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蚂蚁(法布尔)
昆虫记中关于红蚂蚁的实验

昆虫记中关于红蚂蚁的实验如果你读过《昆虫记》,你一定对红蚂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法布尔用他那双细腻的眼睛,观察着这些小小生灵的一举一动,简直比咱们看电视还专注。
要是你也像我一样,曾经对蚂蚁只觉得它们不过是些跑来跑去的“小黑点”,那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原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生物,居然能做出那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行为!今天,就来说说红蚂蚁那个有点疯狂的实验,它让我们看到了蚂蚁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还有点像是“心理战”哦。
话说,法布尔一开始就观察到红蚂蚁的奇特行为——这些蚂蚁竟然会为了争夺食物而互相“作对”。
你看,蚂蚁的生活也不容易,抢食物、搬家、打斗,样样都能遇到问题。
法布尔为了揭开这些小小蚂蚁之间的秘密,决定做个实验。
他把一群红蚂蚁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
然后呢,他把这两组蚂蚁的巢穴和食物位置都调换了。
结果怎么样?你猜怎么着!蚂蚁们竟然开始了“身份认同”问题,啥意思呢?就是它们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甚至会在“碰头”的时候打起来!这不禁让我想笑,想象一下,一群蚂蚁就像是小小的士兵,明明是同一个队伍的,但一旦失去了“归属感”,就会变得好像完全没有记忆,彼此打起来。
真的是“闹剧”啊。
法布尔甚至开玩笑说,蚂蚁也有“群体焦虑症”,不过谁敢说这种说法不对呢?这种小小的行为背后,蕴含着对生存本能的强烈反应。
蚂蚁之间的争斗,原来就是为了在这个“食物链”的小小世界里生存下去。
不过,最让我吃惊的地方还是法布尔怎么做实验的。
你看他,是个真正的“细节控”,什么都不放过。
比如他观察到,蚂蚁有时在打斗时根本不打脸——它们都是直奔对方的脖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打闹,都是直奔着对方的后脑勺下手,谁让那是最脆弱的地方呢?法布尔不仅看得清楚,还能分析出这些小家伙的“战术”,这才是真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嘛。
我们这些人类,怕是没法像蚂蚁那样这么“精准”吧。
再看蚂蚁之间的配合,简直是一支默契十足的队伍,它们之间的分工明确,一个“排头兵”负责打头阵,另一个则跟上进行支援。
红蚂蚁法布尔读后感

红蚂蚁法布尔读后感
读完法布尔写的关于红蚂蚁的故事,那感觉就像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却超级有趣的“蚂蚁王国”的秘密。
首先得说,法布尔这人可真够厉害的。
他就像一个超级侦探,专门去破解红蚂蚁的那些事儿。
你看啊,红蚂蚁这小玩意儿,看起来小小的,没想到它们可有一套独特的生存法则。
红蚂蚁不自己干活儿,就知道到处去抢黑蚂蚁的蛹,把人家蛹抢回来当奴隶使。
这就好比一群强盗,自己懒得种地,就去抢别人种好的粮食。
这行为可真是够“坏”的,不过在动物世界里,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吧。
我就特别佩服法布尔观察得那么细致。
他能看到红蚂蚁怎么出洞,怎么排着队去找黑蚂蚁的家,然后又怎么把蛹搬回来。
就像看一场精彩的小电影,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我在想,他是不是趴在地上看蚂蚁看得眼睛都花了?
而且啊,红蚂蚁这记性还挺好。
它们出去抢劫的时候,不管路途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就比我强多了,我有时候在小区里转一圈都能迷糊。
红蚂蚁靠的是啥呢?法布尔就给我们揭秘了,原来是靠它们沿途留下的一些气味啥的。
这就像它们在路上做了小记号,沿着记号就能回家。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觉自己对蚂蚁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就觉得蚂蚁嘛,小小的,没啥特别的。
现在才知道,红蚂蚁就像一个小小的“邪恶军团”,在它们自己的小世界里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掠夺之战。
这也让我明白了,每个小生物都有它独特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法布尔的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了解这些小昆虫的大门。
我现在看蚂蚁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这些小家伙们是不是又在谋划着什么大计划呢?哈哈。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过程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过程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昆虫行为实验,用于研究蚂蚁的导航和路径选择能力。
下面是红蚂蚁法布尔实验的过程:
1. 实验器材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实验场地,可以使用一个由透明材料构成的实验箱。
实验箱中可以设置几个固定物体或标志物,用于蚂蚁识别和导航。
此外,需要准备一种能够标记蚂蚁行走轨迹的方法,例如在蚂蚁身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油漆。
2. 蚂蚁捕捉: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从自然界中捕捉一些红蚂蚁。
选择健康的成年蚂蚁,并确保它们没有受到损伤或感染。
3. 实验启动:将捕捉到的蚂蚁放置在实验箱的一侧,并让它们适应环境。
此时,实验员需要观察蚂蚁是否能够正常活动,并确保它们没有明显的异常行为。
4. 实验记录:当蚂蚁适应环境后,开始记录它们的路径选择行为。
观察蚂蚁是否会经过固定物体或标志物,并记录蚂蚁行走的轨迹。
5. 实验重复: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样本。
实验员可以更改实验场地的设置或调整实验条件,以便进一步研究蚂蚁的导航能力。
6.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蚂蚁的行走路径和选择,可以研究蚂蚁是否具有路径选择能力,并了解蚂蚁的导航机制。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昆虫的行为和认知能力。
通过观察和记录蚂蚁的行为,可以探索它们的导航和路径选择机制,进而理解昆虫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昆虫记红蚂蚁批注

