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课时_主题写作课_“学会记事”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二)写作指导: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要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相关的材料。和中心 意思关系不大的材料,可以略写或者不写。
2、根据需要安排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可以按照 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
三、单元目标
1、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亲情、友情的温馨和美好。 2、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记事,有条理地记叙清楚一件事。 4、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圈点、勾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5、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记叙文的段落结构:记叙文的段落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常见的是“总分 总”的结构形式,也有的是“并列式”等其他形式。
4、记叙文的过渡:可以用段落过渡法、词语过渡法、句子过渡法等。
5、记叙文的照应:有首尾照应、文题照应、前后照应等形式。照应是使文 章结构严谨的重要手段之一。
6、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通过这两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 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其次,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来支持素养目标的实现。这些策 略和活动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习风格和兴趣。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全球视 野,教师可以引入当前的社会问题或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 析。
最后,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也是将学科素养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关 键。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目标。这种 评估不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 通过定期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 学科素养。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第【2】篇〗七年级语文教案:《学会记事》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教学目标1. 交流耳闻目睹或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

2. 明确何为快乐,理解快乐的理由,理解快乐的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

明确如何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实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交流耳闻目睹或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

难点:明确何为快乐,理解快乐的理由,理解快乐的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

明确如何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实现快乐。

3. 教学用具4. 标签1.导入:各位同学,你们都过得快乐吗快乐的,请举手!(请某位同学开始统计人数)不快乐的举手!不知道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举手!(请统计者念出数据)可见,快乐和不快乐的都占极少数,大部分同学都不能肯定自己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今天,我们就围绕“快乐”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和写作。

(板书:快乐)2.现在,就请几个觉得快乐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别忘了把快乐的原因讲清楚。

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想象一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和滋味。

3.各位同学现在是不是都很想把自己经历过或耳闻目睹的难忘一乐讲给大家听呢那么,为了你的描述更精彩更有条理,还请大家耐住性子,把它们用文字或者简笔画表现出来吧。

请大家尽可能描写出快乐的个性化表现形式。

写画好后,可别藏着,一定要让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快乐。

4.分享了几个同学的难忘的快乐之后,有的同学一定很想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快乐或不快乐吧那么就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在本子上写一写。

然后分析一下这个原因对你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你愿意继续享有这种快乐呢还是陷在这种不快乐中不愿自拔最后说说你的打算。

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板书:快乐5.我们了解了几位同学的心情,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快乐,关注了某些同学的苦恼。

我们也就更能明白,我们同龄同学之间可以有许多的共鸣,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

【精品教案】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精品教案】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话,如:青蛙是害虫的克星,是庄稼的保护神,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6、现在,我们把黑板上写的这句话当作一篇作文,行吗?那我们想想办法,把这一句话通过合理想象,加以展开,变成几句话,行吗?
师声讨论,可以展开成下面7句话:⑴下午十分闷热;⑵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上街买冷饮;
⑶路上,我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卖青蛙;⑷我上前劝阻,但小贩不听;
二、教材导学
美文欣赏。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共同来欣赏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美》。美
元宵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过了它,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春节。迷人的烟花爆竹送给人们一个迷人的夜晚,一份美丽的心境。
正月十五那晚,我早早的来到了广场上,看万头攒动,听欢声笑语。我的心也如今夜如水的月光朗朗的笑了,仰头看天,象被冲洗过似的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满天的星斗点缀着广袤的夜空。
3、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叙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要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要通过细致、逼真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真回忆一件事,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找出这件事中所包含的生活道理,或者一件事给人的启迪与教育意义,或者一件事中蕴含的思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只有融进真情,才能使读者相信,进而感染读者。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要有头有尾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写完整、写生动。叙述一件事情,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这是写好叙事文章必须做到的一条。
2、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环境。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能渲染气氛,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会记事》教案
年 月 日
课题

(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写作学会记事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 课时一、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

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事的结构和技巧。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记事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事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3. 记事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等。

4. 记事的语言:生动、形象、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事的要素、结构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记事具有条理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记事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事的要素、结构和基本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记事文章,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编写一个记事短文。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记事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作品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记事文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记事的技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记事短文的编写。

