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博客学习摘记
罗大伦家庭实用中医舌诊讲课笔记

罗大伦家庭实用中医舌诊讲课笔记罗大伦家庭实用中医舌诊讲课笔记一、主题介绍罗大伦家庭实用中医舌诊讲课是一门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的课程,通过观察舌象、舌质、舌苔、舌色等方面,来辅助诊断身体健康状况。
在这门课程中,学员将学到如何通过舌诊来判断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肝肾阴虚等问题,并学会针对性的调理方法。
这是一门有着丰富实践价值的课程,对于想要学习中医养生知识的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深度与广度评估1. 深度分析:在课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舌象、舌质、舌苔、舌色等不同方面的含义和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联。
通过对舌诊的深入学习,能够让学员更全面地了解人体健康的种种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舌诊来判断身体内部的状况。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医养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 广度涵盖:此课程全面介绍了中医舌诊在家庭实用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舌诊知识,可以在家庭中进行初步的自我诊断,及时发现身体的不适,以及对某些疾病进行预防。
这种家庭实用性让课程在广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探讨主题在这门课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舌象的不同情况对应着身体健康的不同状况。
舌头偏红可能与心火过盛有关,舌头淡白可能代表着气血不足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
另外,在课程中,老师还介绍了针对不同舌象的调理方法,例如对于舌头偏红的情况,可以通过清热凉血的食疗方法来调理。
这些实用的方法能够在家庭中方便地进行,对身体健康的保持有很大的帮助。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罗大伦家庭实用中医舌诊讲课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养生知识,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际应用,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保健作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学习这门课程,从而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们对罗大伦家庭实用中医舌诊讲课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探讨,包括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个人观点与理解等方面。
【罗大伦博客妙方整理】

【罗⼤伦博客妙⽅整理】罗⼤伦博客妙⽅现在外感病越来越凶恶,我总是感觉,通常的外感,稍微调理,即会治愈。
可是现在的外感却越来越复杂,因为雾霾越来越重,导致空⽓的成分⾮常复杂。
⽽最受此害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中医宝库⾥⾯筛选武器了。
现在的外感,如果控制不住,就会越来越严重,甚⾄演变成肺部感染,成为肺炎。
此时,西医会⽤抗⽣素处理,但是,由于我们过多使⽤抗⽣素,结果导致外邪对抗⽣素有了抗药性,所以抗⽣素的效果在下降,很多⼈⽤了抗⽣素,甚⾄会没有效果。
肺部感染,我们中医中药的效果⾮常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往往忽略的,我们认为西药快,中药慢,殊不知,中药对症了,效果⼀样快的。
肺部感染,中医也分各个证型,也有阳⽓不⾜的,但是,在最初阶段,多数是热邪壅滞的热症。
