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分提升练习试卷(5份) 人教课标版3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分提升练习试卷(5份) 人教课标版3

优分提升练(五)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Ⅰ为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图,图Ⅱ是某摄影爱好者在图Ⅰ中甲、乙、丙、丁某地拍到的“草原落日圆”美景。

读图,完成1~3题。

1.拍摄“草原落日圆”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Ⅰ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拍摄“草原落日圆”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7月1日23:40B.7月1日24:00C.12月1日23:40D.12月1日24:003.图Ⅰ中Z河( )A.上游地势低洼,流速缓慢B.中游峡谷险滩广布C.下游支流众多,短小急促D.7、8月河水暴涨雾凇又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水晶。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丰满大坝以下松花江河段雾凇景观的真实写照。

读松花江吉林市河段和丰满大坝示意图,完成4~5题。

4.松花江吉林市河段( )A.由西北流向东南B.丰满大坝建在陡崖处C.流量稳定,冬季不结冰D.含沙量大,流速快5.吉林松花江畔雾凇景观的成因有( )①充足的水汽②地处河谷,风力较弱③水温与地面温差大④地面温度高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城市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

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判断(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0°~3° S,是东非高原的火山丘,海拔5895米。

下图是山体自然带(Ⅰ-Ⅵ)从高空垂直俯视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Ⅰ带附近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大理岩B.石灰岩C.花岗岩D.玄武岩11.图中Ⅰ、Ⅵ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积雪冰川带、热带草原带B.高寒灌木林带、热带荒漠带C.高寒荒漠带、热带雨林带D.寒带苔原带、热带季雨林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2Word版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2Word版含解析

小题提速练(二)(时间:20分钟分值:44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东力诺“光伏发电”项目,在华北平原沂南县岸堤镇兴旺庄村,为目前境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去年6月份已发电,年发电量约5 000万度,一期工程规划占地1 000亩,后期工程规划占地3 000亩。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是()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B.靠近消费市场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D.山地、丘陵面积广大2.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1.A 2.A[第1题,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全年除7、8月份雨天天气较多外,其余各月少,日照时间长,A正确。

该地发电主要是并入国家电网输入发达地区,当地消费有限,B错误;该地处于36°N附近,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全年并不较大,C错误;山地、丘陵面积大,不利于太阳能工程建设,D错误。

第2题,要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朝向上太阳能面板最好全天正对太阳。

该地区纬度为3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两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则两分日时: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A正确。

]辽东湾海岸经历了多次变迁,这种变迁既是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影响。

明末清初大量移民开发,以及20世纪80年代前人口自发迁入辽河流域,促进了流域的大规模开发,1950年后为扩大灌溉和保护生态,辽河干支流先后兴建了若干水利枢纽工程。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33份)-人教课标版7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33份)-人教课标版7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33份)-人教课标版7专题突破练15交通运输布局专题突破练第29页(2017·河北衡水中学联考)2016年11月1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透露,中国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衔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

据此完成第1~2题。

1.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工业发达C.历史文化悠久D.人口稠密2.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我国对新加坡的依赖C.增加当地的就业D.获得高额利息答案:1.A 2.B民扩张重要的物资供应站。

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普敦早期城市迅速兴起的主要原因。

第6题,开普半岛远离开普敦市中心,半岛南北狭长,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这里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开普半岛适宜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区。

第7题,开普敦是南非西南海岸重要的港口和城市,从开普敦辐射出的多条铁路线、公路线对开普敦港口城市、沿线城市、内陆地区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开普敦港口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线通往内陆地区不仅扩大了开普敦港口的服务范围,也大大改善了开普敦城市对外交通的通达度。

(2017·江苏苏锡常镇调研)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充电设施对其普及具有重要影响。

按充电时间的长短,电动汽车充换站可以分为直充模式和快充模式,电动汽车充换站为获得充足的供电量,需靠近变电站。

下图为某城区充换站分布简图,该区域分为三个部分,市中心商业密集区、一环内市区、二环内市区,据此完成第8~9题。

8.①~④中,最适宜布局大型、直冲模式充换站的是()A.①B.②C.③D.④9.影响城市充电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有()①交通流量②空气质量③消费需求④人口年龄⑤土地价格⑥气温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答案:8.A9.B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充换站应靠近变电站,③错。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优分提升练(四)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优分提升练(四)新人教版