3. 师生互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表达事物。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记事要素、结构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优秀文章: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记事文章,用于实例分析。

3. 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学生作品的准则,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编写记事短文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难点】1.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注意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板书:学会记事)二、教学新课任务一:读教材抓要点阅读教材,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1.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2.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3.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4.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任务二:夯基础知技法技法一:抓住要素叙写清楚1.阅读《散步》一文,梳理记事要素,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和家人起因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经过出现矛盾:奶奶想走大路,孩子想走小路解决矛盾:一家人走小路结果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探究发现:《散步》叙事清楚完整,重点写了路线选择经过,突出了“分歧”与解决的过程。

——记事要抓住要素,叙写完整。

事情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

2.阅读《秋天的怀念》,圈画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语句,填写下表并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场景时间地点一双腿瘫痪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二三邻居小伙背着我去看她四预设:场景时间地点一双腿瘫痪后、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四周的墙壁二北海的菊花开了屋里、窗前三她出去后邻居小伙背着我去看她四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环境以及特定的事物、情节等来暗示。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1)记叙文写作方法的掌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写作技巧,以及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例如,如何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举例:《学会记事》教材中,通过分析《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老师的形象,以及如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
(2)记叙文中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学会在叙述事件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章节:
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要素,掌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2.叙事与抒情的结合: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明白如何在记叙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学会记事》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3.记叙文的结构与布局: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4.叙事中的修辞手法:介绍并练习运用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课堂实践: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加强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学会记事(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学会记事(教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在把握写作节奏时,要注意句子和段落的长短、疏密,使文章读起来富有韵律感;
-在表达情感时,要结合具体事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情感真挚的语言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记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事情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事为主的文体,通过描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它是表达个人经历、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3)如何把握记叙文的写作节奏,使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
(4)如何表达真挚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举例说明:
-在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时,要善于提炼关键信息,抓住人物和事件的特点,通过细节描绘、对比衬托等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在运用记叙手法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如倒叙的使用要合理安排,避免造成读者困惑,插叙要紧密联系主题,不宜过多;
-在观察生活时,要关注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学会从中挖掘有趣、感人的素材,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在创作记叙文时,要注重个性表达,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手法,使文章具有吸引力和创意术加工,使之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如何运用不同的记叙手法,使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13课时学会记事
——《散步》《花脸》整合教学设计
【课型】主题写作课
【学习内容】
教材:《散步》
图书:《花脸》
【学习目标】
1.结合阅读选文,学习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2.修改作文片段,“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记事文写好的写作技巧有很多,我们通过阅读图书了解了不少,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让文章丰满、生动些。

二、写清叙事要素
1.阅读《散步》,完成下表。

文中围绕花脸讲了哪几件事?这些事情又是以怎样的顺序进行记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
文中讲了年根时舅舅带我到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了关老爷的花脸,整个大年三十我都戴在脸上不肯摘下,大年初一时我戴着花脸给客人们表演,逗得大家满堂大笑,当天下午表演时,我不小心砸碎了爸爸的瓷瓶,却逃脱了惩罚。

文章选取“年根时”“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过了正月十五”几个明确的前后时间节点叙述我和花
脸的故事,把故事讲得清楚有条理。

3.通过以上两点探究,你认为记事应注意什么?
答案示例:
叙事要具体完整,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要选取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讲清楚。

三、写活细节描写
1.请在下面这段文字的动词前,添加修饰词。

那天放学回家,我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答案示例:
那天放学回家,我狠狠地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2.在下面这段文字上,增添一处修辞。

那天放学回家,骑车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

我狠狠地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3.将“我摔了一跤”中“摔”的动作分解为若干个画面,完善细节描写。

那天放学回家,骑车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

猛然听见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混杂着自行车擦地的声音和一个女人的尖叫声,来不及做反应,我便看见地面突然树立起来,随即剧痛袭来,我狠狠地摔了一跤,左手肘重重地擦向地面,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四、方法归纳
1.抓住要素,写清楚。

2.增添细节,写具体。

五、完成半命题作文
《那一次,我真》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运用上“增添细节”的方法,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学会记事
抓住要素,写清楚
增添细节,写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