此时患者的症状,多是发烧,严重了,甚⾄会咳吐腥臭痰,或脓⾎,胸中隐隐作痛,咳嗽的时候尤其严重。
此时患者的⾆质红,苔黄腻,脉滑,跳动得很快,中医叫脉数。
这⾥⾯,看⾆⾮常关键,⾆质此时是红⾊的,越红说明热越严重。
此时,中医会⽤清热解毒、化痰清肺的药物,⽽我建议,在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的经典⽅⼦:苇茎汤。
这个⽅⼦,因为是孙思邈的《备急千⾦要⽅》⾥⾯的⽅⼦,所以也叫千⾦苇茎汤,以区别于后世的其他同名⽅剂。
这个⽅⼦的原来的剂量是这样的:苇茎(⼆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粒)、⽠瓣(半升)、上四味。
以⽔⼀⽃。
先煮苇茎。
得五升。
去滓。
内诸药。
煮取⼆升。
服⼀升。
我现在使⽤,通常⽤这样的剂量: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冬⽠⼦30—60克、桃仁9克。
这个⽅⼦⾥⾯,原⽅⽤的是苇茎,对于什么是苇茎,稍微有点争议,多数医家认为是芦苇的茎,因为茎在⽔上,主升发透邪的作⽤较强,⽽后世苇茎不⼤⽤了,都⽤芦根,过去认为芦根与苇茎药性稍有不同,芦根⽣于⽔中,清热透热的作⽤更好。
现在我们已经主要⽤芦根来代替苇茎了,我的体会是效果还是不错的。
原⽅是先煮苇茎,然后⽤这个⽔来熬其他的药物,我们今天放在⼀起熬就可以了。
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心神安肾不亏摘录一

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心神安肾不亏摘录一脾胃,相当于我们的“再生父母”。
但现在,大部分人却因为爱吃寒凉的食物、饮食不规律、不良情绪等,一直在不自觉地损害脾胃(后天之本)。
特别强调脾胃的枢纽功能,认为如果一个人脾胃虚弱,那整个人的气机升降都会出问题。
而如果中气不虚的话,人看上去就是生机勃勃的;一旦出现脾胃虚弱,就会水泛土湿,中气虚败,气血匮乏,导致诸病丛生。
所以黄元御给人治病,多从调理脾胃入手,先让人的中土健运,升降复常,这样自然会气血充足,经脉通调,疾病自祛。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有一句话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
每当为危重病患者诊病的时候,有经验的中医都会摸一下患者脚背上的趺(fū)阳脉(足背上最高处的动脉),这可以帮助医生查看胃气的存亡。
如果还有胃气,这个人就还有救;如果没有胃气了,可能后果是十分不好的。
那脾虚除了会导致齿痕舌外,还会出现哪些典型症状呢?还会出现神疲乏力,说话声音不洪亮,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稍微一运动就喘,面色淡白,大便不成形,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等症状。
在这些症状中,气虚的表现最为明显。
而气又可以化生阴阳,脾气虚弱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脾阳虚、脾阴虚,但因为气本身的阴阳属性更偏于阳,所以脾阳虚更为常见。
脾阳虚还会引起水湿不运,气虚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中气下陷,出现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问题,甚至气脱而亡。
脾气虚的人都是什么样子?(1)气虚都有哪些表现?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什么是气虚,气虚都有哪些症状。
气虚是人体正气不足的一种表现,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而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的水谷之气,以及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
气具体存在于身体每一处,并以多种形式推动人体的运转,比如,宗气、中气、元气、卫气、肾气、脾气、肺气、肝气、心气等分布全身,起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作用。
所以,一旦气虚,气的这些功能就会下降,紧接着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低下、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问题。
