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湖水资源保护及利用工程

合集下载

梅溪湖环湖路提升工程方案

梅溪湖环湖路提升工程方案

梅溪湖环湖路提升工程方案一、总体概述梅溪湖是长沙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区域,而环湖路作为梅溪湖周边最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是连接梅溪湖周边各个景点和商业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然而,由于梅溪湖周边的建设和发展,环湖路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同时路面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坏。

为了提升梅溪湖周边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景观环境品质,我们提出了梅溪湖环湖路提升工程方案。

本工程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提升梅溪湖环湖路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景观环境品质,改善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梅溪湖周边的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满足不同交通需求的人群,为梅溪湖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形象树立健康、宜居的形象。

二、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包括梅溪湖周边环湖路的提升和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环湖路道路的改造和提升;2. 环湖路的景观绿化和美化工程;3. 环湖路的交通设施改造和提升;4. 环湖路的安全设施提升和改造。

三、设计原则1. 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通过改善道路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布局,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优化交通组织和交通信号控制,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提高景观环境品质。

通过景观绿化和美化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提升梅溪湖周边的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前来游览和居住。

3. 安全可靠。

优化道路的水平和垂直设计,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改善道路的安全设施和交通设施,提升道路的安全可靠性。

4. 可持续发展。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因素,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梅溪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工程内容1. 道路的改造和提升(1)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根据交通量和路段特点,对道路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布局进行优化,增加车辆通行的流线和通行能力,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2)改善道路的路面质量。

对老化和损坏的路面进行修复和重新铺设,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舒适性,减少对车辆的损耗和驾驶的不便。

梅溪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梅溪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收稿日期:2021-11-22修回日期:2023-08-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7433);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h2201040);湖南省投资项目《梅溪湖水质保障工程》(2020-430101-46-01-017317)。

作者简介:张小春,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河湖流域治理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等。

E-mail :*****************通信作者:胡俊,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学。

E-mail :**********.cn梅溪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张小春1,代丹2,秦成1,王瑞2,王竹1,韩增辉1,吕克强2,王辉1,胡菊香2,胡俊2(1.湖南湘新水务环保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6;2.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探究梅溪湖沉积物营养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程度,为梅溪湖等城市景观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分季节采集了梅溪湖表层沉积物(0~10cm ),分析其氮磷和有机质等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沉积物(0~10cm )总氮、氨氮、硝氮、总磷、有效磷和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54.68±754.22)、(24.66±20.02)、(13.60±2.33)、(512.60±281.39)、(8.58±6.81)mg/kg 和(2.84±1.43)%。

湖区东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营养物和有机质含量最高。

沉积物总磷和硝氮含量在春季最高(4月),冬季(1月)最低;有效磷含量在春季(4月)最高,夏季(7月)最低;沉积物总氮、氨氮和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梅溪湖沉积物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变幅分别为667~4000mg/kg 和184~1475mg/kg ,均已超出我国东部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物参考阈值范围;总氮和总磷的标准指数变幅分别为1.21~7.27和0.31~2.46,总氮全部超标,梅溪湖生态环境质量受氮元素污染较为严重。

梅溪湖三大地块发展建议和可行性分析

梅溪湖三大地块发展建议和可行性分析

梅溪湖三大地块发展建议和可行性分析梅溪湖是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大型综合性示范区,拥有梅溪湖片区、湖南大学科技城和芙蓉山片区三大核心地块。

以下是对这三大地块的发展建议和可行性分析:一、梅溪湖片区梅溪湖片区是梅溪湖综合性示范区的核心地块,也是整个示范区的龙头。

该地块的发展应注重协调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具体建议如下:1.提升产业水平:在梅溪湖片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和创新团队,依托湖南大学的科研实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平台。

2.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优化城市规划,改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3.强化文化氛围:梅溪湖片区还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建设文化设施,如艺术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举办文化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

二、湖南大学科技城湖南大学科技城是梅溪湖综合性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南大学的科技创新平台。

