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新技术
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食品工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三个方面,对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农业生产方面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保障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1. 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空中遥感技术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和信息采集。
比如,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相机,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植被覆盖和植被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通过高精度的GPS定位系统,精确测量农田的土壤含水量和养分状况,帮助农民合理施肥和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食品加工方面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加工效率和品质,改进传统加工工艺,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1. 人工智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食品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
比如,通过自动化的机器人加工线,可以实现食品的快速分拣和包装,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精确的生产计划,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三、食品安全方面新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和追溯能力,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1. 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生产和供应链的全链条追溯。
通过将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比如,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查看该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包括原料来源、生产日期、质检报告等。
食品科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食品科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科学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为食品的生产、检测、保质期控制等环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谈一谈食品科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一、高通量测序技术传统的菌落计数法和生化方法耗时耗力,有些细菌难于生长,就无法进行检测。
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个限制。
它能够对食品样品进行全面的微生物检测,并可以检测到非常微小的微生物,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培养和分离,减少了检测时间和成本。
这大大地提高了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精度和速度,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二、高压处理技术食品中的细菌、酵母、霉菌等微生物,在高压下会失去活性并死亡,而高压处理技术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对食品进行消毒和杀菌。
高压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也不对食品味道、口感产生影响,保持食品的优良品质。
同时,由于高压的突变性质,某些食品在高压处理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调味和变性处理,提高了食品的品质,丰富了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三、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意味着材料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因为在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将有很大的不同。
在食品工业中,纳米技术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纳米膜,对食品进行封存,从而保鲜食品,延长保质期;可以用纳米技术对某些食品进行功能性改良,例如,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将某些添加剂嵌入到食品中,以达到防腐、抗菌等效果。
四、智能包装技术智能包装技术,指的是在食品包装上运用了智能材料,可以对食品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
例如,在智能包装技术中,可以加入食品中的某种颜料,通过监测颜料的变化,来判断食品是否变质。
如果食品已经变质,包装上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以此来提醒消费者。
还有智能包装材料,可以感知环境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提醒消费者食品的安全情况。
总的来说,这几项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食品科学有着巨大的意义。
不仅可以加快食品生产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保障食品的安全,并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个性化需求。
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和材料

食品工业的新技术和材料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增加,食品工业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推陈出新。
现在很多新技术和材料正在被应用于食品生产,这些新技术和材料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同时还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一、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能够制造和控制物质在纳米尺度的工艺。
在食品工业中,纳米技术可以被运用于增加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营养和口感。
比如,将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有效地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将纳米壳聚糖添加到食品中,可以增加食品的保水性,防止食品干燥失水;将纳米负载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可以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纳米技术的优势不仅在于增加食品的保质期,还在于可以控制食品中的微量营养物质的释放速度和方式,达到更好的营养吸收效果。
