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陈世锦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陈锦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陈锦发布时间:2023-07-17T04:36:11.041Z 来源:《小城镇建设》2023年4期作者:陈锦[导读] 混凝土技术是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重要的施工方法,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中应注意预防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提升施工的过程控制力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身份证号:36048119930303XXXX摘要:混凝土技术是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重要的施工方法,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中应注意预防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提升施工的过程控制力度,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引言混凝土较低的成本,良好的粘结性,再加上整体施工方式简单。
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成为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由此混凝土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材料应用比较复杂,原料质量,成分配比都会影响混泥土质量,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整体施工效果。
1建筑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简称砼,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复合性材料。
严格意义上讲,混凝土是利用胶性物质将集料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性材料。
通常情况下,胶性材料为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砂石集料,用水将混合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最终形成水泥混凝土。
由于目前建筑的混凝土结构体量不断增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混凝土具有如下特征:(1)体积和结构较大,需占据较大的空间和面积。
(2)建筑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对混凝土结构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内部容易积蓄较高温度的水化热。
(3)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超过1500mm厚度,需采取有效措施释放内部水化热,同时应合理选择浇筑方式。
(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地下建筑应用较多,虽然地下建筑的施工不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但地下环境潮湿,所以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有较高的要求。
试析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03期270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大体积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行业内部人士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1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论述分析1.1 工程案例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共有45层商住楼,4层商场,其中,转换层方式相互交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栋大楼预计总面积为3250平方米,最大梁截面尺寸是1.8×2.6米。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转换层的混凝土强度大概到达C50等级,所以其转换层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转换阶层框架与梁体框架相对应,受力钢筋直径为35毫米左右。
施工团队通过不断的研讨与分析,此转换层框架要进行一次性浇筑。
1.2 特点分析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来说,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具体以下几点特点:首先,浇筑量比较大,对混凝土在结构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体积大的影响下,加剧了混凝土水化热现象的发生,进而产生裂缝现象。
其次,在混凝土厚度超出1.5米以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分层,将水化热问题的发生降至最低。
最后,在建筑物的基础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很难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但是仍然明确提出了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要求,要与相关技术标准相契合,以免出现渗漏现象。
综上,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水化热现象,并且大大提高混凝土自身结构的防水性能。
2 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浇筑工程施工的现状分析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涌现出了众多高层建筑物,由于缺少充足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的地面空间逐渐变小。
对于高层浇筑施工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 着一些薄弱点和空白点。
首先,一些施工单位在材料上偷工减料,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难以保证,对整个建筑物水平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投入正式生产以后,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作者:陈天龙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7期摘要:现如今,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为了可以更好的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趋势,更好的推动我们国家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部门也在慢慢的强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相应的施工技术的进一步落实到位及发展。
我们国家建筑行业势必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加大了建筑行业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良好的成绩。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识码:A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1.1、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要量大目前浇筑的都是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在浇筑环节相对较为繁杂,也就是说对于浇筑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体积要比普通的混凝土大很多,在浇筑的过程之中也会需要大量的施工原材料。
所以,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之中,就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1.2、施工技术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相对较大,构造也较为厚实,且在浇筑的过程之中容易引发裂缝,所以在浇筑的过程之中,务必要保障其的整体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之中应用的都是连续性浇筑,预防其留下裂缝;在后期保养的过程之中,也得要充分的重视起来,稍有疏忽,就会引发诸多的问题,使得整个施工项目的所造成的影响十分的重大。
1.3、施工难度相对大,容易形成裂缝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之中,水泥会产生大量的水热化热量,再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体积庞大,所以也就导致混凝土内部很难将热量散发出来,但是其外部散发热量确相对较快,最终导致温差的出现,最终引发应力,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裂缝的出现事最为严重的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2.1、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实际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将混凝土配比的设计及搅拌充分的重视起来,因为这是获得高厚度及高强度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必然途径。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陈庆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陈庆发表时间:2019-07-01T14:07:39.390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作者:陈庆洪世琪[导读]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业界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
笔者将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便为同行提供参考。
(浙江建工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业界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
笔者将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便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形较大、结构较厚、使用钢筋较密、工程中混凝土用量较多、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以及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因为水泥产生的水化热而形成的温度差,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会形成裂缝,严重影响建筑质量。
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能正常使用,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从材料选择、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等有关环节进行妥善处理,并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能顺利施工。
2.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指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指标较多。
