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胃息肉中医治疗效果

胃息肉中医治疗效果

胃息肉中医治疗效果
一般出现任何疾病的时候,人们往往想到最多的就是西医治疗,其实这种想法并没有错误,因为我们要相信科学,这样才是有效的避免身体,受到疾病影响的关键,而在生活当中出现一种疾病的时候,中医治疗也需要重视,比如下面所介绍的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大家应该注意了解。

生活中,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

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

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

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

对于患者而言,患者饮食以自我感觉无不适,饮食内容以低渣、温和、易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并避免过甜、过咸、过浓饮食,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应暂停进食。

一般而言,患者在治疗该病的时候,可以使用紫菜南瓜汤,
老南瓜,紫菜,虾皮,鸡蛋,酱油、猪油、黄酒、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需要注意的是,南瓜性温,胃热炽盛者少食木瓜,还以可以使用鲩鱼尾汤,用料为,番木瓜,鲩鱼尾。

同时,参芪猴头炖鸡,对于该病的治疗,也有着不错的效果,猴头菌,母鸡,黄芪、党参、大枣,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母鸡益气养血,健脾胃,疗虚损,善补五脏。

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等。

党参补中益气,益血生津。

大枣能健胃补血,滋养强壮。

在现在生活当,胃息肉并不少见,很多患者都受到它的伤害,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上面所介绍的,这些,中医的治疗方法,以及在生活当中,需要注重的饮食和保健,这样才可以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给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曾斌芳治疗胃息肉中医临床经验总结

曾斌芳治疗胃息肉中医临床经验总结

曾斌芳治疗胃息肉中医临床经验总结赵智宏【摘要】Gastric polyps are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which are easy to recur. Some of the polyps are prone to canceration. Western medicine is currently under endoscope surgery. Although the curative effect is exact, the recurrence rate is high. Professor ZENG Bin-fang, after years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concludes that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gastric polyps is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 spleen qi deficiency and qi deficiency through the disease, and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reasons for its recurrence. Accordingly,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invigora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gulating qi and reducing phlegm damp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 are proposed to treat gastric polyps. In addition, the Yiqi Sanjie Decoction was created, with good clinical efficacy. But for gastric polyps of d> 0.5 cm, it is still recommended to take gastroscopic treatment before taking TCM treatment, which can shorten the course of TCM, relie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burden of patients, and prevent patients from interrupting treatment because they can not take TCM for a long time, to affect the curative efficacy.%胃息肉是消化系统多发病,易复发,部分息肉易发生癌变,西医目前以内镜下手术治疗为主,虽疗效确切,但复发率高.曾斌芳教授经多年中医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认为胃息肉的基本病机乃脾胃虚弱,脾胃气虚、正气不足贯穿疾病始终,也是其易复发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健脾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祛湿、扶正与祛邪并重的治疗措施,并创立经验方——益气散结汤,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直径>0.5 cm的胃息肉,仍建议先行胃镜下治疗再行中药治疗,可缩短中药疗程,减轻患者身心负担,避免患者因不能长期口服中药致中断治疗而影响疗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8(025)007【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名医经验;曾斌芳;胃息肉;中医治疗【作者】赵智宏【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3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层上皮或黏膜下组织形成的局限性向腔内突起的良性隆起性病灶,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少数易发生癌变。

胃息肉中医证候分型探讨

胃息肉中医证候分型探讨

胃息肉中医证候分型探讨【摘要】: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分布规律,为胃息肉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胃息肉患者10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胃息肉患者106例,患者以60岁以上最为常见(62例),其次是40岁至60岁患者(43例),40岁以下(1例)患者少见;男性29例、女性77例,男女比约1:2.6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胃息肉患者中辨证为痰凝湿阻证29例(27.4%),气血两虚证26例(24.5%),湿热郁结证24例(22.6%),脾胃虚寒证23例(21.7%),瘀血组络证4例(3.8%)。

结论:胃息肉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四川盆地胃息肉患者以痰凝湿阻证最常见,其次是气血两虚证、湿热郁结证、脾胃虚寒证,瘀血组络证患者最少。