该地块的发展应结合高校优势和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

具体建议如下:1.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在湖南大学科技城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中心,吸引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

依托湖南大学的学科优势,聚集各类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鼓励企业与湖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实践。

3.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企业入驻科技城,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政策支持。

鼓励创业者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动力。

三、芙蓉山片区芙蓉山片区是梅溪湖综合性示范区的生态核心地块,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山水风光。

该地块的发展应注重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

梅溪湖资料整理

梅溪湖资料整理

梅溪湖未来长沙市河西城市中心,本属于岳麓山的桃花岭景区。

梅溪湖地理的优势,真可谓在当代城市圈内难得的山水环境。

从市中心五一广场到葡萄园最快一刻钟车程。

二环线在西站向南行两分钟即到。

2007年长沙投资200亿启动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是集防洪、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和高档住宅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型项目。

规划范围北起龙王港路,南接桃花岭景区界线、东起二环线、西至岳麓区与望城县界线,总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协调区桃花岭景区面积为5.56平方公里。

该项目涉及联络、学湖、中塘三个村及天顶乡、望城坡街道一部分,总人口约8千余人,该地主要为耕地、园地及山林地,场地整体地形呈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

长沙梅溪湖国际服务区总体以3000亩梅溪湖湖泊为核心、环湖依次建设CBD建筑群、高品质住宅区,呈放射状布局城市功能组团,从而将不同城市功能有机糅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实现人、自然、城市三者之间的互相交融。

建成后,将集高新成果展示中心、国际智力拓展和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国际居住中心四大功能定位于一体,是未来长沙大河西城区的中心。

梅溪湖国际功能服务区建设项目第一期拆迁涉及梅溪湖街道、望城坡街道和天顶乡的6个村(社区),总面积约10300亩,涉及1500多户的拆迁;第二期拆迁涉及梅溪湖街道天顶村和骑龙村,拆迁总面积约1700亩,涉及拆迁约350户。

目前,第一期拆迁已全面推进,第二期拆迁在6月启动。

梅溪湖旅游度假基地项目简介梅溪湖旅游度假基地项目位于梅溪湖街道境内,是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先导区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造美湖、兴产业、促发展、富百姓”整体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梅溪湖街道提出了把梅溪湖打造成“生态文明的典范、旅游度假的胜地、最宜人居的家园、城乡统筹的样板、两型社会的先导”的目标定位,并努力加以实施。

梅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区位交通与生态环境、人文优势显著,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一个可以辐射整个中南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度假区,具有不可多得发展优势。

EOD开发模式——(1)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水资源规划及水环境整治工程

EOD开发模式——(1)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水资源规划及水环境整治工程

EOD开发模式——(1)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资源规划及⽔环境整治⼯程为推动实现⽣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化,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泛华集团多年来⼀直坚持⽣态优先,践⾏绿⾊发展理念,采⽤EOD模式,积极探索将⽣态环境治理项⽬与资源、产业开发项⽬有效融合,解决⽣态环境治理缺乏资⾦来源渠道、总体投⼊不⾜、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等瓶颈问题,在促进⽣态环境⾼⽔平保护和区域经济⾼质量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

多年来,泛华集团在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资源规划及⽔环境整治⼯程、武汉市青⼭⽰范区“海绵城市”建设等多个项⽬践⾏EOD开发模式,得到各界⼀致好评。

梅溪湖国际新城位于长沙⼤河西先导区核⼼梅溪湖,集⼭、⽔、洲、城于⼀体,稀缺价值不可复制。

项⽬总占地约11452亩。

根据长沙市政府创建梅溪湖国际新城“长沙未来城市中⼼”及“国际服务区、科技创新城”的要求,梅溪湖国际新城总体战略定位为:中国国家级绿⾊低碳⽰范新城,华中地区两型社会的新城典范,湖南省和长株潭最具国际化⽔平、科技创新、以⼈为本、⽣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活⼒新城。