罗大伦博士关于治疗感冒咳嗽的方法整理(二)

罗大伦博士关于治疗感冒咳嗽的方法整理(二)受寒引起的感冒和咳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外寒阶段;2、外寒里热阶段3、里热阶段4、回到外寒阶段5、正气不足阶段I 第一阶段——外寒阶段(一)表现1、首先,会打喷嚏,这是感受外寒的明显表现。
2、同时,流清鼻涕。
很多家长问:“怎么区分孩子外感的风寒和风热啊?”答案是:主要看鼻涕!大体上,清鼻涕就是寒证的,黄鼻涕就是热证的。
虽然有极个别的情况,鼻涕来不及变化,会出现不吻合的情况,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两者是吻合的!3、然后,孩子会怕风,怕冷,严重了会头痛,手脚会冰冷。
4、此时,孩子会咳嗽。
这种咳嗽,是呛咳,很清脆,声音很轻,咳嗽的声音就在嗓子这里,绝对不会在气管部位,如果在气管和胸腔,那应该是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或者是第三里热阶段了。
这个很重要的!有的家长,孩子的咳嗽声音已经痰声很重,整个气管胸腔都有声音了,还错误地使用第一个阶段的风寒的咳嗽方法,毫无效果,却说中医无效。
这是自己没有搞对症啊。
5、很多孩子不会咳痰,如果会咳痰的话,此时,痰一定是清的,而不是黄色的,如果是黄色的,就是热证啦!6、这个时候,孩子的舌质的颜色,往往是淡白的,不会很红。
(二)处理方法※ 第一时间,让孩子温暖起来1、用三克紫苏叶熬水,用这个水趁热给孩子泡脚,让孩子身体温暖2、喝点姜葱水,用几片生姜,一段葱白,熬水,放点红糖,然后给孩子喝,让孩子微微发汗即可。
3、烤橘子(1)去水果店买来橘子(桔子)。
(2)打开家里厨房的煤气灶,开中火,把橘子放在炉灶上烤,要来回地翻动,一面烤黑了,就马上翻到另一面,直到全部烤黑。
但是记住,要点是:刚刚变黑就可以了,有的家长把它烤成炭了,中医认为此时药性就没有那么好了。
(3)、把烤黑的橘子放温,然后,剥掉橘子皮,给孩子吃里面的橘子肉。
至于具体用量,一般是每天吃两次,每次吃一个到两个。
看橘子的大小而定,小小的蜜糖桔,则可能要吃几个的。
※ 重要提醒在外寒的第一个阶段,如果错误地使用了寒凉的川贝炖梨,什么川贝枇杷止咳糖浆,是寒上加寒,则咳嗽不但不会痊愈,还会缠绵不愈,甚至留下病根。
罗大伦老师《中医这样看病》用药经验小集

罗大伦老师《中医这样看病》用药经验小集最近看罗大伦老师《中医这样看病》,发现罗老师讲了自己许多用药经验,本想自己摘录一下,结果在网上发现有朋友已经辑录,那就不再费力了,转来大家一起参考。
再此向原创网游致谢。
1、小儿盗汗有的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有的是缺钙。
如果只是伴有手足心热。
则由阴虚内热的嫌疑,可以用一些凉性的食物。
如梨汁、西瓜汁,也可用几克桑叶泡水加冰糖。
服用一两次即可。
也可用六味地黄丸化水,服用一两次,药量为成人的四分之一。
如果还在母乳喂养期的,可以给母亲服用六味地黄丸。
通过调治母乳来治疗孩子。
2、治疗小儿食积:焦三仙各10克熬水喝。
3、感冒后长期咳嗽验方:细辛3克。
杏仁9克(捣)。
法半夏9克,陈皮9克,瓜蒌壳9克。
枳壳9克,桔梗9克。
薄荷9克。
沙参9克,射干9克。
五味子6克,黄芩6克。
桑白皮9克。
甘草6克。
药物先泡半个小时。
水开后煮十分钟。
方义:感冒后正气不足,邪伏于内,必须将邪气宣出。
如果没有黄痰等热证。
可以去掉黄芩、桑白皮。
一般四五服即可。
之后用通宣理肺丸或金匮肾气丸善后。
4、雨天淋雨后着凉,可用葱白、生姜煮水喝,另加热水泡脚。
5、小儿咳嗽:橘子皮熬水。
水开后五分钟即可。
如果有热,可以加渗透梨皮、萝卜丝。
如果痰完全是清的,白色的。
可以配合一点姜片或者苏叶。
6、小儿的病重在调理脾胃,如小儿哮喘,可以在未发作期使用八珍糕调理,药房有健脾八珍糕成药。
八珍糕原方: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山药50g。
莲子肉30g,白扁豆20g。
芡实10g,薏苡仁10g。
罗大伦使用方法:太子参20g。
白术30g。
茯苓50g。
山药50g,薏苡仁50g。
芡实20g。
白扁豆20g,莲子肉50g。
生山楂30g,炒麦芽30g。
如果舌质红,去掉太子参、白术。
可以磨粉熬成糊加渗透冰糖。
白扁豆必须煮20分钟以上,否则会出现呕吐症状。
7、六味地黄丸对症:肾阴虚(1)舌像:舌质红。
舌苔薄。
(舌苔厚者,体内有湿,须先除湿)(2)脉象:脉细数。
[转载]罗大伦
