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估及护理

在 全 麻 手 术 后 患 者 麻 醉 恢 复 期 并 发
率较高可能与其手术做 的较为急促 、 医护 人员或者是 患者 准备不够充分 、 患者病情
症所选取 3 2 0例 , 在所选取 的全麻 术后患
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 中以消化 系统 、 呼 吸
系统及 神经 系 统 为 主 , 在 这 些 并 发症 当 中, 患有 消化系统 并发 症 1 4 9例 ( 4 6 . 5 6 %) ; 患有 呼 吸系 统并 发症 6 2例 ( 1 9 . 3 8 %) ; 患有 神 经 系 统 并 发症 7 4例 ( 2 3 .
实际情况为依据 , 有针 对性的选择合适 的
治疗护理 方 法 , 以 获 得 更 加 满 意 的 治 疗
效果。
关键 词
全麻手术
麻 醉恢 复
并发 症
1 3 %) ; 其 他并发 症 3 5例 ( 1 0 . 9 4 %) 。其
对于全麻 患者来说 , 他 们在 手术 的过 程 中因创 伤以及使用过多的麻醉药 , 患者 在手术后 身体 就会 显得较 为虚 弱 , 因此 , 患者 可能会 出现各 种并发症的情况 , 需 要
医护 人 员 对其 加 强 护 理 工 作 , 医 护人 员 应 该 对 患 者 可 能 发 生 的 并 发 症 的 所 有 情 况
中以消化系统所 占比例最高 , 消化系统所 产生的并发症 与其 他 系统所产 生 的并发 症相 比较 , 所发生的并发症的 比率较高 。 择期手术与 急诊 手术 患者并 发症 发
老年患者 、 小儿 患者 、 孕 产 妇 患 者 的 发 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麻醉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
然而,即使在麻醉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患者手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1. 麻醉反应麻醉反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或兴奋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控制患者的呼吸道,确保通畅;- 给予抗恶心药物,如登记宁、異丙嗪等;- 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2.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
适当控制术后疼痛对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处理方法包括:- 评估疼痛等级,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硬膜外麻醉;- 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麻醉科中另一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 术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定期更换导管或敷料;- 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4. 呼吸道问题术后呼吸道问题是麻醉科中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保持通畅;- 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促进呼吸道通畅;- 在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二、并发症处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早发现并早期介入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任何异常情况保持警觉,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 多学科合作处理麻醉科中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
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等应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时交流和沟通可以减少因误解或信息不完整而导致的错误处理。
3.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不同,对并发症的处理也应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龄患者、儿童患者或重症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
4. 预防为主预防并发症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部分。
全麻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通气量不足
▪ 麻醉期间发生通气不足时,主要表现为CO2潴留;而恢复期发生通 气不足,除CO2潴留外,还可发生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 mmHg,同时pH小于7.30。
▪ 颅脑手术的损伤、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的残余作用, 是引起中枢性呼吸抑制的主要原因,应以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直到 呼吸功能完全恢复,必要时以桔抗药逆转。
高热、惊厥和抽搐
▪ 常见于小儿麻醉。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 温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对高热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抽搐甚 至惊厥。一旦发现体温升高,应积极进行物理降温,特别是头部 降温以防发生脑水肿。
▪ 恶性高热表现为持续肌肉收缩,PaCO2迅速升高,体温急剧上升 (1 ℃/5 min),可超过42 ℃,病死率很高,应提高警惕。最容易 诱发恶性高热的药物是琥珀胆碱和氟烷。
高血压
▪ 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100 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都应 根据原因进行适当治疗。
▪ 处理原则:有高血压病史者,在全麻诱导前可静注芬太尼3~5 μg/kg,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术中根据手术刺激的程 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麻醉深度。对于顽固性高血压者,可行控制性降压以维持 循环稳定。