昆虫记红蚂蚁批注(实用版)目录1.昆虫记红蚂蚁概述2.红蚂蚁的生活习性3.红蚂蚁的社会结构4.红蚂蚁的繁殖方式5.红蚂蚁与人类的关系正文【昆虫记红蚂蚁概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其中,红蚂蚁是法布尔重点研究的昆虫之一。
红蚂蚁,学名为Formicidae,是膜翅目中的一个大家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红蚂蚁的生活习性】红蚂蚁生活在地下,它们的巢穴通常位于树根、石块或者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红蚂蚁是杂食性昆虫,主要以植物、小昆虫和腐肉为食。
它们具有很强的觅食能力,能够找到各种食物来源。
红蚂蚁具有明显的群居习性,一个蚁群通常由工蚁、兵蚁和繁殖蚁组成。
工蚁负责觅食、建筑巢穴、照顾幼蚁等日常工作;兵蚁则主要负责蚁穴的保卫;繁殖蚁则负责繁殖后代。
蚁后是蚁群中最重要的成员,负责产卵,其寿命可达数年,甚至十几年。
【红蚂蚁的社会结构】红蚂蚁的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等级制度,分为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
蚁后主要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蚁穴的日常维护和觅食,兵蚁则负责蚁穴的保卫。
这种明确的分工体现了红蚂蚁高度的社会化特点。
【红蚂蚁的繁殖方式】红蚂蚁的繁殖方式非常有趣。
蚁后与雄蚁进行群体交配,通常在繁殖季节的傍晚,蚁后和雄蚁会飞出蚁穴,进行空中交配。
交配完成后,雄蚁会死去,而怀有受精卵的蚁后会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新的蚁群。
在新蚁群建立过程中,蚁后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产卵、抚养幼蚁,直至新的蚁群形成。
【红蚂蚁与人类的关系】红蚂蚁对人类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红蚂蚁可以帮助控制农田、庭院中的害虫,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另一方面,红蚂蚁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对植物造成危害,甚至侵入人类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人类需要对红蚂蚁进行合理控制,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红蚂蚁作为昆虫记中的一种昆虫,其生活习性、社会结构、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过程

石灰石、白云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酸溶样法)一、方法提要:试样经盐酸溶解,氨水中和,盐酸酸化,用三乙醇胺掩敝Mn+2等离子,在PH=12滴定钙,在PH=10滴定钙镁含量。
二、试剂1、盐酸2、盐酸1:13、氨水1:15、三乙醇胺1:36、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20%7、氯化镁1%8、EDTA0.02M(详见炉渣分析)9、氨性缓冲液(PH=10):取67.5克氯化铵溶于约300毫升水中,再加入570毫升浓氨水稀释至一升。
10、Cu——EDTA指示剂,取100毫升0.02M的硫酸铜溶液,加10滴PAN,用0.02M的EDTA滴至紫红色消失,呈兰绿色,精确调整终点可按测定MgO的方法,以水40毫升,如10毫水氨性缓冲液,以本溶液一滴管及PAN4-6滴,用0.02MEDTA一滴应使溶液由桃黄色变为变黄色。
2克CuSO4+200mlH2O+2.8gEDTA+400mlH2O11、钙试剂:1克钙试剂与99克烘干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硫酸钾均可),共同研细,存于干燥的瓶中。
12、PAN:0.1%即1—(2—吡啶偶氮)—2—萘酚的无水乙醇溶液。
三、分析方法称取试样0.2克,置于200毫升烧杯中,用少量的水润湿加入15毫升的浓盐酸,低温加热溶解(如果试样难溶再加入3毫升硝酸蒸干,冷却加10毫升盐酸(浓)加热溶解至5-8毫升为止。
在溶样时做好过滤的准备工作。
加入热水,冲洗表面皿,加水至70毫升左右,用1︰1的氨水中合到有氢氧化物沉淀,至有氨味时,加热至沸后过滤,过滤时需用热水冲洗杯壁,滤液用250毫升容量瓶,冷却后稀释至刻度线。
氧化镁、氧化钙合量的测定:另吸取滤液25毫升于250毫升锥瓶中,加1:3的三乙醇胺10毫升,氨性缓冲液10毫升,Cu——EDTA一滴管,PAN指示剂6滴,用0.02MEDTA滴定至亮黄色为终点。
(消耗量为V2)。
吸取滤液25毫升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3三乙醇胺10毫升,氢氧化钠10ml,氯化镁5ml,钙试剂少量,用0.02MEDTA滴定至纯兰色为终点。
昆虫记里红蚂蚁的主要内容读后感

