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个别化活动方案——在秋天里
中班个别化活动方案——在秋天里

中班个别化活动方案——在秋天里
在秋天,我认为为中班儿童设计个别化活动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出发: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
1.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
-感官探索:组织一次户外探索活动,带领儿童通过观察秋天的植物、天空、气温等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
-秋天的味道:安排一次食物品尝活动,准备各种秋季水果、蔬菜以
及食物等,与儿童一起品尝并讨论它们的味道、颜色和形状。
2.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秋天的故事:在圈时间内为儿童讲述秋天相关的故事,引导他们用
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形容秋天的景色、气味和声音。
-秋天的诗歌:教授儿童一首秋天的诗歌,并安排儿童参与诗歌表演,培养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发展儿童的动手能力:
-秋天的手工:组织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秋叶挂饰、手工纸风筝等,让儿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秋天的美丽。
-植物培育:带领儿童参与植物培育活动,教授他们如何种植、浇水
以及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爱护自然和责任心。
4.发展儿童的社交能力:
-假日庆典:组织一个小型的秋季庆典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儿童可
以和家长一起参与游戏、唱歌、跳舞等,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
-小组合作:安排儿童进行小组活动,如构建秋天的城堡、编排短剧等,鼓励他们相互配合、分工合作。
个别化活动方案应考虑到每个儿童的兴趣、发展水平和特殊需求,根
据他们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和指导。
同时,活动的开展要注
重细节的把握,提供充分的材料和资源,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以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效果。
中班主题活动《在秋天里》教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在秋天里》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水果、蔬菜和农作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秋天的喜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主题活动内容:1. 秋天的季节特征:天气变凉、树叶变色、落叶等。
2. 秋天的水果:苹果、梨、柿子、葡萄等。
3. 秋天的蔬菜:土豆、胡萝卜、白菜、菠菜等。
4. 秋天的农作物:稻谷、玉米、高粱等。
5. 秋天的活动:采摘、丰收、秋游等。
四、主题活动步骤: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秋天的季节特征。
2. 水果认识:展示各种秋天的水果,让幼儿观察、比较并品尝。
3. 蔬菜认识:展示各种秋天的蔬菜,让幼儿观察、比较并品尝。
4. 农作物认识:让幼儿参观农田,观察各种农作物,了解丰收的季节。
5. 秋天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采摘、秋游等活动,体验秋天的快乐。
五、主题活动评价:1. 幼儿对秋天的季节特征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对秋天水果、蔬菜和农作物的认识程度。
3. 幼儿在秋天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六、主题活动六:秋天的动物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秋天的动物特点,了解动物为适应寒冷的秋天做出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的特点和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环境意识。
活动内容:1. 秋天的动物特点:动物为适应寒冷的秋天,会换上厚实的毛皮,储存食物等。
2. 秋天的动物变化:一些动物会迁徙,一些动物会进入冬眠。
3. 动物的朋友:让幼儿了解人类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步骤:1. 动物的特点: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秋天的动物特点。
2. 动物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秋天的动物变化,如迁徙、冬眠等。
3. 保护动物: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培养幼儿的保护动物意识。
活动评价:1. 幼儿对秋天的动物特点的了解程度。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在秋天里》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在秋天里》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秋天的特点,如天气变冷、叶子变黄等;2. 能够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如南瓜、苹果等;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和感受;4. 培养幼儿欣赏秋天的美,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 能够了解秋天的特点,如天气变冷、叶子变黄等;2. 能够认识秋天的常见物品,如南瓜、苹果等。