![[转载]罗大伦](https://img.taocdn.com/s3/m/63259c6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2.png)
[转载]罗大伦如果医生是正规军,那么父母就是民兵,他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异常,能够消灭初期疾病,学习一点中医知识,真到带孩子去看医生时也能更好的描述病情供医生诊断。
1、脾胃:小孩容易发烧咳嗽,尤其一咳嗽父母就担心的不得了。
肺主呼吸,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所以我们说脾胃是肺的母亲。
脾胃强壮可以让呼吸系统更加强化强壮,正气(抵抗能力)从脾胃而来。
小孩脏腑娇嫩,消化道粘膜尚未完全形成,有破损的地方,吃东西不慎进入体内,会造成免疫反应。
生日蛋糕要少给孩子吃,都是人造非自然的,容易造成体内功能混乱,平常喂养时要注意避免积食、伤食。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发烧背后都有脾胃失调的经历。
2、肺:肺主呼吸,为相父之官,宰相,心脏是郡主,肺潮百脉。
经络是看不见的,我们的身体内除了血液外,组织液也像暗流似的的缓慢流动,而这些管道相交的位置就是穴位。
由肺推动组织液流动(心脏推动血液),所以要调呼吸,让经络提供防卫功能。
3、正气(肺气)不足容易感冒,肺气从脾胃而来,从食物而来,所以每一次感冒后一定要调理脾胃,否则还会有下一次感冒。
任何导致经络运行缓慢的都会影响身体的防卫功能,比如温度的变化、寒邪导致、夏天空调温度下降导致感冒。
温度降低导致液体流动缓慢,外邪从鼻腔而入,经络(正气)未到,所以就感冒了。
感冒的第一个阶段:受寒(寒邪起表)1、症状:打喷嚏(身体在排外邪)、流清涕象水一样透明的、外邪在体表(白涕是感冒快好了像乳胶漆,黄涕是开始往里面走了详见第二阶段)、头疼:前额疼是脾胃、两侧疼是肝胆、后面及脖子是外感、身上发冷怕风手脚凉想多穿衣服,风一吹皮肤发紧。
越早发现越容易解决问题,可能第一阶段也会咳嗽,第一阶段夏天一半几个小时,冬天可能几天。
2、治疗方法:让经络运行提速、给身体加热。
1) 苏叶(紫苏叶):暖经、发汗,平常准备2包,一旦发现第一阶段来了,用小朋友3个手指捏一小撮泡水喝或者热水开锅2-3分钟后喝水。
如果不喝泡脚也可以,药物经过皮肤吸收,效果一样好,要注意用温水,如果不喜欢泡脚,那洗澡放点也行。
罗大伦讲咳嗽

关于孩子咳嗽转自罗大伦博士的博客很多家长询问孩子咳嗽的事情,我给大家说一下,以便借鉴。
其实孩子咳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医里面分的证型很多,但是这又是一个很容易治的病,因为孩子身体每天都在生长,恢复得很快,如果及时用药,会迅速恢复的。
今天我们讲外感咳嗽。
大家记住了,凡是外感病,我们自己第一时间的反应非常的重要,如果刚刚发现迹象,马上采取措施,很快就可以给堵截回去,如果楞了一下,或者抱着再看看的想法,等到病势已成,则就复杂多了,发起烧来了,咳嗽也厉害了,此时再到处找名医,可是名医也不是神仙,所以往往是治疗很长时间,患者折腾掉一层皮。
所以我一再的提醒大家,外感病的最初阶段很重要,就像要着火了,刚刚有个小火苗的时候,一杯水或者拿衣服一扑,就灭了,但是整个屋子都着起来的时候,甭犹豫了,快跑吧,除了消防队谁都灭不了它的。
我对于咳嗽的看法,和感冒一样,我认为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受了寒,一定是身上冷,流清鼻涕,痰是白色的,如果刚刚发现孩子有了这些症状,其实此时处理是很简单的,我介绍过,用苏叶,这是我们可以作为食物的药品,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六克就可以了,再小的孩子三克即可,然后放入一点橘子皮,就是水果摊上卖的橘子,很多朋友问我,到底是桔子还是橙子什么的?我的回答是都可以,橘子类植物的药用相似,我曾经用橙子皮给一个朋友的孩子治疗咳嗽,配合其他的药物,当时手头没有陈皮什么的,看到他们家的美国橙子,灵机一动,就切了用,效果也不错。
一般用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洗干净(有的小贩为了美观,往橘子皮上涂油类物质,如果不放心,可以把外皮削去一层),切成条,和苏叶一起熬水。
熬的时候要注意,治疗肺经的药,一定不要多熬,开锅三五分钟即可,取其轻清之气,实际要的是它里面挥发物质。
这个水,可以给孩子当做平时喝的水,就像茶一样的喝,但是一定要温热的时候喝。
同时,可以用苏叶六克熬水,然后兑入温水中,给孩子泡脚,让他的身体暖过来,这样寒邪散去,则身体就能恢复了,一般轻浅咳嗽在最初的阶段,如果能够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是可以抵抗回去的。
