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技术论文
未来汽车新技术论文

未来汽车新技术论文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人均汽车拥有量也在逐步增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未来汽车新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未来汽车新技术论文篇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越来越收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
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的发展做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能够使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1、导言人类社会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这使得能源问题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而若想有效解决这项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发能够代替传统能源的新能源。
汽车是主要能源消耗因素之一,近年来,经过各国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多年的研究试验,几种新能源汽车已经被研发出来,并基本规划出了一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可以想见,未来在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将是主要发展趋势,而其在技术方面也将不断进步。
本文主要探讨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2、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类型2.1纯电动汽车传统汽车的动力能源是燃油,即汽车的发动机需要依靠燃油才能够产生巨大动力,从而驱使汽车运行前进。
但在燃油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从而给大气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
同时,燃油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在汽车中大量使用燃油也会加速能源的紧缺。
而纯电动汽车是一种利用电能来驱动运行的汽车,它将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以电动机代替,利用电能转化为动能,这一过程中不会向外界环境排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是由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器及相关控制系统所构成的,它完全使用电能,无须其他能源。
关于汽车新技术的3000字论文

关于汽车新技术的3000字论文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新的汽车技术正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为人们的交通需求提供更高效、更安全和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本论文将探讨当前一些重要的汽车新技术,并分析其对汽车行业和社会的影响。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行业最引人注目的新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智能算法,汽车可以自主地感知和应对道路情况,实现自动驾驶。
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提高交通的安全性,还能提高交通效率和舒适性。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还面临着法律和伦理问题,如责任归属和隐私保护。
因此,在推广自动驾驶技术时,需要权衡其优势和潜在风险。
电动汽车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技术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电动汽车使用电池作为动力源,减少了对传统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此外,电动汽车还具有低噪音和高效能的优势。
然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不足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推广电动汽车技术,需要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提高电池技术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
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智能化服务,如导航、远程控制和车辆诊断等。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然而,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也带来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汽车制造商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技术安全性的研究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安全。
结论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自动驾驶技术、电动汽车技术以及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然而,在推广这些新技术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合作,汽车行业将能够实现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论文

[标签:标题]篇一: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论文发动机新技术---缸内直喷式姓名:吴山林学号:5902111009 班级:热能111近年来,当代汽车汽车飞速发展,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带动汽车性能不断改善。
下面就现代缸内直喷式汽油机进行简单介绍。
汽油机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漫长历史,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阶段无不是以油气混合方式和机理的变迁为标志的。
早期的化油器式汽油机依靠化油器喉口气流流速增加所产生的真空度将汽油吸出被高速进气空气流雾化以及汽油油滴本身的蒸发而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汽。
油气混合比(空燃比=进气空气质量/燃油质量)取决于化油器喉口的设计和量孔直径,负荷的调节是由节气门的开度来调节进入汽缸的油气混合汽量来实现的,因此属于混合汽外部形成的量调节方式,且没有任何反馈控制。