优分提升练(四)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4分)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的电站,侧重自发自用(自用比例大于50%),多余电量上网。

济南市(36° N,117° E)某光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014年12月23日,与巴西利亚达成屋顶分布式(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屋顶上)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合作意向。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资金 B.技术C.市场 D.土地2.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电站的环境意义是( )A.改善大气质量 B.保护生物多样性C.美化城镇环境 D.提高能源自给率3.12月23日,济南与巴西利亚( )A.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正午物影方向不同C.二者昼长差达到最小 D.日出方向大致一样读2015年某月某日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4~6题。

.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可能是( )尕海和洱海均是由于青海湖(咸水)萎缩分离出来的子湖,两湖均通过地下水与青海湖连通,洱海为淡水湖。

青海湟鱼是青海湖特产,受当地环境影响,生长缓慢,鲜嫩味美。

下图甲为青海湖水系示意图,乙为青海湖有关要素示意图。

(1)请分析洱海为淡水湖的原因。

(8分)(2)请分析青海湟鱼生长缓慢的原因。

(6分)(3)青海湖周围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城镇逐渐增多。

你是否赞成在此地区大力发展工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锡尔河流域以沙土为主,该地区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棉花种植区。

哈萨克斯坦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在世界上具有的优势资源包括铬铁石、锰、硼矿石、钼和铅、铜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中国是其主要贸易对象国,其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各种矿产品(包括石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为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试题:高考冲刺卷(十)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试题:高考冲刺卷(十)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冲刺卷(十)(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

“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

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

据此回答1~3题: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C.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3.四川是茶的发源地,但中华传统名茶多产自我国东部地区,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为提升“川茶”品牌影响力,四川应( )A.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茶叶质量B.推广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C.挖掘文化内涵,改进生产工艺D.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

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

如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据此回答4~6题:4.2001~2013年,“粤东西北”(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5.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技术密集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6.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C.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33份)-人教课标版7

【高中地理】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33份)-人教课标版7

专题突破练15交通运输布局专题突破练第29页(2017·河北衡水中学联考)2016年11月1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透露,中国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衔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

据此完成第1~2题。

1.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工业发达C.历史文化悠久D.人口稠密2.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我国对新加坡的依赖C.增加当地的就业答案:1.A 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边缘,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地理位置对中转港的影响比工业、历史文化和人口的影响大。

第2题,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一定是对我国有利,应从我国的利益来考虑。

从铁路线的规划来看,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可以连接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可以从陆地上避开新加坡,减轻对新加坡的过度依赖,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是低息贷款,因此不可能是获得高额利息。

(2017·宁夏银川二模)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千米,连接甲、乙两城市有三条交通线路。

下图为甲、乙两城市三条交通线的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线路P、M、N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A.国道、高速公路、高铁B.省道、高铁、高速公路C.省道、航空、内河航运D.村村通、航空、高铁4.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

线路M()A.沿线多桥梁和隧道B.运价最低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32千米处〚导学号〛答案:3.B 4.A解析:第3题,线路M、N距离近,线路较为平直,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

线路P距离较长沿线海拔较高,有可能是省道。

故选B项。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M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和隧道多。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二(Word版含解析)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二(Word版含解析)

小题提速练(六)(时间:20分钟分值:44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在一天中会经历生成、持续和消散三个阶段。

下图示意九华山平地区与山区雾的生成时间和持续状态。

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78194074】1.据图可知()A.平地区雾大都在5~9时生成B.平地区雾持续状态的峰值在6时前C.山区雾生成时间的峰值比平地区约早1小时D.山区雾的持续时间比平地区时间要短2.山区雾在20时前后还有一峰值,主要原因是()①山地热容量小②山区水汽不易散去③森林覆盖率高④山区风力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C 2.A[第1题,平地区雾大都在5~7时生成,A错误;平地区雾持续状态曲线为单峰型,峰值在7时前后,B错误;平地区雾生成时间峰值在6时前后,山区雾生成时间峰值在5时前后,山区比平地区约早1小时,故C正确;山区雾影响的主要时段在3~9时,而平地区雾影响的主要时段为4~8时,说明山区雾持续时间长,而且山区在20时前后持续状态还有一峰值,这在平地区不明显,D错误。

