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油气储运知识

油气储运知识
• “水包油型乳状液O/W”:油以极小颗粒分 散在水中,油是内相、水是外相。
• 形成条件为:剧烈混合、乳化剂(天然乳 化剂)存在。
原油脱水方法
• 脱游离水和脱乳化水,主要解决脱乳化水 问题。
• 乳状液的破坏称破乳。 • 破乳过程:分散水滴相互靠近、碰撞、界
(2)连续分离是指气液混合物在管道中压力不断降低,并且不 断将逸出的天然气排出,直到压力降为常压。该方法生产中 无法使用。
(3)多级分离:压力降到一定数值把气体排出,压力再降到 一定数值,在把气体排出,如此反复。
一个分离器和一个储罐为二级分离;二个分离器和一个储 罐为三级分离。
(二)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
分离出来。
“油包水”型乳状液 形成油水乳状液,
很难用沉降法分离。 “水包油”型乳状液
4. 原油的脱水过程




1

加热
水2 处
化学破乳
理 的
3
电聚集
方4

重力沉降
破乳
沉降
一段脱水 重力沉降脱水
热化学脱水 电化学脱水
二段脱水
4.原油脱水
典型的脱水流程
原油乳状液
• “油包水型乳状液W/O”:水以极微小颗粒分 散在原油中,水是分散相(内相),油是 连续相(外相) 。
缺点:适应性差;集中控 制、自动化比较困难;井 口复杂。
相当于集中计量、集中转油 的小站流程。
优点:适应性强;后期调整 方便;井场设备简单,便于 集中控制,实现自动化。
缺点:废钢材;投资大。
实际上是排状、米状结 合,相当于集中计量、 集中转油。
特点与米字形管网相同。

油库储运工基础知识

油库储运工基础知识

培训作业〔二〕1、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一闪即灭〕,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外表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试样的最低温度。

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

闪点温度比燃点温度低些,燃点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可燃液体或固体能够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液体或固体外表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外表上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以明火与之接触时,会发生短暂的闪光,这时的温度称为闪点。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轻质油品用闭口杯法。

同一油品,用开口法测定的结果要比闭口法高10~30℃。

这是因为开口法蒸发的油气随时四散开,达到闪火所需混合气浓度时的温度较高。

如果储存温度超过闪点,一般点火源例如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烟头等均可导致气体空间发生闪火,破坏容器或储罐。

因此在储存与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定与操作规程作业,以确保安全。

2、可燃性液体危险性分析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明确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闪点越高越安全。

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

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

火灾危险性分类表除按照上表进展分类外,还应按照以下规定进展设计与安全管理:〔1〕.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2〕.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 类液体;〔3〕.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 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3、常见品种闪点值接班局部规定接班双方必须坚持“十交〞、“五不接〞原如此。

〔一〕“十交〞:交任务和指示、交操作、交指标、交质量、交设备、交安全、交环保和卫生清洁、交问题和经验、交工具、交记录。

油气储运设备知识培训

油气储运设备知识培训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7-Oct-2017 October 202020.10.17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Saturday, October 17, 20201
7-Oct-2020.10.17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0.1710:41:0417 October 202010:41
8、清扫孔
清扫孔是为了清除 罐底积物而设置的 ,它是一个上边带 圆角的矩形孔,孔 的高、宽均不超过 1200mm,底边与 罐底平齐,清扫孔 多用于大型原油罐 和重油罐。
9、搅拌器
侧向伸入式搅拌器是 近几年来开始应用于 矿场和炼厂油罐的一 种附属设备。
主要用途:进行油品 调合、防止罐内沉积 物的堆积。
浮盘处于漂浮状态时 ,通气阀自动关闭。
1、浮顶附件(续)
中央排水管: 用于排出罐顶
雨水 中央排水管随
浮顶升降 排水管顶部设
有单向阀
1、浮顶附件(续)
船舱人孔和浮顶人孔: 船舱人孔直径不小 于DN500,供人员 进入检查。
浮顶人孔直径不小 于600mm,设有密 封人孔盖。
1、浮顶附件(续)
悬链式无力矩储罐
根据悬链线理论用薄钢板和中心柱组成顶部,薄钢板 支撑于中心柱和罐壁上,形成一悬链曲线,薄钢板只 承受拉力而无弯曲应力,故称“无力矩罐” 优点:顶板随罐内压力变化而起伏,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减少蒸发损耗。
缺点:1、悬链最低点易积雨水腐蚀 2、板薄易腐蚀穿 3、量油操作行走不便 4、罐顶易疲劳破坏 5、结构抗震性差
第三节 油品装卸设备
一、铁路装卸油设备
1、油罐车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油品储运是指将各类石油化工产品打包贮存、装运、分销的过程,包括大规模的油库、油站、储罐等设施。

