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小儿垂钓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设计)小儿垂钓教学活动设计

小儿垂钓教学活动设计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活动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小儿垂钓教学活动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根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根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殊富有传奇颜色。

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

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

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日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出名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留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挂念下把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方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

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住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3探究与争辩:“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很多专家、学者争辩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4朗读背诵古诗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画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四拓展积累小儿垂钓教学活动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垂、蓬、侧、莓、苔〞五个生字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引导同学依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认真致志的可爱形象.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4、.培育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力量.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同学理解诗意,领悟感情,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课前预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导入新课,激发爱好同学们,咱们从前学过很多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通用13篇)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通用13篇)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通用13篇)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朗读古诗,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能够熟读和背诵古诗。

会写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能力目标:通过古诗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学生去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课件出示河边情景)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河里的小鱼可多了。

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

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

(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2、瞧,大屏幕上的汉字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小儿垂钓》教案篇一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怎么钓的?好玩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诗人笔下的小孩儿钓鱼可是另有一番趣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儿垂钓》。

(课件出示:小儿垂钓)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3、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先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再动笔写一写,看看谁写得最美。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要站稳了,咱们一起来书空一下。

“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里面有个点。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写字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握笔姿势,拇指和十指捏住笔杆,中指轻轻的靠着,坐姿要端正,先看清楚字的写法,再工工整整的写下来。

4、释题:“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他曾是一位手工匠却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二、初读识句1、这首小诗呀就写在书上86页,同学们赶紧翻开书第18课,听老师读读,要求听准字音。

同学们勾出诗中的生字,再自己把小诗拼读两遍,遇到勾画出的生字再多读一读。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

.(指名读、领读、齐读)/其中还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你们发现了吗?齐读、自读,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你们读得真准!4、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

先来看看老师怎么写,注意认真观察。

师范写“映”和“侧”请同学们在生字格里描描红。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优秀4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优秀4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优秀4篇)《小儿垂钓》篇一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发生了这么样的一件事情,你怎么看呢?下面是网小编整理的《小儿垂钓》阅读题目及其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小儿垂钓》原文欣赏【唐】胡令能蓬头①稚子②学垂纶③,侧坐莓④苔⑤草映身。

路人借问⑥遥招手,怕得鱼惊⑦不应人。

《小儿垂钓》译文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小儿垂钓》阅读题目及答案(1)从首句中蓬头一词,可以推知垂钓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衣衫简陋的山村孩子)(2)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改写侧坐莓苔草映身一句。

(在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地方,他随意而坐,专注地垂钓,草丛几乎淹没了他的身形。

)(3)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其中一、二句重在写____,三、四句重在传神。

(形)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多选题)A.幼稚B.充满童趣C.无邪D.天真可爱正确答案:A B C D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A.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

B.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说话声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C.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D.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景。

正确答案:A B C D《小儿垂钓》赏析《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作。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

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儿垂钓古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儿垂钓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会写2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

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3、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

6、作者简介。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

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

3、圈出生字。

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一组开火车读生字。

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5、“垂”是独体字。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

我们的祖先更聪明。

6、字理识字:“垂”。

(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

)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

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

7、指导书写“垂”字。

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

8、“侧”古今对照。

9、“应”是多音字。

(应该、答应)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

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

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

映身:掩饰着身板。

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7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7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小儿垂钓》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3、借助图画,根据诗句联系生活想象出小孩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教学重、难点:1、认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

学生:观察人们钓鱼时的动作神态,并把观察所得讲给大家听听。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学案:1、借助拼音熟读古诗,认写本课生字,试着给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试着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图画)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生根据图上内容进行回答)2、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预习交流1、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古诗,哪位孩子愿意给大家有感情的诵读一下古诗呢?(指名读—指名评价)2、交流生字预习情况。

三、探究展示1、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2、学生自读古诗。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把诗读得通畅,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

3、同桌互相听读指正,全班展示评价。

4、用生字卡片做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5、小组内读古诗,图文对照领悟诗意,看看能读懂什么,将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会提出来。

6、全班交流读懂了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

在最疑惑的地方,教师作精当的点拨,相机指导学生结合诗句和图画了解“蓬头”“垂纶”、“稚子”、“借问”、“不应人”等重难点词语,让学生了解诗意。

7、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

8、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达标检测1、读一读,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小儿垂钓》篇一教学目的:情感目标: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识记本课的生字并知道它们的意思。

2.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rarr;释词rarr;调序rarr;解句)。

3. 释词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 )稚( )遥( )钩( )准( )摇(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五、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篇二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作者:【唐】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加点字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2、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3、莓:一种小草;4、苔:苔藓植物;5、借问:向人打听;6、应:理睬;7、遥:远远地;8 怕:害怕9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而逃跑诗文解释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青苔上。

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游来。

全诗赏析唐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真纯、无限童趣。

作者简介胡令能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

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

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小儿垂钓》(选自《全唐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小儿垂钓》教案设计

《小儿垂钓》教案设计

《小儿垂钓》教案设计《小儿垂钓》教案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儿垂钓》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1. 导入诗题2. 理解诗题(二)理解诗句1. 朗读全诗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3. 释词解句(三)总结练习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1. 形近字组词钓()稚()遥()钩()准()摇()2. 多音字组词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背诵《小儿垂钓》板书设计8. 古诗二首《小儿垂钓》教案设计2教材分析:《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七绝,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

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垂钓》公开课教案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

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一、淡化诗意,品析诵读,领悟诗情
教学中,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即可,教师不应当把教参或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要让他们通过体会这些词语,并且有感情地诵读才会和作者产生共鸣。

达到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才能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要让学生体会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个难点。

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生动的课件、诵读时的古乐,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进入古诗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学习,培养诗趣
古诗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通过古诗拓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打开新的视窗。

让学生了解我们今天所学的诗仅是古诗沧海中的一粟,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更广泛地从民族文化
中汲取养料,从而开阔视野,体会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