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浅谈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可以对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例如舞蹈和音乐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美术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参与艺术活动也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让他们在美好的艺术环境中感受快乐与美好,缓解压力和疲劳,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天性好奇,富有创造力的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例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和舞蹈,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可以让幼儿在美的世界中感受审美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艺术教育也可以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艺术活动中,幼儿需要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任务,互相交流、协作,相互帮助、鼓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艺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和家长、老师以及其他小伙伴一起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艺术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艺术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感知、辨别、理解各种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结构和关系,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艺术活动中的语言交流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通过描述、解释、讨论艺术作品,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幼儿的艺术教育重要性

幼儿的艺术教育重要性艺术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助于他们发展自我表达、情感管理和社交技能。
因此,幼儿时期的艺术教育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专业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第一部分:艺术教育对幼儿的益处艺术教育对幼儿的益处不容忽视。
首先,艺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艺术表达,幼儿可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其次,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艺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有效地表达和处理情绪。
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商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社交技能的提升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参与合唱团、话剧表演等集体艺术活动,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二部分:有效的幼儿艺术教育方法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首先,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足够的艺术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纸张、乐器等,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艺术创作。
同时,布置一个专门的艺术区域,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活动。
其次,注重教育者的指导和鼓励也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者应该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同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被认可。
另外,与家长的合作也是提高幼儿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育者可以与家长分享幼儿的艺术作品,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此外,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艺术活动,可以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加强幼儿的学习体验。
第三部分: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案例,以供教育者参考:1. 创设“艺术角落”。
在幼儿园的教室或公共区域中,设立一个专门的角落,供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展示。
这个角落可以装饰成一个小型画廊,展示幼儿的绘画和手工艺作品。
论幼儿舞蹈教育与幼儿成长发展的关系

体育艺术新教师教学外,准备活动安排的运动量不合理,运动量小,身体各个部位无法活动开来,运动量大,身体承受较大负荷,都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总而言之,在排球课上,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
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准备活动的开展,采取科学的方法,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辅助性练习。
另外,在排球课上,可以借助一些器具,重点保护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
三、外部影响因素1.场地器材因素排球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受欢迎,导致排球课人数较多。
而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室内的排球场地,仅有一两个室外排球场地,无法满足课堂人数的需要。
加之,室外排球场地地面都是水泥地,地面较硬,学生在跳跃落地时,由于地面不平等原因,很容易发生脚踝扭伤等现象。
室外排球场经过时间的洗礼,很多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这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为此,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应投资建设至少两个室外排球场地,两个室内排球场地,并且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扫,延长场地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场地器材因素而发生运动损伤。
2.着装因素体育课都要求学生穿运动装,尤其对于运动激烈的排球课更是如此。
由于体育课着装基本上没有硬性规定,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在排球课上穿紧身裤、牛仔裤等不适合运动的衣服。
其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懒得专门为体育课换衣服,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衣服也能运动,导致在进行排球练习时身体不能舒展开,技术动作规范性受影响,从而引起关节扭伤、劳损、骨膜损伤、跟腱痛等运动损伤。
因此,在排球课上,教师应将穿运动装上课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让学生认识到穿合适着装的重要性,如教师可以采用理论授课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运动损伤知识,并且列举一些由于着装不合理而导致的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将其重视起来。
四、结束语随着排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地位的不断提升,学生对排球的热情也逐渐升温,选择排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排球课内容也逐渐增多。
加之,排球是一项竞技运动,发生运动损伤较为常见。
音乐教育论文-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引言 (3)一、幼儿音乐教育 (3)(一)幼儿音乐教育的涵义 (3)(二)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 (4)(三)幼儿音乐教育的类型 (5)二、奥尔夫音乐体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6)(一)趣味内容,兴趣引导 (6)(二)发挥创造,自我选择 (6)(三)放慢脚步,宏观调控 (7)(四)互相合作,成功表现 (8)三、音乐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8)(一)音乐教育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意义 (9)(二)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10)(三)音乐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培养的意义 (11)四、音乐教育与环境、氛围的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对音乐教育的兴趣 (11)(一)结合音乐主题营造音乐情景 (11)(二)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1)(三)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畅所欲言的音乐氛围 (12)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在教师创设的音乐教育环境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潜在的天赋,并且通过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发展其体、智、德、美各方面的能力。