第2题,山区雾在20时前后还有一峰值,说明这段时间多雾。

其原因一是与平地区相比,山地热容量小,辐射降温快,二是受周围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散去,故①②正确。

森林覆盖率对雾的影响很小,山区与平地区相比,风力较弱,水汽不易被吹散,故③④错误。

]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酿造老陈醋的原料以汾河谷地出产的优质红高粱为主,汾河谷地有大大小小的醋企几百家,是全国醋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据此回答3~5题。

3.与老陈醋陈酿过程有关的气候条件是()A.年温差较大B.夏季降雨多C.冬季气温高D.冬季光照强4.汾河谷地发展老陈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①原料充足②能源丰富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众多醋类企业聚集该地,原因是可以()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B.减少原料运输费用C.共享该地的市场D.加强工业生产上的联系3.A 4.D 5.B[第3题,山西老陈醋陈酿期长,目的是为了使新醋中的水分减少,让新醋浓缩变成老醋,汾河谷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年温差大。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习试卷(16份) 通用4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习试卷(16份) 通用4

小题提速练(十三)(时间:20分钟分值:44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

从19世纪末到2007年,纺织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但到了2007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

2014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

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78194081】1.兰卡斯特县纺织工厂迁往拉美,主要是因为拉美()A.原料丰富B.市场广阔C.劳动力廉价D.科技先进2.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A.交通便利B.工业基础好C.技术发达D.市场需求大3.由于科尔集团的标杆效应,已经有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纺织企业计划到兰卡斯特县投资,这些企业的目的在于()A.获得集聚效益B.扩大美国市场C.塑造品牌效应D.提高科技含量1.C2.B3.A[第1题,兰卡斯特县纺织工厂位于棉花产地,美国的市场广阔,科技先进,但与拉美相比,拉美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纺织厂耗用劳动力多,所以迁往拉美。

第2题,交通、市场、科技都不是兰卡斯特县的强项,但兰卡斯特县曾是纺织名镇,拥有纺织工业基础,吸引了科尔的投资。

第3题,中、印的纺织业聚于此地,可以获取规模效益。

]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50米,沟壑纵横、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礴,像一座森严古城堡。

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

其景色奇特、千奇百态、变化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4~5题。

4.潜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生物作用D.冰川作用5.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潜蚀作用B.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台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C.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D.地壳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变干——阶地裸露——潜蚀作用4.B5.D[第4题,请根据材料信息,该地貌形成于河流阶地且区域泉水多、沟壑纵横,是流水潜蚀地貌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建议用时:30分钟)
(共17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2017·湖北宜昌模拟)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

读图,回答1~3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P2
D.不能确定
2.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 )
A.9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
3.如果M1所在山坡坡底有河流甲经过,M2所在山坡坡底有河流乙经过,M1所在山坡和M2所在山坡的森林植被人为破坏严重,则两坡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增加,径流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减少,径流总量减少
C.甲增加,乙减少,径流总量增加
D.甲减少,乙增加,径流总量减少
(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
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

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据此回答4~6题:
4.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
5.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7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
6.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
A.0°
B.12.5°
C.22°
D.34.5°
(2017·江西南昌二模)读“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及逐时气温(℃)变化图”,回答7~9题:
7.图示山地气温变化特点表现为( )
A.日温差大,年温差大
B.日温差小,年温差小
C.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D.日温差小,年温差大
8.该气象站,7月1日气温日较差可能是( )
A.3℃
B.7℃
C.10℃
D.14℃
9.受山地坡向影响,该气象站7月气温日较差最大,推测气象站7月位于山地的( )
A.南坡背风坡
B.南坡迎风坡
C.北坡背风坡
D.北坡迎风坡
(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人口条件的时期。

读“2005~2015年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中国总抚养比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期间“人口红利”最大的年份及此年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分别为( )
A.2005年38.8%
B.2009年26.9%
C.2010年34.2%
D.2010年25.5%
11.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到2025年( )
A.甲升高
B.乙降低
C.丙明显降低
D.甲、乙、丙均降低
(2017·河北衡水模拟)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