三、教学准备:1. PPT;2. 南瓜、苹果等秋天常见物品;3. 秋天主题的图片和绘本。
四、教学过程:Step 1: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为孩子们播放一首秋天的歌曲,让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感受秋天的节奏和韵律。
Step 2:导入主题(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夏天的特点,并引导他们思考秋天与夏天的不同之处。
Step 3:秋天的特点(10分钟)教师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向孩子们展示秋天的特点,如天气变冷、叶子变黄等。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孩子们对秋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Step 4:认识秋天的物品(10分钟)教师出示南瓜、苹果等秋天常见的物品,并引导孩子们逐一认识和描述这些物品。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料,将这些物品的图片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观察描述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Step 5:说说秋天的景象(15分钟)教师出示秋天的景象图片,向孩子们展示秋天的美景,如金黄的稻谷、飞舞的落叶等。
教师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景象,并引导他们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Step 6:游戏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孩子们参与秋天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打南瓜灯”、“摘苹果”等。
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秋天和秋天的物品。
Step 7:制作秋天的手工(20分钟)教师分发纸和彩笔,让孩子们用彩笔在纸上画出秋天的景象,如落叶、果实等。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技巧指导,如叶子的形状、果实的颜色等。
Step 8:总结和展示(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总结秋天的特点和常见物品。
幼儿园中班社会《在秋天里》

幼儿园中班社会《在秋天里》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感知秋天的特征。
2.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选择一个秋意较浓的户外场地,如公园、郊外等。
2.绘画工具,如纸张、水彩笔、油画棒等。
3.收集一些秋天的果实、树叶等实物。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
-师:“小朋友们,看看周围的树木、花草,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2.让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二)展开部分
1.观察秋天的景色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如枫叶变红、银杏叶变黄等。
-鼓励幼儿观察秋天的花朵,如菊花等。
-让幼儿感受秋风,说说秋风给人的感觉。
2.收集秋天的宝贝
-组织幼儿收集秋天的树叶、果实等。
-引导幼儿观察收集到的物品,说说它们的特点。
3.表达对秋天的感受
-回到教室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里的所见所闻。
-给幼儿提供绘画工具,鼓励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三)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2.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
四、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创作与秋天相关的作品。
2.在阅读区提供有关秋天的图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秋天。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在秋天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在秋天里》含反思一、教学背景1. 季节变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自然的色彩斑斓,万物开始凋零,气温逐渐转凉,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2.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体验、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知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变色、落叶、丰收、天气转凉等。
2. 秋天的动植物:昆虫、鸟类、农作物、水果等。
3. 秋天的活动:采摘、秋游、手工制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现象。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秋天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秋天气息,如树叶变色、落叶等。
2. 体验法:组织幼儿参加秋游、采摘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秋天的乐趣。
3. 动手操作法: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树叶贴画、秋天农作物拼图等。