由于汽油-空气混合汽能在相当宽的空燃比范围内点燃,这种不太精确的控制对早期汽油机的正常运行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汽车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作为汽车主要动力的这种化油器式汽油机废气中的有害成分(C O、H C和N O X等)对大气造成了污染,而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又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日趋加剧,因此汽车的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汽油缸内直接喷射从油气混合机理上可以解决变工况(如车辆加速时)和冷启动时油气混合不足的问题。
早期的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因喷射技术水平的限制,喷雾油滴的直径约为80μm。
计算表明,一滴这样大小的油滴在200℃空气中需要大约55ms才能完全蒸发。
如果发动机的转速为1500r/min的话,这段时间相当于495°CA(曲轴转角)。
显然,蒸发时间过长,在这种情况下油气混合不能主要依靠喷雾来实现。
随着汽油喷射技术的进步,现代缸内直喷式汽油机应用的汽油泵的供油压力已达到5~12MPa,又采用带旋流的喷油嘴,雾化性能得以提高,喷雾的油滴直径约为20μm,喷雾锥角可达50~100°,常压下的贯穿度约为100mm 。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范文(三篇)

汽车安全新技术展望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升汽车安全性能,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被应用到汽车制造中。
本文将展望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探讨其对提升汽车安全性能的影响。
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无人驾驶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汽车安全技术之一。
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汽车交通的格局,使得驾驶变得更加安全和舒适。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车辆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决策和控制。
这种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少人为驾驶引起的事故,提高驾驶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除了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安全系统也是未来汽车安全的重要方向。
智能安全系统包括了诸如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盲区监测等功能,可以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状态和周围环境,并在危险情况下进行预警和干预。
智能安全系统的应用将减少驾驶员的人为错误,提高事故的预防能力。
此外,智能安全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车辆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联网,实现交通信息的即时共享和协同控制,进一步提高交通的整体安全性能。
除了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安全系统,新材料的应用也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高强度钢板、复合材料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将使得车身更加坚固,具有更好的耐撞性和吸能能力。
这些材料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能,降低驾乘人员受伤的风险。
另外,先进的通信和导航技术也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车联网技术,车辆之间可以实时交换信息,如速度、方向和位置等,从而提高驾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导航技术则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路径规划,帮助驾驶员选择更安全、更高效的行驶路线。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安全系统、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先进的通信和导航技术将重塑汽车行业,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不可控因素,确保新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汽车维修新技术论文

汽车维修新技术论文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小编整理了汽车维修新技术论文,欢迎阅读!汽车维修新技术论文篇一汽车新技术应用和维修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高新技术已经应用到现代汽车上,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逐渐从舒适、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在汽车技术维修方面,也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的新的维修技术,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都体现出现代科技在汽修技术方面的充分发展和应用。
本文从汽车新技术应用和汽车新维修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我们更好地在汽车新技术和维修方面拓宽视野,明确汽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汽车;新技术应用;新维修技术;探讨前言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多数人们在选择自己的爱车方面注重不同,选择对象也不同,有的重视安全、舒适,有的注重节能、经济,有的注重动感和享受,但无论哪种,都要首选技术含金量高的车辆,同价位,越新款的车辆,所含高科技技术越多,性价比也越高。
1 汽车新技术应用(1)全铝发动机的应用。
随着工薪阶层的人们对家庭用轿车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使车的安全性不变,发动机马力提升,耗油更低是工薪层买车的首选,这就关系到发动机的技术应用,全铝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工薪层的要求。
当前,汽油发动机的缸体分铸铁和全铝两种,柴油发动机铸铁占绝大部分。
当前,以德系车为代表的家庭用车,都已经采用全铝发动机,比如一汽大众的CC、高尔夫、迈腾、速腾以及全新捷达;上海大众系列的帕萨特、全新桑塔纳、朗逸、朗行等都使用了全铝发动机全新技术。
全铝发动机具有多种优势,从使用来看,全铝缸体的优势就是重量轻,通过减轻重量实现省油。
