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谁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音乐《京剧“四大名旦”》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音乐《京剧“四大名旦”》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音乐《京剧“四大名旦”》知识点详解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梅兰芳,原籍江苏泰州。

他在辛亥革命时就上演了《邓霞姑》等时装新戏和《洛神》等古装新戏。

近代,他又对《宇宙锋》等传统剧目进行了新的加工改造,编演了《木兰从军》等爱国戏。

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他还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其演唱凝重而流畅,对旦角音乐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声腔,配合其新创的融旦角与青衣于一身的“花衫”新行当,成为京剧舞台上深受人们欢迎的新艺术。

以梅兰芳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

梅兰芳对京剧伴奏音乐也有改革。

在琴师徐兰沅等人的帮助下,他首先在京剧伴奏中加用了二胡、月琴;在一些新戏中采用了新的配乐手法。

梅兰芳还曾赴美国、苏联演出,获得了成功,为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和音乐赢得了国际声誉。

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抗日战争八年中,梅兰芳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程砚秋程砚秋,满族,北京人。

他的京剧艺术活动,尤其是唱腔的改革,在近代京剧艺术中有重要的意义。

30年代它曾为筹组“中国戏曲音乐院”做出许多努力,并担任北平分院院长,努力用新文化知识培养新的戏曲人才。

他对声腔和演唱有许多钻研和独到的见解,如“以腔就字”的创腔原则和“声、情、美、永”的演唱要求等。

他广泛地向其他戏曲、说唱学习,也向西洋音乐学习,创造了委婉幽咽而又慷慨刚劲的“程派”唱腔。

代表剧目:《荒山泪》《春闺梦》等新戏。

程砚秋还曾赴欧洲考察各国戏剧,扩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

抗战期间,他躬耕青龙桥不为日寇演出,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尚小云尚小云,河北南宫人。

自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就被评为“第一童伶”。

他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唱腔以刚劲著称,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崤拔高昂。

念白爽朗明快,流利大方,做功身段寓刚健于婀娜,武功根底深厚,嗓音宽亮,世称“尚派”。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关于“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时至今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称谓来自于一次观众投票活动。

换句话说,“四大名旦”是投票选举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次投票活动,就是为了选举“名旦”。

这次活动,从开始刊发启事,到投票过程,以至最后揭晓结果,都只用了“五大名伶”这个名称,而没有用“五大名旦”。

这就造成两个后果:一、有人因此推断,在这之前,还没有“四大名旦”(或“五大名旦”)的说法。

否则,主办方应该用“五大名旦”,而不是以“五大名伶”之名;二、正因为如此,有人得出结论:“四大名旦”的称谓,就是在此次投票活动结束后确立的,即被选举产生的。

很明显,这样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首先,此次投票选举活动,针对的只是5个人的新戏,并不是评选孰强孰弱。

其次,如果“四大名旦”之说是因为此次投票选举活动而产生的,那么也应该是“五大名旦”。

为何漏掉徐碧云而只说“四大名旦”呢?除此之外,如果以得票多少排列,位列第一的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其次是程砚秋的《红拂传》,然后是梅兰芳的《太真外传》,接着是徐碧云的《绿珠》,最后是荀慧生的《丹青引》。

假使这次活动的目的确是为了选举“四大名旦”,那么,按照票数,排在前四位的,也应该是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徐碧云,缘何荀慧生最终位列“四大名旦”之一,而缺了徐碧云呢?仅从这个角度上说,“四大名旦”是由戏迷、读者选举产生的论断,就是错误的。

就目前现存资料而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天津《天风报》社长沙大风率先提出来的。

依据是:第一,源于3个知情人的回忆,他们是沙大风的儿子沙临岳、上海文史馆馆员薛耕莘、宁波镇海的陈崇禄。

薛耕莘曾经在《上海文史》上撰文,称梅兰芳曾亲口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陈崇禄则说他曾经见过沙大风的一枚印章,上有“四大名旦是我封”这7个字。

据沙临岳回忆,“四大”其实是借用当时流传甚广的“四大金刚”之名。

四大名旦梅兰芳资料简介

四大名旦梅兰芳资料简介

四大名旦梅兰芳资料简介名旦梅兰芳简介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艺名兰芳,京剧大师,中国近代非常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梅派”艺术的创始人,四大名旦之首。

