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语法概述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语言结构、用法、规则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说。

现代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语音、语义、语用、句法、语篇等方面的规则性、规律性的工作。

现代汉语语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主要研究汉语语音的规则和现象,如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等。

2.语义:主要研究汉语的词汇、词义和语义的规则与现象。

3.语用:主要研究汉语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规则,如言语行为、语用关系、交际策略等。

4.句法:主要研究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如成分、句型、主谓结构等。

5.语篇:主要研究汉语的表达方式、逻辑、连贯等,以及汉语篇章结构的规律。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字母和音标现代汉语的音标采用的是国际音标,这使得汉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另外,汉语拼音的简单易学、操作方便,也方便了各国人民学习和使用汉语。

2.词性和词序现代汉语的词性非常简洁,多为单音节,较少复杂词缀,常见的词性只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

另外,汉语的词序比较灵活,常常用动宾结构来表达动作。

3.语态和时态现代汉语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但汉语并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而是通过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表达。

4.语音和语调现代汉语的语音较为平板,而且音调的变化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四声和轻声。

此外,汉语也有一些特殊发音方式,如儿化音、兼音等。

三、现代汉语语法常见问题1.汉语的主谓宾语结构常常体现为“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但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和修辞手法的使用,这种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2.汉语中有很多动词表达方式的变化,如同时兼有谓语和宾语功能的“会”、“能”、“要”等助动词,以及使用不规则的动词形式表达时态、语态等。

3.句法错误也是汉语学习者经常面临的问题,如词语的搭配、语法错误和语气的表达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实践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
妄图 加以 关于 对于 尤其 仅仅 以至 而已 与否 罢了 似的 看头 的(红红的)
(三)简单与复杂
简单是指单词,复杂则是指非单词。
如:白 白白
白吃 白干 白跟你说了
白白吃了一顿 白白干了一天
白白吃* 白白干*
七、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凡是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里,总 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 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2、轻重音对语法的影响
学习’文件 进口’设备 出租’汽车
’洗得干净
’学习文件 ’进口设备 ’出租汽车
’洗得干净
3、停顿对语法的影响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 张三写的^散文 张三写的^^散文 张三^写的散文
(二)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摆得太过于整齐了 (日子)过得太过于舒服了 洗得太过于脏了 说得太过于乱了 走得太过于快了 来得太过于早了 炒得太过于咸了 剪得太过于短了
Studying the Chinese grammar is very important.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 is very important.
*It is important study the Chinese grammar .
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就无所谓定式动 词和不定式动词,加之句法成分可以随语 境省略,汉语的句子也就不一定是“主 语——谓语”的模式,因此汉语的句子和 词组在句法构造上不形成对立。在汉语里, 几乎任何一个实词或主要词组,只要加上 一个语调就能成为句子,词组与句子之间 是“实现关系”,而不是“组成关系”。
语言系统里,语音、词汇、语法是三大要 素。
二、关于汉语
1、汉语方言 2、汉民族共同语 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特点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吴晓梅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现代汉语》是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石,想从事语言学或学习语言学都得先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

其中语法部分的内容既抽象又难,所以想掌握好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需要看一些语法专著,如《汉语语法研究专题》,《汉语和汉语语法研究十五讲》,《汉语语法研究论》等。

本文主要浅谈这三本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帮助。

关键词:语法;现代汉语;学习;帮助一、《汉语语法研究专题》对《现代汉语》理解的帮助这本书从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的角度进行了汉语语法研究,外加了语义内容。

总共有十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讲述了汉语语法学的历史,现代汉语的特点以及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成绩和反战趋势。

第二章写了语素研究,首先介绍了语素名称的演变、分类和如何确定语素以及语素研究所存在的若干个问题。

第三章单独讲述了构词法研究的内容。

里面包括如何确定词,构词的类型,构词法和选词法的异同,构词法和构形法以及他们的特点。

第四章讲述了此类研究中的划分此类的标准,吕叔湘、朱熙德关于词类的学说以及词类的研究当中的一些新尝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五章短语研究共有八个小节,分别是:短语、词组、结构,短语研究简史,短语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短语的类型,短语和句子的区别,短语结构与层次分析,向心结构理论的探讨,短语研究的新动向。

第六、七、八、九章围绕着句子的不同方面进行了介绍,有句型研究,句类研究,句式研究和复句研究。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围绕着予以研究的角度对歧义、语义角色、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进行详细又系统地论述。

最后一章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语法进行了讨论。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与《现代汉语》这本教材相比较,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语法单位进行了论述。

在研究对象上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现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是以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进行了论述,同时编排上还附加了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和修辞运用部分。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是对现代汉语中各种词汇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等等。

通过对词类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语法的规律以及词汇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是汉语中最常用的词类之一。