然而,虽然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比如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二、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的基因改良技术,可以通过编辑细胞中的DNA序列,使得营养物质与食品的配合更加精准和协调。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提高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从而使得食品更健康、更美味。
现在,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如西瓜的无籽改良、豆类植物的抗虫性改善、玉米的耐旱性提高等。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含量,同时还可以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同样存在着安全问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验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三、植物基蛋白植物基蛋白是一种新的替代动物蛋白的食品材料。
植物基蛋白不仅可以减少人类对动物蛋白的依赖性,对减少动物的养殖和捕捞也有利。
植物基蛋白通过提纯自然界中丰富的植物蛋白,使之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的替代动物蛋白的材料,同时也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纯度。
利用植物基蛋白可以制作出各种形态和口感的食品,如植物基肉制品、植物基奶制品等。
食品加工新技术

(3)吸收剂量及其单位 被照射物质所吸收的射线的能量称为吸收量,其单 位为J/kg,专用名为戈瑞(Gy),或拉德(rad) 。
2、食品辐射效应
(1) 食品辐射的物理效应 a. g射线和X射线的作用
康普顿散射、 感生放射性 b. 电子射线的作用
3.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能
作为一种新型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得到广泛的工 业化应用,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液体溶剂的性 能。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密度接近于液体,使它具有很好的 溶解能;
另一方面它又有与气体相近的高渗透能力和低黏度, 表面张力接近于零,因此它具有良好的传递性能,可 以很快的进出被萃取物的微小结构中,这是一般溶剂 所没有的。
FAO、 IAEA和 WHO联合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 任何商品食物辐照总平均剂量达10kGy水平时, 不具有毒理学上的危害性,这样处理的食品毋需 进行毒理学检查。用10kGy剂量辐照过的食品, 不会引起特殊的营养或微生物问题。
FAO、IAEA和WHO联合专家委员会于 1980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在日内瓦召开 了关于辐照食品卫生会议。依据以前各届 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和这些机构组织的其他 技术或法律专家会议所作出的结论,允许 食品辐照的最大能量水平是:电子射线为 10MeV;γ射线和X射线为5MeV。
(4) 对于具有呼吸高峰的果实,在高峰开始出 现前夕,体内乙烯的合成明显增加,从而促进 成熟的到来。若在高峰前对果实进行辐照处理, 由于干扰了果实体内乙烯的合成,就能够抑制 其高峰的出现,延长果实的储藏期。
b. 导致微生物和昆虫的死亡
食品经辐射后,附着在食品上的微生物和昆 虫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学与生物学效应而导致死 亡,其机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 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与下面两点有密切关 系:
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产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工业的产品质量、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的探索已经成为了食品工业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 技术创新的重点1. 提高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食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产品品质能够提高销售额,吸引更多顾客。
在创新方面,更好的手工工艺、设备自动化和自动化控制、高速化等可以提高产品品质的创新方向。
在保证产品营养、口感、味道、色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和不断优化、改进设备,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2. 注重新产品开发新品种的开发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研发。
新品种的出现能够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食品工业领域新品种的研发需要针对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围绕食品加工技术提高和改进,注重营养、美味、保健三个方面,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
3. 增强生产自动化功能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生产自动化成为了食品企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物流、供应链方面,自动化可以实现物料的快速处理和准确运输,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通过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管理,能够实现机器的自动调整、合理配料、自动计量、自动清洗等效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 发展方向1.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科技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投入到科技研发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新技术应用,改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质量和效率,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2. 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生产近年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食品企业应该通过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保护环境并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有益人体、环保、绿色的产品。
