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食管闭锁临床路径

食管闭锁临床路径

食管闭锁临床路径一、食道闭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先天性食管闭锁Gross Ⅲ型,即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的病例(ICD-10:Q39.100),新生儿初诊病例。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新生儿期发病,典型表现为唾液吞咽困难并难以清除,部分病例表现为出生后呛咳、窒息、发绀,部分产前诊断发现胎儿胃泡小或羊水过多。

2.体征:口腔内及嘴角大量白色泡沫样痰,呈“蟹吐泡”样,部分病例可见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腹部无明显异常体征。

经鼻或经口置入胃管均受阻。

部分病例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肛门闭锁等直肠肛门畸形以及多指(趾)等肢体畸形。

3.辅助检查:(1)胸、腹联合X线片:可见充气膨胀的食管盲端,胃肠道广泛充气的肠管。

部分病例因合并先天性肠闭锁腹部可呈“双泡征”或“三泡征”(2)食道造影(水溶性造影剂):见闭锁近端膨胀的食道盲端。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疾病编码(ICD-10:Q39.1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长段缺失型食管闭锁或食管气管瘘不伴食管闭锁的患者不进入此路径。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电解质(3)血型检测和梅毒、HIV、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筛查(4)胸、腹部联合X线平片,心超,心电图(5)腹部B超(肝、脾、泌尿系统等重要脏器)(6)食管造影(水溶性造影剂)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染色体核型检查(2)合并直肠肛门畸形病例:需补充“倒立正侧位X线”、腰骶椎MRI平扫等影像学检查(3)合并多指(趾)等肢体畸形病例:需补充患侧肢体的X线检查(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明确诊断Ⅲ型食管闭锁的患儿需行经胸(或胸腔镜辅助)食管气管瘘缝合+食管闭锁矫正术。

(CM-3:33.4202 + 42.4105)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

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

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食管癌,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者。

一、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噎膈病(TCD 编码:BNP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 编码C15.901),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一册*食管癌和贲门癌》。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断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噎膈病(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噎膈病(食管癌)临床常见证候:痰气阻膈证淤血阻膈证阴虚热结证气虚阳微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断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噎膈病(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噎膈病和食管癌,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噎膈病和食管恶性肿瘤疾病,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也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症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症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3)心电图;(4)肿瘤标志物(CEA等);(5)上消化道造影;(6)腹部影像学检查(肝、胆、胰、脾、肾、腹腔淋巴结)。

2可选择的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行胸部CT、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全身骨扫描及PET-CT等。

(八)治疗方案1.变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痰气阻膈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2)淤血阻膈证:理气散结,活血化瘀。

4-4.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

4-4.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
分部起止特点颈部胸部腹部食管起始端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前壁与气管相贴后壁与脊柱相邻此段最长约18到20厘米前壁自上而下依次有气管左主支气管心包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最短只有1至2厘米长膈的食管裂孔下方至胃的贲门名称位置定位咽和食管交接处相当于第六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15cm气管叉水平左支气管跨越其前方相当于第四到第五胸椎体水距中切牙25cm通过膈肌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十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在进行食管插管时不要强行操作避免损伤食道u食管的位置
u 食管的位置; u 食管的分部; u 食管的三处生理性狭窄。
学习重点:食管的三处生理性狭窄。
位置
定位
咽和食管交接处, 距中切牙 相当于第六颈椎 15cm 体下缘水平
气管叉水平、左 支气管跨越其前 方,相当于第四 到第五胸椎体水 平
距中切牙 25cm
通过膈肌食管裂 孔处,相当于第 十胸椎水平
距中切牙 40cm
u 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u 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u 在进行食管插管时不要强行操作,避免损伤食道
食管
分部 颈部
胸部
起止
食管起始端至胸 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颈静脉切迹 平面至膈的食管 裂孔
特点
前壁与气管相贴, 后壁与脊柱相邻
此段最长,约18 到20厘米,前壁 自上而下依次有 气管、左主支气 管、心包
腹部
膈的食管裂孔下 方至胃的贲门

最短,只有1至2 厘米长
颈部
胸部 腹部
名称 第1狭

第2狭 窄
第3狭 窄
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1.掌握食管的三个狭窄。 2.熟悉食管的位置、分部。 3.了解食管的形态。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u 形态:前后扁窄的肌性管状结构。 u 位置:上端在第六颈椎体下缘平

食管癌临床路径

食管癌临床路径

食管癌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4)内镜检查+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2)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圆形吻合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