本文分别从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音乐教育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意义以及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有机结合来对幼儿音乐教育做了一个总结,并且进一步阐明了音乐教育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根据自己对学术知识的理解,结合自己在实际中遇到的事例,对幼儿音乐教育在对幼儿兴趣激发、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音乐活动、全面和谐发展、能力培养、音乐环境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to children's physicaland mental functionAbstract:The baby music education, is take the baby as the main body, establishes in the teacher in music education environment, stimulates the baby to music interest, excavates the baby in the music aspect latent talent, and through baby's further exploration, develops his/her body, the wisdom, German, beautiful various aspects ability. This article separately from the baby music education basic content, music educated the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music education which developed to the baby various aspects with other domain organic synthesis to the baby music education has made a summary, and had further expounded music educated to the baby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great significance and the function.According to oneself to the academic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unifies the instance which oneself meets in reality, in stimulates, aspects and so on ability raise to the baby music education to the baby interest to carry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Keyword: Music activity,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bility raise, music environment surface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引言在人的生活中,音乐作为精神食粮,是人类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音乐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它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形式。
音乐教育可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爱因斯坦的经典感言是“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我都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哪些重要性呢?我想结合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浅谈一下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能够使幼儿对音乐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人类都是有着好奇心的,特别是幼儿,一切的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对绝大多数事物都抱有好奇心。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的这种好奇心,将音乐这种艺术中各种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们唱歌跳舞,在孩子面前演奏乐器等,将各种音乐艺术尽情地演绎出来,总有一种会引起孩子们心灵或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想要推动事物的发展,不论是什么都离不开兴趣的催化作用。
一旦孩子们对音乐产生了热爱与兴趣,不论是在当前的学前教育还是今后的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音乐潜能的开发。
因此,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孩子们的内在潜能,并配合家长,使幼儿的该项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其将来掌握一技之长奠定基础。
二、音乐教育能够挖掘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
它与文学、美术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力。
绘画是以“形象逼真”来描绘物体,文学是运用语言来真实地表现思想和概念。
而音乐,则更擅长的是表现人的情感。
音乐是在时间中不断流动的,它在表现人的感情变化、人的心理活动、思维活动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让幼儿欣赏音乐、演唱歌曲、律动练习、参加音乐活动等,这些都蕴含着表达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对孩子的创作能力有何影响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对孩子的创作能力有何影响艺术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对孩子的创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艺术的场所之一,通过艺术教育,孩子们能够培养创作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意识。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艺术教育对孩子创作能力的影响,并结合实例和研究结果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能力。
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这种创作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幼儿园的绘画课上,孩子们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风景,通过绘画的过程,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这种自由的艺术创作能够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艺术作品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孩子们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见。
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唱歌或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通过艺术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这对于他们后续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通过观赏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孩子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他们可以学会欣赏美丽的色彩、动人的音乐以及优雅的舞蹈动作。
这种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并对他们的创作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幼儿园艺术教育对孩子创作能力的积极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幼儿园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组幼儿园孩子与另一组没有接受艺术教育的孩子进行比较。
孩子的艺术才能发展

孩子的艺术才能发展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表达和探索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艺术才能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他们思维和情感的成熟。
本文将探讨孩子的艺术才能发展,并提供一些培养艺术才能的方法和建议。
1. 孩子的艺术才能发展的重要性艺术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艺术,孩子可以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增强自信心,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与理解。
艺术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细致性和专注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此外,艺术还能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与他人的良好交流和沟通能力。
2. 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的方法和建议(1) 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与环境:给孩子提供各种艺术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绘画工具等,鼓励他们自由地进行创作。
同时,创造一个宽松、温馨的艺术环境,让孩子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自由。
(2) 提供多样性的艺术体验:带孩子参观艺术展览、博物馆和艺术工作室,让他们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和表达方式。
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来学校或社区做讲座或示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 鼓励自由表达:孩子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家长和老师不应过于干预孩子的艺术作品,而是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艺术才能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艺术学习计划,定期安排时间进行艺术创作和学习,培养孩子的坚持和毅力。
(5) 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培训班或学习小组,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
专业指导能够帮助孩子系统地学习艺术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6) 多元化的艺术交流和展示:鼓励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艺术比赛、表演和展览,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艺术交流和展示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幼儿的艺术教育与科学养育

幼儿的艺术教育与科学养育艺术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又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发展。
与此同时,科学养育也是引导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幼儿的艺术教育和科学养育,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一、幼儿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提供绘画、手工制作和戏剧表演等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具备创造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幼儿的艺术教育呢?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书和实物等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
