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吉林省2018年中考语文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2.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4.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出师表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含解析黄石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4.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案】13. C 14. 〈〈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 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C项表述错误, 〈〈天净沙•秋思》意在表现天涯游子之悲,描绘的深秋晚景图起陪衬作用。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比较分析两首词曲的思想情感可知,〈〈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渔家傲范仲俺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汇编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汇编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汇编5 白银(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

(5分)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3这首曲的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3分)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答23 (3分) 张养浩聚怒24 (2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意思对即可)鄂州(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

(2分)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3分)(一)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

每空1分,意近即可)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共3分。

意近即可)抚州(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社日谢逸①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

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

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③羹芹煮芹为羹。

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⑥东皋水畔高地。

⑦举趾举脚,下田。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亲爱的同学,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在田字格中或横线上书写诗文名句、对联和交际语句,<第1——7题每题1分,第8、9题,每题各2分,书写1分)b5E2RGbCAP1、关关睢鸠,。

<《诗经·关睢》)2、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5、,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借明月对远隔千里的胞弟表达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

7、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核弹专家林俊德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我们可以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来概括他无私奉献的一生。

p1EanqFDPw8、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文学社开展以“我爱校园”为主题的对联征集活动。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下联:。

9、暑假,王阳同学和爸爸、妈妈去长白山旅游。

在大巴车上,王阳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吸烟,他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了香烟,并表示歉意。

假如你是王阳,请把委婉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DXDiTa9E3d二、阅读<46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RTCrpUDGiT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本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地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一)1. 名句积界与运用(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

(《论语·子罕》)(2)________,_______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匹夫不可夺志也(2). 采菊东篱下,(3). 悠然见南山。

(4). 日暮乡关何处是?(5). 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无可奈何花落去(7). 似曾相识燕归来(8). 烽火连三月(9). 家书抵万金。

(10). 醉翁之意不在酒,(11). 在乎山水之间也(12). 峰峦如聚,(13). 波涛如怒(14). 落红不是无情物,(15).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吉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

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

①一坐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

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

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__③__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______”改为“_______”。

(2)“贫瘠”中“瘠”的读音是“________”。

(3)①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

(4)②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③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A .;B .,C .——D .? 6.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不亦君子乎2.【答案】会当凌绝顶3.【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答案】(1)因为虽然(2)jí(3)座(4)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

(或一路上我猜测过它的容貌)(5)B【解析】(1)“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和“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两个分句间应为转折关系,故应将“因为”改为“虽然”。

(2)注意不要将“瘠”读成“jǐ”。

(3)“座”为名词、量词,“坐”常用作动词。

(4)此句为成分赘余,“设想”或“猜测”用词重复,应刪除其一。

(5)问句的各分句之间的标点应用“,”。

【考点】(1)关联词语的运用。

(2)汉字的字音。

(3)汉字的字形。

(4)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

(5)标点符号的运用。

6.【答案】A【解析】B.拟人、对偶;C.拟人;D.夸张。

【考点】修辞手法的辨析。

7.【答案】B【解析】A.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谦敬错位;C.称呼不礼貌;D.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

褒贬误用。

【考点】语言运用得体及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二、阅读8.【答案】宋代或北宋【考点】文学常识。

9.【答案】A【解析】“把酒临风”和A项中的“临”均为“面对”的意思。

B.到,到达。

这里指登上。

C.临近。

D.靠近。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10.【答案】示例:“衔”“吞”两字使洞庭湖充满生命力,生动描绘出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从拟人修辞角度或词语运用角度,表现洞庭湖气势磅礴回答即可。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为:(洞庭湖)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从修辞上看,此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从炼字上看“衔”“吞”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整句话描绘出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荡无涯。

2018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古诗文真题

2018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古诗文真题

2018年全国部分省市古诗文中考真题【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赏析一、古诗文阅读(一)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上阙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带风景的大不相同。

B、上阙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副充满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见,不能如愿而归。

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

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

(二)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伐竹取道.策之不以其道.B、全石.以为底一食或尽粟一石.C、日.光下澈主人日.再食D、不可知其源.林尽水源.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调素琴B、似与游者.相乐至于负者.歌于途C、潭西南而.望思而.不学则殆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有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5分)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

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

(1分)(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杨柳枝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

(1分)(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2分)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5分)秋月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的“碧”的意思是。