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一条支流。

读“不同时期头道拐—龙门区间(简称头龙间)水沙变化表”,回答12~14题:
12.2007年头龙间支流来水来沙量分别相当于1970~1979年均值的( )
A.2/3、1/6
B.3/4、1/4
C.3/4、2/3
D.1/3、1/10
13.下列因素与近年来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状况无关的是( )
A.黄土高原毁林开荒
B.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采空区
C.退耕还林、封山禁牧
D.窟野河等支流河道中采砂取土
14.河道泥沙沉积量和流域的降水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推测下图中最符合窟野河流域降水强度与黄河中游河道泥沙沉积量对应关系的是(
)
(2016·山东潍坊模拟)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口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15~17题:
15.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
A.0.775%
B.3.7%
C.0.885%
D.0.95%
16.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17.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小题增分练03 地理计算类
1.A
2.C
3.B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M1和M2的海拔均为500米,与山峰的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缓;与山峰的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陡,
因此M1处坡度陡,M2处坡度缓,P1>P2。

第2题,由图知山峰的高度为625米,为山脊线的最高点,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判断①地海拔为600米~625米,②地的海拔为400米~500米,其高差100米<H<225米,结合选项,答案选C。

第3题,植被破坏,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量增大;植被恢复,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河流水量减少。

4.C
5.A
6.B 第4题,由材料可知,这是该地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昼长短,因此应12时左右日出,日出方位正南。

第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3月9日极夜结束,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约有12天,因此春分后约12天,也就是4月1日可能出现极昼,与3月31日最接近。

第6题,夏至日,黄河站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子夜时的太阳高度;夏至太阳直射23.5°N,黄河站纬度约79°N,根据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90°=79°+23.5°-90°=12.5°,可知子夜太阳高度为12.5°。

7.C 8.B 9.C 第7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推出一天中的气温差值和一年中的气温差值,分析气温变化特点可知,该地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

第8题,先找到7月1日,可以看出最低气温为6~8℃,最高气温为12~14℃,气温日较差为4~8℃。

第9题,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大,该地每天日出为6时,日落为18时,说明该地在赤道上,7月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北坡为背风坡。

10.D 11.A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乙、丙数值之和,因此甲为中国总抚养比。

2010年中国总抚养比最低,因此是人口红利最大的
年份。

结合材料可知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而题干中问的是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因此要低于2010年我国的人口抚养比。

第11题,据我国目前状况可知,我国老龄化趋势在增加,因此乙代表少儿抚养比,丙代表老年抚养比。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出生的人口会增加,而且到2025年,这部分人口还未转化为劳动力,因此人口总抚养比(甲)和少儿抚养比(乙)会增加,选项A正确,B、D错误;老年抚养比会缓慢上升,选项C错误。

12.D 13.A 14.B 第12题,通过计算可知2007年头龙间支流汇水量为16.6亿m3(205.9-189.3=16.6),集沙量为0.721亿t;1970~1979年均值分别为51.42亿m3和7.53亿t。

2007年头龙间支流来水来沙量分别相当于1970~1979年均值的1/3、1/10。

第13题,近年来龙门来水来沙量明显比1970~1979年偏少。

A毁林开荒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来水来沙增多,故A项和来水来沙量减少无关。

煤炭开采形成的巷道和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会严重破坏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甚至会破坏地下不透水层,使得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因而会使地表径流减少,故B项和来水来沙量减少密切相关。

当地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社会经济条件得到很大发展,大量劳动力开始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巩固了当地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成果,水土流失得到缓解,故C项和来水来沙量减少密切相关。

河道采砂取土,使得河道中出现规模不等的坑、洼、坎,洪水时由于填洼作用导致洪峰、洪量急剧衰减,携沙能力下降,故D项和来水来沙量减少密切相关。

第14题,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
随着窟野河降水强度增大,携带泥沙能力增强,则最终沉积在黄河河道的泥沙会随之增多,当降水强度继续增大时,会形成更大洪峰,对黄河河道的冲刷作用开始显现,故黄河河道泥沙沉积层会减小。

15.C 16.D 17.B 本题组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5题,甲组人口死亡率为死亡人数除以总人口数,计算可知,C项正确。

第16题,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呈现出人口老龄化特征。

第17题,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死亡率大幅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