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检查质量信息反馈
院感季度工作总结

篇一:第二季度院感总结二〇一三年第二季度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总结一、召开“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6月5日,由刘媛副院长主持,刘奇杰副院长、医教科、办公室、药械科、门诊部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25人参加的“院感专业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首先通过了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各科室“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的决议;通报了2013年上半年院感工作和医院环境生物学、消毒灭菌物品监测结果。
分析了2013年上半年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情况。
并认真讨论了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院感委员会委员对我院感控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感染控制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及全院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要求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提高防控意识,保证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
二是要求各科室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制度及预防措施。
三是科主任、护士长应各负其责,监管好本科室感染控制的每个细节,认真做好自查自纠,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院感质量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安全1、每月组织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按“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标准”,对各科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手卫生、院感病例上报等进行检查考核,对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生物监测。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监测不合格等情况,及时反馈、整改,至合格。
2、平时注重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
对新生儿室、产房存在的医护人员进出不能及时更换工作服、佩戴帽子、口罩及手卫生等问题,及时与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要求给工作人员配备需要更换的工作衣、工作鞋。
主管院长多次在行政查房中要求科主任、护士长要高度重视新生儿室的院感工作,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和手卫生的管理,使此项工作得到改善。
3、及时应对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3年4月24-25日妇产科、儿科4例发生新生儿感染“轮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
事件发生后,科室及时上报,护理部组织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院内感染事件及时得到控制。
《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反馈记录登记》

《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反馈记录登记》检查时间:202x年1月3日抽查存在问题:一、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治疗时未带口罩帽子二、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不清,利器盒、垃圾袋使用不合理。
三、消毒液、无菌物品使用未注明开启日期,无菌包布不清洁。
整改措施:一、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治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
二、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清楚,合理使用利器盒与垃圾袋。
三、消毒液、无菌物品使用时及时注明开启日期,保持无菌包布清洁。
持续改进措施:督导检查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工作;督促重点管理部位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医院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储存保管、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
签字:李雪妮医院感染月检查反馈查检时间:202x年2月2日抽查存在问题:一、消毒液、无菌溶媒、无菌容器未注明开启日期。
二、利器盒及一巾一带使用不规范,护士操作时未戴口罩。
整改措施:一、消毒液、无菌溶媒、无菌容器使用时注明开启日期。
二、利器盒密封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持续改进措施: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严格监督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签字:李雪妮医院感染月检查反馈时间:202x年3月18日抽查存在问题:一、无菌包布未见本色,无菌持物钳有锈迹。
二、院感记录不全、无自查记录。
三、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淆。
整改措施:一、更换新的无菌包布与无菌持物钳三、院感记录及自查记录及时补齐。
三、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物权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知识的培训。
持续改进措施: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等的实施情况。
督导检查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工作;督促重点管理部位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签字:李雪妮医院感染月检查反馈时间:202x年4月14日科室:妇产科1负责人:卢晓雯存在问题:一、无菌区域不明确。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季度工作总结5篇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季度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2021年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季度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自2021年以来,我们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在全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感染管理工作。
在上一季度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强了科室内部的管理,加大了对感染控制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了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
在本季度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科室内部管理本季度,我们重点加强了科室内部的管理工作,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加强了对感染管理相关设备和药品的管理。
我们着力打造了一个严谨规范的管理体系,力求保障患者的安全。
2.加大感染控制力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感染控制水平,我们在本季度对感染管理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手术室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等多个方面。
我们通过加强培训和监测,有效地降低了这些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水平。
3.开展科研和宣教活动为增强科室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科研和宣教活动。
我们邀请了感染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我们进行讲座,开展了感染管理知识竞赛和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4.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在本季度,我们加大了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力度,与手术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等科室共同探讨了感染管理相关问题,加强了信息交流和共享,达到了优质的医疗协同效果。
二、工作成果经过本季度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1.感染率明显下降通过加强培训、宣教、监测等多种手段,我们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室感染率、呼吸道感染率、血液感染率等多个方面的感染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体系化管理初步形成在本季度,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化管理机制,包括了感染管理流程、培训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等多个方面。
这为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本季度组织的科研和宣教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院感质控反馈汇报》

《院感质控反馈汇报》xx年4月23日上午,我院接受各相关专业质量控制考核工作,其中院感专业质控考核结果汇报如下:一、考核内容及结果1、查阅相关资料:1)查阅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流程合理。
2)查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每月有质控、有记录、有奖惩。
3)查阅有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记录。
4)查阅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证书,资质齐全。
5)查阅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记录,本年度尚未召开。
6)查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全员培训情况,有记录、有课件、有签到、有照片、有考核、有试卷。
7)查阅消毒隔离管理情况。
有制度、流程、操作规范。
8)查阅医疗废物管理情况。
有制度、职责、流程,有培训,专人管理。
2、现场检查情况1)查看口腔科压力蒸汽灭菌记录项目齐全,符合规范;查看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个人防护工作到位;查看消毒灭菌流程符合规范。
2)考核放射科工作人员洗手操作符合规范,考核一名护士洗手操作不到位。
现场观察一名护士操作后洗手符合规范。
3)现场查看部分非重点科室未配置干手设施。
4)查看病房治疗室:利器盒置于操作台上不符合要求,医疗废物桶未加盖不符合要求;查看安尔碘注明打开日期和时间,符合规范;查看快速手消毒剂未注明打开时间;查看无病房终末消毒记录;查看无消毒剂浓度监测记录。
5)现场查看医疗废物暂存间情况:暂存间结构符合规范,专人管理,内部清洁,周转箱摆放整齐,有消毒记录、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及量杯。
查看医疗废物交接记录符合规范。
查看周转箱内感染性废物包装袋注明日期、种类、未注明科室来源,利器盒盖未锁死,注明日期、科室来源为护士站。
6)现场提问一名护士手卫生概念未答出。
现场提问另一名护士锐器伤的处理回答正确,标准预防概念回答基本正确。
现场提问保洁人员医疗废物分类及具体内容部分回答正确。
查看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报告,每月一次,结果均为阴性。
提问我院使用的消毒剂种类,拟查看消毒剂采购资质,由于时间关系未成行。
2020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

