探究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意研究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患者36例,对其病理形态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治的宫颈微偏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年龄都在25~50岁,对其病理形态学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1.2 病理特点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学临床表现有:早期的宫颈微偏腺癌没有特别的表现,晚期的宫颈微偏腺癌会发生宫颈桶状变大,黏液样囊腔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宫颈壁会变厚,纤维组织会增生,内沾有少数粘液;显微镜监测会发现腺体密度尺寸不均,局部疏密,部分稀疏,其形状也呈不规则形状;宫颈管腺体会变大,病变的地方会发现浸润宫颈深部肌层的黏液腺体[3]。

宫颈微偏腺癌8例病理形态学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8例病理形态学分析
组 织化 学 和免疫 表型 特征 进行 分析 。
1 资 料与 方 法
爪状 、 头状 、 乳 桥样 及 出 芽 状 ) 腺 体 腔 缘 面 呈 花 边 , 状、 锯齿状 或乳 头状 突人 至腺 体腔 内形 成搭桥 现象 , 并 可呈 角状外 翻 , 内充 满粉 红色 黏液 , 腔 部分细 胞脱
中图分类号 : 3 . 3 R7 7 3 文献标识码 : B

舰 付
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任 大宏 一 杨 静 一
文章编 号 :007 4 (0 70 -140 10 —4 X 2 0 ) 20 3 ~2
宫颈 微偏 腺 癌 ( nma eit nAdn cri Mii l vai eoac— D o n maMD ) 一 种 高 度 分 化 的 恶 性腺 癌 。我 们 o , AC 是 收集 8例 MDAC患 者 资料 , 其 临床 、 理形态 学 、 对 病
法 ) E C - 9 、 K7 C 9 vme t 、 MA 等 即 C A、 A 1 9 C 、 K1 、 i ni S n
用 型试剂 , 用 微 波 修 复抗 原 。所 用 试 剂 和工 作 液 采 全部 购 自北京 中杉金 桥生 物技术 有 限公 司 。
2 结 果
2 1 子 宫颈 明显 肥 大 4例 , 正常 大 2 . 较 ~3倍 , 最厚 处达 3c 并且外 翻 呈桶 状或 拳 头状 。表 面 轻 ~ 中 m, 度糜 烂 3例 , 子宫 颈 口息 肉样 和菜花状 新 生物 2例 , 其 中 3例可见 肿瘤 浸 润 到宫 颈外 纤 维膜 下 。4例 向 外浸 润 到阴道 , 例 向 内浸 润 到 子宫 内膜 , 例 向输 1 1 卵管 转移 。
为 阳性表 达 )

宫颈微偏腺癌——文献复习附2例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文献复习附2例临床病理分析
3讨 论
宫颈微偏腺癌 ( iiadvao eoa io a MD m n lei i a ncrn m , A)又称 宫 m tnd c
颈恶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腺癌。由于瘤组织病理表现温和 ,
类 似正常宫颈黏液腺 ,极易漏诊 、误诊 ,H rWii 等Ⅲ at la R 报道 的误 lm 诊 率是3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特 殊染色及免疫组 4
bul s c uiia e c lta se fmae a uoa tb y fo lo a a q st:v gia r n fro tm la t n iod r m
m atei smpo n pdr ls uls m l ( B ) y s nc y tms de i mo i b l as pe E S h a e ys o i x
病 例 1 0 ,因 白带增多 1d  ̄ 。1个 月前无 明显诱 因出现 白 :4岁 0 .院 O A
织化学检查对诊断宫颈微偏腺癌有一定帮助。现总结讨论术后病理证 实的2 例患者,结合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早诊早治提供一些帮助。
1材 料与 方法
1 . 1临床资料
MD 病 好发 于 中老 年人 ,但 也有 发生在年 轻患者 的报道【】 A 2 。常 ' 3 与卵巢黏液性肿 瘤或性索间质肿瘤 并存 ,如卵巢黏液性 、子宫 内膜样 及性索 肿瘤 ,约l% 的患 者 同时患有P uz ehr综合征 … 1 et— ges J 。临床 上
as c t i t i s n h L C e ee cdn l t [ . s i e w t mua o e E 1 n o i p ci J o ad h tn it P g n g e n] N umuc l eod 0 0 01 ) 0 — 1 . e r su D sr, 1 , (1: 97 1 2 2 7

