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考点分析及展望

合集下载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考点分析及展望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考点分析及展望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考点分析及展望一、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1卷理科数学考点对比分析(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必考题:60分.2.选考题:共10分.二、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展望从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卷理科数学的考点对比分析发现:(一)选填问题:1.考试热点:集合、复数、计算概率、数列(等差、等比)、函数(性质、零点、图象)、三角函数、向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切线、排列组合、指对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 2.考试冷点:统计图、球、三棱锥、正方体、几何概型、方程(黄金分割).(二)解答题:必考题部分:1. 考试热点: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四棱柱、四棱锥、折叠)、导数、解析几何(椭圆2次、抛物线1次)、概率统计(正态分布1次、概率统计2次)2.考试冷点:正态分布、抛物线3.题型的位置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概率统计:由2017年的第19题变到2018年的第20题,再变到2019年第21题,这种变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并非主流.其次是解析几何略有变化,由2017年的第20题变到了2018年、2019年的第19题,导数由2017年、2018年的第21题变到了2019年的第20题.选考题部分:22题的考点相对稳定,题型略有变化,都是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为背景,考查距离最值的求法、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初衷是与圆锥曲线遥相呼应。

23题的考点相对稳定,题型略有变化,都是以绝对值不等式为背景,考查不等式解法、不等式证明方法.与均值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相呼应.(三)全卷的呼应: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呼应:三角函数出现在小题中,解三角形出现在解答题中;2、解析几何的呼应:如果椭圆出现在大题中,那么双曲线与抛物线出现在小题中;3、立体几何的呼应:大题考查位置关系证明与空间角的计算,小题考查三视图、体积、面积计算;4、概率统计的呼应:大题考查统计分析与分布列,小题考查概率的计算;5、函数与导数的呼应:大题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小题考查函数性质、图象、指对数计算;6、22题与圆锥曲线的呼应,23题与均值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呼应.(四)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的展望:1、继续加强热点考查:比如集合、复数、计算概率、数列(等差、等比)、函数(性质、零点、图象)、三角函数、向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切线、排列组合、指对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但是随着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时代的到来,算法、线性规划、三视图有可能受到冷落.2、积极关注冷点:近几年未考的点,不意味着2020年不考,所以要注意兼顾.3、继续实现大题与小题在考点上的呼应,尽量不要重复考查一个考点.4、设问方式灵活开放,向新高考靠拢;5、适当降低试题难度,向新高考靠拢;6、注意探索题型位置的变化,近三年概率统计大题位置年年都变,所以今年有可能变回第19题,解析几何有可能变到21题,或者导数继续变回21题;7.22题、23题的考点相对稳定,试题背景与设问方式稍作变化.。

高三数学全国卷总结知识点

高三数学全国卷总结知识点

高三数学全国卷总结知识点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们将面临一场关键的考试,数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高三数学全国卷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在全国卷中,一次函数的考察比较常见。

主要考察知识点包括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等。

重点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函数表达式、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图像判断函数的性质。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也是高考中的重点。

要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顶点坐标以及开口向上还是向下等,这些都是解题时需要考虑的要点。

此外,还要掌握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方程的关系,例如求解方程、函数的复合等。

3.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点也经常在高考中出现。

需要掌握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例如定义域、值域、增减性等,以及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二、数与数列1. 多角函数多角函数是高三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全国卷中经常考察三角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图像等。

需要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其它相关函数的性质,以便灵活运用于解题。

2. 三角恒等变换三角恒等变换是解三角函数方程的关键。

要熟练掌握常见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能够利用它们快速简化方程式来求解。

3. 数列的性质数列是高三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全国卷中常考的知识点。

需要掌握数列的概念、递推关系、通项公式等。

此外,对于常见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要能够准确判断其特征并应用到解题中。

三、平面几何1. 相交定理相交定理是解平面几何问题的基本定理之一。

掌握相交定理的相关条件,并能够快速灵活地应用于解题过程中。

2.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掌握这些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利用它们解决与这些图形相关的几何问题。

2013-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各考点及命题分析

2013-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各考点及命题分析

2013-2019年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各考点及命题分析2020.3.14一.考试说明:2015年开始,增加了数学传统文化知识的考察(事实上在2015,2016年的试卷中已经有所体现,),强调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新课程数学学科确定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6个要素: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对于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如何落实在教育教学中是关键。

2020年考试大纲沿用2019年的,2019年题目开始向新高考过渡,突出能力的考察。

二、各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及难易程度:1、集合与常用逻辑:1个小题(15年考常用逻辑),属基础题。