除了重量上的差别以外,在生产过程中,铸铁缸体和铸铝缸体也有很多不同。
铸铁生产线占地面积大,对环境污染大,加工工艺复杂;而铸铝缸体的生产特点恰好相反,生产线占地面积小,对环境污染小;从性能上来看,功率损失小,马力提升幅度较大,最大轴距也提升,全铝发动机导热性和散热好。
汽车技术论文范文

在当今的社会中,汽车技术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关键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如汽车动力装置、底盘悬挂、车载电子、安全技术等等。
同时,也有很多新型汽车技术正在不断引领着汽车行业的发展。
本篇论文主要是围绕汽车技术的同步进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汽车技术的重要性。
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众所周知,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也是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对发动机技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提高发动机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上。
这就要求汽车发动机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1.增压技术:增压技术就是利用涡轮增压器,使空气通过排气管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与过去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增压技术发动机的动力反应更加直接,动力性更强,同时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提升。
2.缸内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是利用高压喷嘴把燃油以高速直接喷入发机缸内,在燃烧过程中充分混合空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同时还提升了发动机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
3.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是指利用电池和电动机辅助发动机来完成汽车的行驶动力。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并降低废气排放。
这种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二、汽车底盘悬挂技术的发展底盘悬挂技术在汽车行业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汽车提供较好的悬挂系统,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指标。
近年来,底盘悬挂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1.电子控制空气悬挂系统:电子控制空气悬挂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状态,调节悬挂系统的压力和高度,使车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性。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通过调节悬挂系统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的道路情况。
2.主动式悬挂控制系统:主动式悬挂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车辆底盘上的支承器官实现车身姿态的主动调节,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悬挂能力,降低了车辆轻重不平时的颠簸和震动。
汽车新技术论文

汽车新技术论文汽车技术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经历多次变革。
小编整理了汽车新技术论文,欢迎阅读!汽车新技术论文篇一电动汽车技术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已迈进汽车社会。
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环境严重污染、交通堵塞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倡导并鼓励研发、使用环保节能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能源燃料电池前言在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电动汽车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以形象地把它称为21世纪的交通工具、明日之星。
电动汽车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它集光、电、机、化等各学科领域中的最新技术于一体,是汽车、电力拖到、功率电子、智能控制、化学电源、计算机、新能源、新材料等工程技术中最新成果的集成物。
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于常见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来自蓄电池。
汽车行驶时,蓄电池电流通过控制器输入到电机中,电机输出扭矩,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驱动车轮转动。
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排出任何污染物,噪声也很小,而且不仅不消耗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还可应用多种能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修保养方便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
1. 电动汽车定义电动汽车是指全部或部分用电能驱动电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
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力常见的有各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2.电动汽车分类电动汽车的种类: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
2.1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EV):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
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2.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指能够至少从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既可消耗的燃料;也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
关于汽车现代汽新技术论文