3. 发展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可以保证鲜活、冷藏、冷冻商品在整个流通链上的品质保障和物流效率。
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食品冷链物流成为又一个突破口,有望成为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
食品工业中的新技术和安全问题

食品工业中的新技术和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工业也在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
然而,在这些新技术面前,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注和改进。
一、新技术对食品工业的影响1.智能化生产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食品厂开始引进智能化技术,如智能检测仪、自动化包装机等等。
智能化仪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可以有效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2.新型包装技术现代的食品包装技术不仅仅是将食品包装好,还有保护食品的作用。
采用现代化的食品包装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了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更好地保护了食品的安全性。
3.注重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工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帮助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现代食品生产过程中,防腐剂和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有一些新技术可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如高压灭菌技术、微生物学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化学物质对食物安全的影响。
二、食品工业中的安全问题1.食品潜在危险食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防腐剂、色素等等,这些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例如,某些防腐剂在人体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而某些色素也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2.不良生产环境部分食品厂家传统生产模式单一,经营规模小,生产环境落后,设备老旧,难以满足安全、卫生、环保要求。
这些因素导致了食品卫生标准无法得到有效遵循,食品质量和安全也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三、如何保障食品安全1.提升现代化制造水平食品制造企业应该采用现代化、智能化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质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完善各类记录管理系统,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2.完善质量监管制度政府应该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控,加强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管,防止食品成分失控、生产超标等情况的发生。
3.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消费者应该通过了解生产商、产品的信誉和口碑等探究食品来源。
食品工业新技术

食品工业新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extraction,SFE)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与待分
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 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油脂萃取 咖啡因脱除 啤酒花萃取 香料萃取 色素萃取及脱色脱臭 食品脱脂(无脂淀粉,油炸食品)
辐照肉和家禽技术带来的利益(美国)
病菌
主要并发症
每年可以预防的数目
病例 住院 死亡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250例溶血尿毒症综合症 coli)O157:H7
Campylobacter
250例GBS
沙门氏菌(salmonella) 6000例活性关节病
23000 700 20
500000 2500 25 330000 4000 140
七种常见病菌的D10值
病菌
D10剂量值(kGy)
气单胞菌(aeromonas)
0.14~0.19
Campylobacter
0.19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
0.25~0.3
李司忒氏菌(listeria)
0.77
沙门氏菌(salmonella)
0.38~0.77
葡萄状球菌(staphylococcus)
0.36
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孢子 3.56
食品工业新技术
1、食品辐照技术(food irradiation technique)
1980年,FAO/IAEA/WHO辐照食品卫生安全联合专家 委员会结论:“任何食品当其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 10kGy时没有毒理学危险,不再要求做毒理学试验,同时 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也是安全的”。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食品加工行业也不例外。
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食品加工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它们不仅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时间。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食品加工新技术,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一. 热处理新技术热处理是食品加工的经典工艺之一,它在杀菌和保鲜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热处理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能量浪费、味道丧失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新型的热处理新技术应运而生。
1. 脉冲电场杀菌技术脉冲电场杀菌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 PEF)是一种高能量电场下有效去除微生物的技术。
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加大电场强度,使得细胞膜电位瞬间发生变化,导致细胞死亡。
相比传统的热处理方法,PEF技术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杀菌,减少营养成分流失和口感变化。