2015年,泛华集团承接了梅溪湖国际新城⽔资源规划及⽔环境整治⼯程,该项⽬突破了传统的规划理念,以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为指导,提出了打造智慧⽣态、产城融合的智慧产业⽣态新城的⽬标,即将智慧、产业、⽣态等要素进⾏有机结合,站在城市运营管理的⾓度,创新理念、多层次切⼊、多⼿段综合治理,最⼤限度保持⽣态本底的前提下,对地块及周边⽔系综合规划,从梅溪湖⽔体内、外污染源治理及过程控制⼊⼿,采取上游污染源治理、⾬污分流改造、⼊湖撇洪渠治理、⼊湖⾬⽔净化、环湖海绵体建设等措施及区域⽔系综合管理规划、制度建⽴等多种⼿段,提⾼了区域⽔系统的安全性、极⼤地改善了区域环境,有⼒地促进了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快速发展。

在此项⽬的有⼒⽀撑下,梅溪湖国际新城也正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准规划设计、⼭⽔景观、创新运营管理的国际化新城。

治水思路汇报材料

治水思路汇报材料

24
(二)、雷锋湖补水工程
1、近期拟从新华水库通过连通管对雷锋湖进行补水
2、远期拟从雷锋污水处理厂通过人工湿地进入龙王港河,再经河湖补 水管进行补水 3、远期拟从预备兴建的龙湖水库通过河湖连通管对雷锋湖进行补水 4、远期拟从湘江通过河湖连通管对雷锋湖进行应急补水
25
5、水生态修复工程
3
1、梅溪湖国际新城水系图
4
2、梅溪湖国际新城概念规划
5
二、流域内水环境现状
水体流动性 差
补换水源不 足
水体透明度 低
现状分析
生态系统薄 弱 农村面源污 染重
初期雨水污 染
截污不彻底
6
(一)截污不彻底
1、龙王港北岸部分道路(高新路、南园路)排口为末端截污,一遇下雨,污水入河。 2、雷锋镇污水因龙王港二期污水管道没有铺设,目前直排龙王港。
30
8、海绵城市工程
要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自然积存、自然 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一)小区建设 1、屋顶绿化 2、下凹式绿地 3、透水铺装 4、调蓄设施 (二)道路、停车场 周边绿化带设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通过雨水管道排入下游 河道。 (三)河道水体 1、雨水净化区 2、雨水调蓄池 3、调蓄生态塘 (四)学校园区:雨水回用系统
(一)、梅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已完成立项,可研阶段,投资估算1.2亿主要措施: (1)道路初期雨水截留。(2)2、二环、三环撇洪渠污染治理。(3)、湖泊水体生态修复
26
(二)、雷锋湖、龙王港河、肖河及雷锋新河水生态修复工程 投资估算约1.2亿 1、雷锋湖水生态构建
27

2、肖河、龙王港河、雷锋新河水生态修复

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

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

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长沙梅溪湖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当前长沙市最大的城市湖泊,也是湖南省湿地保护区重点保护湿地。

此方案旨在保护和提升梅溪湖环境,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城市湖区。

一、保护梅溪湖生态环境为了保护梅溪湖的生态环境,我们将建立湖泊保护区,严格限制梅溪湖周边的建设项目,并加强对梅溪湖生态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同时,也将加大湖泊水质的净化工作,采取生态修复的措施,提高梅溪湖的水质,保护和繁育湿地生物资源。

二、打造梅溪湖湿地公园我们将在梅溪湖周边建设湿地公园,整合湿地资源,打造生态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湿地公园内将建设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便民设施,同时设置休息区和观景平台,供市民观赏湖泊美景。

在公园中还将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繁育珍稀濒危动植物。

三、建设智慧湖区为了提升梅溪湖的管理水平,我们将建设智慧湖区。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对湖泊水质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控。

通过建设城市湖区数字管理平台,实现湖区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我们还将建设智慧景观灯光系统,打造智慧湖区夜景,提供独特的夜间旅游体验。