关于汽车现代汽新技术论文汽车新技术论文篇一:《汽车安全新技术探讨》摘要:当前,汽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每年,由于汽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改进汽车的功能,增强汽车的安全运行条件,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介绍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分别描述其两种系统的作用、工作原理,这对于汽车的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要求的提高,汽车技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汽车技术主要是围绕着安全、舒适、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着更新换代。
交通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汽车发展的历史也是汽车安全技术不断提高的历史。
汽车安全应从整体上来考虑,不仅要在事故发生时减少人员的伤亡,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事故的发生。
1防抱死制动系统1.1含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英文翻译是Anti-lockBrakingSytem。
它能在汽车制动时,对汽车制动力的大小自动进行调节,让车轮在这一时刻不会由于制动太大或太小而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侧滑、丧失转向能力和跑偏等一些非稳定状态因素,并能够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以获得良好的制动性能、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
1.2ABS的作用ABS的作用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缩短制动距离。
在紧急制动的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滑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达到了最大,因此制动距离大大缩短。
(2)增加制动时的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时,四个轮子上的制动力是不一样的,ABS可以自动分配制动力防止车轮被完全抱死,从而提高了汽车在制动时的稳定性。
(3)减轻轮胎的磨损。
事实上车轮完全抱死会造成轮胎表面磨损不均匀,使轮胎损耗增加。
经过测定,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所造成的轮胎累加磨损费,已超过一套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造价。
(4)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新技术,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悬架、转向、制动、设计方法、新材料等方面,手写10-15页纸。
摘要:报告讲述了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悬架、转向、制动、设计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新技术,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讲述对这些新技术的看法和思考,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缸内直喷、FSAE比赛、差速器壳体改装、后轮转向、制动减配、新材料污染前言:自1886年“奔驰1号”诞生开始,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延续一百多年了,而他的作用也从当初的代步工具逐渐变的多元化。
依我看来现代汽车更像一件融合了高端科技的绝美艺术品。
汽车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过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空气污染是否跟汽车尾气排放有关?想必大家对2014年1月中科院关于汽车尾气排放占有率研究的乌龙事件还记忆犹新。
汽车尾气的排放到底占大气污染源的多少我能力有限,真的无法告诉你。
不过眼下很多汽车新技术都是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和安全舒适这个两个主题诞生的。
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汽车不断向着节能化、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人类的安全舒适度需求,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的需求带来问题,人类不得不动脑子解决这些问题。
我觉的百度文库里的这句话说得很好——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下面我就正式开始向大家介绍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动、悬架、转向、制动、设计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汽车新技术。
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这玩意是将自然界中的某种能量直接转换成机械能并拖动某些机械来工作的机器。
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
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汽油缸内直喷技术很久以前我在大街上看到宝马车屁股后面的车型标志总有“Li”字样,比如“530Li”。
通过强大的百度我知道了“L”是轴距加长的意思,“i”则是指缸内直喷。
然后我又去查缸内直喷是什么——采用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将喷油嘴移到了汽缸内部,利用电子控制系统精准控制燃油的喷射时间和喷射量,直接送入燃烧室与吸入的空气混合,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燃烧效果,输出功率更加强大,油耗也低于同级别传统发动机。
我已经把它的基本工作形式和优点都告诉你了,和汽油缸内直喷相对的就是传统的化油器电喷技术(歧管喷射)。
因为这些优势,缸内直喷技术早已成为了各汽车大厂商的主攻方向。
现在配有缸内直喷发动机的车型也越来越多。
比如2013年上市的第九代雅阁,新蒙迪欧(我还是喜欢叫他阿斯顿·蒙迪欧)等等,当然我最喜欢的马自达ATENZA(搭载创驰蓝天技术的发动机哦,很省油的)也要在今年国产啦。
这些技术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命名方式,大众FSI、菲亚特JTS、本田i-VTEC I、宝马HPI、马自达DISI、福特EcoBoost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为本人很喜欢马自达,所以就以马自达的DISI为例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DISI直喷系统作用是将雾化的燃油与空气在气缸内充分的混合,尽可能的使气缸内的空气得到冷却(雾化的燃油吸热汽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气缸内的温度。