昆虫记里红蚂蚁的主要内容读后感1. 简介《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于1879年出版的一部小说,以昆虫为主角,描写了昆虫世界中的生活和社会现象。
其中,红蚂蚁是小说中重要的角色之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红蚂蚁在《昆虫记》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2. 红蚂蚁的生活习性红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常见于森林、草地等环境。
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红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首先,红蚂蚁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
它们构筑复杂且巨大的地下巢穴系统,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每只红蚂蚁都有自己独特的职责和任务,在整个群体中相互协作、密切配合。
其次,红蚂蚁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和防御本能。
它们通过释放特殊的信息素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并且会积极保卫领土免受其他昆虫的侵犯。
小说中,作者以红蚂蚁为主角,生动地描绘了它们与其他种类昆虫之间的斗争和竞争。
3. 红蚂蚁的社会秩序红蚂蚁群体中存在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和分工。
在群体中,有一只特殊的雄性红蚂蚁担任女王的伴侣,并负责繁衍后代。
其余成员则分为工蚁、战士和兵蚁等不同角色。
工蚁是红蚂蚁群体中最多见,也是最勤劳的一类。
它们负责筑巢、觅食、喂养幼虫等任务,为整个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所需。
战士是红蚂蚁群体中具有攻击性和防御能力的一类。
它们通常较大且具备强壮的下颌,用于咬住敌人或保卫领地。
兵蚁则是专门用于进攻敌人或保卫领地的一类红蚂蚁。
它们通常在战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整个群体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对红蚂蚁社会秩序的描绘,作者展示了昆虫世界中的等级和分工现象,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蚂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4. 红蚂蚁与其他物种的互动在《昆虫记》中,红蚂蚁与其他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多样的互动关系。
它们与其他昆虫、植物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首先,红蚂蚁与其他昆虫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合作关系。
它们与其他物种争夺食物资源、领地以及繁殖权利。
同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红蚂蚁也会与其他昆虫形成共生关系,相互合作、互利共赢。
红蚂蚁法布尔读后感

红蚂蚁法布尔读后感读完法布尔写的红蚂蚁的故事啊,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小小昆虫世界里的“强盗传奇”。
首先呢,这红蚂蚁啊,可真是一群懒家伙。
它们自己不干活,不建造巢穴,也不抚养孩子,就一门心思地去抢别人的家。
这就好比有些人啊,自己啥都不想干,就想坐享其成,去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
红蚂蚁们组成长长的队伍,大摇大摆地朝着黑蚂蚁的窝进发,那场面就像一群强盗出征一样,特别滑稽又有点小恐怖。
不过呢,红蚂蚁这强盗当得也不是那么容易。
它们全靠记忆力来认路回去,要是路上被什么东西干扰了,比如说被法布尔故意用扫帚扫乱了它们的路线,它们就开始晕头转向了。
这就像我们人类有时候太依赖一种方式,一旦这个方式被打乱,就变得不知所措了。
法布尔这个人可真是个昆虫界的“大侦探”。
他对红蚂蚁的观察细致入微,从红蚂蚁的行动到它们的习性,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
他能耐心地等着红蚂蚁去打劫,又能巧妙地设置各种小障碍来测试红蚂蚁,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捉弄小动物,但同时又在做着超级伟大的科学研究。
我就想啊,要是我也有他这样的耐心和好奇心,说不定我也能在我家后院发现好多有趣的昆虫秘密呢。
从红蚂蚁的故事里啊,我还感觉到昆虫的世界和我们人类世界也有相似之处呢。
红蚂蚁的这种掠夺行为,在人类社会里也存在,只是我们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
但昆虫们可没有这些东西,它们就按照自己的本能去生存。
这让我觉得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哪怕是像红蚂蚁这样不怎么招人喜欢的“强盗”昆虫。
总的来说,读了关于红蚂蚁的描写,我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昆虫奇妙世界的小窗户,看到了红蚂蚁的“强盗生活”,也看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研究的热爱和执着。
这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冒险,让我在昆虫的世界里逛了一圈,又带着满满的新奇感和思考回到了现实世界。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过程