集合主要考察交并补,集合基本关系,还会和解不等式,求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相结合。

2、复数:1个小题,属基础题。

考察复数四则运算,共轭复数、实部和虚部、模、对应的点坐标等概念。

3、函数与导数:2个小题(19年有3个小题)和1个大题,1个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分段函数,函数的图像及变换,利用单调性或图像比较大小,函数与方程,一般不需求导(12年两个小题都用到导数),属基础或中档题,1个小题主要考察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借助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简单应用),利用导数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综合应用,多次考察),15年选择压轴,18年填空压轴,且和三角函数相结合,一般属中等或偏难题;大题主要考察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借助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等问题,还会和方程、不等式证明(综合法,分析法)等知识综合,通常用到构造函数法, 隐零点设而不求法,分离参数法,观察法(取特殊点分析,有时要较强观察能力),换元法,用到等价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属难题。

4、平面向量:1个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偶尔会考),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行和垂直,数量积,模,坐标表示和坐标运算,另外向量也可能与解析几何(圆锥曲线)等知识相结合考查,属基础题。

近三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要览分析及命题特点

近三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要览分析及命题特点
精选课件
一、近三年全国高考试题要览分析
•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 第二章 函数 • 第三章 数列 • 第四章 三角函数 • 第五章 平面向量 • 第六章 不等式及其性质 • 第七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 • 第八章 圆锥曲线 • 第九章 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 第十章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 第十一章 概率 • 第十二章 概率与统计 • 第十三章 极限 • 第十四章 导数 • 第十五章 数系的扩充——精复选课数件
综合
掌握
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
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了解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空 间 向 量 ,空 间 向 量 坐 标 ,直 线 方 向 向 量 ,
空间
理解
平面法向量,向量射影 向量
空间 向量的加、减、数乘、坐标 运算;数 掌握
量 积 及 性 质 ;数 量 积 公 式 ;空 间 两 点 间 距
4
5
5
7
了解
参数方程的概念
理解
圆的参数方程
3
1
掌握 掌握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相关概念
精选课件 5
8
4
13
7
返回
第八章 圆锥曲线
考试内容
能力 层次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熟练 掌握 熟练 掌握 熟练 掌握
直线与圆锥 索曲线
熟练 掌握
轨迹方程 定值与最值
熟练 掌握 熟练 掌握
高考要求
湖 北 考 题 年 份 、分 值 全 国 设 计 考 题 省 份 个 数 2004 2005 2006 2004 2005 2006
有关概念
有关概念
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

2020-2023数学新高考全国卷总结

2020-2023数学新高考全国卷总结

2020-2023年数学新高考全国卷总结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作为考生备战高考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下面将对2020-2023年的数学新高考全国卷进行总结,从题型分布、命题特点、考点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来看一下2020-2023年数学新高考全国卷的题型分布情况。

一、题型分布1.选择题选择题一直是数学高考试卷中的重点和难点,2020-2023年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中的选择题依然占据了较大的篇幅。

选择题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类型,其中单选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简单的计算能力,而多选题则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2020-2023年的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中,选择题的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比例,考生需认真对待。

2.填空题填空题在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技巧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填空题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能力。

在2020-2023年的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中,填空题数量相对较多,考生需要加强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3.解答题解答题通常是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中的重点和难点,涉及知识面较广,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2020-2023年的数学新高考全国卷中,解答题的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每道题目的难度都较大,需要考生耐心思考,掌握解题方法,准确理解题意。

通过以上对2020-2023年数学新高考全国卷的题型分布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占一定比例,考生在备考时需全面准备,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2020-2023年数学新高考全国卷的命题特点。

二、命题特点1.紧密围绕课程标准2020-2023年数学新高考全国卷的命题紧密围绕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试图考查考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难度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试题设计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对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的题型和考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的选择题部分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其中,涉及概率、统计和函数的题目较多,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和运用。

二、填空题部分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填空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

题目设计灵活多样,有的题目涉及常见数学定理和性质,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解答题部分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题部分设置较多的证明和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推理和论证。

这部分题目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综上所述,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的整体难度逐年增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注重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培
养。

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练习,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应对高考数学试卷的挑战,取得理想的成绩。

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本文旨在分析过去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趋势和难点,提供有用
的备考参考。

考试趋势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主要体现以下趋势:
1. 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注重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 出现更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点和题型,如统计、概率、二次函数等等;
3. 注重团队协作与实际应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难点分析
一般来说,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组合数学和概率论;
2. 解析几何;
3. 向量;
4. 常微分方程。