在这些设施中,需要掌握一些油品储运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石油化工产品分类:石油化工产品分为原油、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三类。

原油是指由石油天然生成的原始化石燃料,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油、柴机油等,化工产品包括化肥、润滑油、乙烯、丙烯等。

2. 油品储存方式:常用的油品储存方式有油罐、油库、油车等,其中,油罐是指将油品储存在密封的铁罐中,油库是指供储存油品的场所,设有储油罐、油泵、管道等设备,油车是指用来运输油品的车辆。

3. 油品储存的危险性:由于石油和化工产品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重视其安全问题。

对于储存油品的场所,需要满足严格的安全要求,如防火、防爆、防雷、防盗等。

4. 油品管道输送:在油品输送方面,常用的方式有管道输送和公路运输。

管道输送是指将油品通过管道输送到指定地点,对于长距离、大批量运输非常方便,但需要严格管控管道的安全性。

5. 油品运输方式:油品运输的方式有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等,其中汽车运输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油品保养和防止剧烈颠簸等问题。

6. 油品质量标准:油品的质量非常重要,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如柴油的质量应符合GB19147-2003的规定,汽油的质量应符合GB17930-2013的规定等。

7. 油品质量检测:为了确保油品质量,需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油品质量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标准密度、动力粘度、闪点、水分、硫含量等。

8. 油品排放标准: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对油品的有害气体排放有管控标准,如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六阶段及之前的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油中含硫量的限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油品储运是一个复杂和危险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环节,需要对油品储存、运输、质量及其他相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范本(2篇)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范本(2篇)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范本1. 油品储存油品储存是指对各类石油产品进行安全、高效地仓储和保管的过程。

油品储存的目的是确保石油产品质量不受损失,同时提供及时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常见的油品储存设施包括油罐、储罐、储运管道以及配套设备。

2. 油罐油罐是一种专门用于储存各类石油产品的容器。

油罐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板或铝合金,其结构坚固且密封性好。

不同种类的油品需要不同类型的油罐进行储存,例如,汽油和柴油通常使用带有防火、防爆装置的罐体,而液化石油气一般使用压力罐。

3. 储罐储罐是油品储存的另一种常见设施,它通常位于炼油厂或石油储运站。

与油罐相比,储罐的容量更大,可以储存更多的石油产品。

储罐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区,用于储存不同种类的油品。

储罐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到防腐蚀、防渗漏、防火爆等因素。

4. 储运管道储运管道是将石油产品从生产地、储存区域或炼油厂运输到销售点或终端用户的重要手段。

储运管道具有输送量大、安全可靠的特点。

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管道可以分为油品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管道输送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5. 配套设备在油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配套设备的作用不可忽视。

常见的配套设备包括泵站、加热装置、计量设备等。

泵站用于将石油产品从储罐或管道中抽送出来,并输送到目标位置。

加热装置可以对油品进行加热处理,以降低其粘度,便于输送。

计量设备用于计量和监控油品的存储和运输过程。

6. 安全管理油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石油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对储存设施和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 环境保护在油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环境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石油产品的泄漏或泄露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故。

油气储运知识

油气储运知识

油气储运知识简介油气储运是指将油气从开采现场运输到加工厂、储存仓库或终端客户的全过程。

其流程包括采油、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

为确保油气储运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需要掌握相关知识。

采油采油是指从油田地下将石油采出到地上,通常采用钻井技术顺着井筒从井口进入油层,利用钻机直接钻取油层或在油层浅处打开井眼进行油气采集。

采取哪种方法主要由油田情况、地质条件、钻探技术等决定。

采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质勘探,确定油气田的地质构造、储量和采掘条件;2.钻井和配管工程,保障油气从井口顺畅采出;3.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油气按规定产量和质量稳定输出;4.安全问题,防止井口溢油、爆炸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储存储存是指将采出来的油气暂时存放在地面或地下的设施里,以便运输或加工。

储存设施的种类很多,包括大型储罐、容器、地下贮藏库等。

储存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储存设施的材质和结构要符合安全要求;2.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清洗;3.控制储存压力、温度和湿度,防止油气泄露、爆炸或自燃;4.选用合适的储存方法,根据储罐、地下库、罐车、管道等不同储存装置分别进行储存处理;5.根据油品类别、油气组成和储存要求等,对油气进行分类、分层和配比。

运输运输是指将油气从生产地运送到使用地或加工厂,分为水、路、铁、空四种方式,通常由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工等专业运输公司负责。

运输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好运输距离、车次、载重、装车方式等,制定合理运输方案;2.做好路线规划、交通组织和车辆监控,确保油气运输安全、准时、稳定;3.采用高效节能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如采用气体泵、低压输送等技术;4.严格管控油气泄漏、碰撞和火灾等风险,加装安全阀、液位表、浓度探头等问题采取高级安全措施;5.根据不同油品品质和油气运输方式,分别进行运输车辆的选型、检测及保养等工作。