3.术中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

食管第二狭窄名词解释

食管第二狭窄名词解释

食管第二狭窄名词解释
食管第二狭窄是指食管在胃食管连接处(即食管下段)发生狭窄的情况。

食管是连接咽喉和胃的管道,负责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中进行消化。

食管狭窄是指食管内径变窄,导致食物通过食管时出现困难或阻塞的情况。

食管第二狭窄通常是由于食管下段出现了病理性的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溃疡、食管炎症、食管癌或食管平滑肌痉挛等。

这些病变导致食管壁的结构异常,使食管内径变窄,从而影响食物的正常通过。

食管第二狭窄的症状可以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胃灼热感、食物卡喉等。

严重的狭窄可能导致食物无法通过,引起呕吐或体重减轻等并发症。

诊断食管第二狭窄通常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内窥镜检查、X 线造影或食管测压等。

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治疗食管第二狭窄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食管扩张术、内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手术切除病变部分等。

食管第二狭窄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因为严重的狭窄可能导致食物通过困难,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

定期的随访和遵循医生的建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总之,食管第二狭窄是指食管下段发生病理性狭窄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食管溃疡、炎症、癌症等,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等。

诊断需要相关检查,治疗方法根据病因和病情而定。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食管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食管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癌(ICD-10:C15/D00.1)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ICD-9-CM-3:42.41/42.42/42.5-42.6)释义(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

释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或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2.经右胸食管癌切除,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胸腹二切口)或颈部吻合术(颈胸腹三切口)。

释义(四)标准住院日为13-21天。

释义(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5/D00.1食管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释义(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4)内镜检查+活检;(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2)食管内镜超声等。

释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术前30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释义(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

1.麻醉方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

2.手术耗材: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圆形吻合器、闭合器、切割缝合器等)。

3.术中用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
消内
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胃炎
K29.101
K29.100X001

1、必符一诊诊断;(1)有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诱因(应激状态、酒精、进食不洁食物、特殊药物等)(2)急性起病,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4-5天
必要时
2016年版P183
缺血性肠炎
K55.900X002
K55.900X001
K55.900X002

第一诊断必符缺血性肠炎,局限性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炎。临床病情排除急性坏死型。
10-14天
建议早期使用广谱抗菌素预防菌血症
2016年版P236
16
消内
功能性肠病
K59.900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5-7天
预防感染
2016年版P240
17
消内
腹泻
K52.916


5-10天
抗感染: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喜炎平等
2016年版P244
18
消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K76.000X002

1、第一诊断高度怀疑且分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初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3-14天
酌情可短期内应用抗菌药物
2011年版P285
27
消内
肝硬化
肝性脑病
K74.100
K72.903

新版 食管狭窄

新版 食管狭窄
□ 二级护理
□ 饮食
□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 血、尿、便常规+隐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凝血功能、
□血型、Rh因子
□术前三项
□乙肝六项
□心电图、胸片
□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
长期医嘱:
□肿瘤科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用药
临时医嘱:
□经内镜下食管、贲门或吻合口狭窄支架植入术
□生命体征监护、吸氧(必要时)
食管狭窄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狭窄(ICD-10:K22.206)
行经内镜食管、门或吻合口狭窄支架植入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手术日)
住院第3天
(术后第一日)






□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开化验单,完善内镜前检查
□确认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波利维等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周
□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输血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等
□相关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术记录
□观察患者病情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查房记录




长期医嘱:
□肿瘤科科护理常规
长期医嘱:
□肿瘤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临时医嘱: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根据基础疾病带相关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一、食管狭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食管狭窄(ICD-10:K22.205)的患者,包括食管癌外科术后,腐蚀性食管炎导致良性瘢痕性食管狭窄和食管肿瘤所导致的恶性狭窄,以及纵隔原发或继发恶性转移瘤所导致的食管狭窄。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2.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
2.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
3.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食管狭窄包括食管癌外科术后,腐蚀性食管炎导致良性瘢痕性食管狭窄,食管恶性肿瘤所导致的狭窄。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纵隔恶性原发或转移性肿瘤,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血气分析;
(4)心电图、胸片;
(5)内镜检查,必要时活检;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2)胸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
(3)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
(4)食管内镜超声等。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耗材:扩张探条、扩张球囊,食管支架(放射性粒子支架),导丝,放射性粒子;
3.术中用药: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4.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可口服收敛液(0.9%氯化钠500ml+利多卡因10ml+肾上腺素2mg)。

(八)术后住院恢复3-5天。

1.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复查的检查项目: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平扫,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九)出院标准。

1.进半流食顺利。

2.食管支架位置佳,无移位及贴壁不良现象。

3.体温正常,无明显感染征象。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支架移位,气管受压呼吸困难,原发肺部呼吸功能衰竭、心脏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二、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狭窄(ICD-10:K22.205)(包含瘢痕性狭窄和局部肿瘤复发)或纵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