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日本新陈代谢派的理想城市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乌托邦思想发展历程

乌托邦是什么意思乌托邦思想发展历程乌托邦原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乌托邦简介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本义介绍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的哲学家路易博朗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
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莫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
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
九年级语文语段修改专项练习

九年级语文句段修改专项练习1、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均有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①第八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在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为期六个月。
②博览会着力展现杭州的人文特色和旅游特色,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开展人与社会、城市与生态、休闲与会展业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通过一个健康、安全、西博盛会的精彩纷呈,展现新西湖,共享新杭州。
A.①句中用词不当,改为。
B.②句中用词不当,改为。
C.③句中词序不正确的一处是,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与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①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②美国走上了从此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③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④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发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A.第句句中用词不当,改为。
B.第句词序不正确,改为。
C.缺少宾语中心语的一处是,改为。
3、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或错别字,请在原文上改正(注意规范使用修改符号)。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1)森林正在日益委缩。
(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3)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
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4、下面一段话在字词、标点和句子三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是黑决不会说是白,是鹿决不会说是马;豁达是一种乐观,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不论生活怎样折磨你、欺骗你,你永远都微笑着。
豁达是一种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新陈代谢派的代表建筑

每个舱下面有两个托架支 撑着,而上面仅由两个螺 丝固定。每个舱的内部装 修力求新颖奇特,墙、床、 天花板集成一体化,屋内 的墙角为圆角。 这座大楼以当代建筑学的 “新陈代谢”思想为背景, 是“新陈代谢主义”的一种 图解。虽然普遍适用性不 高,但是它的确标志着那 一时期的先进技术,同时 更像是都市中心的一个孤 傲的纪念碑。
外露的大圆筒和混凝土的 粗糙质感、楼板和圆筒交 接处的梁头,愈加强调了 这幢建筑物的结构,暗示 着它讲来的成长。山梨县 文化会馆建成后就进行过 扩建,从而建筑自身就构 成一个随时间推移而不断 解决其成长和变化的立体 交往空间。
黑川纪章
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 1934年4月生于名古 屋市,1957年毕业于 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 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 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 研究室工作,1959年 获硕士学位,1960年 参加“新陈代谢”组织, 作为中心成员活动。
新陈代谢派的代表建筑
1山梨县文化会馆 ——丹下健三 2中银舱体大楼 ——黑川纪章
下健三
丹下健三是世界著名的日本建 筑师。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 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 的探索,如山梨文化会馆 (1966)静冈新闻广播东京 支社(1966)等。
在向现实的挑战中,我们必须 准备要为一个正在来临的时代 而斗争,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 的工业革命为特征,……,在 不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 革命(即信息革命)将改变整 个社会 ——丹下健三
山梨县文化会馆(丹下健三 1966)
1966年由丹下健三在日本 山梨县建成的文化会馆是新 陈代谢派的著名作品,它的 平面组合就是仿照植物新陈 代谢的功能,设计了一个个 垂直的圆形交通塔,内为电 梯、楼梯与各种服务设施, 所有办公空间则建立其间, 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扩建 或减少。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1.1 城市的形成一、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导致食物剩余,为人口集中提供了物质基础。
2. 贸易路线: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品交换,吸引了人口聚集。
3. 政治与宗教中心:统治者和宗教势力建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二、城市形成的过程1. 聚落阶段:- 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以狩猎、采集为生,人口稀少。
- 聚落通常位于水源附近,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
2. 村落阶段:-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 村落规模较小,人口较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3. 城镇阶段:-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村落开始转变为城镇。
- 城镇具有市场、防御设施等初级城市功能。
4. 城市阶段:- 城镇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扩大,形成了城市。
- 城市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成为区域中心。
1.2 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密度通常远高于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居住和工作。
- 职能多样: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中心。
- 空间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网络、公园绿地等不同功能区。
二、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人口密集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组织和空间形态,它拥有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以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
1.3 城乡关系的演变一、城乡对立阶段- 在古代社会,城市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居住地,而农村则是被剥削的农民的居住地,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
二、城乡融合阶段- 工业革命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交换日益频繁,城乡关系开始融合。
三、城乡一体化阶段-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包括:1. 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共享。
浅论宫泽贤治文学中的“乌托邦”意象

