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微格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优秀3篇)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优秀3篇)

化学微格教学教案(优秀3篇)化学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课后作业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初三化学微格教案大全(13篇)

初三化学微格教案大全(13篇)

初三化学微格教案大全(13篇)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小编特地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初三教案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的教学提供帮助。

初三化学教案1课时。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1.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创设情景]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讲授新课]。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都有哪些物质?[提问]我们知道海水的滋味是又苦又甜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回答]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盐。

[复习]酸碱盐的组成特点。

[观察分析]仔细观察书中的图表,你能读出哪些信息?2、从海水中提取镁盐制取镁。

[阅读了解]读书p2-3的有关内容。

[讲解]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

海水晒盐得到卤水,这个阶段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富集。

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作用兼有净化和富集的作用。

[提问]书p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练习]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阅读]书p3-5。

[思考]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认识]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

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海水淡化。

[实验探究]。

教师演示书p6的实验。

[实验讨论]。

化学微格教学讲课教案

化学微格教学讲课教案

化学微格教学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微格教学进行化学教学设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微格教学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微格教学的概念与起源2. 微格教学的方法与步骤3. 化学微格教学的设计与实践4. 化学微格教学案例分析5. 化学微格教学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微格教学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微格教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微格教学的概念、方法与步骤,结合化学教学实例进行说明。

3. 实践:分组进行化学微格教学设计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微格教学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对化学微格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其对微格教学的兴趣。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化学微格教学设计实践中的表现,检验其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与讨论: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中的思维敏捷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教学反思,了解其在化学微格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微格教学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典型的化学微格教学案例。

3. 视频资料:播放一些优秀的化学微格教学视频,供学生参考。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化学微格教学信息和实例。

六、教学活动1. 微格教学演示:教师进行一次微格教学演示,展示如何将微格教学应用于化学教学。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微格教学设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化学知识点,设计一份微格教学方案。

3. 教学方案分享:每个小组将他们的微格教学方案分享给其他小组,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4.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微格教学的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并进行评价。

初中化学微格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微格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微格教案模板
一、教案标题:初中化学微格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微格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微格的应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 能够运用微格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

三、教学重点:
1. 微格的定义和分类;
2. 微格的应用领域和实验方法;
3. 微格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
1. 微格的概念和特点;
2. 微格的分类和结构;
3. 微格的应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4. 微格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微格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究:让学生观察微格的结构和分类;
3. 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微格的应用实验;
4. 总结:总结微格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结合,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

七、教学资源:微格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八、评价方法: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

九、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十、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反思。

初三化学微格教案

初三化学微格教案

初三化学微格教案教案标题:初三化学微格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和优势;2. 掌握初三化学微格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运用微格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化学实验器材、课堂练习题;2. 学生准备:化学课本、笔记本。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微格教学法的概念和优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微格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使用PPT或板书,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重点解释概念和原理。

2. 教师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方法。

3. 教师提供相关的实验演示或视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微格教学(2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教师将课堂练习题按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级别,分发给每个小组。

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相互交流和学习。

4. 教师巡视各小组,指导学生解题过程,解答他们的疑问。

5.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并将答案写在白板上。

四、讲解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将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拓展本节课的知识。

2.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如参考书籍或网站链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合理安排微格教学的时间和内容。

2. 教师在微格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4. 教师应及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微格教学教案初中化学

微格教学教案初中化学

微格教学教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微格结构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意义;2. 掌握微格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描述方法;3. 能够运用微格结构理论解释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微格结构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难点:掌握微格结构的描述方法和应用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微格结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微格结构在化学中的重要性;2. 提出问题:为什么微格结构在化学中如此重要?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讲解微格结构的概念(15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微格结构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微格结构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强调微格结构在解释化学现象中的重要作用;3. 提出问题:微格结构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三、讲解微格结构的描述方法(15分钟)1. 解释微格结构的描述方法及其意义;2. 介绍常见的描述方法,如晶体结构模型等;3. 展示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微格结构的实际情况,从而加深理解。

四、应用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微格结构理论解释实际化学问题;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微格结构理论指导实验设计?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思绪;2. 提出问题或思考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微格结构的应用领域;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提供作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化学现象,思考其中微格结构的影响;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格结构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深度思考和探究精神。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化学

微格教学教案模板范文化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

(3)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原子的基本结构。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

2. 教学难点(1)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化学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提出问题:元素是如何分类的?它们有什么规律?2. 课堂讲授(1)原子的基本结构:讲解原子的组成、电子层排布等知识。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阐述周期律的实质。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性变化规律等。

3. 小组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不同族的元素特点。

(2)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元素周期律。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化学现象。

(2)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初中化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微格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下列内容:
1. 掌握化学微格概念的基本定义和相关知识;
2. 了解化学微格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化学微格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化学微格的概念和基本计算;
2. 化学微格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化学微格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化学微格的定义和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微格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化学微格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微格的练习。