罗大伦<中医育儿智慧>公益讲座笔记

罗大伦<中医育儿智慧>公益讲座笔记我叫罗大中,笔名是罗大伦,现在都叫罗大伦,本名都不知道了,呵呵.我一直致力于把古代中医的学术思想,用简单的话翻译成现在的,让现代人知道古代的中医文化多么灿烂.很高兴和芭学园的家长交流,我很喜欢芭学园的教育理念,一听说是来这儿,我很高兴的就答应了.其实咱们中医有几千年的育儿智慧,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学习并传播咱们中医育儿智慧......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中医育儿知识?在之前呢,大家都有个观念,医生是医生,家长是家长.医疗的事应该全部由医生负责,我告诉大家这是错误的!因为等孩子送到医生哪儿的时候,孩子的病已经起来了,这个时候控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了.预防远重于治疗!实际妈妈们起的作用远大于医生,妈妈们如果懂了医学知识后,她起的作用会超过一个医生.大家想想医生能24小时守着宝宝吗?不能,再豪华的医院也做不到这点,大家可能都有个体会,半夜3点去排对挂号,到了医生哪儿3分钟解决问题出来了.这个时候没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小孩病情,可是往往小孩细微的征兆就能找到制病的根源,如果没有及时观察到,那这个病是不容易治好的.所以谁最有发言权?是孩子的妈妈,家长.还是要家长做好平时的护理工作,及时观察到孩子细微之处的变化.父母是民兵,医生是正规军.及时收集孩子的细微之处,把疾病消灭在初始阶段.学习中医育儿知识,只要使用一些小小的方法就把能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用再等到后面的阶段发高烧啊,肺部感染啊.学习中医育儿智慧,避免人为的让孩子生病.什么是人为的让孩子生病?比如说:打开冰箱就喝奶;光着脚在地上跑,这种寒凉伤脾胃在中医里是最忌讳的,这样的孩子舌苔特别厚,就是湿气特别大,伤了阳气;还有孩子不知道饱,一直吃到撑,家长该替孩子把握个度.其实现在多数孩子的病是家长人为造成的.感冒(外邪)进入身体的几个阶段:一.外寒阶段.就是外界的温度降低,会造成我们的经络不通畅,经络不通畅那么防御系统(防御部队)就不能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就无法把感冒病毒清除出去.比如说一家子,丈夫感冒妻子就是不感冒,为什么?其实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空气中,我们的鼻腔黏膜,口腔黏膜都有,为什么不会造成感染呢?因为我们身体有防御系统,把它控制在这儿,及时控制的很好,也就是我们的正气足.什么情况下正气不足呢?也就是我们的经络不通畅的时候.经络是古人发明的,但是解剖人体却找不到穴位和经络.现在医学研究发现,人体除了血液外还有一种组织液流动,并且通过在猪身上的实验发现,组织液是按照经络运行的方向流动的,组织液与组织液的交汇处正好是穴位.也就是说经络是通过组织液在体内运送营养物质,来乳养我们的肌肤,乳养我们的四肢,这里边就包括我们的防御系统.所以古人好象知道体内是液体在流动?所以很多穴位起的都跟水有关,比如说:涌泉,太溪,太渊等等很多.经络里面走的跟我们身体的营卫之气就是防御系统相关,保护体表的是卫气,里面是营气.所以经络跟人体的防御系统是相关的,防御系统是有肺来推动的.中医有句话"肺朝百脉",也就是肺来推动经络运行,所以防御系统跟肺相关,跟经络的流通相关,也就是组织液由肺(呼吸)来推动的.什么情况下防御部队不能到达指定位置?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度的降低,也就是寒.温度的降低会让经络运行缓慢,因为它是液体.经络运送营养,所以中医有句话是"肺主皮毛".为什么肺主皮毛?因为肺推动经络运行,经络运行好了以后把营养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才能滋润,如果肺气弱了,经络推动无力,营养物质不能运送到体表,皮肤就会干燥.如果外表突然冷了,正气足的人会马上推动经络运行没问题,正气不足的人马上经络运行受阻,防御系统不能及时运送到指定位置,外邪往里进,进入身体首先侵犯的是肺,肺的功能一弱,经络运行就缓慢了,营养物质不能及时到达体表,这个时候皮肤就出现发紧,这个阶段就是外寒阶段,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因为外寒刚刚进入,我们很容易把它清除掉.