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和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精)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在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废气样品的取样与处理问题:废气样品的取样需要准确代表废气的组成和浓度,而且需要避免污染和丢失。

对于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还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适当的取样方法,并在取样后尽快进行分析。

2. 色谱柱选择问题:选择适合的色谱柱可以提高分析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对于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一般采用非极性或低极性的色谱柱。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可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和信号强度。

3. 保持色谱柱的稳定性:色谱柱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样品中的化合物或杂质的污染,导致柱效降低或无法再利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样品前进行预处理,如净化或浓缩,以减少样品中的杂质物质对色谱柱的影响。

4. 检测器选择和参数设置问题:气象反应性的非甲烷总烃物质通常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才能检测到。

在选择检测器时,应考虑灵敏度、响应时间和选择性等因素。

还需要合理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流量和温度,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5. 标准曲线的建立问题:为了定量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含量,需要建立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建立需要使用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样品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测得的峰面积或峰高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为了获得准确的标准曲线,需要注意标准样品的准备和分析条件的一致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规范化的取样和处理方法,确保废气样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包括使用正确的取样装置和方法,以及在取样后尽快进行分析。

2. 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并确保其质量良好。

在使用色谱柱之前,应先进行条件化处理,并在每次分析前进行检查和测试。

3. 定期清洗和维护色谱柱,以确保其稳定性和重复性。

可以使用洗涤剂和溶剂进行清洗,或者根据需要更换色谱柱。

浅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

浅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

浅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分析样品中复杂混合物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不同分子在分子量、极性和亲水性等因素的差异,通过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交替分配,实现分离和识别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在环保检测领域中,气相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total hydrocarbon,THC)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指标物之一,它代表了废气中所有有机物质的总量。

一般情况下,甲烷是废气中最主要的非甲烷烃类物质,其浓度往往占THC浓度的大部分。

因此,气相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监测。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原理是,在样品中加入内标物或使用外部标准曲线法,通过柱前或柱后衍生反应等方式,将目标化合物与其他烃类物质分离,然后采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等检测器对化合物进行检测和测定。

在分析废气中甲烷和THC时,常用的分析柱为聚硅氧烷柱或聚酯柱等,其中聚硅氧烷柱适用于分析挥发性较大的化合物;而聚酯柱适用于分析非挥发性化合物,由于THC中特定化合物的不同,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分析方法为:将样品后依次连接前进样品吸附器、进样管、毛细管柱、检测器和废气处理装置,然后启动测试程序进行样品分离和检测,最终计算出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测定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系统构建灵活,可灵活应对不同废气检测需求。

因此,气相色谱法已成为环保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废气污染监测和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探析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探析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探析【摘要】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于废气监测的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气相色谱法的原理,然后阐述了其在废气监测中的应用和检测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优势。

接着详细描述了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具体步骤,并指出了在环境监测中的一些局限性。

通过综合考虑气相色谱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将有助于监测和控制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废气、甲烷、非甲烷总烃、环境监测、检测、含量、排放、影响、优势、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废气中的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是环境监测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对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甲烷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它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温室效应的加剧。

非甲烷总烃则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烷烃、芳烃、烯烃等,它们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还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在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对废气中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准确监测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气相色谱法在此领域的应用价值和优势,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含量是环境监测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评估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含量,可以更准确、快速地获取数据,帮助监测废气排放的质量和效果。

这对于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相关行业而言,了解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含量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掌握这些数据有助于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废气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研究气相色谱法在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方面的应用意义重大,对于环境保护和相关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其原理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探析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探析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探析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将废气样品中的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分离并测定其相对含量。

本文将从废气来源、样品采集、分离与测定等方面对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进行探析。

废气来源是影响废气成分的重要因素,不同来源的废气成分组成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如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

汽车尾气也是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进行废气甲烷非甲烷总烃检测时,需要对废气的来源有所了解,以便确定采样点和采样方式。

样品采集是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采用气泡测定法或吸附管法进行样品采集。

气泡测定法是将废气通过水中,利用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溶解度差异,实现对两者的分离。

吸附管法则是通过使用吸附剂吸附甲烷和非甲烷总烃,再通过热解的方式将其中的组分释放出来。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

分离与测定是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重要步骤。

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经过装填在柱中的固定相,随着气体的流动,不同组分会根据其在固定相中的亲和性而分离出来。

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相对含量可以通过检测其在柱中出现的峰面积来计算。

在气相色谱分离前,还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水分、二氧化碳、硫化物等干扰物,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在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时,还需要考虑一些问题。

废气中的其他成分可能对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分离和测定造成影响,可能产生峰重叠或峰形变化等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分析条件或进行样品前处理等方法解决。

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范围和灵敏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可以根据具体样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和仪器。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含量的方法。

在进行测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气相色谱仪的选择和设置气相色谱仪的选择和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果选择的仪器性能不稳定或者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差较大。