通常包括温度应力、温度裂缝、收缩应力、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入模温度以及有害裂缝等。
温度应力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需要产生热量,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形成较为集中的热量,同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厚度较大,水化热都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而在混凝土表面,由于表面散热条件较好,热量散发较快,温度较低。
当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与表面的温度差异较大时,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温度应力作用,形成温度裂缝,影响建筑结构。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_0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当今社会,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
目前,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已经越来越重视。
所以,要想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就需要将浇筑技术落实到位,从而使得工程的质量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基于此,文章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前言就目前国内的建筑行业看,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要想施工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都达到最佳程度,就有必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管控和技术的优化,帮助相关的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1 土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是指构筑物体积较大,一般厚度达到80cm及以上的混凝土塊。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块度较大而使其在现场施工中难度较大,这也对施工企业的浇筑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浇筑中,施工企业常采用的施工技术,如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又称减水剂),如精细化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后期保养工作,不管是何种施工环节,目的都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及成型率等,从而有效推进施工作业开展,并达到建筑行业相关规定及标准[1]。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分析2.1 温差原因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
一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原因,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造成裂缝;二是外部的因素,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外部以及各质点间的约束,使得收缩变形受阻,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很强但是拉力却不足,因此在温度应力大于拉力强度时候,裂缝就产生。
2.2 水泥水化热作用水泥遇水会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而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导致水热化产生的热能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在大量的热能积累下,出现了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出现裂缝。
2.3 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指的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硬化的过程只需要一小部分的水分,剩下的水分会随着混凝土本身的热能产生蒸发,这时候就是混凝土的收缩。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作者:王哲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12期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全面发展背景下,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得到了逐渐创新和完善,这也促进了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其技术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标准。
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渐增多,其深度不断加深,这给建筑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得到了高层建筑的全面运用。
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性能以及浇筑施工技术得到了有关领域的广泛关注。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较为普遍。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所用混凝土量大、工体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一旦处理不当,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工程质量隐患,甚至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浇筑施工技术与现场管控控制。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过程的深入了解,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建筑工程项目大体积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利于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2.1 合理配置材料(1)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选择原材料,在选择水泥材料之时,可以选购一些强度为42.6 的硅胶酸盐水泥材料。
在应用前,需要使用实验室检测形式来对其合理处理,确保水泥材料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促使其可以合理应用到施工中。
(2)选择合理的粗骨料,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作为施工企业要求以配筋的要求等,进而选择最符合工程实际粗骨料,促使其粒径满足在施工范围要求,在施工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挑选一些粒径比较大,同时级配较好的石子进行施工,而这主要是由于的此类材料在应用时,可以降低拌和用水量,促使收缩问题的逐渐降低,并且对水泥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在将水泥水化热的和环境下,可以把碎石的粒径合理控制在40 ~ 50mm 的范围内,进而提升工作的可靠性。
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皮呈呈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建筑工程项目不仅需要在数量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质量上也要满足,并通过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之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属于基本的原材料,所以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引言在许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
一旦在浇筑中没有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或者施工技术不到位,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要仔细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1.1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料大体积混凝土与其他的混凝土相比较,其具有体积较大的特点,因此将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时,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和建筑材料。
而想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的目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投入大量的混凝土和原材料。
除此之外,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进度,应加快混凝土浇筑,用更高效的技术进行施工。
1.2施工程序更加复杂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施工要素,因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
对于本体积庞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其对于施工地区的温度条件、施工条件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配套更加复杂的施工机械及配套措施,同时,也需要制备更高标准、更多元化的建筑材料。
1.3裂缝问题容易出现在混凝土施工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问题,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这一问题更为常见,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了疏漏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实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体积大,水化热更多,由于这些热量的散发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时间较长,表面散热快,造成混凝土各部位温度差及温度应力不平衡,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结构长期在温差较大的条件下出现裂缝问题。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本文围绕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研究。
在分别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接着在分别从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施工和工程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优化、材料选用、质量控制、安全施工、实例分析、研究成果、存在问题、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建筑工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个构件或整个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量较大的混凝土,其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