通过观看、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幼儿可以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艺术眼光。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有针对性的创作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实践。
通过创作活动,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创作活动中,幼儿们可以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幼儿的科学养育科学养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们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例如,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室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的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问题,并通过讨论的方式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探究性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科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昆山市城北中心幼儿园顾晓华
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于200 1年9月试行。
在《纲要》中突出强调了要把教育与儿童发展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的思想。
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下面就我个人的认识来重点谈谈《纲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各科的全面发展
《纲要》中提倡学科的综合,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相对的领域,更多的着眼于儿童健全发展的角度,而非学科角度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艺术领域,没有局限于哪几门科目,没有分科要求,这有利于多门类的艺术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有利于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连接。
在幼儿园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
幼儿往往以整体、形象、直觉的方式把握世界,所以要着重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对艺术的整体感受和理解。
另外,综合艺术教育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是敏锐的,他们在蕴涵丰富审美刺激的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合适他们发展的信息,主动地观察、探索、模仿和表达、展现。
二、促进了教育与幼儿生活的紧密联系
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是根据教材内容对幼儿进行传授,讲解,让幼儿机械化的记忆,且只限于在课堂活动中,好象和生活没什么关系。
而在《纲要》中,不仅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还强调“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这深刻体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活是一切教育的基本源泉,尤其是艺术中的许多要素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而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也取源于生活,艺术正是用它特有的方式来表现生活。
比如中班的艺术活动《有趣的脸谱》,我就让幼儿自己收集了很多废旧的一次性餐盘,让他们在餐盘上作画。
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很多,画出来的脸谱也比平时生动有趣,且造型更加的丰富。
并且从中懂得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利用的。
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要帮助幼儿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其中蕴涵的美,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
艺术除了表现生活,更能够改善生活,美化生活。
比如在过节时,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装饰物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使我们的教室变的更加漂亮美丽。
幼儿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自己亲手装扮的教室更加爱惜。
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仅仅停留于让幼儿用艺术表现生活,更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使环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
三、注重全体幼儿共同发展及个性发展
在以往的教育中,仍旧存在有些消极影响,那影响对幼儿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在艺术教育中比较明显的消极影响可能主要来自教师对艺术的追求压倒了对儿童发展的追求。
有的幼儿园为了达到艺术效果的某种完美境界,仍然存在无视全体幼儿学习艺术,亲近艺术的权利,无视幼儿自己的审美标准及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现象。
为此《纲要》具体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
面向全体幼儿,不但意味着我们必须给予每个幼儿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还意味着关注和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
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过去,我们常常给幼儿统一的规范,结果造成大多数幼儿用同样的方法画同样的画,缺乏个性,创造性,这违背了艺术活动的本性。
艺术活动来源于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再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它不是对感知到的事物的照搬,而是对事物的再创造。
里面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认识,它们鲜明的体现了创作者的个性。
比如在艺术活动《我的好朋友》中,我没有象以前一样让所有的幼儿都拿上蜡笔和纸来画画,而是准备了多种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来选择表现的方式。
在操作过程中对于个别有一定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而对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成果,我也给予了肯定,使得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更加的浓厚。
四、发展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幼儿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不注重幼儿艺术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
比如老师出示范例,让幼儿照着画,如有不同的便加以制止或批评,这种艺术教育的后果使得幼儿的感受能力下降,审美能力及经验极度缺乏,同时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被销毁了。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这恢复了艺术教育原本的定位,使幼儿能真正的喜欢艺术教育,可以真正发挥艺术教育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比如在艺术活动《别说我小》中,让幼儿对自己所能做的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绘画,也有个别幼儿不愿意用绘画的形式,而想用泥工来表现,于是我就让想用泥工的小朋友用泥工来表现,结果他们每个人都能拿出完整的成果出来,与以往总有一部分幼儿叫:“老师,我不会。
”有着天壤之别。
五、发展幼儿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
以往的教育中,有的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好象只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让幼儿草草完成后,便将幼儿的作品闲置一旁不予理会,或直接往作业袋一塞就好。
更有的老师总是低估我们孩子,认为他们还不具备表达和评价的能力,说也说不出什么来。
久而久之,使得幼儿对于创作表现失去了激情,每次完成作品也是应付式的,快快画完了事,
失去了艺术教育的价值。
其实,孩子有时比成人具有更好的直觉感受,《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
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应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更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变化以及构思的新颖与否。
评价就是指对自我和他人的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判。
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幼儿吸收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表现的能力,还有助于幼儿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
现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让幼儿参与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小朋友们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
有时评价的观点非常的明确,并且能够各抒几见,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通过这个环节,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而且对幼儿的审美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领域的艺术教育,在微观上的确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目标,但我们也绝不能忘记,它有着与整个幼儿教育完全一致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解和实施《纲要》时,也许更应强调把幼儿教育和幼儿发展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努力研究各个微观的儿童艺术教育目标是怎样与总的儿童教育目标联系起来的。
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追求艺术教育目标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偏离儿童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