(1分)(2)本首诗题为“秋月”,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分)(3)这首诗通过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一雁度南楼”的“度”的意思是。

(1分)(2)简要赏析“一雁度南楼”中“一”的妙处。

(2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5分)太原早秋李白(唐)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②,无日不悠悠。

【注释】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

②汾水:汾河。

黄河第二大支流。

(1)“梦绕边城月”中的“绕”的意思是。

(1分)(2)颔联写出了太原早秋的什么特点?(2分)(3)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2)简要赏析“只有空床敌素秋”中“敌”的表达效果。

(2(3)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释】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1)“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的意思是。

(1分)(2)由“萧萧梧叶送寒”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分)(3)最后两句为什么要写“儿童挑促织”的画面?(2分)十、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题。

(5分)塞下曲许浑①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1)“秦兵半不归”中的“归”的意思是。

(1分)(2)“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5分)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中的“殊”的意思是。

(1分)(2)诗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请做简要说明。

(2分)(3)试分析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这两句写景句在诗中的作用。

(2分)十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5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公元726~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莫遣沙场匹马还”中的“遣”的意思是。

(1分)(2)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第二句中的“满”字作简要赏析。

(2分)(3)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5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①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三春:暮春。

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1)“岁岁金河复玉关”中的“复”的意思是。

(1分)(2)作者运用昭君青冢的典故,有什么用意?(2分)(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征人之怨?请简要分析。

(2分)十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5分)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空令岁月易蹉跎”中的“易”的意思是。

(1分)(2)诗歌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2)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

(5分)华子冈[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云光侵履迹”中的“侵”的意思说。

(1分)(2)全诗展示了怎样的画面?(2分)(3)后人对诗中的“侵”与“拂”推崇备至,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2分)十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社日谢逸①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

东皋⑥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注】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诗人。

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②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③羹芹:煮芹为羹。

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⑥东皋:水畔高地。

(1)“举趾待耕耘”中的“趾”的意思是。

(1分)(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分)(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立春偶成(南宋)张栻律回岁晚①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②。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岁晚:年终。

②参差:高低不齐。

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1)“春到人间草木知”中的“知”的意思是。

(1分)(2)“便觉”二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3)赏析“草木知”到“生意满”的变化过程。

(2分)十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除夜宿石头驿【注】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旅馆时感慨自身遭遇而作。

(1)“明日又逢春”中的“逢”的意思是。

(1分)(2)列举诗中的一个修辞手法,作简要说明。

(2分)(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思?(2分)十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山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

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辛弃疾为“仓部郎官”。

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

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青山欲共高人语”中的“欲”的意思是。

(1分)(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赏析“青山”“烟雨”的表达效果。

(2分)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如梦令春思①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③,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贬谪之地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②百舌儿:鸟名。

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这里是词人的自我呼叫。

(1)“惊起五更春睡”的“更”的意思是。

(1分)(2)赏析句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2分)(3)“莫忘小桥流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参考答案一、(1)(1分)过夜。

(2)(2分)句中的“斜”字,可谓精妙之极。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即将天亮的落潮之际。

(3)(2分)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无限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寂寞、凄凉之情。

二、(1)(1分)清晨。

(2分)深红浅红的桃花瓣上略带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3)(2分)作者以动衬静,侧面表现了自己闲适而恬静的心态。

三、(1)(1分)尚且(2)(2分)沙漠辽阔、天空晴朗、马匹肥壮、胡笳哀鸣、白云飘飞,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壮美风景。

(3)(2分)大雁南飞,诗人却只能滞留塞上,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用大雁比喻飘泊异乡的自己,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四、(1)(1分)等待。

(2)(2分)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

(3)(2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排列成行的新柳,写作清一色的新妆美人,赋予柳树以人的姿态与感情,突出了新柳的轻盈、美丽,写活了柳的风姿,引人联想。

五、(1)(1分)碧绿。

(2)(2分)本诗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

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

(3)(2分)通过对静观秋光月色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

六、(1)(1分)飞越。

(2)(2分)“一”字巧妙地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通过雁子的孤独影射出诗人的孤单。

(3)(2分)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的思乡之情。

七、(1)(1分)围绕,环绕。

(2)太原秋天的威势来得早,秋霜很浓,寒风凛冽。

(2分)(3)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