【关键词】:胃息肉;中医证型Classification of TCM syndrome of gastric polypsXu Zhixiong,Liu Xiaotang,Wang Ying,Shao Wei,Jing Guiping,Le ShuangJintang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Sichuan Chengdu 610400 China[Abstrasct]:Objective: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he ideology of dialectical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gastric polyp patients.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polyp.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study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TCM syndrome of gastric polyp patients,and 106 cases of gastric polyp were collected in thisstudy.Result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 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ld were the most common (62 cases), followed by patients aged 40 to 60 (43 case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under the age of 40 is minimal(1 case).29 cases for men and 77 cases for women, the ratio of men to women about 1:2.66 . The prevalence rate is higher in women than in men.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 29 cases were spittoon condensation dampness obstruction syndrome(27.4%), 26 cases of deficiency of qi andblood(24.5%), 24 cases of Damp-heat stagnation syndrome (22.6%), 26 cases of stomach Deficiency (21.7%), 4 cases of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collaterals (3.8%).Conclusion: Gastric polyp is most common in elderly patients. The incidence is higher in women than in men. Spittoon condensation and dampness obstruction syndrome was the most common in the patients of gastric polyp in Sichuan province,this was followed by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Damp-heat stagnation syndrome, stomach Deficiency.The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collaterals is minimal.Keywords:gastric polyps,the 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胃息肉(gastric polyps)是指发生于胃黏膜的局限性上皮隆起性病变,随着近年来消化内镜的不断发展及推广,胃息肉检出率逐年增高[1],已成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可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可并发出血、梗阻,甚至癌变可能[2-3]。

胃息肉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胃息肉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胃息肉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第14版)、《消化内镜切除术》(周平红,姚礼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第14版)、《消化内镜切除术》(周平红,姚礼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2)尿常规;(3)大便常规+隐血试验;(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6)凝血功能;(7)心电图、肝胆胰脾彩超、胸部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2)超声内镜;(3)结肠镜检查。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1.术前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可使用镇静或麻醉药: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胃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适当措施避免可能的治疗并发症。

5.抗血小板药物停用至少1周。

6.尽可能回收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温胃阳汤预防胃肠道息肉复发的机制_省略_床研究初探_感悟中医的胃肠道息肉_谢胜

温胃阳汤预防胃肠道息肉复发的机制_省略_床研究初探_感悟中医的胃肠道息肉_谢胜

21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12 Dec . ,2011胃息肉(gastric polyp)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

主要指由胃黏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肠息肉(intestinal polyp)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

其中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腺瘤性息肉约占80%,结肠腺瘤恶变的可能大,公认为癌前病变,其恶变率约为1.4%~9.2%,因此积极治疗息肉,可降低癌变的发病率。

对于息肉的治疗,西医除采用外科手术、内镜下摘除外,尚无理想的治法和药物。

而中医中药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独特之处,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胃肠道息肉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寒湿客于肠胃,气血壅塞所致,正如朽木上长蘑菇。

笔者从中医临床应用入手,进一步挖掘自拟方药温胃阳汤(桂枝、党参、茯苓、砂仁、炮姜、益智仁、生姜、白豆蔻等)对预防息肉复发的研究成果,以“治未病”理论为基温胃阳汤预防胃肠道息肉复发的机制及临床研究初探——感悟中医的胃肠道息肉谢胜,侯秋科(柳州市中医院消化科,广西 柳州 545001)摘 要:胃肠道息肉的复发是困扰着医生和病人的常见难题,中医药对本病的报道甚少,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胃肠道息肉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寒湿客于肠胃,气血壅塞所致,正如朽木上长蘑菇。

采用温阳利湿的方法,自拟温胃阳汤用于预防胃肠道息肉的复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温胃阳汤;胃肠息肉;病因病机;朽木上长蘑菇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12- 0021- 02收稿日期:2011-06-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837)作者简介:谢胜(1966-),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结合治疗脾胃病工作。

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胃息肉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要】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忽视。

中医对胃息肉有着独特的认识,认为其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药物对胃息肉的疗效评价也逐渐被重视,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在胃息肉研究中,中医的作用不可忽视,其治疗优势和疗效评价为胃息肉的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性。

未来,中医在胃息肉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其研究发展趋势逐渐清晰,应用潜力不断被挖掘,有望为胃息肉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息肉、中医、研究、现状、前景、定义、临床表现、研究背景、认识、治疗方法、药物疗效评价、优势、作用、治疗、结论、发展趋势、应用潜力。

1. 引言1.1 胃息肉的定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上的息肉状突起,通常是良性的肿瘤性病变,可以是单个或多个,直径不等。