宫颈微偏腺癌89例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89例临床病理分析
收 稿 日期 : 2 o 1 4 - o 6 一 l O; 接 受 日期 : 2 o 1 4 - o 6 - 2 1
作者 简介 : 张新 阁.本科 ,主治 医师.研究 方 向: 病 理 学.T e l : 0 3 9 6 —
癌患者的治疗资料 , 探讨其鉴别诊断要 点 , 以加 深对 本病的认识 , 为及时诊断、 早治疗提供依据.
宫颈呈大量分枝状 , 部分迷路样分布 , 腺体形态大小 不一 , 有出芽状腺体 , 腺体向周围呈膨胀性生长 , 侵至
宫颈 纤维 肌层 .部 分 细 胞 脱 落 , 细胞核小 , 少 数 核 移
颈 微偏 腺癌 .
至腺腔表面或极向紊乱 , 细胞有轻度异型性 , 胞浆和 腺腔 内充 满黏 液 , 脉 管 内可见 癌栓 侵 犯 .免 疫 组化 结
果如 表 l所示 .
表1 与对 照组 免疫组 化表达率
1 . 2 方法
选配病理科专科大夫于阴道镜下取小块
宫颈组织 , 4 0 m L / L甲醛 固定 , 常规脱水 , 石蜡包埋 , 标本送快速冰冻切片 , 进行病理复片检查 , 以宫颈组 织学诊断作为最后确诊 , 另选 8 9例正常宫颈内膜腺
体作为对照组.除常规 H E切片外 , 均行免疫组化 s P 法测 定 C E A 、 C K、 p 5 3 、 K i 6 7 、 E R、 P R . 1 . 3 结果 判定 C E A、 C K阳性表 达 的棕色 颗粒 位 于
胞 质 内 及 膜 缘 ,p 5 3 、p 1 6 、 K i 67 - 、 E R、 P R 位 于 细 胞
例, 广泛 子宫 切 除加 盆 腔淋 巴结 清扫术 +放疗 +化疗
【 关键词 】宫颈微偏腺癌 ; 临床 病理特征 ; 诊断 【 中图分 类号 】R 7 3 7 . 3 3 【 文献标识码 】 A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内膜黏液柱状上皮细胞 , 浸润至深部的腺体分支特征 更加明显 , 细胞有 异型 性 , 间质 纤 维结 缔 组织 增生 并 包绕细胞 , 巴细胞浸润 , 淋 间质水肿 。有学 者报告 ¨ , J
此腺 癌细胞 含黏蛋 白成分 以酸性 黏蛋 白为主 , 常 与正 腺上皮 细胞 不同 , 似可解释宫颈微偏 腺癌患 者常有 大 量黏 液性 白带这一表现 。 因本病 有 “ 良性 ” 下特 征 【 : 异 型性 不显 著 镜 2核 J
例, 中1 其 例见个别细胞核有轻度异型性。6例术 前均行宫颈活检 , 诊断宫颈微偏腺癌 3 , 例 宫颈微腺 体 增生 2例 , 宫颈 腺体异 型增 生 1 。 例 行子 宫加双侧 附件 切 除术 4例 。术后 病 理示 子 宫 内膜 、 肌层 均 未 见 明 显异 常。单 纯子 宫 切 除术 2 例 。6例术后病理 均显示 宫颈 黏膜腺 体增 多 , 增生 的 腺体呈圆形、 多角形或卷曲状 , 排列紊乱, 背靠背” 无“ 现象 , 上皮细胞 似 正常 的宫 颈 内膜 柱 状上 皮 细胞 , 向 深层 浸润 , 浸润 性生 长 的腺体 呈 出芽 状及 巢状 排列 , 周 围有纤维组 织包 绕 及黏 液 。细胞 异型 , 大 、 规 核 不 则 , 色质稍粗 , 布不 均 , 染 分 核仁 不 明显 , 见核分 裂 可 相 。病 理诊 断 : 宫颈微偏 腺 癌 ( 双 卵巢黏 液 性囊腺 伴 瘤1 ) 例 。6例 癌 组 织 上 皮膜 抗 原 ( M 均 呈 强 阳 E A) 性, 癌胚抗原 ( E ) C A 灶性 阳性 。 2 讨论 宫 颈 微偏 腺 癌 是 宫颈 腺 癌 的一种 类 型 , 为分 化 良好 的肿瘤 , 临床 少见 。本 病 的发 病年 龄 为 2 7 5 2 岁。其临床表现和肉眼外观与一般的宫颈黏液腺癌 相似 , 主要症 状表 现为 阴道分 泌物增 多 , 黏液 陛白 为 带样 , 多 , 分表 现为 阴道 流血或 血性 白带 。妇 科 量 部 检查常发现宫颈肥大、 糜烂、 结节样改变。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得到了明显的进展。