4. 游戏法:设计秋天的相关游戏,如捉迷藏、秋天的歌曲演唱等,增强幼儿对秋天的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秋天的图片、视频、树叶标本、农作物标本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场地:户外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场地。
4. 辅助工具:望远镜、录音机、音乐播放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天的歌曲,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氛围,引出本主题。
2. 教学活动一:观察树叶的变化1. 带领幼儿户外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回到教室,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秋天的树叶。
3. 教学活动二:秋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秋游,让幼儿在户外感受秋天的气息。
2. 秋游中,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动植物,如昆虫、鸟类、农作物等。
4. 教学活动三:手工制作1. 教幼儿制作树叶贴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中班区角计划(在秋天里)

虫虫的家
材料投放:
1.各类积木,收集的废旧材料(瓶,盒子,光碟等)。
2.各种秋虫玩具。
幼儿能否使用积木和废旧材料为秋虫造房子。
数学乐乐园
1.采果子环境创设:Fra bibliotek自制的水果树
材料投放:
果子,水果篮(贴有1-10的数字和点子卡)。
幼儿能否根据水果篮上的数字,采相应数量的水果。
2.数字配对
材料投放:
1.幼儿能否根据步骤图的提示进行制作。
2.幼儿使用的剪刀、打洞机的情况。
5.好吃的蔬菜
环境创设:
各种蔬果的范例图。
材料投放:
1.各种颜色的面泥,工具(垫板、竹签、小刀)。
2.蔬果制作步骤图,一次性盆子。
幼儿是否会看范例步骤图,能否尝试制作各种蔬果。
达人秀
唱唱跳跳
环境创设:
创设舞台背景
材料投放:
1.录音机,主题有关的音乐、故事磁带,话筒,节目单。
1.步骤图。
2.鞋子,鞋带。
1.幼儿能否看着图示或实物范例,尝试系鞋带、穿线等活动。
2.活动中幼儿的手眼协调性、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如何。
3.编花篮
材料投放:
塑料篮,线。
4.穿线画
材料投放:
穿线板,线。
1-10的数字、数量配对木板。
幼儿能否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量,能否进行数字和数量的匹配。
3.比大小
材料投放:
数字2-10的纸牌一套。
1.幼儿是否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幼儿能否区分10以内数字的大小。
科学
大发现
1.有趣的磁铁
材料投放:
大小不同的磁铁,记录表《磁铁可以吸住什么》。
幼儿对磁铁实验是否感兴趣,能否用勾或叉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
中班主题活动《在秋天里》教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在秋天里》二、主题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了解秋天的水果、农作物和动物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学会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秋天的美。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主题活动内容:1. 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的天气、树叶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等。
2. 秋天的水果:苹果、梨、柿子、葡萄等,让幼儿观察水果的外形和颜色,品尝水果的味道。
3. 秋天的农作物:稻谷、玉米、土豆等,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丰收的季节。
4. 秋天的动物:大雁、松鼠、兔子等,让幼儿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秋天的变化。
5. 秋天的艺术创作: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秋天的美,如画树叶、制作树叶贴画等。
四、主题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秋天的图片、水果、农作物、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等。
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布置秋天的氛围,如悬挂树叶装饰、摆放农作物等。
3. 幼儿用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征,激发幼儿对秋天的兴趣。
2. 探究活动:让幼儿观察水果、农作物和动物的变化,引导幼儿用比较和表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艺术创作: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秋天的美,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作品。
六、主题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和记录秋天的变化,如树叶、水果和动物等,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继续布置秋天的氛围,如在自然角摆放农作物、水果等,让幼儿随时观察和感受秋天的美。
七、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2. 评价幼儿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意和技巧,鼓励幼儿发挥个体特色。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喜悦。