116浅论宫泽贤治文学中的“乌托邦”意象唐利容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的诗人、童话作家,他毕生追求人世间的美好,这种追求深刻体现在他的文学中。
本文从自然、人物形象、社会这三方面分析其文学中美好的“乌托邦”意象,探讨贤治心中的理想世界。
关键词:宫泽贤治;乌托邦;生存斗争;幸福观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它代表着美好、和平、平等、自由。
一直以来,文学作为乌托邦的重要载体,让乌托邦得到伸张和形象化。
考察作家宫泽贤治,其大多作品中都有乌托邦的情结。
他把文学的舞台搭建在家乡的一隅,诗情画意地描写家乡的自然,表现自然的生命;倾心塑造善良坚忍的人物形象;刻画时代背景下的苦难生存。
通过这些描写,既体现了宫泽贤治的乌托邦意象,也让我们看到了暗淡世界中他心灵的皈依。
一、自然生长于岩手县的宫泽贤治,从小就热爱亲近自然,他的作品充满自然气息。
在作品中呈现的大都是原始纯粹的自然,那里有茂密的森林、碧蓝的天空、清澈的风、粉色的朝阳,沁人心脾。
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更是天上地下,种类繁多。
它们是岩手县的岩手山,是当地传说中的妖怪精灵;是随处可见的植物,也是寄存于森林中的各种动物;是银河星座,也是不起眼的瀑布河川。
无一例外,宫泽贤治在作品中都赋予了它们生命。
《橡子和山猫》中,清晨铁青的天空下,雾气朦胧的山中,瀑布吹着笛;蘑菇奏着乐曲;栗鼠跳跃着忙这忙那,一派生机勃勃有序和谐的景象。
然而作品中和谐的自然景象之外,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的生存斗争。
《布兰顿农学校的猪》中的猪因为处于食物链的下端,不得不献身。
《夜鹰星座》中的夜鹰因丑陋弱小被动物们嘲笑讥讽,更被鹰以性命勒索其改名,它对这种弱肉强食痛恨却又无奈。
《滑床山的熊》中,善良的主人公小十郎尽管内心怀有杀生的罪恶感,却又不得不靠猎杀熊来换取生存物资。
由此可以看出,在宫泽贤治的文学中,他赋予自然万物生命,揭示生存斗争的残酷;他主张万物平等,靠生存斗争而存活的个体本身带有原罪,必须要意识到这种原罪。
乌托邦

城市规划乌托邦的认知与思考——英文原著读后感伦锦发07城规07306589.摘要:乌托邦的思想是人们在当时痛苦的背景下对未来进行的美好蓝图构想,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城市的乌托邦它的任务不仅仅是物质形态上改进,而且是从根本上对社会进行改良。
面对着当今时代种种城市问题,将结合英文原著的阅读,阐述城市乌托邦的起源与发展,并重点剖析田园城市,明日城市与广亩城这几个最为重要城市乌托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核。
通过对城市乌托邦的分析总结,以史为鉴,获得更多对于城市与规划的认知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乌托邦田园城市阳光城市广亩城2 0世纪的建筑与城市乌托邦者坚信通过物质形态革命性的改革,能够达到改良社会,解决城市问题甚至解决社会问题。
因而,建筑与城市一直被城市乌托邦者作为社会改造的试验场。
乌托邦思想是人们在当时痛苦的背景下对未来进行美好蓝图的构想,它具有超越现实与打破占优势的事物的秩序的倾向。
从20世纪开始对城市的问题进行乌托邦式思考,乌托邦虽没能实现,但却给所有关心城市未来的人带来启示与希望。
然而,城市与社会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在不断重复并出现越演越烈之势:土地进一步紧缺,环境越来越恶劣,城市内部进一步拥挤,贫富差距悬殊,在内城衰落破败,传染病严重,缺乏公共活动及绿化场所。
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里,似乎所有的城市在重走欧美发达国家曾走过的路。
难道我们不能吸取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方面经验教训,走一条远离城市问题的独特的发展之路?城市规划乌托邦式的规划建设,在当时被乌托邦者视为是解决城市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良方,具有思想上的激烈、创新、变革的特质,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仍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的作用。
因而下面将结合文献阅读与个人累积,对城市乌托邦进行简述与分析。
一城市乌托邦的起源与发展1.1乌托邦起源—莫尔与《乌有乡》乌托邦一词首先是在莫尔1516年的著作《乌有乡》里面提出,从此在人类的思想领域里造成重大影响。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简述

图2
图3
轴。该规划为由两条相距 2 km 的平行超高速道路
穿越整个东京湾,其 3 层交通,不同尺度的环形相交对应
着不同的车速。城市轴中部,布置行政机关、情报
中心、控制中心、商业服务以及文化娱乐设施。随
着城市的扩大,城市轴可以不断地向前延伸,在轴
的两侧,布置生活单元。垂直交通核构成巨大的柱
3.4 布局手法
边环境,互为景致,达到“校在景中,景色映城”的
整体布局遵循基地现状条件,通过点、线、面 效果。另外强化绿化系统的整体性和渗透性,即
列,其间设梁,托起空中的建筑,从而形成开放的
地面活动空间,地下设停车场,整个城市轴的交通
与运行非常有序。
这一规划虽未实施,但却给我们带来了重要
的启示。在方法上,通过“带形”或“城市轴”在人的
尺度与超人尺度间建立一个连续性的秩序,把建
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统一成整体,通过循环分层的
交通流线构成统一的城市空间各要素的线索,在
2006 年 第 5 期 ·43·
勘察设计
ARCHITECTURAL DES IGN MANAGEMENT
欧文认为未来社会将按公社组成,土地划归 国有,分给各种公社,实现部分的共产主义。最后 农业公社将分布于全世界,形成公社的总联盟,而 政府消亡。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抱负,毅然动用自己 的大部分财产创建共产村,但最后却失败了。包括 后来傅立叶的法郎吉和卡尔的“依卡利亚”共产主 义移民区等,也都先后失败。在资本主义社会,根 本不存在理想世界的城市,他们的实践虽在当时 未产生实际影响,但他们的天才思想,为今后的 “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1.2 花园城市
乌托邦简介