),以此提高混合气的高填充率和发动机的高压缩比,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高性能和低油耗。
那么如何才能使燃油充分雾化呢?旋涡喷油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喷油嘴前端分布着六道经过复杂的高精度工艺加工出的导流沟槽,使喷出的燃油形成圆锥中空雾状,从而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和汽化效果。
怠速状态下,燃油供给系统会将压力降低至3Mpa,从而降低机械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发动机高负载时,燃油压力可高达11.5Mpa,以促进雾化,提高输出功率。
马自达在2006年以前就拥有两款直喷发动机,分别是自然吸气2.0L DISI发动机和2.3L DISI 涡轮增压发动机。
而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就要说这台于2012年入选沃德十佳发动机的SKYACTIV-G PE-VPS发动机。
相比普通4-1排气管,4-2-1排气管可以延长排气路径,减小排气备压,尽量减少燃烧室内的残余气体,从而降低气缸内温度,抑制高压缩比带来的爆震。
得益于较高的压缩比,辅以VVT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海外版马自达3上这台2.0L SKYACTIV汽油机在燃油效率和扭矩输出上都提升了15%以上。
与2.0升MZR发动机相比,2.0L SKYACTIV-G发动机的峰值扭矩从前者的182牛·米提升到了200牛·米,市区油耗从10.2升/百公里降低为8.5升/百公里,高速油耗从7.1升/百公里降低为5.8升/百公里。
从以上这些油耗数据可以看出缸内直喷技术真的很省油。
其实缸内直喷技术早在1917年就被应用在军事上了,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以及成本的问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发展历史就不在赘述了。
前几天我在《汽车之家》网站里看到一篇说文章说汽油直喷技术与雾霾和积碳产生有很大联系,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雾霾和积碳的元凶?谈直喷发动机的弊端”这篇文章看看,由于还有其他方面的新技术等着我来介绍,发动机方面我就说这么多了。
二、动力传动我是我们学校大学生方程式车队的一名队员,在车队里我负责的就是传动,一直觉得传动非常重要,好的动力要求一套完美的传动系统才能发挥出好的作用。
自己对传动很有感情,想着以后到车企也做底盘方面的工作。
这个专题我想谈谈自己感觉到的FSAE(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传动。
传动传递的是动力,那么你可能要问传递的路径是什么了。
动力从发动机输出后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毂最后传递到轮胎。
FSAE中传动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和作用。
输出功率和扭矩、传递和脱离动力、减速曾扭、变速变扭、使驱动轮差速、和其他系统配合、改变旋转平面(纵置发动机)、改变驱动轮旋转方向(实现倒车)。
由于油车赛采用的都是摩托车的发动机已经集成了离合器和变速器,电车赛也不需要离合器,所以这些都不用我们自己设计,我们要烦的就是剩下的那些了。
比如,差速器(包括差速器悬置支架)、链轮、调节链轮张紧度的偏心结构、轮毂球笼、半轴、油车换挡机构等等。
下面就我的一点点经验,向大家浅显的谈谈我在FSAE一年多来所见到的传动技术。
1、差速器国内FSAE使用的差速器主流就三种:Drexle德雷克斯勒差速器、Cusco库斯科差速器、Torsen托森差速器。
这个顺序是照价格高低排列的。
德雷克斯勒差速器从德国官网购买加上运费等等大概要2W人民币,非高富帅车队不能使用,国内像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车队都是使用这款差速器。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这款差速器使用起来会省很多事,不用做壳体密封、重量更轻、自带7075T6铝材制作链轮(与链轮通过花键链接不用考虑连接问题)、锁紧系数可调等等。
Cusco库斯科差速器和托森差速器差不多、不过深圳有个公司赞助中国赛项目,有几个学校用的是他们的差速器。
我们学校一直使用的都是托森差速器,托森的优点是便宜不到5000块钱就能搞定,性能也完全适应我们的比赛,缺点可以对比Drexle德雷克斯勒差速器的优点。
托森的密封壳体很多学校是铣的铝壳、我们学校两支车队去年都是用的亚克力壳体粘接。
优点是便宜好看,不过工艺要求很高,2013年就因为粘接问题漏油而不得不重新做了一个端盖。
今年我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改装托森的铸铁壳体。
寒假前我把差速器拆开,内部的蜗轮蜗杆全部标记了位置。
根据官网给的图纸以及在实验室实际测量画出了壳体图。
改装的好处是可以轻2KG左右,同时也可以解决和大链轮的装配问题(因为自己设计除了内部蜗轮蜗杆的位置要和原来一样外,其他结构我可以设计成我想要的,比如将原来的内花键改成外花键)。
但能不能成功影响因素也很多,各种孔的位置,机床加工精度,装配误差等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尝试失败。
但是我依然想去尝试,因为这种改装在国外已经有很多车队做了证明它是可行可靠的,而自己动手做更有一种乐趣,更是这场比赛的意思所在。
希望我们今年差速器壳体可以改装成功。
差速器的悬置支架虽然每个车队的样式都不一样,但作用都单一的是固定差速器,不过已经有车队将支架和举升杆合成一体,这样省去了很多重量。
2.链轮链轮这块结构没有什么可说的,齿数根据自己选的传动比来确定,各车队不同的主要是材料和加工工艺。
我现在知道的材料有40Cr、7075T6铝和钛合金。
40Cr最便宜但是重量大,后两种材料价格和性能差不多。
2013年我们学校油车采用的就是钛合金链轮,费用大概1000元,我看到后感觉真的很像一件艺术品。
3.调节链条张紧度的偏心结构2013年我们车队采用的是偏心轮调节链条张紧度,最后装链条的时候可把我累坏了,非常难调。
每次调节的时候必须保证左右两边的偏心轮同步转动,稍有偏差就内应力多大有掰开差速器壳体的危险(第一次漏油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当时就发誓明年一定要改进这个结构。
在赛场是额特意观察了其他车队的设计,发现这部分结构总共有三种不同类型。
第一种就是我们用的偏心轮结构。
第二种是正反螺纹螺杆结构,很好调节,只要转动螺杆就行了,但缺点也和明显,螺杆很单薄容易晃动,要知道传动系统不稳定是很严重的事,设计传动最重要的是稳定,没有很稳定的结构其他都是扯淡。
第三种是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
我们2014年的新车就准备采用这种结构,稳定易调节,需要制作不同厚度的垫片。
传动方面我就谈这么多,其实每个方面如果仔细研究下去都有很多内容可以做,国内车队也有很多技术创新,我们如果不去创新,每年做的车和去年没什么两样,那早晚会被其他强队甩开很远。
三、悬架前几天我在汽车之家论坛的视频里看过一篇专题视频报道,一共做了4期,叫“7款百万级SUV大横评”。
全面对比了奥迪Q7、宝马X5、奔驰M级、丰田兰德酷路泽、大众途锐、Jeep大切诺基、路虎第四代发现等7位重量级选手在加速、制动、公路行驶性能、交叉轴试验、综合越野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其中大排量、增压系统、全时四驱、分时四驱、中央差速器、四轮电子辅助等技术的作用看的真让人大呼过瘾,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可升降的空气悬架和电子控制悬架。
悬架简单讲就是车身与车轮之间连接装置的总称,由减震器、导向机构和弹性元件组成,空气悬架广义上就是用空气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