幼儿园中班秋天教案在秋天里15篇

第一阶段--"秋天的树和花"主题依据:从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观察秋天的树叶的变化开展实施第一阶段的主题。
阶段实施内容与要求:从参观幼儿园的环境入手,观察幼儿园的 树和花的变化,引导幼儿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
活动说明:(•表示创编,▲表示改编,★表示选用)
〔、▲拾树叶--通过观察幼儿园的树叶,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 引导幼儿对树叶进行想象。
活动二:散文诗《树叶》
设计思路:
在秋天来了主题中,我们开展了秋天的树和花,组织孩子观察了 秋天的树和拾落叶,孩子们对秋天的树叶有了比较的了解。为了丰富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通过 让孩子欣赏理解散文诗,引发孩子模仿散文诗进行大胆的仿编。
活动通过欣赏让幼儿熟悉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美感。在通 过仿编来激发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实物树叶和动物图片摆弄 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并引导幼儿用散文诗的语句来仿编,有利于增强 孩子用优美语言表达的能力,从小培养幼儿文学兴趣和文曰意识。
活动中通过捡树叶,激发幼儿对秋天的关注,了解秋天来了,观 察发现树叶的变化,引导幼儿对树叶进行想象,第一环节引发兴趣, 第二环节拾落叶,第三环节交流分享,说说自己拾到的落叶是什么样 的,像什么。
内容与要求:
1、通过捡树叶,引发幼儿对秋天的关注。
2、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引导幼儿对树叶进行想象 重点:了解秋天来了,观察发现树叶的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对树叶进行想象材料及环境创设:和幼儿在幼儿
园里在运动活动中观察过树叶
活动流程:引发兴趣--捡落叶--分享交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现在是什么季节到了?
2、你是怎么知道秋天来到了呢?
3、师小结:秋天到了,天气渐渐的冷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 衣服,还有好多树叶会从大树妈妈的身上落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吃的食物、在秋天里个别化方案中班组主题名称:在秋天里认知与能力:1、感知特征(树叶、秋虫、螃蟹,以及农作物,如稻穗、麦穗、蔬菜、水果等)2、观察变化(秋天树叶的变化、服装的变化、秋天月亮圆缺的变化)3、喜欢参加各种制作活动,通过观察、品尝,分辨食品的色香味,知道食物都有营养。
4、观察人们购买、烹饪食品的过程,体验其乐趣,并学习有礼貌的交往。
情感与态度:1、体验丰收和团圆的喜悦之情。
2、能对各种食物感兴趣,乐于模仿成人制作各种食物的过程,能够萌发愿意为别人制作食物的情感,喜欢各种美食。
内容列举:1、名称:小瓢虫(艺术)材料:提供手工纸、剪刀、记号笔若干玩法:制作瓢虫1、幼儿根据步骤图尝试制作小瓢虫,并能用剪刀将瓢虫尾部剪成半圆形,最后为小瓢虫添上眼睛、以及背上的点数。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按照步骤图正确地顺序进行制作。
2、观察幼儿是否能用剪刀剪半圆。
3、鼓励幼儿独立尝试。
2、名称:昆虫聚会(科学、艺术)材料:饲养一些秋天常见的昆虫、各种昆虫的图片等、自制丛林背景图、自制的蜘蛛编织材料。
玩法:玩法一:饲养昆虫1、幼儿自主观察饲养区中的昆虫,简单记录昆虫的主要习性。
玩法二:蜘蛛的家1、根据蜘蛛的生活习性为蜘蛛编织蜘蛛网。
玩法三:找昆虫1、在草丛中找出躲藏着的各种昆虫,说一说昆虫的名称、数一数昆虫的数量。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可以持续的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并有主动发问的意识。
2、观察幼儿是否可以利用提供的材料为蜘蛛编织它的家,引导幼儿有规律的编织。
3、观察幼儿在背景图中是否观察细致有辨别的能力。
4、引导幼儿了解常见昆虫的名称和生活习性。
3、名称:果子熟了(科学)材料:竹篮图片若干、任务图卡若干、不同种类的水果图片若干、各类水果若干、篮子。
玩法:玩法一:大果篮1、将幼儿带来的水果装在篮中、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再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尝试比较多少。
玩法二:分一分水果1、按照图示任务卡的要求将水果的品种和数量,将对应种类及数量的水果装入水果篮中。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在数不规则排列的物体以及判断物体数量多少时的已有经验和主要采用的方法。
2、观察幼儿对任务卡的关注程度,能否按要求完成任务。
3、引导幼儿了解各类不同水果的不同味道。
4、名称:秋天的故事(语言)材料:秋天背景图、秋天的植物、昆虫图片若干、自制的故事图书或图片玩法:玩法一:欣赏故事1、欣赏教师自制的图文故事书、供幼儿欣赏。
玩法二:表演故事1、复述故事、创编故事、幼儿用指偶、小道具进行故事、散文等表演,模仿角色间的对话。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在对本区域的工具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是否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图书。
2、观察幼儿在翻越图书时的专注程度,在故事表演环节的自我装扮及与同伴共同表演的能力。
5、名称:摘苹果(艺术)材料:1、提供歌曲《摘苹果》录音,自制的歌曲节奏谱。
玩法:玩法一:演出歌曲1、让幼儿看着图谱可以自行的演唱歌曲,唱准歌曲的节奏。
玩法二:表演歌曲1、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尝试自己拍手打节奏。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可以咬字清楚的唱出歌词并且唱准歌曲的节奏。
2、指导幼儿看歌曲的图谱,唱准歌曲的节奏。
3、观察幼儿是否可以拍手打出歌曲的节奏,指导幼儿正确的打节奏方法。