1894年10月22日,梅兰芳在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一座京剧世家的旧居里出生。

1902年,梅兰芳拜入吴菱仙门下开始学习青衣,也常跟秦稚芬、胡二庚学花旦戏。

1904年,梅兰芳在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1907年,正式搭班“喜连成”演出,1913年,首次到上海演出,风靡整个江南,后有两次到上海演出,1918年移居上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梅派,这一时期也是梅兰芳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梅兰芳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国际也享有盛誉,他的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成为了西方人眼中京剧的代名词,他所唱的戏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世称梅派,他演绎了京剧的灵魂,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

梅兰芳的代表剧目有《五花洞》、《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黛玉葬花》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梅兰芳的代表作梅兰芳一生创造了众多经典的曲目和形象,出演过包括京剧、昆曲等不下二百个作品,其中包括传统剧目、改编剧目和全新创作等等。

但是在他这众多的演出中,梅兰芳的代表作包括《贵妃醉酒》、《宇宙锋》、《霸王别姬》等等,但是在梅兰芳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还要数《贵妃醉酒》。

梅兰芳的代表作《贵妃醉酒》又被称为《百花亭》,是从京剧剧目《醉杨妃》演变而来。

这部作品是梅兰芳用了很多心血,经过自己的加工、创作,又用心改编而成的经典曲目,所以说这是梅兰芳的代表作一点都不错,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创新,为京剧戏曲开创出另一个方向出来。

这剧目原本的表演有些低俗,虽然将杨贵妃怀春和情醉的状态演绎的淋漓尽致,可是多少有些色情的成分。

于是梅兰芳大胆的去掉其中的糟粕,再加以新的意义和表演形式,改为从杨贵妃的情感变化中入手,这样一来,就让《贵妃醉酒》改编的更加完美,所以才能称之为梅兰芳的代表作。

京剧四大名旦课件

京剧四大名旦课件

尚小云
以其清新脱俗的表演风格和卓越的做功著称,擅长塑造少 女形象,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细腻化和生活化做出了重 要贡献。
荀慧生
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风格闻名,擅长塑造泼 辣、豪放的女性形象,为京剧旦角表演艺术注入了强烈的 个性和生命力。
02 荀慧生艺术赏析
荀慧生的艺术生涯及成就
01
02
03
01
国际演出
自20世纪初以来,京剧四大名旦及其传人们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足迹遍
及欧美、亚洲、非洲等地区,为京剧艺术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03
国际交流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对京剧产生兴 趣。四大名旦的经典剧目如《贵妃醉酒》、《锁麟囊》等在国际舞台上 屡获殊荣,进一步提升了京剧的国际知名度。
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念强调了京剧艺术的综合性、技艺性和审美性,对于 当代京剧艺术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京剧艺术家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念,不断挖掘和 传承京剧艺术的优秀传统,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京剧四大名旦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京剧四大名旦的艺术成就和表演风格不 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在京剧的发展过程 中,旦角行当逐渐崛起,并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演员。其中,被誉为“四大名 旦”的四位演员更是将京剧旦角艺术推向了巅峰。
京剧四大名旦的评选历程
01
评选时间
20世纪初
02
03
04
评选机构
由京剧界权威人士和票友共同 评选
评选标准
以演员的嗓音、表演、身段、 做功等综合实力为评选依据
四大名旦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 誉,他们的表演被誉为京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对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小学京剧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京剧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京剧面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京剧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A.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B.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C.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周信芳D.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A. 《贵妃醉酒》B. 《白蛇传》C. 《霸王别姬》D. 《赵氏孤儿》答案:A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什么角色?A.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正面角色、反面角色、滑稽角色B. 正面角色、反面角色、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滑稽角色C. 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滑稽角色、正面角色、反面角色D. 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女性角色、男性角色、滑稽角色答案:A二、填空题1. 京剧的唱腔主要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西皮、二黄2. 京剧中的“脸谱”是用于表现角色______的一种艺术手法。

答案:性格特征3. 京剧表演中,演员通过______来表现角色的内心情感。

答案:唱、念、做、打三、简答题1. 请简述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京剧起源于清代中叶,由徽剧、汉剧等地方戏曲融合而成,经程长庚、梅兰芳等艺术家的发展,逐渐成为全国性剧种,被誉为“国剧”。