201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201*年第二季度医院受到感染管理质控小结201*年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结院感办按年度年终工作计划的要求,二季度对全院医院感染质量每周不定时每月督查、每月需要进行全面督查,现将二季度督查情况总结如下:一、优点1、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认真,落实几项医院感染管理两项制度,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时考核。
院、科两级管理组织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全面检查,对检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2、按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规范的要求,院感办二季度对全院住院病人全而监测,及时发现专科医院感染病例;开展目标性监测两项,即外一科ICU和外三科手术切口风险预警;二季度院、科两级共采集洗涤、灭菌物品及环境卫生学样本449件,其中414件合格,合格率93%, 并对监测资料总结、分析、反馈,提出干预措施,。
3、二季度院、科两级加强进一步提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反复督查指导,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正确率和依从性有了非常明显明显的提高,并加大对手卫生设施、设备的投入。
4、多部门协作,完善多重耐药菌的报告程序,发布耐药菌监测信息,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认真做好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
5、按CSSD要求,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全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实行了供应室集中供应及手供开始集中一体化工作模式。
6、大部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抗菌认真落实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二季度运行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58.9%。
7、大部分科室能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基本正确。
二、缺点I、部分医务人员不能掌握医院管理应知应会知识。
2、部分科室医生手卫生把手依从性较低,洗食指征不能熟练掌握。
3、个别科室安尔碘、碘伏、棉签打开无开启时间4、个别科室对冲洗物品、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合格的样木未及时进行原因分析。
5、个别科室医院感染病症未及时上报。
6、部分医务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职业暴露上报流程。
医院感染检查整改报告

医院感染检查整改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和医疗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我院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检查工作,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二、检查情况通过对我院各科室、病房、手术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检查,发现了以下问题:1. 病房消毒不到位:病房内部分地面、墙壁、床铺等位置存在不洁现象,消毒频率不够。
2. 手卫生操作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进行手卫生时,未按规定程序操作,手部清洗不彻底。
3. 医疗器械不清洁:部分医疗器械清洁不到位,存在细菌滋生的风险。
4.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部分医护人员在操作中未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
5. 患者隔离措施不完善:在感染病例的管理上存在欠缺,未及时隔离患者、控制传播。
三、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院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病房消毒:对医院各科室、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增加消毒频率,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度。
2. 规范手卫生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明确手卫生操作的流程和规范,加强监督检查。
3. 提高医疗器械清洁标准:加强医疗器械清洁工作的培训,制定清洁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度。
4. 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培训:对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明确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要求。
5. 完善患者隔离措施:建立健全感染病例管理制度,及时隔离患者,加强传播控制措施。
四、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效果,我院进行了跟踪调查和抽样检查。
经过数月的整改工作,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1. 病房消毒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病房内地面、墙壁、床铺等位置的清洁度明显提高,消毒频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2. 手卫生操作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手部清洗彻底,手部细菌感染的风险降低。
3. 医疗器械清洁标准得到了提高:医疗器械清洁工作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细菌滋生的风险降低。
4.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得到了加强:医护人员普遍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工作有所改善。
院感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院感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医院感染管理(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HIM)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医院感染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与处理、医院感染相关培训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
一、医院感染检查存在的问题1. 医院感染监测方面(1)监测指标不全面,部分医院缺乏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测。
(2)监测数据收集不及时,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3)监测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科室。
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1)部分医院缺乏完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2)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掌握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存在违规操作现象。
(3)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手卫生、无菌操作、消毒灭菌等。
3.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与处理方面(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不及时,部分医院存在瞒报、漏报现象。
(2)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处理不彻底,未能深入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4. 医院感染相关培训方面(1)医院感染培训内容不全面,部分医院仅针对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2)医院感染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培训。
(3)医院感染培训效果评估不足,无法准确了解培训效果。
5.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方面(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医院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操作规程。
(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制度形同虚设。
(3)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感染管理需求。
二、医院感染整改措施1.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1)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增加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测。
(2)建立监测数据收集、反馈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3)加强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1.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和意识。
2. 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3. 感染监测和报告不及时: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不够完善,导致感染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不及时,难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 消毒和无菌操作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5.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环节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废物的泄漏和环境污染。
6. 人员培训不足: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开展感染管理工作。
三、整改措施1. 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
2. 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 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确保感染信息的及时收集、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 规范消毒和无菌操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熟练掌握消毒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感染风险。
5.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加强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环节的管理,防止废物泄漏和环境污染。
6. 加强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检查质量信息反馈
为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效的控制医院的感染,根据我院实际,感控办定期不定期到相关科室进行的监督、检查,现将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反馈如下:
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抽查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灭菌后的器械和物品进行监测,全部达标。
二、发病率监测:医院感染发率在标准范围内,无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
三、科室管理方面:大部分医护人员都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但个别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七步洗法操作不熟练、手卫生依从性差。
个别科室消毒记录不及时,物品摆放较乱,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较规范,个别科室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管未及时毁形处理。
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有混装现象。
个别使用后的针头没有放入利器盒。
个别科室地面遗留有污染的棉签。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全部达标。
以上存的问题原因分析:
1、个别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2、个别科室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3、个别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
1、加强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意识。
2、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3、规范操作,重视院感制措施在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的落实。
新蔡信和医院感控办
201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