对策一:选择性能稳定的仪器,并根据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

还应定期维护、校准仪器,保证其性能稳定。

问题二:样品的预处理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可能与其他组分混合在一起,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如果预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非甲烷总烃的损失或者其他组分的干扰。

对策二: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例如通过净化柱去除干扰物质,或者通过吸附管捕集非甲烷总烃。

在预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和操作的规范,确保非甲烷总烃不受损失和干扰。

问题三:定量分析和结果的准确性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的浓度需要进行定量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误差或者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对策三:在定量分析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法操作,准确控制仪器的工作条件和参数。

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例如通过加标法或者内标法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的验证。

问题四:方法的适用性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的废气样品。

不同的废气样品可能含有不同的组分和混合物,导致分析方法的选择有所差异。

对策四:在进行非甲烷总烃分析时,要根据废气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果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可以进行试验验证,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提高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含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践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废气样品的分析要求。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
非甲烷总烃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C2~C8)。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环境空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中的非甲烷总烃含量。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将待测气体通过色谱柱,利用色谱柱对不同化合物的分离能力,将非甲烷总烃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等。

在进行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采集:应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样品采集,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色谱柱选择:应根据待测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以确保分离效果。

3.(检测器选择:应根据待测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器,以确保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4.(仪器校准: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处理:应根据标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灵敏、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

浅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

浅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

浅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分离和检测气体混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浓度,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从测定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意义、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气相色谱法于废气监测中。

一、测定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意义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检测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而非甲烷总烃则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测定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含量,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它通过将混合气体样品分离为单一化合物,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各种化合物的浓度和峰面积,进而计算出各种化合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柱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对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定量。

在气相色谱法中,常用的色谱柱有各种类型的毛细管柱和填充柱,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等。

色谱法可以对废气中的甲烷、非甲烷总烃进行快速准确地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三、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在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时,需要对废气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选择。

对于废气样品的采集要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罐式采样、袋式采样、毛细管采样等。

进行样品的前处理。

废气中的杂质和水分会对色谱分析造成干扰,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通常采用吸附管吸附、气相色谱前处理仪器预处理等方法。

选择适当的气相色谱仪及检测器进行分析。

不同类型的气相色谱仪和检测器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分析目的。

在选择仪器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成分、测定的灵敏度、准确性等因素。

在进行样品分析时,需要严格控制色谱仪的操作条件,包括进样量、色谱柱温度、流速、检测器温度等参数。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含量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样品制备、色谱分析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探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样品制备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废气样品的收集和制备。

当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浓度较低时,样品的收集和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空气中的杂质。

对策是采用适当的样品收集方法,避免空气污染的影响,并通过吸附管、净化器等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

色谱分析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非甲烷总烃的分离和检测。

由于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种类繁多,可能会出现共沸物的干扰,使分离和定量分析变得困难。

对策是选择适当的色谱柱,提高分离效果,并采用适当的柱温程序和流速,优化分离条件。

可以通过增加样品的预处理步骤,例如液相萃取、气相萃取等,去除干扰物质,提高仪器的检测灵敏度。

数据分析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废气样品中非甲烷总烃含量过高或过低,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过高的含量可能会使色谱柱过载,导致峰形变宽或峰高不对称,影响分析结果。

对策是在样品制备阶段通过稀释样品来获得合适的含量范围。

而过低的含量可能会导致峰信号过低,难以准确测定。

对策是增加样品量或增加进样浓度,提高测定灵敏度。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样品制备、色谱分析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

通过采取适当的对策,例如适当的样品收集方法、优化分离条件和增加进样浓度,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参数,以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4
1384
注Θ是质量浓度的符号。总烃质量浓度以碳计。
用净化空气稀释配制的标准气样系列,总烃峰高2浓度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H t =31.8Θt -21.49r =0.9988
用氮气稀释配制的标准气体系列,总烃峰高2浓度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H t =32.3Θt -22.43r =0.9984
由两个回归方程的比较可见,氧对总烃测定有干扰,但造成的误差较小。在分析环境空气
1试验部分
1.1仪器、装置和配样用气体
(1带有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H ITA CH I163型。
(2色谱柱。柱1为长1m、内径3mm的不锈钢螺旋空柱(或填充60~80目的硅烷化玻璃微珠,用于测定总烃。柱2为长2m、内径3mm的不锈钢柱,柱内填充GDX2104(60~80目,用于测定甲烷。
关键词 环境空气监测 废气监测 非甲烷烃 气相色谱法
非甲烷烃(NM HC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称非甲烷总烃。大气中的NM HC超过一定浓度,除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监测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中的NM HC有许多方法,但目前多数国家[1,2]采用气相色谱法。由于直接测定NM HC所用仪器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采用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出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为NM HC的含量。
表1用不同稀释气体配样的测定结果用净化空气稀释Θ
(总烃(m g・m 23峰高mm用氮气稀释Θ
(总烃
(m g・m 23峰高mm01.00.458.00.422.81.1728.72.1351.52.0144.54.3494.04.3493.06.511786.7814415.54459.1329231.695221.771043.4138432.497639.11280
3参加本工作的还有李定邦、黄雪娟、修光利、崔文海、王德民、蓝青云。
氢气流量:25mL m in
进样器及检测器温度:110℃
柱温:70℃
检测器:F ID
记录纸速:16mm m in
进样量:1
mL
图2色谱分析流程示意图
在上述条件下,气体样品中的总烃色谱图
和甲烷与其它组分分离图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总烃色谱图
4.高温管式炉(内装四氧化三钴
催化剂,炉温750℃;5.净化器(硅胶;6.净化器(烧碱石棉。
1.2色谱分析流程
色谱分L m in,甲烷柱20mL m in
空气流量:400mL m in(1.078×105Pa
1998201226收到初稿,1998212204收到修改稿。
分析与检测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和废气
中非甲烷总烃3
潘金芳 赵一先 张大年
(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37
摘要 介绍了用双柱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析气体样品中非甲烷烃。方法的检出限为0.035m g m3,测定范围为0.12~8.0m g m3。5个实验室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为3.4%~9.2%,回收率为88.6%~114%。
为横座标,分别绘制测定总烃和测定甲烷的校
准曲线