2. 京剧表演中有哪些基本的表演程式?答案:京剧表演的基本程式包括唱、念、做、打,其中“唱”指唱腔,“念”指念白,“做”指身段动作,“打”指武打动作。

3. 京剧脸谱的颜色有哪些象征意义?答案:京剧脸谱的颜色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直,白色代表奸诈,蓝色代表粗犷,绿色代表勇猛,黄色代表凶暴等。

四、论述题1. 论述京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在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塑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析京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代表作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代表作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的代表作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和优美的音乐、舞蹈,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京剧行当中,名旦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她们通常扮演一些具有男性特点的角色,如权臣、将军等。

在京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名旦,分别是刘派、程派、梅派和尚派。

本文将一一介绍这四大名旦的代表作。

刘派的代表作品是《王昭君》,该剧以汉朝王昭君的悲剧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她在外受辱、身陷困境的遭遇。

刘派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将王昭君的内心痛苦和坚强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剧中,刘派经常使用一些高亢激昂的唱腔和刚劲有力的动作,来表现王昭君的悲愤和坚强。

程派的代表作品是《红楼梦》,该剧改编自曹雪芹的同名小说,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程派以其细腻、婉约的唱腔和柔美动人的舞蹈,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不羁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剧中,程派经常使用一些柔美的折子戏唱段和轻盈的舞蹈动作,来展现林黛玉的情感世界。

梅派的代表作品是《西施》,该剧以春秋时期美女西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现了她的聪明和美丽。

梅派以其清脆悦耳的唱腔和优雅大方的表演风格,将西施的聪明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剧中,梅派经常使用一些娇柔的唱腔和舞姿,来展示西施的美丽和智慧。

尚派的代表作品是《春香传》,该剧以清朝时期春香的艰辛生活为主题,表现了她在庙里为生活而奋斗的故事。

尚派以其洪亮有力的唱腔和刚猛的表演风格,将春香的坚强和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剧中,尚派经常使用一些豪放的唱腔和刚劲有力的动作,来表现春香的坚定意志和奋斗精神。

四大名旦在京剧中的代表作品,通过不同的表演风格和唱腔,将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展现得深入人心。

她们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表演技巧,深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无论是刘派的悲愤坚强、程派的婉约多情、梅派的聪明美丽,还是尚派的勇敢坚毅,四大名旦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大名旦的产生

四大名旦的产生
一、 听花和北京《顺天时报》 《顺天时报》是清末民初,日本 人在北京出版的一张中文日报,主笔 就是 听花。他热爱中国京剧。民国 十七年以前,北京的戏园子如鲜鱼口 内的华乐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园、 粮食店的中和园、肉市的广和楼、大 栅栏内的广德楼、庆乐园、香厂新世 界的城南游乐园、给孤寺第一舞台及 其东边的开明戏院,均能见到此公的 影子。当年由叶春善、杨韵谱、俞振 庭分别主办的富连成、奎德社和斌庆 社科班, 听花是常客。在许多名伶 和红伶府上, 听花往往是不速之客。 因为他是东洋人,北京伶人对与外国 人交往,在闭关时代,初交时,内心 深处总有些“那个”,总有些不太情 愿。但 听花是日本人中的中国通, 他能讲地道的北京话,其标准程度, 据侯喜瑞先生1966年8月底在文化局 对笔者说,“相当地道”,和说相声的 西洋人大山先生不相上下。他懂得中 国人“举拳不打笑脸人”的心理,他 也知道“一回生、二回熟”的道理, 尽管有时遇到慢待,但他仍信心十 足,天长日久,终于成为许多伶人家 中的座上客,同一些颇有名气的伶人 “很有点交情”(侯喜瑞语)。
人进入东京帝大和日本士官学校,后 “希望剧”选举,二是民国十六年
来进入民国官场的很多。后他又到苏 (1927)6 月 20 日举行的“征集五大
州、上海教书、办报,并与汪笑侬、 名伶新剧夺魁”的选举。
潘月樵等剧人订交。庚子之后,他到
“希望剧”的选举,参选剧目近
征集五大名 伶新剧夺魁投票 启事及选票
票当选,次为《洛神》,得票 779 张;
1927 年 7 月 23 日《顺于时报》五大名伶新剧票选揭晓。五大名伶当选剧目:梅兰芳 《太真外传》(右上)、程艳秋《红拂传》(左上)、尚小云《摩登伽女》(中)、荀慧生《丹
青引》(右下)、徐碧云《绿珠》(左下)