6、名称:有营养的蔬菜(艺术)材料:各类蔬菜图片、记号笔、铅画纸玩法:玩法一:了解蔬菜1、观察图片、认识蔬菜。
玩法二:画一画蔬菜1、根据提供的材料画蔬菜。
玩法三:分一分蔬菜1、按照蔬菜的(有叶、无叶)进行分类。
玩法四:捏一捏蔬菜1、观察彩泥制作的蔬菜,尝试自己制作。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认识各种蔬菜,并能说出它的名称。
2、观察幼儿是否能通过观察,了解蔬菜的特征,尝试画画。
3、观察幼儿是否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彩泥蔬菜,尝试自己动手制作。
7、小月亮(艺术)材料:《小月亮》歌曲图谱、音乐、打击乐器和舞蹈视频、自制跳舞毯。
玩法:玩法一:演出歌曲让幼儿看着图谱可以自行的演唱歌曲,唱准歌曲的节奏。
玩法二:舞蹈表演自制跳舞毯,在毯子的各个方向贴上歌曲《小月亮》的歌词,幼儿跟随歌词跳到相应的图片上。
玩法三:演奏歌曲幼儿自由结伴,采用独奏或轮流的方式尝试打击乐器伴奏和演唱。
观察重点:1、幼儿是否能看着图谱有兴趣地练习节奏,其节奏感如何。
2、幼儿是否能正确摆放歌曲图谱并乐意演奏。
3、幼儿是否能与同伴合作,并能选择不同的乐器共同练习节奏。
8、秋天来了(艺术)材料:(1)活动室一角布置一棵秋天的大树,树下有池塘、花园等。
(2)制作菊花和螃蟹需要的材料。
玩法:玩法一:树叶宝宝排排队幼儿自主寻找、发现秋天的变化,将不同时期收集到的树叶进行整理,按照树叶颜色的变化进行排序,感受树叶从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玩法二:超级变变变幼儿运用手工纸、橘皮、蟹壳等材料制作秋天的菊花和螃蟹,并将作品布置成花园和蟹塘。
玩法三:树叶拼贴画幼儿将各种不同颜色和造型的树叶修剪、拼贴成各种形态的树叶拼贴画。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在寻找秋天、发现事物变化的过程中的敏感度和持久度。
2、幼儿收集树叶后进行分类整理、发现序列变化以及组合拼贴、想象表达等能力。
3、观察在装饰、制作过程中,幼儿对事物主要特征的关注和表现。
9、秋天的歌谣(艺术)材料:1、《秋天》《小松鼠找松果》《小蝈蝈》《鼓上的小米粒》《摘苹果》《小月亮》等歌曲音乐。
2、各首歌曲的节奏谱,以及串铃、沙球等打击乐小乐器若干。
3、资质跳舞毯,在毯子的各个方向贴上歌曲《小月亮》的歌词,幼儿跟随歌词跳到相应的图片上。
4、小音箱、简单的装扮物和道具,还有一些能表现秋天的道具,如树叶等。
玩法:1、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歌曲内容,跟着伴奏录音演唱歌曲。
2、幼儿将歌曲的节奏图谱排列并贴在相对应的底板上,幼儿自由结伴,采用独奏或轮流的方式尝试打击乐器伴奏与演唱,依据歌曲不同的风格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和装扮物,尝试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等以及舞蹈《采果子舞》等,体验丰收的喜悦。
观察重点:1、幼儿是否能看着图谱有兴趣地练习节奏,其节奏感如何。
2、幼儿是否能正确摆放歌曲图谱并乐意演奏。
3、幼儿是否能与同伴一起合作,并能选择不同的乐器共同练习节奏。
4、在演唱和伴奏相互轮换的环节,幼儿之间的协商、提醒、轮流的意识和经验。
5、幼儿是否有大胆创意和自信表演的倾向和能力。
10、开心秋游棋材料:1、两种颜色的小型塑料泡沫板若干,起点和终点的标志物。
2、秋天的标志物卡片、问题卡等。
3、代表走棋双方的长毛绒玩具两个,骰子一个。
玩法:1、用塑料泡沫板自主拼搭棋盘(棋盘上的道路、走几步均由幼儿决定),将秋天的标志物卡片放入棋盘中,并和好朋友一起商量,确定走棋的起点和终点。
2、掷骰子后,幼儿依据点数双脚向前跳,跳到相应的塑料泡沫板上后翻转卡片回答卡片上的问题。
回答正确者可获得卡片,回答错误者则要将卡片放回棋盘内。
游戏结束后数数获得了几张卡片。
观察重点:1、幼儿与同伴一起依据活动的空间位置铺设棋盘,设定进度和走棋的方法。
2、翻看图片时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
3、幼儿对下棋规则的约定和遵守的情况。
11、有营养的蔬菜(艺术)材料:各类蔬菜图片、记号笔、铅画纸玩法:玩法一:了解蔬菜2、观察图片、认识蔬菜。
玩法二:画一画蔬菜2、根据提供的材料画蔬菜。
玩法三:分一分蔬菜2、按照蔬菜的(有叶、无叶)进行分类。
玩法四:捏一捏蔬菜1、观察彩泥制作的蔬菜,尝试自己制作。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认识各种蔬菜,并能说出它的名称。
2、观察幼儿是否能通过观察,了解蔬菜的特征,尝试画画。
3、观察幼儿是否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彩泥蔬菜,尝试自己动手制作。
12、摘苹果(艺术)材料:1、提供歌曲《摘苹果》录音,自制的歌曲节奏谱。
玩法:玩法一:演出歌曲1、让幼儿看着图谱可以自行的演唱歌曲,唱准歌曲的节奏。
玩法二:表演歌曲1、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尝试自己拍手打节奏。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可以咬字清楚的唱出歌词并且唱准歌曲的节奏。
2、指导幼儿看歌曲的图谱,唱准歌曲的节奏。
3、观察幼儿是否可以拍手打出歌曲的节奏,指导幼儿正确的打节奏方法。
13、买菜(艺术)材料:1、已授歌曲《买菜》曲谱。
2、一些常见的乐器等。
玩法:玩法一: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变换角色和卖菜的品种,改编歌词。
玩法二:听音乐边敲打乐器边念歌词,学习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变换角色和卖菜的品种,改编歌词。
2、指导幼儿先想好要变换的角色和买菜的品种,再念歌词。
14、胡萝卜变戏法(艺术)材料:胡萝卜切成圆片或各种形状、糖、桌子、盘子、一次性手套等。
玩法:玩法一:用各种形状的胡萝卜,拼出各种图案。
玩法二:尝试两两合作完成萝卜拼盘。
观察重点:1、观察幼儿是否能戴着一次性手套把萝卜拼成一些图案。
2、指导幼儿在拼的时候,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我拼的是什么?15、名称:豆豆的一家(语言)材料:1、桌子、各种豆制品的图片以及其它食物的图片、俩套篮子(篮子上有不同的标记)等玩法:玩法一:按照篮子上的标记选择相应的食物放进去。
玩法二:以竞赛的方式找找豆豆宝宝,并送回家,要求又快又正确。
观察重点:1、幼儿是否愿意边操作边讲故事。
2、幼儿的表达完整性和互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