本文主要分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宫颈癌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变区域:宫颈癌通常在宫颈阴道交界处发生,可以
涉及到外环和内环多层上皮。

2、肿瘤分化程度: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高度分化型、低
度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病理类型包括鳞癌和腺癌两种。

3、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是常见的,常见转移
路径为盆腔淋巴结、髂淋巴结等。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对早期病变,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除+双侧附睾切除,经阴道手术等。

2、放疗: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可放置在盆腔内、盆腔外或盆腔内外同时放疗。

3、化疗:化疗一般结合放疗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4、中药辅助治疗: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具有良好的辅助
治疗效果,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三、宫颈癌的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可及时发现宫颈癌的病变。

2、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过度吸烟等,可减
少宫颈癌发生的机率。

总之,对于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 CI 52.82~66.04 33.04~46.21 21.36~33.36 16.58~27.76 10.28~19.91
7.06~15.59 3.26~ 9.95 3.26~ 9.95
3. 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44 篇文献报道 78 例 MDA 超声检查情况,提示宫颈部异常回声、宫 腔和/或阴道内积液 26 例,宫颈部增大 21 例;无明 显异常 13 例;宫颈占位性病变 7 例;宫颈多发囊性 改变 11 例。11 篇文献报道 25 例 MDA 患者 CT 检 查情况:18 例提示宫颈增大,宫颈部见低密度区及 蜂窝状改变,其中 6 例考虑恶性;其余 7 例未见异 常病变,其中 1 例经多次 CT 检查均未见异常病 变。13 篇文献详细报道 14 例 MDA 患者 MRI 检查 情况:10 例提示宫颈增大、宫颈黏膜增厚、宫颈多发 囊性病变,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增强扫 描后明显强化;2 例均为 MDA 治疗后复发,MRI 提 示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其余 2 例未见异常病变。 (2)宫颈细胞学检查:113 例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 性率 9.73%(11/113),仅 5 例疑及宫颈腺癌。大部 分需经多次(2~4 次)细胞学检查方可发现阳性病 变。(3)阴道镜及宫颈活检:14 篇文献报道 16 例 MDA 患者阴道镜检查镜下所见,大体特征:①宫颈 肥大、质硬,宫颈呈糜烂状,表面不平,增生状;②宫 颈肿块样外观,且可见表面血管增粗变形;③部分 病例可见宫颈表面多个腺体开口,黏液流出。
[Key words] 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 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Disease attributes
DOI:10.3760/cma.j.jssn.1673-4904.2016.05.012 作者单位:116033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栾贺现在辽宁省昌 图县中心医院妇产科,112599) 通信作者:韩璐,Email:hanludl@
结果
1. 临床症状特征:最终筛选获得 103 篇文献纳
入研究,涉及病例 266 例,以及我院诊治 2 例 MDA,
入选病例共 268 例。本研究中 MDA 发病年龄 20~
86 岁,平均 44.8 岁,中位数年龄 44.5 岁。30 例已
明确绝经患者,绝经年龄 31~86 岁。268 例 MDA
中 254 例描述了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见表 1。
表 1 254 例宫颈微偏腺癌患者临床症状[例(%)]
临床症状
例数
95% CI
阴道大量排液、排水或黏液
160(62.99) 57.05~68.93
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接触性出血 141(55.51) 49.40~61.62
下腹痛、腹胀
38(14.96) 10.57~19.35
PJS 及其家族史
17( 6.69) 3.63~ 9.77
·432·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年 5 月 5 日第 39 卷第 5 期 Chin J Postgrad Med,May 5 2016,Vol.39,No.5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论
著·
栾贺 韩璐
【摘要】 目的 对国内外宫颈微偏腺癌(MDA)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探讨其临 床及病理特征,为诊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分别以“宫颈微偏腺癌”“恶性腺瘤”中英文作为 检索词,检索 CNKI、WanFang、CBM、WeiPu 及 Medline 数据库在 1980 - 2014 年公开发表的临床病 例报道系列文献,并结合临床诊治 2 例 MDA,进行分析。 结果 发病年龄 20~86 岁,平均年龄 44.8 岁,中位数年龄 44.5 岁。临床症状以阴道大量排液及不规则出血为主;妇科检查常见宫颈肥 大且质硬。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 9.73%(11/113);通过宫颈活检术、分段诊刮术及宫颈锥切术确 诊 MDA 占报道病例 58.38%(108/185);免疫组化检查癌胚抗原(CEA)、P53 及 Ki-67 阳性率分别 为 93.91%(108/115)、75.44%(43/57)、100.00%(42/42)。MDA 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 早期确诊、临床分期及手术方法对预后尤为重要。 结论 MDA 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困难,易漏 诊及误诊;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重复且深层宫颈活检术或宫颈锥切术后行病理检查,并联合 免疫组化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术前确诊者,应依临床分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433·