京剧“四大名旦”的字画

京剧“四大名旦”的字画

京剧“四大名旦”的字画作者:暂无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 2017年第2期在上世纪京剧舞台上,涌现出不少享誉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其中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被人誉为“四大名旦”,他们不仅京剧演得好,而且都喜好书画,为此,他们不惜请名师指点,加上自己勤奋好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四大名旦书画各具特色提起梅兰芳(1894—1961 年),可谓家喻户晓。

他是杰出的京剧大师,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有“四大名旦” 之誉,梅为之首。

他也是“梅派”艺术创始人,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中国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他广受赞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曾经倾倒无数的中外美男。

在西方人眼中,梅兰芳先生俨然成了中国京剧的代名词。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出身于京剧世家。

梅兰芳在演戏之余,也尤喜爱书画,早年花卉师从王梦白、汤涤,人物画师陈师曾、姚茫父。

以后又受齐白石的影响,加上其自身艺术修养也非常深厚,绘画成就突出。

他的绘画创作,出笔秀逸,有华新罗风格。

梅兰芳擅长人物、花卉、山水,尤以仕女、佛像、达摩最拿手,其作品清丽秀雅、神形兼备,画如其人。

梅兰芳地位很高,生前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梅兰芳文集》《舞台生活四十年》等。

尚小云(1900—1976 年)名德泉,字绮霞,直隶(今河北)人。

幼年在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再学老生,后改青衣。

功底深厚。

尚小云在京剧舞台上以嗓音宽亮,唱法以刚劲见长,也称“尚派” 。

尚小云自幼喜爱书画,曾得到众多名家的指导,如陈师曾、姚茫父、亢兴北、溥心畬、王梦白、王雪涛、颜伯龙等。

尚小云工书画,长于松、兰、竹、菊、灵芝等花卉,兼及山水,洒脱大方,韵味独特。

其书问艺宋伯鲁、林开暮、陈名侃、梁鼎芬、陈海若等,早年习翁同龢,晚年学王羲之,秀挺苍劲,很见功力。

他亦是大收藏家,上个世纪 40 年代创办荣春社时,义卖大量藏品助学,1959 年向陕西省博物馆无偿捐赠赵千里、唐棣、金圣叹、董其昌、张瑞图、八大山人和石涛、金农等宋元明清时期书画稀世珍品 66 件,可谓达到书画和收藏的高超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谁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

你知道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谁吗?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京剧四大名旦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瑶卿给四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各人特色。

梅兰芳;;"样"
程砚秋;;"唱"
荀慧生;;"浪"
尚小云;;"棒"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961),原籍江苏泰州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北京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
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

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

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程砚秋简介
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

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

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

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晚年的程砚秋致力于教学和总结舞台艺术经验的工作。

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50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
1957年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程砚秋将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他不仅对京剧旦角同时也对整个京剧、戏曲的发展都产生着深远、重大的影响。

1958年3月9日,他的心脏病又因突发性梗塞加剧,仅几分钟便夺去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年仅54岁。

代表剧目:传统剧目而独具程派风格的有《四郎探母》、《贺后骂殿》、《三击掌》、《汾河湾》、《朱痕记》、《玉堂春》、《武家坡》、《三娘教子》等。

新戏则有《青霜剑》、《文姬归汉》、《梅妃》、《红拂传》、《春闺梦》以及后期的《锁麟囊》、《女儿心》等。

尚小云简介
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

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着称,世称"尚派"。

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1966年“文革”开始,受到迫害冲击。

1976年4月19日在西安逝世(逝世于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享年76岁。

唱腔特点:他的嗓音响亮遒劲,音域宽广,高、中、低音运用自如,善用颤音,气息深沉持久,《祭江》、《祭塔》等剧的大段唱功举重若轻,并能连续使用高腔、硬腔,绝无衰竭之象,听来酣畅痛快。

