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部编版历史ppt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9课辛亥革命(共35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9课辛亥革命(共35张PPT)

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
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15
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
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 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 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 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2.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D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3.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
为( D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29
4. 李明同学在网上搜集到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 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B )
湖北的革命党人为发动起义进行了认 真的准备,如成立了起义的领导机构, 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 计划定于10月16日起义。
12
过程
(1)爆发时间、地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
(2)主要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概况:
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 迎炮兵入城→进攻总督衙门→占 领全城 结果: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 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黎 元洪为都督。
事虽不成,而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 之概,已震动全球,而 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 之造成矣。
——孙中山
10
二、武昌起义
条件: 1)军事: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2)组织: 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党及团体的涌现 3)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共14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共14张PPT)-课件
1、 了解和掌握有关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 知识。 2、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 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 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 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 进取意识。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我们,还在路上……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1、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D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C
A.工人
C.湖北新军
) B.学生 D.农民
3.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C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第9课 辛亥革命
•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 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 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 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

《辛亥革命》ppt课件(20张PPT)

《辛亥革命》ppt课件(20张PPT)

辛 亥 革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史明志
刘道一
黄兴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国主义
无私奉献
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三、小说和戏剧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911年是农历辛亥 年,历史上称这次 革命为“辛亥革命”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 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思考:这场革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 灭;……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辛亥革命》PPT完美版1

《辛亥革命》PPT完美版1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湖南发难各省响应
直捣幽燕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894年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⑤军事基 础:革命 党人发动 的一系列 武装起义。 湖北新军
浙皖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⑥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客观原因 ①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④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
(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 1912年果2实月被12袁日世,凯清窃朝取最了后。一位皇帝宣统(旁立者)下诏退位,封建 君主制度结束。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 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背景篇)
一、革武命昌的起酝义酿——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一)、辛亥革命的原因与条件
(1)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清政府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任命
袁世凯
革命党人
军政 事治 进讹 攻诈
施压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军 事 威
封经 孤外 锁济 立交

立宪派+旧官僚
思考探究: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 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
思考探究: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
主观原因:袁世凯自身条件:政治手腕、军权
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33张PPT)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斗志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同盟会会员中第一位烈士:刘道一
刘道一,生于一个自耕农家庭。他 父亲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具有豪侠 精神;他哥哥刘揆一也是一位思想激进 的革命党人。刘道一精通英语、日语、 熟悉各地方言,又有一副好口才,被黄 兴称誉为“将来外交绝好人物”。刘道 一为掩护哥哥刘揆一被捕,1906年12月 在长沙惨遭杀害,年仅22岁。
喻培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在黄花岗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 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喻培伦时年25岁,林觉民 时年24岁)
侠骨柔情:林觉民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在起义中受伤被 捕。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 道理,其民族大义连敌人都 被打动。审问他的水师提督, 为他解开镣铐,亲手为他端 起痰盂。林觉民牺牲后,他 的妻子两年后终因悲伤过度 辞世。
思想解放
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 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 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 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 后的观念、祸国的罪人不可以被推翻呢?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观 念里萌动着中华民族第一缕复兴的力量。
社会进步
历史的风云际会
结合课本思考: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国名的变化
帝国、王朝
民国
国旗的变化
君临天下、君权神授
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退
1912年2月12日颁布



政治文明
国家主权 人民地位 国家政体
封建政治
主权在君 臣民等级 君主专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3张PPT)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的影响:
①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 高潮得到来;
②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 民国成立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
1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 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 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赋诗深切哀悼
刘道一(1884-1906年)
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 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 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盟会 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 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 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
原因
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
组织: 积极谋划起义
思想: “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武昌首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经过
10/14/2019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10月11日)
—— 《中国近现代史》
开创了...民主革命,推动 了...思想解放,打开了...闸 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练习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
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 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 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共23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共23张PPT)

萍乡、浏阳、 醴陵
蔡绍南
浙皖起义
1907年夏
安徽安庆、 浙江绍兴
秋瑾 徐锡麟
镇南关起义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 黄兴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失败 第一次武装起义,但
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失败
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 广东广州
孙中山 黄兴
失败
影响、规模最大,极 大鼓舞全国人民斗志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 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来自 新课讲解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新课讲解
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2、浙皖起义
3、黄花岗起义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 色。……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徐锡秋麟瑾 黄兴
黄兴绝命书
林觉民《与妻书》
探究研讨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4)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5)思想宣传: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展革命力量; (6)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阅读课文,回答武昌起义的相关问题
➢1、起义的时间 ➢2、起义的地点 ➢3、起义的领导人 ➢4、起义的主力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 地点: 湖北武昌 3、领导人: 熊秉坤 4. 主力: 湖北新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
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 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 义计划泄露;
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 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随后,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起义军占领军械所的场景
发展:
到11月下旬,全 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 份宣布独立,支持革 命。清政府的统治至 此宣告结束。
1911年10月10 日
全国各地响应,形成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
卷尾语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 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 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 动统治秩序的根基……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 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 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 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4.(宜昌中考)观察下图,该战争形势图指的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5.(扬州中考)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
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
黎元洪的都督
湖北军政府旗帜
பைடு நூலகம்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黎元洪的都督
由于武昌起义的突发性, 起义时革命党主要领导人均不 在武昌,因此只得推举迫害过 革命党人的黎元洪为都督。当 推举他任都督时,他竟喊道: “莫害我!”起义士兵举枪逼 他上任,黎元洪无奈,被迫就 职,当上了湖北军政府都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材“材主料 臣料权一 民二在”在《民、封中“建华蚁平社民民会等国”对临自、普时由“通约民草百法民主姓》”的:、称中“谓华贱有民民“国”子主等民权。”属、 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三民权有分人身立、 居住、财产、言论、出责版任集内会结阁社通信等自由,有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小试牛刀—按时间先后排序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宣统帝颁诏退位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悲欢辛亥歌
5.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3与选择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请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1911.4 1911.10 1912.1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宗旨,被孙中山概括为 三民主义
黄花岗起义爆发 武昌起义,成立 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政府成立
1912.2.12 宣统帝下诏退位
• 1912.3.10 袁世凯 接替孙中山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
1912.3.11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功过后人说: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材料二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探寻一:抛弃与选择 材料四
纤足灭,天足兴辫子灭,剪发兴长袍马褂灭,新礼 服 兴
●悲欢辛亥歌
4.以上图片说明了辛亥革命对社会哪方面影响 ? 促进了当时的社会习俗改变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3.以上数据反映了革命后经济什么变化? 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探寻一:抛弃与选择
●悲欢辛亥歌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 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2.以上材料说明革命后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探寻一:抛弃与选择
●悲欢辛亥歌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
⑹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一.辛亥革命背景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二.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894
兴中会成立,标志着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
1905
中国同盟会 在东京成立,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第13课
一.辛亥革命背景
原因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2)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新政和预备立宪无力挽救危机
条件
⑴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⑶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⑷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⑸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4)促进了当时的社会习俗改变。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探寻二:共和与让位
●悲欢辛亥歌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 大,皇恩雨露深。”
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 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思性考质::与是材近料代一中对国比《第临一时部约具法有》资中产的阶哪些级词共让和当 时国的宪人法们性感质到的震国撼家?这临些时词大体法现。了哪四个原则?由 此意得义出:《具临有时反约封法建》的君性主质专和制意的义进?步意义。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 教版必 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人教版部编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