心律失常
低氧血症
②弥散性缺氧:多见于NO吸入麻醉,停止吸入NO后应吸纯氧5~ 10 min。 ③肺不张:因分泌物过多或通气不足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所致。 大范围肺不张可表现顽固性低氧血症,胸片可见肺萎陷,应以纤维 支气管镜吸痰,严重者应以PEEP治疗。
低氧血症
④肺误吸入: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值及容量,pH低于2.5, 容量大于0.4 ml/kg者危险性明显增加。轻者对氧治疗有效,严重者 应行机械通气治疗。 ⑤肺水肿:可发生于急性左心衰或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治疗包 括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及机械通气治疗。
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并发症护理全身麻醉后常因麻醉药物及肌松药物残余、麻醉实施过程中损伤性操作、手术创伤性刺激等,使患者原有的生理状况发生变化而引发各种并发症[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麻醉苏醒期是停用麻醉药物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清醒的时期,也是围术期最易发生生命危险的时期。
有文献报道,全麻1511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3%[2]。
现将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以期对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有所帮助。
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7%[3],主要以低氧血症为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嗜好和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舌后:全麻复苏期间呼吸道并发症中舌后坠发生率相对较高,达1.28%[4],主要是残余麻醉药、肌松药的作用使舌肌肉缺乏张力,舌根后坠阻塞咽喉部,造成气道梗阻。
好发于肥胖、颈粗短及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此类患者发生舌后坠时应立即让病人侧卧位或头部偏向一侧,头后仰托下颌法,如上述措施仍不能解除呼吸道梗阻则需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放入喉罩和重新气管插管。
呼吸遗忘:术后大量应用阿片类药物,使患者在术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呼吸遗忘。
呼吸遗忘是少数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麻醉苏醒期间要加强巡视工作,尤其对复苏期间比较安静的病人可能存在的隐患远远大于烦躁病人。
经常呼叫熟睡尤其发出鼾声的病人,主动询问其不适,用简单的指令性动作,如抬腿、举手等方法判断病人的清醒程度。
适当给予阿片类拮抗药,要谨慎使用,因剂量大可引起患者烦躁。
喉、支气管痉挛:喉痉挛是拔管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报道,全身麻醉拔除气管导管后喉痉挛的发生率为0.87%。
术前都有较长吸烟史是喉痉挛的高危因素之一,反复气管内吸痰也极易诱发喉痉挛。
一旦出现喉痉挛应停止任何刺激,清除口咽部任何刺激物,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加压面罩给氧,同时遵医嘱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必要时用粗针头做环甲膜穿刺。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摘要】麻醉恢复室是术后重要的监护环节,全麻患者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需引起护理人员高度重视。
术后呼吸抑制可能因手术后的药物或疼痛而发生,呼吸困难是常见症状。
气道梗阻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分泌物或气道水肿导致,护理措施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和定期吸痰。
胸膜腔积液会影响肺的膨胀和通气功能,护理应当及时引流积液。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要点是给予充足的氧气和密切监测呼吸情况。
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维持气管插管的清洁和定期换气。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的风险。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护理、呼吸抑制、气道梗阻、胸膜腔积液、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监测、处理、风险降低1. 引言1.1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麻醉恢复室是患者在全麻手术后恢复的重要场所,而术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是需要特别重视和护理的一部分。
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术后呼吸抑制、气道梗阻、胸膜腔积液、患者呼吸困难以及吸入性肺炎等。
这些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和处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术后呼吸抑制可能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患者呼吸频率减慢或深度不足,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气道梗阻则是因为气道被异物或分泌物阻塞而导致气流受限,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
胸膜腔积液会增加胸腔内压力,降低肺的膨胀能力,造成呼吸困难。