行腔往往寓峭险于浑厚,旋律富力度,顿挫分明。

念白爽朗而有感情,
京白的刚、劲、辣尤为出色。

荀慧生简介
荀慧生(1900~1968),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

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

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着名。

唱腔特点:将河北梆子的唱腔、唱法、表演的精华溶入京剧的演唱之中,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

荀慧生由河北梆子改演京剧,后拜王瑶卿为师,又曾受业于吴菱仙、陈德霖、路三宝,在继承王派、陈派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

他的嗓音甜媚,用嗓有特殊的技巧,善于用小颤音、半音和华丽的装饰音,又常以鼻音收腔来增添唱腔的韵致。

代表剧目:荀派剧目丰富,传统戏有《金玉奴》、《花田错》、《英杰烈》、《游龙戏凤》、《儿女英雄传》等。

其新排剧目的数量之多为四大名旦之首,有《钗头凤》、《荆钗记》、《柳如是》、《美人一丈青》、《绣襦记》、《霍小玉》、《香罗带》、《还珠吟》、《杜十娘》、《红娘》等。

京剧四大名旦最后归宿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逝
1960年,梅兰芳打算正式排演根据唐人传奇中的《柳毅传》改编的《龙女牧羊》。

但从这年入冬起,梅兰芳因长年劳累感到身体不适。

次年7月间,他终因突发性心脏病住进了医院。

1961年8月8日,因病情突然加重而去世。

享年67岁。

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
1958年新春,国家文化部把率领中国艺术团到巴黎参加国际戏剧节的重任交给程砚秋。

这个时候,他开始不时感到身体倦乏,甚至出现胸闷心慌、大汗淋漓的症状。

当他因病情突发昏倒,才知道早已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

3月9日早晨,他永别了观众,享年55岁。

尚小云;;十年蒙难心力瘁
1966年5月,尚小云正在为编演革命现代京戏《秦岭长虹》和改进戏校教育奔走,岂料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艺术权威”而被关押批斗。

1976年春日的一天,尚小云在家中突感身体不适,家人连忙送他到医院抢救,后因心脏病再次发作,于4月19日逝世。

享年76岁。

荀慧生;;孤苦零丁离世间
1966年夏天,荀慧生被扣上了“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接着又被勒令去劳动改造,有一次终于累倒在了大路旁。

此后,他原有的旧病更加严重了。

由于家人都受牵连失去了自由,夜晚,他一个人蜷缩在小黑屋里。

1968年12月26日,荀慧生病故于北京,享年68岁。

对京剧四大名旦的评价◇梅兰芳的表演以庄重深邃,气势非凡,简洁凝练而艺压群芳,塑造了《宇宙锋》的赵艳容;《霸王别姬》的虞姬;《贵妃醉酒》的杨玉环;《凤还巢》的程雪娥等一个个华美形象。

最为可贵的是他不以奇特取巧,而在平淡中见神采,成为京剧旦角的楷模,被誉为一代宗师。

◇尚小云的表演以神完气足,明快俏丽,美媚柔脆和文戏武唱为特点,他创造《汉明妃》的昭君;《福寿镜》的胡氏;《双阳公主》的公主;《摩登伽女》的钵吉帝等艺术形象,不但显示了他深厚的、文武全能的功力,而且都有标新立异之处,给人耳目清明之感。

◇程砚秋的表演以文武昆乱无不精湛的艺术造诣而赢得观众。

他的青衣戏《武家坡》、花旦戏《闹学》、刀马旦戏《穆柯寨》、武旦戏《沈云英》、昆腔戏《思凡》和《费宫人》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变声后,嗓音所限,为露巧藏拙,在唱腔上独辟蹊径,终以低回委婉、俏丽华美的"程腔"演出了《三击掌》、《骂殿》、《荒山泪》、《窦娥冤》等戏,为旦角的唱腔开辟了新天地。

◇荀慧生的表演,无论唱、念、做、打,均在细微之处见神韵,见精巧。

很注意从情感投入到唱、念、做、打中去刻画人物形象。

使人物的神态深入人心。

所以在唱念表演中绝无矫揉造作之感,而能神到,意到,一唱一动挥洒自如。

他演的《杜十娘》、《红娘》、《勘玉钏》、《大英杰烈》、《荀灌娘》都有各自准确的个性和特点,极其生动、逼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