加工加工是指将原油、天然气等原料加工成成品油、天然气制品等成品。

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分馏、重整、催化裂化等工序,通过数种工艺加工成各种成品。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复习资料解析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复习资料解析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复习资料解析《油气储运工程》复习题一、名词分析〔30 分〕:1、lng,png,cng,ngh〔自然气水合物〕,iea液化自然气PNG:管道自然气CNG:压缩自然气NGH:〔自然气水合物〕IEA:国际能源署 2。

系统安全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治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急源并使其危急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本钱范围内到达最正确的安全程度。

3、“油气储运”定义广义而言,石油和自然气的“储存”和“运输”还应包括水和处理。

狭义上讲:在石油工业内它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存储和装卸、终点安排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

4、安全生产治理所谓安全生产治理,就是通过人的努力,利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的才智,进展相关的决策、规划、组织和掌握活动,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人、机、设备和物质环境的和谐,到达安全生产的目的。

5.风险治理风险治理:风险治理就是综合考虑事故〔失效〕的损失和掌握事故发生所需花费的费用,以到达在可承受的风险的状况下,实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掌握风险的一门学科。

6、长距离油气管道风险来源〔四大类〕第三方损坏、腐蚀、设计因素和误操作。

7.SCADA 系统scada 系统:应用于长距离油气管道的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8、挨次输送在同一条管道中,多个油品按肯定挨次连续运输,称为挨次运输。

10.挨次运输过程中油液混合的缘由一是管道横截面上流速分布不均,使后行油品呈楔形进入前行油品中;二是管内流体沿管道径向、轴向的紊流集中作用。

11、自然气供气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气供给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如油气田集输管网、自然气净化厂、长距离输气干线或管网、城市输配管网、储气库等。

这些子系统不仅有各自的分工,而且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集成系统。

整个供气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保证按质量、数量和时间向用户供气,安全、牢靠、高效、经济地运行,以获得最正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气储运基础知识1

油气储运基础知识1

V- _# e1 V( Y- W第一章油品性质1、石油产品储存注意事项有哪些?1)要及时检查油罐是否有泄漏。

答:(2)防止油品超温突沸、乳化造成油品变质。

(v# + r, k3 J; W 串油。

3()防止由于检查不细而跑、冒、U/ Z q7 n2、石油产品的特点是什么?答:石油产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和对人体有毒有害。

、石油主要由哪两种元素组成?3答:石油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它们占元素总量的。

,氢元素占11~14%其中碳元素占96~99%,83~87%( N N4 \3 ]3 b4、炼油厂的主要生产特点?)易3()高温;(4(5)高压;)易爆;(1答:()易燃;2)易中毒。

6! J! @7 o9 L7 @/ S(腐蚀;、石油产品的闪点高低对储运有何影响?5答:从闪点高低可鉴定出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因为闪点是有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所以按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储存和使& m% _; ]8 }: c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章安全生产$ M E) S3 U0 M0 R6、如何预防油罐冒顶事故的发生?)加强责任心,勤检尺、勤检查、勤联系、勤了解收1(答:要加强现场检查,当油罐油位接近安全高度时,油情况;(2))切勿过于(及时切换罐;3)及时掌握收油的变化情况;(4依赖液位计,出现液位异常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上罐检) y. ?9 P) r! ?/ x' [, 尺,以防液位计卡住失灵,造成冒罐。

d* `3 }- B8 L4 C' `% s: m. X: 、油罐为什么要定期检尺?7T* a漏、1答:()定期检尺能及时发现罐内油量的变化,防止跑、)掌握油罐活动时的收付量,串、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判断油罐加热器、冷却器是否有泄判断收付是否正常;3(漏现象。

* C) z8 i/ A2 q4 X* `: e( r8、用侧深量油尺进行空距测量时,油高值如何确定?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高温特性) 在加热油品时,随着油品温度的升高,油品上方空气 中的油气浓度逐渐增大,当用外来火源去引燃油气混 合气时,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油品上方会出现瞬 间闪火或爆炸现象。当油气浓度低于这一范围,油气 不足,而高于这一范围,则空气不足,都不能闪火爆 炸,因此称这一油气浓度范围为爆炸范围。其下限浓 度称为爆炸下限,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因此在储 存油品时,应使油品上方的油气浓度在爆炸范围之外, 这样在有外来火源时,才不至于发生闪火爆炸事故。
油气储运基础知识

石油天然气组成和基本物化性质


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体, 组成元素为C、H、O、N、S等。 主要为C和H。 原油经加工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 与化工原料、润滑油、石蜡、石油沥青 和石油焦6类。