四、建设湖畔文化区梅溪湖周边地区将建设湖畔文化区,打造具有湖区特色的文化活动中心。

在文化区内设置文化广场、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此外,也将在湖畔建设休闲住宅区和商业区,为市民提供便利的生活和购物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梅溪湖周边交通建设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前往梅溪湖,我们将加强梅溪湖周边的交通建设。

建设地铁、公交和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也将修建停车场和停车楼,解决停车难题。

通过良好的交通配套设施,方便市民和游客前往梅溪湖,提升湖区的知名度。

总之,长沙梅溪湖建筑方案的目标是保护和提升梅溪湖的生态环境,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城市湖区。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智慧湖区和湖畔文化区等,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娱乐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梅溪湖打造成为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

《梅溪湖水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长先管发〔2012〕44号

《梅溪湖水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长先管发〔2012〕44号

长先管发…2012‟44号各有关单位:•梅溪湖水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先导区管委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梅溪湖水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梅溪湖区域管理,保护梅溪湖水质,提升梅溪湖片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梅溪湖片区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片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梅溪湖水质保护范围包括梅溪湖自身水体、岸线及相关地域。

第三条梅溪湖水质保护遵循统筹兼顾、统一管理、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先导区管委会”)和岳麓区人民政府共同成立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城市维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城市维护管理综合办公室(以下简称“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负责梅溪湖水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梅溪湖片区物业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为梅溪湖水质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日常水质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及时发现、制止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并上报综合办公室。

先导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执法支队”)负责牵头协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具体执法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五条梅溪湖片区执行最严格的水质保障管理制度,在片区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设置其他设施的,应符合梅溪湖控制性规划,依法报先导区管委会有关部门批准,办理相关手续并由综合办公室备案后,按照批准方案进行建设。

临时占用梅溪湖区域的,应符合梅溪湖区域的相关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报综合办公室备案,占用期满后应及时恢复原状。

第六条新建涉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须编制水土保持评价专章、初步设计文件需编制水土保持相关设计内容,并按审查通过的内容对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七条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须包含施工期雨、污水处理及排水设计内容,施工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均须经沉淀处理后就近分别接入片区污水、雨水管网。

第八条非雨水净化区汇水范围内的新建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自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雨水经收集处理后方可接入市政雨水管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湖南
梅溪湖水资源保护及利用工程
方案设计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中国·湖南
梅溪湖水资源保护及利用工程
方案设计
证书等级:甲级
工程设计证书:证书编号:A143000700
发证机关:建设部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二〇一〇年五月
工程项目名称: 梅溪湖水资源保护及利用工程设计单位名称: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证书等级甲级
工程设计证书:证书编号 A143000700
发证机关建设部
单位法定代表人: 陈忻
设计部门:市政工程研究设计院
主管院长:杨青山
责任总工程师: 罗惠云
主任工程师:罗惠云
项目负责人: 许光眉
主要编制人员:杨青山罗惠云
许光眉刘云南
唐蕾许莹莹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1
目 录
目 录........................................................................................................................................................1 1. 梅溪湖总体规划方案...................................................................................................................2 2.
水量分析..........................................................................................................................................5 2.1.1. 水量补给............................................................................................................................5 2.1.2. 水量损失............................................................................................................................5 2.1.3. 水量平衡分析...................................................................................................................6 2.1.4. 补水换水............................................................................................................................8 2.1.5. 梅溪湖与周边水体的联通.............................................................................................9 2.1.6. 日常补水换水...................................................................................................................9 2.1.7. 季节性换水以及应急换水...........................................................................................11 2.1.8. 梅溪湖初次蓄水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2.1.9. 补换水运行费用分析....................................................................................................12 2.1.10. 工程运行时注意问题.. (13)
3.
水质保障........................................................................................................................................14 3.1.1. 外源污染控制.................................................................................................................14 3.1.2. 内源污染控制.. (20)
4. 水资源保护管理措施.................................................................................................................28 4.1.1. 水资源综合保护和管理措施......................................................................................28 4.1.2. 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28 4.1.3. 水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组成.. (29)
5. 工程投资........................................................................................................................................31
6.
结论与建议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