患者呼吸困难需要及时的护理干预,以减轻症状并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而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呼吸道受感染引起的炎症,严重时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对于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以降低患者的风险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正文2.1 术后呼吸抑制的原因和常见症状术后呼吸抑制是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全麻药物的抑制作用会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工作,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深度减小甚至呼吸停止的情况。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一、前言全麻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麻醉方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全麻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麻醉恢复室,护士需要对全麻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护理,以防止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1. 醒后咳嗽和咳痰全麻患者术后常常出现醒后咳嗽和咳痰的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全麻过程中,气管内分泌物及麻醉气体或吸入的刺激性气体所致。
醒后患者咳嗽剧烈,有时可引发术后出血和手术部位创面失血。
咳痰不畅则易引起肺不张。
2. 术后呼吸困难术后呼吸困难是全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因为全麻后肌松剂过长引起,或因非麻醉原因引起。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往往出现面色苍白、气促、心率加速等表现。
3. 饥渴和伤口处疼痛引起呼吸困难饥渴和伤口处疼痛是全麻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因手术前禁食禁水,术后会感到饥渴,并因伤口处疼痛影响呼吸。
4. 术后咯血在术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中,术后咯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手术创面愈合不良或患者咳嗽引起出血。
5. 术后肺不张全麻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肺不张的症状。
肺不张是由于麻醉过程中肺部积液过多或手术位置影响肺部通气所致。
6. 全身性感染全麻患者术后如出现全身性感染,可能引起脓毒症,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三、护理措施1. 醒后咳嗽和咳痰的护理措施对于醒后咳嗽和咳痰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镇静和防止咳嗽的治疗。
在术后的呼吸系统护理中,还需积极引导患者多次咳嗽和深呼吸,以帮助患者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2. 术后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采用适当的呼吸辅助措施,如给予吸氧、呼吸抑制(如吸痰、导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等)。
3. 饥渴和伤口处疼痛引起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对于因饥渴和伤口处疼痛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和液体补充,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3 】 罗杏英, 李杰, 郭焕开.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急性并发症的临床
分析与护 理对 策 [ J ] - 齐鲁 护理 杂志, 2 0 1 0 , 1 6 ( 2 5 ) : 7 3 - 7 4 . [ 4 ] 孟 秀云, 陈粜 . 维持 性血 液 透析 患者皮肤 瘙痒 的评 估及 护理 【 J ] . 中
<O . 0 5 )。
2 . 1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 比较
综上所述 ,采用综合 的护 理措施 应用于血液灌 流联 合血液透析 患 者 中,能够有效 的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并保证 患 者 的安全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参考 文献
注 :与对 照组比较 , = 6 . 4 5 8 9 , P = O . 0 1 1 0 <0 . 0 5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肝素 的用量 J 。
血 液灌流联合血 液透析患者在 治疗过程 中常见 的并发症有 凝血障 碍 、低血压 、低血糖等 ,造成患者发生凝血 障碍 的主要 因素是预冲的
不充分 ,透 析器和灌流器 中有空气残 留,而且未对患者 的凝血 功能及
1 .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 不 良反应 发生情况 ,同时对 患者从临床 护理 服务 、
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 ,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三种评价 。 1 . 4 统计学 处理
血小板情 况进行及 时的评 估并调整肝素 的用 量 ,我们在护理 中加强 了 针对性 的评估 ,采用个性 化的预冲措施 ,将 灌流器与透析 器中的气体 尽量排 除 ,让灌流器 内的吸附颗粒膜进行 充分的肝素化 ,同时根据患
注 :与对照 组比较 , . 6 4 2 9 , P - - 0 . 0 1 0 0 <0 . 0 5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第 3 卷 1 5 8 2O 年 第 7期 3 07
黑
龙
江
医
学
V0 . 1 N . 13 . o 7
H ) G J D C L J UR AL EI N L NG ME I A O N
J12 0 u .0 7
全麻 术后 并发 症 的观察 护理
o ~20 0 4 例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及相关护 5 c5— 517 理情况 , 并针对其对患 者康复的影响进行评价 , 现报告如下。
1 资j 与方 法 I } 斗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17 中, 9 、 4 4例 男 8例 女 9例。年龄 (5 4 4 .8±9 3 ) .8 岁 。颈部手术 6 例 、 1 胸部手术 1 例 、 5 腹部手术 3 例 、 6 腰椎手