三、示范(10分钟)
1. 指导学生通过例题实践化学微格的计算方法;
2. 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练习(15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微格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化学微格的重点知识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练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化学微格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复习化学微格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化学微格教学方法,通过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了化学微格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训练,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化学微格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现教学技 能要素
启 发思 考学 生引入正题, 本 章知 识的 位 置及 其重 要性;引发学 生兴趣:形成 连接 语言表达 讲 解提 出问 题 提出 教学 重点 难 点并 形成 连接 提 出系 列化 的 关键 问题 使 学生 明白 这 一概 念的 重要性,地位 和作用。
物理 长 质 时 电 热力学 量 度 量 间 流 温度
物质 的量
发光强 度
语言表达 进行强调
学生学习 行为
精神集中 听讲思考 微观和宏 观的关系
认真听讲 作笔记, 并思考怎 样用这这 个概念把 宏观和微 观联系起 来,这一 概念的重 要性,地 位和作 用,及内 涵和外 延。
教学媒体 板书
板书 分析
单位 米 千 秒 安 开尔文
名称


摩尔
坎德拉
强调
单位 m kg s A
积极思考 并回答问 题。注意 听讲
概 念突 出
板书二定 义强调重 点难点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7.5min
正如时间、质量这些物理量一样, “物质的量”是物理量 ,
是专有名词 ,不是词组 , 不能随意增添或简化任何字 ,不能拆开
理解 ,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物质的量的
单位是摩尔
( mol)
2. 粒子 :问题:( 2)使用摩尔时,为什么必须指明基本粒
一、物质的量 1、 8 克水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但 1 个水分子却无法称; 1 把大米可以称量, 1 粒大米却无法称, 但 1 粒大米质量可以计 算,同理, 1 个水分子的质量也可以计算,通过物质的量进行 换算。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 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2.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 7 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一个 基 本物理量 。 1971 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摩尔作为 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的符号为 mol ,简称摩。
K
mol
cd
符号
2.5min
3.本节课我们重学习物质的及其单位 二、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 定义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 集体的物理量 ---物质 的量(符号: n),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2.物理量 :问题:( 1)物质的量能否称为物质量或物质质量? 为什么?
讲解。启发 学 生举 例 和 提问 使 学 生理 解
板书强调 勾出重点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 集体的物理量 --- 物质的量(符号: ),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2、单位:物质的量的 3、符号: n 4、阿伏加德罗常数:
单位是摩尔( mol) 0.012kg 12 C 中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A,单位—— mol -1 。 约 为 6.
目是多少呢 ? 。
重点 突
破难点 语言表达抛 希概念让学 生理解这一 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达到 真正意义上 的学以直用 的目的,为 以后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 基础,
默念物质 量这一概 念和单 位,
[ 启发 ] 正如丈量布匹一样,用尺作基准是必然的,那么计
算微粒的基准是什么?
12
[ 板书 ] 1、基准 —— 阿伏加德罗常数: 0.012kg C 中所含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时间 分配 0.0min
1.0min
1.0min
2.5min
教师教学行为
1、大米为什么通常用 kg 作单位,而不用米粒数来计量?火 柴为什么要成盒销售? 2、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微粒(分 子、原子、离子、电子等)难以称量,当称量物质的实验操 作时,微粒与可称量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物质是宏观02 ×1023
-
mol
N A,单位—— mol -1 。
3. 集体: 表示的不是单个微观粒子 ,而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 约 为 6.02 ×1023 个问题: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 个微粒。 已知某物质的微粒数, 能否计算出其中含有微粒
的物质的量?
23
-
02×10 mol
5、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审批 意见
6.02
23
×10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7.5min
10.0mi n
[板 书 ]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
23
×10

1 摩尔
氧原子
约为 6.02 ×1023 个
1 摩尔
水分子
约为 6.02 ×1023 个
1 摩尔
氯离子
约为 6.02 ×1023 个
[ 思考 ] 通过上述例题, 请总结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使用时
的注意事项。
三、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使用时注意事项
1 、摩尔使用仅限于微观世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电 子、中子、质子等) ,用于宏观世界则无意义。 2、使用时要 用化学式指明微粒种类或其组合,不用该粒子
课堂板书设计方案 物质的量
讲 解注 意事 项,强调关键 点。为学生以 后 的学 习排 除障碍
注意听讲 思考并做 好笔记。 勾烙出重 点和注意 点
子或其组合?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因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很庞
大;比喻: 6.02 ×1023 粒大米平均分给 10 亿人,则每人可得 1
5.05 百万吨大米。所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于微观世界才有意 义。使用时, 须指明微粒符号 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4.一定数目 :问题: 1mol 是什么意思呢? 1mol 粒子的粒子数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化学系微格教学教案
班级: 科目: 高中必修一(人教版) 时间: 10min 课题: 物质的量 主讲人:指导教师: ___________ 训练目标 :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训练技能: 语言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