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观察到,因为这个阶段也可能很短,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错过了.这时候出现的症兆:1) 流清涕外邪由口鼻而入,清鼻涕象蛋清一样,白鼻涕象乳胶一样,清代表寒,黄代表热.只要鼻涕还是清的,说明体表还有寒.有的鼻涕象水一样,这更说明有寒,寒邪刚刚来;如果鼻涕出现粘稠状了,说明寒往里进了.2) 打喷嚏身体本能的一种反应,身体知道有外邪进来了,是一种好的本能的反应.这个时候切忌用一些阻断打喷嚏的药,因为这个时候吃药不打喷嚏了,相当于把防御系统阻断了,你就不知道外邪到什么程度了.我认识一个中央台的领导特逗,因为办公室开空调着凉了,我看见了说给他开个方子,因为他本身很忙,所以他说不用,买些阻断的药就行了,吃了药嗓子疼阻断了,打喷嚏阻断了,咳嗽也阻断了.大家知道吗?外邪还在里面,你给掐断了,外邪出不来,结果咳嗽了三个月还没好.这在中医看来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大家不要学.打喷嚏是好事,是反抗外邪.古代这个时候(外寒阶段)用取涕法,不是打喷嚏吗,我让你打的更多.古代用皂角粉吹进鼻孔,我试过不停的打,打完出汗吃点饭好了.3) 浑身发冷突然觉得冷,脑后和脖子疼,后背冷.因为膀胱经走头和后背,这个时候虽然是外寒阶段但已经往里走了.外寒阶段第一时间阻止,很容易就把外邪祛除出去.我们看以下起因是什么?就是外界温度降低,经络运行缓慢,防御部队不能到达指定位置.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任何让身体暖起来的方法,让经络运行快一些.这个时候可以用紫苏叶(暖身发汗,一旦发冷打喷嚏,马上用开水泡或者煮2-3分钟焖一下即可,注意:发散的药煮的时间一定要短),不爱喝水的可以用苏叶水泡脚,我妹妹的小孩3岁了,水不爱喝,也不爱泡脚,我妹妹说爱洗澡,那好就煮了一锅苏叶水泡了个热水澡好了.大人还可以用紫苏水洗头,效果也很好,还可以苏叶的蒸汽水熏鼻子.有的人就直接用手捂住口鼻,这时候吸进去的也是热气.还可以喝姜汤,葱白带须水,时间要短,温度不要太高,否则易灼伤孩子的食道.还可以喝温热粥,粥可以补胃气,胃气足会徐徐发汗.我前面讲的方法切忌饿着肚子强行发汗,饿着肚子强行发汗不但不祛病还会伤到正气.还可以喝酸辣汤,熬羊肉汤里面加胡椒粉.还可以用电吹风吹督脉和腧穴(大椎肺腧一带),用热水袋敷后背肺部,这都要在吃完东西后,切忌空腹.还可以用浴霸烤后背脖子.这个阶段或长或短,冬天可能长,夏天可能短,过去中医叫风寒感冒.如果这个阶段没控制住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二.外寒里热,这个阶段病程最长.其实家长如果在第一时间阻止外邪,70%的孩子都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第一阶段过去了下面就复杂了,现在的几乎所有的中成药都是针对这一阶段的(外寒里热).外寒进入到身体以后,身体会对它抵抗,抵抗会产生热量,这个阶段的指症是---外寒依然存在,怕冷,鼻涕有清有黄.白天阳气足鼻涕是清的,晚上阳气弱鼻涕是黄的;有痰,痰是黄色的,还会出现鼻涕是清的,痰是黄的(外寒里热);嗓子会痒,会痛(抵抗加剧),舌边和舌尖变红(体内热);脉搏跳动加快,小孩子平时脉搏跳动就快,那个时候更快,体温上升,量体温的话,温度开始升高,体温上升1度,脉动每分钟加快10次.这个时候用药要一边散外寒,一边清内热.散寒的药物:麻黄紫苏叶荆芥防风等等.清热的药物:生石膏双花黄芩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等等.连翘和双花的功效是解毒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双黄连口服液.黄芩,地丁和公英的功效是散结的.这里再说一下生石膏,生石膏是退烧的,古代有个医生(罗老师说名字了,我没记上)就是单用生石膏一味跟大米一起熬粥,治好了士兵的感冒发烧.我拿自己做过实验,因为咱是医生嘛,我自己发烧,我也发烧,呵呵,我就喝了一味生石膏水,过了一会也发汗了,可是瞬间汗就下去了,也就15秒.后来就把生石膏和大米一起熬粥喝了,徐徐发汗,烧就退了.生石膏用15克.这个阶段也可以用中成药.如果这个阶段还没控制住,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三.里热阶段.这个阶段也叫风热感冒阶段.这时候会出现嗓子疼,发炎,咽喉肿痛,发烧,咳嗽的声音是从肺里面发出来的,痰和鼻涕都是黄的,有的鼻涕甚至是绿的,这个阶段就要送到医院.