需要指出的是,高考数学试题的难点不断变化,备考的关键仍在于不断跟进,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题型解析
根据过去几年的趋势,高考数学试题的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种。

选择题难度较低,但需要学生对各种知识点掌握得较为熟练;解答题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在解题方法上有较强的拓展性和应用能力。

总结
以上是本文对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和总结。

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掌握各种数学知识点的应用能力,把握数学试题的出
题规律和趋势,合理调配备考时间,保持研究的热情和动力。

祝愿各位考生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全国卷数学知识点分析

高三全国卷数学知识点分析

高三全国卷数学知识点分析高三是每个中学生都必经的一段时间,尤其对于理科生来说,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承载着许多学生的梦想。

全国卷作为高考模拟考试之一,是检验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对高三全国卷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部分: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高三全国卷中,涉及到的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高阶函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指数与对数函数等。

在高阶函数中,需要掌握函数的增减性、极值点、拐点以及函数图形的形态等相关概念。

同时,要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与微分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泰勒展开式进行函数近似计算的方法。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作为常见的函数类型,同样在全国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要掌握函数的解析式、图像特征以及函数的性质,如对称性、零点、最值等。

指数与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也是高三全国卷中常见的知识点。

要熟练掌握指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掌握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化简与运算法则,以及解指数与对数方程的方法。

第二部分: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三全国卷中常见的知识点。

数列主要包括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要熟练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求和公式等相关内容。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密不可分的。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高三全国卷中常会出现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题目。

要善于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并能熟练掌握归纳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

第三部分:集合与概率集合与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在高三全国卷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集合的并、交、差、对称差运算等,以及集合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

概率则是涉及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掌握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常见问题的解答。

在高三全国卷中,常见的概率题型有条件概率、独立性、排列组合等。

第四部分:解析几何与向量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大难点,也是高三全国卷中的重要知识点。

在解析几何中,要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的方程、空间几何体的性质、曲线与曲面方程的求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考点分析及展望
一、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1卷理科数学考点对比分析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必考题:60分.
2.选考题:共10分.
二、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展望
从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卷理科数学的考点对比分析发现:
(一)选填问题:
1.考试热点:集合、复数、计算概率、数列(等差、等比)、函数(性质、零点、图象)、三角函数、向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切线、排列组合、指对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 2.考试冷点:统计图、球、三棱锥、正方体、几何概型、方程(黄金分割).
(二)解答题:
必考题部分:
1. 考试热点: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四棱柱、四棱锥、折叠)、导数、解析几何(椭圆2次、抛物线1次)、概率统计(正态分布1次、概率统计2次)
2.考试冷点:正态分布、抛物线
3.题型的位置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概率统计:由2017年的第19题变到2018年的第20题,再变到2019年第21题,这种变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并非主流.其次是解析几何略有变化,由2017年的第20题变到了2018年、2019年的第19题,导数由2017年、2018年的第21题变到了2019年的第20题.
选考题部分:
22题的考点相对稳定,题型略有变化,都是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为背景,考查距离最值的求法、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初衷是与圆锥曲线遥相呼应。

23题的考点相对稳定,题型略有变化,都是以绝对值不等式为背景,考查不等式解法、不等式证明方法.与均值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相呼应.
(三)全卷的呼应:
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呼应:三角函数出现在小题中,解三角形出现在解答题中;
2、解析几何的呼应:如果椭圆出现在大题中,那么双曲线与抛物线出现在小题中;
3、立体几何的呼应:大题考查位置关系证明与空间角的计算,小题考查三视图、体积、面积计算;
4、概率统计的呼应:大题考查统计分析与分布列,小题考查概率的计算;
5、函数与导数的呼应:大题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小题考查函数性质、图象、指对数计算;
6、22题与圆锥曲线的呼应,23题与均值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呼应.
(四)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的展望:
1、继续加强热点考查:比如集合、复数、计算概率、数列(等差、等比)、函数(性质、零点、图象)、三角函数、向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切线、排列组合、指对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但是随着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时代的到来,算法、线性规划、三视图有可能受到冷落.
2、积极关注冷点:近几年未考的点,不意味着2020年不考,所以要注意兼顾.
3、继续实现大题与小题在考点上的呼应,尽量不要重复考查一个考点.
4、设问方式灵活开放,向新高考靠拢;
5、适当降低试题难度,向新高考靠拢;
6、注意探索题型位置的变化,近三年概率统计大题位置年年都变,所以今年有可能变回第19题,解析几何有可能变到21题,或者导数继续变回21题;
7.22题、23题的考点相对稳定,试题背景与设问方式稍作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