文章 编号 :10 5 7 (0 7 0 —0 3 — 2 0 4— 7 5 20 )7 5 8 0
全身麻 醉术后 可发生各 种并发症 , 中头痛 、 吐等 较 其 呕 常见 , 也有一些烦躁为主 的精神症状 与麻醉相关 , 有些 患者 可能出现短期 的声音嘶哑 、 咽痛 、 以及尿潴 留等 , 对它们 的防 治与护理及观察是 密不可分 的…。我们 回顾 了我科 20 一 04
术 2例、 o 四肢手 术 1 例 。 5
12 : . 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见表 1 ) 表 1 17例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4
等, 应嘱患 者半卧位并将 头部偏 向一侧 , 用纸 巾擦去呕吐物 ,
做好 口腔护理。早期 由于麻醉效应尚未完 全去除 , 和的咳 缓 嗽反射不敏感 , 不可用水嗽 口。如怀疑为镇痛泵 内药物 引起 的呕吐 , 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经 医生 同意后 , 停用镇痛泵 , 医 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危险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早日康复。
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寒战:
全麻术后寒战是病人于麻醉后苏醒期间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
及时观察给予加盖温暖床被,利用升温仪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持续气流,在患者周围营造一个暖环境,可有效地升高体温,减短寒战时间,同时给予关心并耐心解释,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2. 躁动
由于对手术后的特殊体位要求以及术后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
为防止患者坠床、伤口裂开、扭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需加强护理。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找出可能引起躁动的原因,如为痛、体位不适、尿潴留、气管导管等不良刺激,可给予调整舒适体位,诱导小便,或遵医嘱给止疼药。
对可能的原因去除后躁动仍持续或原因不明,无呼吸循环紊乱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等,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呕吐
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应及时给予侧卧位,避免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及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安慰患者,当呕吐严重时通知医生给予止吐药与缓解症状。
4.喉头水肿
麻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面色变化,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部不适,减轻水肿。
遵医嘱静脉给药,预防水肿进行性发展和促进水肿消退。
氧气吸入。
情况紧急时行环甲膜穿刺或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
5.喉痉挛
由于咽喉部受到机械和化学性的刺激,如拔除气管插管、放置口咽导管、吸痰管的刺激及胃内容物的反流等出现的情况。
停止对咽喉部的刺激;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采用麻醉面罩加压给氧;对严重者可按医嘱静脉给药,并行加压人工呼吸,本方法仅适用于单纯声带痉挛,而呼吸道有无梗阻者的处理。
6.低氧血症
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弥散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寒战,发热,心输出量降低,血容量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造成病人缺氧而出现低氧血症。
对于清醒病人鼓励其深吸气、咳嗽,排出口内分泌物。
如咳嗽效果不佳,立即手法开放气道吸痰,同时协助麻醉师用简易呼吸器加压面罩给氧,严密观察病人胸廓起伏、口唇颜色和血氧变化。
7.尿潴留
由于全身或椎管麻醉后排尿反射受到抑制,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手术损伤神经,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机械性梗阻,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原因引起的。
应给予安慰,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和焦虑,采用各种方法诱导病人放松情绪。
也可热敷、按摩下腹部膀胱区,刺激膀胱肌肉收缩,引起排尿反射。
各种神经反射诱导,如听流水声。
如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起,以习惯姿势床上排尿,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用以上方法不能排尿者,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实施导尿术。
8.苏醒延迟
由于麻醉药物过量,麻醉药物应用不当,麻醉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代谢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苏醒延迟首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因处理及时寻找患者苏醒延迟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心率、静脉血氧饱和度;反复用纯氧冲洗呼吸道,促进麻醉药的排出。
避免过度刺激咽部,如放置口咽通气道、反复吸痰,有气管导管的应在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后尽早拔出;减少病人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告诉病人缓慢深呼吸,以减轻恶心程度;严重者遵医嘱给止吐药。
呕吐时要采取头低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术区敷料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