胃息肉的形态多样,有分叶状、溃疡状、光滑状等形态。

胃息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炎症、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等。

胃息肉通常不引起明显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

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胃部不适、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有些胃息肉可能会出现出血、变性、溃疡等并发症。

在临床上,胃息肉的检出率逐渐增加,这可能与胃镜检查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有关。

对于发现胃息肉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胃息肉的定义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加了解和诊治这一病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2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胃息肉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例如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在内镜检查中可见到胃黏膜上呈现出息肉状的突起,大小形态不一。

有些息肉表面光滑,有些可能出现溃疡、出血等变化。

临床上,由于息肉本身较小,病变局限性强,相对较少引起症状。

一些大的息肉,特别是有溃疡、破溃或出血的息肉,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黑便等,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

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哪些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一些有效的方法:1. 扶正祛邪法:中医认为息肉多为气滞血瘀、热毒蕴结引起,所以要先清除体内的邪气,平衡阴阳气血,再用药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白芍、枸杞子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草药。

2. 活血化瘀法:与扶正祛邪法类似,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来消除息肉。

中医认为,息肉的形成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所以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或消除息肉。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当归、川芎等可以激活血液循环的草药。

3. 清热解毒法:中医认为,息肉的形成与体内湿热有关,所以要通过清热解毒来处理。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的草药。

4. 强脾健胃法: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不良和湿热停留在体内。

如果体内湿热过多,就容易引发息肉的形成。

因此,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可以达到治疗息肉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参、白术、茯苓等具有健脾健胃作用的草药。

5. 补肝养血法: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血充足可以保证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行。

而肝郁血瘀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形成息肉。

因此,通过调理肝和补充营养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或消除息肉。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龙眼肉、枸杞子等具有补肝养血作用的草药。

除了以上的中药调理方法,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有息肉的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同时,还应该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肠胃蠕动,避免便秘,降低息肉形成的风险。

总之,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息肉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药治疗需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有哪几种

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有哪几种

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有哪几种胃息肉的临床患病率较高,患病后对患者胃部造成的伤害较大。

因为胃息肉的发病率一直比较高,所以人们对此种疾病比较重视,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有很多。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较多,在受到炎症刺激下会引发胃息肉,还会有一部分是受到遗传基因决定的,有的胃息肉患者还会受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饮食不规律、长期以辛辣饮食为主。

胃息肉就是做胃镜检查时在胃粘膜的表面发现有凸出的赘生物,呈卵圆形、球形、半球形、丘状型,有的有细长蒂或较宽蒂或没有蒂,均称其为胃息肉,常见于胃体和胃底部,一般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发生。

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

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本文就为您介绍几种治疗胃息肉的方法。

包括:内镜治疗、抗Hp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

1.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将胃息肉通过内镜下进行切除,是临床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

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主要方法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法、微波灼除法、激光法、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氩离子凝固法、冷冻法、射频法、酒精注射法。

1.高频电凝切除法: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将息肉切除的目的。

术前应尽量抽吸胃内液体,小于 0.5cm 的无蒂息肉应首选前端球形的电凝器或电热活检钳电凝灼除。

2.微波灼除法:其原理是极性分子的振动可以通过微波产生热效应,使组织凝固,然后将息肉灼烧,同时还具有止血的作用。

然而,它通常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

3.激光法:激光产生的高能激光和通过内镜活检孔引入的光纤照射到病变部位,由光能转化的热能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和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导语:人体的构造是相当复杂的,往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总是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肠胃疾病是我们与我们的日常饮食
人体的构造是相当复杂的,往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总是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其中肠胃疾病是我们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胃息肉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出现这样的疾病有很多人总是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有的时候寝食难安,那么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时进行调整,其中中医治疗胃息肉有一定的效果,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胃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胃息肉:
(1)桂花心粥:粳米,桂花心克。

粳米淘净。

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

粳米,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早晚餐服用。

(2)鲜藕粥:鲜藕适量,粳米,红糖少许。

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净。

将粳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3)桔子蜂蜜饮:橙子,蜂蜜,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

橙子、蜂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留汁即成。

代茶饮。

(4)枸杞藕粉枸杞,藕粉。

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

(5)桔皮粥:鲜桔皮,粳米。

先将鲜桔皮洗净后,切成块,与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

早餐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