中医可以给孩子开方子,如果送到西医验血常规,白细胞高有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及时控制,有的人说抗生素的坏处,其实抗生素在医学史上救了很多人.这个阶段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加重易引起肺炎,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一般5天一个疗程,有的家长给孩子吃了两天看孩子没事就不继续吃了,这也是不对的.我们说一般发烧38度5以下不要太干预,但是如果扁桃体都肿了,咳嗽都是胸腔发音了,一定要及时干预,有的小朋友就是烧啊烧的,烧出肺炎.发烧要辨证的看,一般的说如果孩子发烧,没有扁桃体的红肿,精神很好,玩的很好,那么家长不要干预过度,一般38度5以下,小孩的发烧是锻炼他的免疫系统.可以用一些中药,中成药.四.清里热后,医生也用药了,温度也正常了,这个时候往往认为战斗结束了,这时也是家长容易疏忽的阶段.这个时候其实又回到外寒阶段,家长会发现孩子不会发冷,但是会出现鼻塞,鼻音重,鼻涕有清有白,总是咳嗽几声.这时用一些温热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的把外寒清除出去,因为又回到第一个阶段.过去是热湿,现在有空调,冷饮所有都是寒湿邪引起的肠胃型感冒,比如说吃西瓜,吹空调后发烧,上吐下泻,这个时候用藿香正气水.还有藿香正气丸,如果寒湿感冒,头痛,或者呕吐,我会用藿香正气水,让药力在上中焦起效;如果腹泻,就用藿香正气丸,让药力在中下焦起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大伦博客内容摘记
1、柴胡六克、黄芩六克、法半夏六克、党参六克、炙甘草六克、茯苓三十克、煅龙骨三十克、煅牡蛎三十克、珍珠母三十克、桂枝六克、郁金六克、远志六克、香附六克、生地六克、制首乌六克。
这个方子可以熬四十分钟,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二十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各种身体失调,我只要找到情绪不佳的影子在里面,就都建议用这个方子泡脚,效果居然往往出人意料地好。
这种情况,中医会通过身体的症状来分析,是否是身体仍然有郁结,我觉得基本的症状是: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好、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心烦容易发火、心烦容易生闷气、有恶心反胃的感觉甚至呕吐、胸闷心悸、肋骨两边有胀痛的地方、失眠多梦。
这些症状里面,您对上的越多,说明越严重。
此时,舌头的形状往往是尖尖的,正常的舌头伸出来,应该是椭圆形的,这种人舌头一伸出来,往往是一个尖尖的状态,又尖又长。
这是我判断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常常说,现代人的身体失调,我所见到的,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是由情绪不佳导致的,各种郁闷、焦虑、紧张等情绪,让我们肝气不舒,情绪不佳,所以,我基本上走到各地,每天向大家介绍的,都是这个方子,效果很好。
如果失眠严重的人,我会建议他晚上除了泡脚,可以加服:山萸肉六克、五味子三克,熬水,用此水冲服炒酸枣仁粉三克。
每晚服用一次即可。
这是养肝血、安心神的思路。
2、保养心脏的方式很多,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大家可以做为辅助的参考方案之一。
这个小方子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我给它起名叫通脉养心散。
这个小方子非常简单,就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参粉50克即可,两者混合均匀。
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
其实,这个方子还可以增加丹参一味药,也是等量,增加以后,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
其中不适合服用的,是当患者是因为水湿过剩,引起的湿邪蒙蔽心阳的情况,需要温阳祛湿,这个方子就力不从心了。
另外孕妇不要服用,这也是一个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