adenocarcinoma of the cervix,MDA)又称恶性腺瘤, 属高分化黏液性腺癌,临床罕见。MDA 临床表现缺 乏特异性,肿瘤分化程度高,病理组织学改变轻微, 多次宫颈活检仍难以确诊,常易误诊及漏诊,使患者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我们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 MDA 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其独特的临床及病理 特征、诊治要点及预后情况,并获取证据,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分别以“宫颈微偏腺癌”“恶性腺 瘤”中英文作为检索词,检索 CNKI、WanFang、CBM、 WeiPu 及 Medline 数据库在 1980 - 2014 年公开发 表的临床病例报道系列文献,根据研究目的筛选所 检索文献。纳入标准:以论文形式发表、回顾性临 床病例分析、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 MDA、病例报告 中包含 MDA 临床资料简介及明确病理诊断;MDA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病变组织镜下见宫颈腺体由大 部分小叶性增生样腺体组成,同时明显可见浸润性 腺癌组分[3]。排除标准:原始数据不全、同人群发表 多篇文献、无法获得全文者。
尿失禁
3( 1.18) 0.00~ 2.51
注:PJS:黑斑息肉综合征
其中 17 例合并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及其家族史;3 例 MDA 表现为尿失 禁症状,但经相关检查均排除尿失禁症状,确证属
阴道大量排液。
2. 妇科检查情况:268 例 MDA 患者中,212 例 描述妇科检查情况,见表 2。
表 2 212 例宫颈微偏腺癌患者妇科检查情况[例(%)]
妇科检查情况 宫颈肥大或呈桶状 宫颈糜烂 宫颈质硬 宫颈结节状或表面凹凸不平 宫颈表面光滑 宫颈赘生物 阴道壁或穹隆粗糙 主骶韧带增厚
例数126(59.43)
84(39.62) 58(27.36) 47(22.17) 32(15.09) 24(11.32) 14( 6.60) 14( 6.6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the 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 of the cervix,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Clinical case reports about MDA or malignant adenoma during 1980 - 2014 published on CNKI, WanFang, CBM, WeiPu and Medline were retrieved and combined with 2 case with the sam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s Age of onset was 20 - 86 years old,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44.8 years, with median age of 44.5 years. Clinical symptoms of MDA showed massive vaginal apocenosis or irregular bleeding.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 common showed cervical hypertrophic and harden. The positive rate of cervical cytology examination was 9.73% (11/113). MDA diagnosed by cervical biopsy and conization accounted for 58.38% (108/185). Immunohistochemical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s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P53 and Ki-67 were 93.91% (108/115), 75.44% (43/57)and 100.00% (42/42). Main operation assisted with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early diagnosis, clinical stage and operation method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rognosis.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hysical signs are not obvious for MDA which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so it is easy to diagnose mistakenly and misdiagnose also. The positive rate of cervical cytology is usually lower, repeated and deep cervical biopsy or conization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clinical stage for the patients who were confirmed preoperative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