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时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在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和施工技术难度,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施工工艺不够优化、材料性能不够符合要求、质量难以控制以及安全隐患较大等。
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是迫切需要的。
通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能够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化,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这一领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陈世锦
发表时间:2020-01-14T13:52:49.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作者:陈世锦粟泽琴[导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建筑技术的展开过程中,会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贵州遵义市 563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建筑技术的展开过程中,会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
首先,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是整个工程当中的基础;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年限、耐久性、裂缝等情况,会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祈祷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效率,这就必须要求各个单位之间要有一定的默契程度和密切的关联程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
一、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最主要和最基础的特点就是表现为体积大,并且最小尺寸要大于或等于1m、表面系数要维持在一定的值域内,其他的性能特点则表现为水化热释放范围集中化,且升温速度极快。
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当出现内外温差变化过大的情况时,将会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该缺陷将影响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使得结构安全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其正常的使用。
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结构主要类似于混凝土重力坝,主要出现在水工建筑物内。
针对上述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有效解决水化热而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开裂现象,提高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1、水泥的水热化。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水泥与水混合后会发生水热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较厚,很大程度上会阻止热量的散失,导致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大量集聚,在此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不断上升,当内外温差较大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通常水泥的水热化产生的热量与水泥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且在浇筑完成后的5d内,其内部的温度会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做好养护工作。
2、混凝土的收缩变化。
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对于水分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的水分需要保持在20%左右,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内部热量的增加,水分会不断蒸发,混凝土会产生的一定的收缩,在此过程中,如果水分不足,就会使得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
在实际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变化往往受混凝土配合比、种类、掺合料以及施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3、外界温度因素。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力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派专职技术人员于初凝后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天~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测温结果以书面形式每日及时反馈到项目部技术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差。
需要确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一旦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混凝土浇捣后,立即覆盖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
该措施可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了内外温差。
倘若情况有变,还可再增加一层棉被,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内外温差,避免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温度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条件。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是要准备好施工材料,对于进场的施工材料要严格把控,只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确保施工技术的正常发挥。
施工前,需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能满足建筑工程浇注工艺的要求,在选择原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生产日期、包装质量以及产品厂家的信誉、通过度,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靠搅拌站,项目部根据搅拌站提供的资料以及现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外观的检查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搅拌站需要提供混凝土的材质、原材复试报告、出厂合格证、准用证、配合比、抗压强度实验报告、碱含量计算书。
2、混凝土拌制。
原材料选择确定: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采用非碱性活性骨料。
粗骨料采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孔隙率和含砂率小的碎石,粒径5-31.5mm,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选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宜大于2.3;混凝土原材料还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18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掺合料需添加粉煤灰的掺量约为15%-20%。
粉煤灰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质量检验要求。
添加剂: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抗裂防水剂的添加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外加剂的掺入品种和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外加剂的准确掺量应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提前由试验室试配确定,拌合用水选用自来水。
3、混凝土运输。
进行混凝土运输时,可以设置一台移动泵和一台托泵,保证混凝土可以直接通过泵直入浇筑地点,提高运输效率。
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及时运送到工地,我司将会同砼供应商对运输线路进行考察。
确定搅拌站到工地的线路,同时对运输线路上的车流量高峰时间进行了分析,准备应急方案,来确保砼及时送到现场。
为预防砼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停、断砼的情况,由商混站和施工单位及时沟通,保证现场停靠等待浇筑的砼搅拌车不少于5台,并充分考虑早晚高峰期的禁行时间段。
砼搅拌运输车装料前需将拌筒中积水排净。
运输途中,拌筒以1~3r/min运行,以防止砼离析。
砼罐车到工地现场卸料前,应使拌筒以8~12r/min速度转运1~2min,然后再反向转动卸料。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①混凝土搅拌以及添加剂的使用。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般需要采用添加剂来优化单方水泥使用量较少的问题,一般常用的添加材料是粉煤灰以及其他种类的添加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
此外,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也与混凝土搅拌有一定的联系,要严格把握混凝土搅拌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添加剂后,需要适当的延长搅拌时间,一般需要延长0.5h,混凝土搅拌需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操作。
②浇筑施工。
在此环节,需要严格把握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节奏,第一层浇筑完成之后,根据混凝土的状态及时开展第二层的浇筑施工,确保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连续性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不设施工缝,必须确保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技术方案上防止裂缝。
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采用浇水养护或覆盖塑料布的方法,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覆盖塑料布时,要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对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法,养护剂使用前须上报审批。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需要对这项技术的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同时,需要做好基础浇筑、剪力墙浇筑、位置浇筑、梁板浇筑等一系列工作,对施工中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崔鸿飞,苏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