图4甲烷与其它组分分离图
2结果和讨论
2.1样品的保存条件
采用聚三氟氯乙烯气袋,在同一时间、同一
地点采集大气样品,在避光与不避光两种条件
下,测定样品质量浓度随保存时间变化的情况,
结果见图5、图6。
由图5可看出,用吸附性小的聚三氟氯乙
烯气袋保存大气样品,在避光条件下至少可保

图5避光条件下NM HC质量浓度与
样品保存时间的关系
图6不避光条件下NM HC质量浓度与
样品保存时间的关系
总烃柱:为了排除氧的干扰,对4种色谱柱进行了试验,结果都不能分离总烃和氧。其中用硅烷化玻璃微球(60~80目填充柱、酸洗过的石英砂(40~60目填充柱和空柱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空柱对烃类没有任何分离,只出一个峰形良好的色谱峰,但是氮气流量不宜过大,否则易熄火;石英砂填充柱在氮气流量为20mL m in时,出两个相近的峰,峰形不理想,但氮气流量为40~50mL m in时,也能出一个良好的色谱峰;玻璃微球填充柱在低流量时对烃类也稍有分离,加大流量后能出一个良好的色谱峰。因此,选用玻璃微球填充柱或空柱作为总烃柱。
样品或用净化空气稀释的废气样品中的总烃含量时,为了消除氧的干扰造成的误差,应当用除烃净化空气测空白值,试样的进样体积应与标准样品的进样体积相同,在试样的分析过程中应隔一定时间后测一个标准样品进行单点校核,标准样品的浓度与试样的浓度接近。2.5校准曲线
2.3色谱条件的选择
影响色谱分离的因素很多,除固定相外操
作因素对分离度的影响也很大,主要是柱温和载气流量。在测定甲烷时,我们以甲烷与氧和甲烷与乙烯为难分离的物质组进行条件试验,试验得出的最佳色谱条件见1.3节。2.4氧峰的干扰
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时,总烃峰中包括氧峰,气样中的氧对总烃测定结果产生正干扰[1]。因空气中氧含量基本恒定,所以在固定的色谱条件下,以空气为主体成分的样品氧的响应值也是基本固定的。我们分别以氮气、净化空气为稀释气体,在同一条件下配制含不同浓度总烃的标准气样,测定结果见表1。
存18h。
由图6可以看出,在光照条件下,50m in内
NM HC质量浓度下降至起始值的30%左右。
因此,采样后应立即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必
须密封后避光保存,18h内分析完毕。
2.2色谱柱的选择
甲烷分离柱:选用GDX2104填充柱作为甲
烷分离柱,在选定的条件下甲烷与最难分离的
氧、乙烯等分离良好,不干扰甲烷的测定
1.4校准曲线的绘制
用上述丙烷2氮气混合标准气体、甲烷2氮
气混合标准气体和除烃净化空气配制总烃标准
气样系列(质量浓度为0~8.67m g m3和甲烷
标准气样系列(质量浓度为0~6.75m g m3。
分别取1m l上述不同浓度的标准气样,经气相
色谱仪的总烃柱和甲烷柱,按选定的色谱条件
进行分析,以峰高为纵座标,以对应的质量浓度
(3空气除烃净化装置见图1。
(4配样用气体:丙烷2氮气混合标准气体,C3H8 N2(摩尔比为(20×1026∶1;甲烷2氮气混合标准气体,CH4 N2(摩尔比为(21×1026∶1;氮气和除烃净化空气(配气样时用做稀释气

图1空气除烃净化装置
1.空气钢瓶;
2.净化器(硅胶与5A分子筛;
3.净化器(活性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