莫尔《乌托邦》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人文主义思想家。
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2岁时,被父亲送到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摩顿的府邸当侍从。
给名人当侍从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摩顿学识渊博,既是学者、律师、建筑师,又是阅历丰富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
莫尔耳濡目染,学识大为长进,摩顿曾向他的朋友介绍说,“在我们桌子旁服侍的这个孩子将本会对每一位能看到他成长的人表明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莫尔14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学习古典文学。
曾向格罗辛学习希腊文,而学习希腊文有崇拜异教的嫌疑,校当局和他的父亲大为不满,他于是被牛津大学革除。
追于父命,他于1494年回到伦敦,入法律学校学习,1496年以优异成绩获准进入伦敦的林肯法律大学,这是一所十分有名的法科大学,莫尔在该校受到严格的训练,1502年毕业后,他被委派到一所法律学校任教,后来,被邀请回林肯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律师的工作,他处理案件廉洁正直,因而声望日起。
公元1504年,年仅26岁的莫尔被选为国会下议院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他勇敢地履行职责,带头反对亨利七世增课新税的要求,亨利七世激怒得发狂,把莫尔的父亲投入伦敦塔监狱,不过,交纳一百镑保释金后被释放。
面对暴政,莫尔毫不畏惧,他愤然离开国会,重操律师旧业,并从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潜心研读教父的著作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著作。
他一度致力于宗教的研究,并迷上了卡尔图斯教团,亲身实践极端的苦行生活,并寻思加入这个教团,正在这时,初遇伊拉斯谟,从而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为了巩固王权,设法笼络莫尔,屡召莫尔入宫,均遭拒绝,后来不得不亲自到莫尔家中与莫尔一起进餐,从此莫尔重回政界,但莫尔对亨利八世不存幻想,有一次,人家祝贺他受国王的爱顾时,他回答道:“假使我莫尔的人头真会让他得到一座法国城池,这颗头准得落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像加大号版的斗拱
师傅登场
丹下健三 东京湾规划 1960年
1960年的东京
• “东京城就是一个巨大的荒野,是由木头和混 凝土体块构成的建筑的大量积聚以及主干道和 狭巷,水道和铁轨组成的混杂体,还有树,电 缆和招牌——就是一个塞满了人且充斥着引擎 轰鸣的丛林··· ··无论你来到东京时,乘坐的是 飞机,轮船还是火车,你不单无法感受到明确 的城市结构,甚至会以为自己深陷漩涡,这里 的场景让你困惑,这里的无处不包让你惊讶, 你就像被一股强大的令人窒息的潮流吞没。” ——摘自Erhard Hursch《东京》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
什么是新陈代谢?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说, 新陈代谢作为一种生 物体和外部世界物质 和能量交换的有机功 能,Fra bibliotek生命的重要特 征。
• 同时,新陈代谢也有吐故纳新的含义。 (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new )
不断在运动的城市
新陈代谢派的主要思想
填海—新的阵地
乌托邦 ——日本新陈代谢派的理想城市
起源——新陈代谢的1960
1960年的世界设计大会在日本东京主持召开
日本建筑师协会(JIA)
日本广告艺术协会(JAAA)(规模较小)
临时退出
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
浅田孝
川添登 黑川纪章
大高正人 菊竹清训
桢文彦
于1960年加入新陈代谢派
于是,这些人组成了日本探索日本未来城市 应该以怎样一个方式存在的先锋派——
•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所谓的城市总体 规划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除非它被完 成,否则整个规划无法被理解。第二, 它可能或多或少与社会脱节了。我们这 里提出的主体形式的概念是动态的。主 体形式是一个持久性的实体,能经历社 会的任何变化。” ——桢文彦与大高正人
• 菊竹清训 川添登 黑川纪章着迷于城市与有 机体的生物学比喻——巨构(magestructure)
丹下健三东京湾规划
黑川纪章的墙城
黑川纪章的农业城市
1961年方案
1960年方案
螺旋城市
什么是群造型?
桢文彦与大高正人新宿车站项目
矶崎新1960年 联 合筒核系统
矶崎新与他的空中城市
• “东京是无药可救了。我不在去考虑高度 低于三十米的建筑··我把低于三十米的建 ·· 筑留给别人去管。如果有人认为他们可以 解决这个城市的混乱,让他们尝试去吧。 我只考虑超过三十米的建筑和城市,因此 我仅仅需要这片陆地上仅仅10平方的空地, 我会立一棵巨柱在那里,那个柱子既是结 构柱,也是一个垂直交通的渠道。” ——矶崎新
• 桢文彦和大高正人坚持研究“群造型”
什么是巨构?
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 单体建筑存在。每个 城市,也可以说每个 巨大的单体都具备一 个城市应具备的各种 功能,能够自给自足, 自我更新。
塔状城市 菊竹清训
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
•
菊竹清训的海原城市
梦想照进现实
菊竹清训 冲绳海洋博览会展馆 1975年
黑川纪章与空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