此外,PEF技术对环境友好,能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目前,PEF技术已在奶类、果汁和蔬菜等食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超高压处理技术超高压处理技术(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HPP)是一种通过在高压下杀菌和保鲜的新型技术。
在HPP技术中,食品放置在高压容器中,压力可达到数千bar,保持数分钟的时间。
HPP技术避免了传统热处理方法中食品受高温影响引起的品质损失,同时保留了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因此,HPP技术在肉类、海鲜和蔬菜等食品加工中广受欢迎。
未来,HPP技术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其将在保持食品营养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无菌和安全的食品。
二. 生物技术随着生物科技的逐渐成熟,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生物技术能够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和色泽,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生物技术: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可以在基因层面上修改生物的基因组,从而实现精准的基因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其杀菌温 度低于常规方法:70℃~105℃,3min
食品工业新技术
3、微波技术 (Microwave technique)
丸干燥杀菌机 人机界面自动控制,并设置温控、监控。
(组 合式)果蔬脱 采用不同技术、设备进行分阶段脱水。产品质量可与冻干工艺相媲美,而设备
水设备
投资、生产成本仅为其几分之一。
微波滚筒 干燥杀 用于粉状、颗粒状、片状物料要求物料混合度均匀性较高的食品、淀粉类、中
菌机
草药成品、各种丸剂中成药品的干燥灭菌;化工原料的干燥。
李司忒氏菌(listeria) 60次早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25
575 125
弓浆虫
100-1000例先天性弓浆虫病 28000 625 94
可预防的总量
6600次灾难性的疾病
881265 8500 352
食品工业新技术
1、食品辐照技术(food irradiation technique)
食物发芽的辐照抑制:马铃薯、洋葱、大蒜 食物成熟期的辐照延缓:延缓果实跃变期 酒类催陈
食品工业新技术 料、非油榨(或节油)方便面、面条、米粉、豆制品、牛肉干、肉脯、鱼干、
茶叶、烟草等的干燥、杀菌;杏仁、桃仁、花生仁、板栗等的干燥脱皮、焙烤; 休闲食品 、薯片、土豆片、虾片、鱼肚等的膨化;口服液、酱菜、各种小包 装食品的防霉、杀菌保鲜;冷冻鱼、肉禽的“回温”解冻;大豆干燥脱腥
微波3(复、合微式)波药技术水丸(、蜜M丸i、cr水o蜜w丸av等e的te干c燥h杀n菌iq,u该e)设备符合GMP生产要求、可进行PLC、
机
微波提取或萃取。
微波真空 (或真 用于食品、果蔬菜的脱水、膨化,中草药的微波真空提取、萃取及科研院校的 空冷冻)干燥机 实验室设备。
食品工业新技术
4、食品微胶囊技术 (Microcapsure technique) 微胶囊: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微胶囊造粒技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在 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在 特定的条件下,囊壁所包埋的组分可以在控制的速 率下释放。
0.36
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孢子 3.56
食品工业新技术
1、食品辐照技术(food irradiation technique)
1980年,FAO/IAEA/WHO辐照食品卫生安全联合专家 委员会结论:“任何食品当其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 10kGy时没有毒理学危险,不再要求做毒理学试验,同时 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也是安全的”。
七种常见病菌的D10值
病菌
D10剂量值(kGy)
气单胞菌(aeromonas)
0.14~0.19
Campylobacter
0.19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
0.25~0.3
李司忒氏菌(listeria)
0.77
沙门氏菌(salmonella)
0.38~0.77
葡萄状球菌(staphylococcus)
微波液体杀菌机
用于中西药饮剂、营养液保健品、食品饮料、调味品的杀菌、保鲜,白酒催陈 老熟。
微波液体杀菌机
用于中西药饮剂、营养液保健品、食品饮料、调味品的杀菌、保鲜,白酒催陈 老熟。
微波压力杀菌机
用于小包装休闲食品、药品、塑料袋装、纸包装的豆奶、牛奶及饮料等(防炸 袋)加压灭菌。
微波提取(萃取) 用于花生、黄豆、天麻、当归、芝麻、薄荷、海带、人参、灵芝、芥菜籽等的
食品工业新技术
农产品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
膜分离 物性修饰 无菌冷灌装 冷榨 浓缩 冷链 保鲜
食品工业新技术
1、食品辐照技术(food irradiation technique) 利用高能辐射杀灭危害食品的微生物和害虫。 不受温度、物态影响 穿透力强,均匀。可以包装后灭菌 无残留 节能70~90% 例子:北京烤鸭;胡椒粉;烤肠;玉米象,芒果实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1996
食品工业新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extraction,SFE) 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与待分
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 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油脂萃取 咖啡因脱除 啤酒花萃取 香料萃取 色素萃取及脱色脱臭 食品脱脂(无脂淀粉,油炸食品)
食品工业新技术
3、微波技术 (Microwave technique)
在波长1mm-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 磁波对物质的场致作用进行物料的加热、干燥、灭 菌、催熟、调温 、焙烤、膨化、合成、萃取、催 陈等的特殊加工
食品工业新技术
3、微波技术 (Microwave technique)
蝇的辐照;
安全性:无诱导放射性,无毒性反应,无致畸致突变
食品工业新技术
1、食品辐照技术(food irradiation technique)
1980年,FAO/IAEA/WHO辐照食品卫生安全联合专家 委员会结论:“任何食品当其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 10kGy时没有毒理学危险,不再要求做毒理学试验,同时 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也是安全的”。
(2)特点。 加热迅速均匀。 节能高效。比远红外加热节能1/3以上 低温杀菌、防霉、保鲜,保持物料色泽、活性和 营养成份 工艺先进易控制,可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安全无害 应用:肉类、水产类、果蔬菜类、乳类、蛋类、保 健品、药品、茶叶、烟草、豆制品等的加工
微波干燥杀菌机
粉状、颗粒状、片状或胶体状等的食品、添加剂、调味品、药品、中草药材原
辐照肉和家禽技术带来的利益(美国)
病菌
主要并发症
每年可以预防的数目
病例 住院 死亡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250例溶血尿毒症综合症 coli)O157:H7
Campylobacter
250例GBS
沙门氏菌(salmonella) 6000例活性关节病
23000 700 20
500000 2500 25 330000 4000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