石油的颜色 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 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 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 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 棕、墨绿到黑色。我国玉门、大庆等油田的原 油多呈黑褐色;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呈茶褐色;青海柴达木 盆地的原油多呈淡黄色;四川、塔里木、东海 等盆地的一些凝析气田所产凝析油从浅黄色到 无色。

闪点 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时,逸出的油 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当与火焰接触 时能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


燃点:是将油品加热到所能接触的火焰, 并连续燃烧5s以上的最低温度。燃点一 般比闪点高20~60℃ 自燃点:无外界火源,自行燃烧的温度。 含硫量是原油和油品必需的重要指标, 油品中的硫化物,使得油品具有腐蚀性、 储存的不安定性,使用时会造成环境污 染,因此是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的指标。

公路运输的特点

一、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二、实现门对门运输 三、运输量较小。

装卸方式:在装油台使用装卸鹤管为油 罐车加油

油罐车示意图

装油鹤管

油品损耗的类型 储存损耗 输转损耗 残漏损耗

动态(跑冒滴漏、混油、大呼吸) 静态(小呼吸、蒸发)





凝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失去流动性 时的最低温度。 浊点:在规定条件下,试样由于蜡晶体 的出现而呈现雾状或浑浊状时的最高温 度。

结晶点:在规定条件下,试样达到浊点 后继续冷却,油中出现肉眼能看到的晶 体,此时的温度叫结晶点。


胶质、沥青质和含蜡量
这三种物质对石油输送、加工方案的确定影响很 大,特别是制定高含蜡易凝石油加热输送方案时, 胶质与含蜡量间之比会显著影响热处理的效果。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储运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原因


电气设备短路、老化,外壳接地不 良、高温运行发热 操作不规范,造成金属撞击火花 静电和雷电 可燃物自然,如油罐中含硫油品沉积 物在清除时自然、堆积的含油垃圾自燃 等
防火防爆措施



①完善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群众性的消防 组织,制定防火规章制度和消防方案,定期组 织防火教育和消防演习,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②加强管理,严禁携带火种进入防火禁区,机 动车进入防火禁区需戴防火帽等。 ③防止金属撞击产生火星,严禁穿带铁钉鞋进 入站库,在有油气的场合维护、搬运等作业时, 严禁金属之间的撞击。




④在存有油气的场合,应使用防爆型电 气设备,严禁使用手机、普通手电筒。 ⑤遇雷雨天气时,不要进行汽油、柴油 等易燃油品的装卸。 ⑥防止露天存放的油品挥发、油气聚集, 要避免日光暴晒。 ⑦配备消防设施。


油品低温特性 低温下,石油及液体产品在低温失去流动性有两种情 况: 粘温凝固: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油品,在温度下降时, 粘度迅速升高,当黏度大到一定程度后 (>3×105mm2/s),油品就会变成无定型的玻璃状物 质,失去流动性,这种凝固称为粘温凝固。不是很确 切,仍是可塑性物质,而不是固体。 构造凝固:含蜡原油或油品,在温度下降过程中,由 于蜡结晶析出而引起的凝固。 低温流动性是显著影响油料输运、储存和使用条件, 不同的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有不同的评定指标。
减少油气损耗的措施 合理安排收发油时间,尽量在温度低时 收油 定期检查油罐车呼吸阀、量油孔等的密 封状况 装油软管要伸入到罐车底部,以免引起 油品飞溅而加快油品蒸发(静电)


减少热辐射,罐体表面涂刷强反光银色 漆料,减少油罐接受阳光热量,降低罐 内油温,减少油罐“小呼吸”损耗 消除油面上的气体空间


石油的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 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 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 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 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分馏


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将原油“切割”成 若干“馏分” 我们把初馏点到200℃之间的轻馏分油称 为汽油馏分,常压蒸馏200~350℃之间 的馏分称为煤、柴油馏分。350~500℃ 的高沸点馏分称为润滑油馏分,大于 350℃称为渣油。


石油的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 s表示。 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 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 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 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而压力 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 根据粘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 100mPa· s),稠油(≥100~<10 000mPa· s), 特稠油(≥10 000~50 000mPa· s)和超特稠 油或称沥青(>50 000mPa· s)四类。


残炭和灰分
油品的残炭是在规定仪器中,油品按规定条件蒸发、分解、灼 烧后形成的黑色焦状残留物占试样的m%称为残炭,其大小间 接表明油品在使用中出现结焦和积炭的倾向;也反映了油 品,特别是润滑油的精制深度,精制深的油品,含重组分、 非烃类化合物及胶质少,残炭值就低。

灰分是油品煅烧后的固体残余物,其组成、含量随石油种 类、性质和加工方法不同而异。油品中的灰分主要是由少 量无机盐、金属化合物及机械杂质所构成。油品中的灰分 会导致油品在使用中引起机械磨损、积炭、积垢和腐蚀, 因而是汽轮机油和锅炉燃料等石油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