红蚂蚁法布尔实验过程摘要:I.引言- 介绍红蚂蚁实验的背景和重要性II.法布尔实验的过程- 实验的准备- 实验的进行- 实验的结果III.实验的结论与启示- 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实验对科学界的贡献IV.总结- 回顾实验过程-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正文:I.引言红蚂蚁实验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Jean-Henri Fabre) 进行的著名实验之一,该实验旨在探究红蚂蚁的行为和记忆力。
这个实验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也启示人们应该尊重并保护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
II.法布尔实验的过程实验的准备法布尔首先在实验室中饲养了一些红蚂蚁,然后准备了一个大木板,木板上有一些小洞。
为了进行实验,法布尔将红蚂蚁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实验的进行法布尔将实验组的红蚂蚁放置在木板的一侧,对照组的红蚂蚁放置在另一侧。
然后,法布尔用一个小木板堵住了实验组蚂蚁的洞穴,使得它们无法直接回到巢穴。
接着,法布尔将一些食物放在距离蚂蚁洞穴较远的地方,引诱它们前往寻找。
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红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记忆力。
它们能够准确地找到之前被堵住的洞穴,并成功回到巢穴。
而对照组的红蚂蚁则没有表现出这种记忆力,它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木板上迷失方向。
III.实验的结论与启示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个实验,法布尔得出结论:红蚂蚁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它们能够通过嗅觉和触觉来识别路线。
当蚂蚁遇到障碍物时,它们会通过触角与同伴进行交流,共同寻找新的路线。
得出结论法布尔的实验表明,红蚂蚁具有高度发达的认知能力,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一发现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启示: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
实验对科学界的贡献法布尔的红蚂蚁实验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红蚂蚁行为和记忆力的窗口,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动物的行为和认知能力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法布尔
红蚂蚁: 体色为红色的蚂蚁的统称。红蚂 蚁体长大约3毫米,触角和腿有刺毛。 肉食性或捕食性蚂蚁。 蚁巢一般都不大,最多只有几百 多只个体。一般单独找食物。但有些 种类也会连群结伴进行捕猎。
让· 亨利· 卡西米尔· 法布尔:
(1823-1915),法国著名
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 学家、昆虫科学家。被世人称 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 的“维吉尔”。
后,胜利归于红蚂蚁,它们用大颚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
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拟人
• 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 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 •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 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 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 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 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之后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 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 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思考:文章讲述了红蚂蚁的哪两方面特性?
• 废墟 • 蜿蜒 • 监视
山寨 间谍 重托
巢穴 厮杀 凯旋
有条不紊 长驱直入
若隐若现 败下阵来
条:条理。紊:乱。形容说 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乱。
占为己有
无可奈何
战胜而回,谓之凯旋; 战败而走,谓之败北。
小练笔:
• 选择一个方面(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或凭记忆回家)用“红蚂蚁的自述” 的形式来讲一讲。
• “我沿路撒了小石子。”
• 我急忙跑到园子里。拉茜说得没错,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用一
片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蚂蚁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
路回去了。 • 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会辨认回家的方向,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使
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了家。
茜 [ qiàn ] 1.茜草,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 茎方形,有倒刺。根黄红色,可
提取染料,也可供药用。
2.红色:~纱。
[ xī ]
音译用字。多用于外国女子名。
凭记忆回家
• “你知道它们走的是哪条路吗?” • “是的,我已经做了记号。” • “什么记号,你怎么做的?”
对话+动作
• 有一天,我在书房里听到拉茜的声音:“快来快来!红蚂蚁已经走到黑蚂蚁的家里去了!”
凭记忆回家
• 有一天,我在书房里听到拉茜的声音:“快来快来!红蚂蚁已经走到黑蚂蚁的家里去 了!”
• “你知道它们走的是哪条路吗?”
• “是的,我已经做了记号。” • “什么记号,你怎么做的?” • “我沿路撒了小石子。” • 我急忙跑到园子里。拉茜说得没错,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用 一片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蚂蚁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 着原路回去了。 • 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会辨认回家的方向,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 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了家。
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 红蚂蚁是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 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
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 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 有时在荒草的枯叶中若隐若现。 • 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之后就长驱直入地进入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
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思考:文章讲述了红蚂蚁的哪两方面特性?
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凭记忆回家
资料:
红蚂蚁是一种打架非常厉害的蚂蚁,但是它们很懒,不愿意寻找食物,不愿意 养儿育女,就算食物在它旁边,它也不会去吃,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仆人来替它 们完成。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把 别人的蛹抢走,并运回自己的窝里。不久后,抢来的蛹蜕皮了,就成为了家中积极 干活的仆人。
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
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资料: 当炎热的6,7月份来临时,红蚂蚁就从家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
有5米多长,盲目地搜索目标——黑蚂蚁。一旦发现目标,领头的蚂蚁就停下来,
其他的蚂蚁也大步赶上,证实情况属实后,就全体冲入黑蚂蚁的家,一场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