名词可以进一步分为“实物名词”和“虚词名词”两类。

实物名词指的是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事物,比如“桌子”、“书籍”等;而虚词名词指的是不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的概念,比如“爱情”、“幸福”等。

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行为、存在等的词语。

动词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描述事物的动态变化。

在汉语中,动词有进行时、完成时、未来时等不同的时态形式,能够用来表达过去、现在、未来的行为。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属性特征的词语,通常是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形容词在句子中通常用来作定语或表语,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

副词是表示动作方式、时间、地点、程度等的词语,常常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副词可以进一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等不同类型,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时间、地点、程度的差异。

介词是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关系、方位、手段等的词语。

介词通常与名词或代词连用,构成介词短语,形容事物之间的关系。

连词是用来连接句子或语句成分的词语,有并列连词、对比连词、顺接连词、逆接连词等不同类型。

连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功能和重要的表达作用,能够帮助语言表述更加连贯、到位。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其他代词的词语,常常在句子中起到代替主语、宾语等作用,以减少重复使用。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总之,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是对汉语语言中丰富多样的词汇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深化了我们对汉语语言基本结构、词汇特点以及语义表达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水平和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定义: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1 总结:a-g(兼类现象) 三、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定义: 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总结:a-h(兼类现象)
1 现代辅汉音语的发语音法研究
1.8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1 ① “很”和“极”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又可充当补语(好得很、好极了) ②“一起”和“一块儿”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一块儿走),又可充当介词“在”的 宾语 (大家在一块儿)
1 辅汉音语的词发类音研究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相同的语法功能,不看作这类兼那类或那
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1
动词后带“了”表变化,带“起来”表开始进行 形容词也有此功能
3.临时借用, 不看作兼类现象
你比秦始皇还秦始皇(后一个秦始皇不看作兼别的词类)
4.意义上毫无关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作兼类词 花1的钱 一朵花2
词词词体类类类裁::::711类文现73类类言代文汉语
名名名词称称称类::::名名名9词类词词、、、动处动词所词、词、限、助制方动词位词(词、副、形词时容)间词、词、指、数称区词词别、
(词量名称、词称代数、:词词副名)、词字词、量、、、关词代代代系、词字名词代、词(词连动、介、词字动词动、、词词介静连、、字词词形形、)容容状助语词词字词气、、、词副副介语词词字气、、、
1 汉辅语音词的发类音研究
1.7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
1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这种
用法就列入这类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兼类现象。
(1)他劳动[作谓语] (2)劳动光荣[作主语] (3)他爱劳动[作宾语] (4)要关心劳动人民[作定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二)

朱先生认为这类词的语法功能上的特点 只能修饰名词或者出现在“的”的前头, 组成“的”字结构。它既不同于形容词, 也不同于名词(形容词作状语:慢慢地走, 认真学习,很伟大),是一个独立的词类, 要是给这类词起个名字的话,可以叫做区 别词。在区别词独立称谓的基础上,把它 归入体词的范畴。他的理论依据实词二分, 根据能否作谓语把实词分为体词和谓词两 类。能做谓语的是谓词,否则是体词。
强时间性V.P>弱时间性V.P>性质a >……状态a(V.P是V.或V.短语)。
强时间性动词后面能带时体成分的动 词“着、了、过、起来、下去”表示动作 进行、实现、经历、开始、持续。
弱时间性动词不能带时体成分或只能 一或两个。
性质形容词有的也能带时体成分:天 亮了、他长大了、红了、绿了、雨大起来 了、屋子里静下来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二)
第五讲 区别词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区别词也叫非 谓形容词,它指的是大型、彩色、初级、慢性、 金、银、男、女等这一类词。这类词最早是朱德 熙在1961、1962北京大学讲授现代汉语(二)这 门课时提出来的。这以后,在这本讲义的基础上 写出来的学术专著《语法讲义》以及后来出版的 《语法答问》中又多次论及了这类词。1981年吕 叔湘和饶长溶对这类词也进行了探讨。特别是近 年来由于这些词的增殖很快,再加上它的语法功 能特殊,所以更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关注。语法学 者对这类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二、区别词的语法性质
区别词只能作定语,不能做谓 语——达成共识。
1、吕、饶指出:区别词多数可以加“的”, 用在“是”字后面,如这个水库是小型的。齐沪 扬认为区别词与区别词加“的”(区别词+“的”) 的语法功能完全不同。因为绝大多数区别词 +“的”,都能自由地做主、宾语(黑白的很便宜) (这台电视是彩色的),这种现象表明区别词 +“的”是“的”字结构,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但是能进入“是……的”这个框架的,并非完全 是区别词,也即并不是区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引言现代汉语语法是对现代汉语中词汇、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学科。

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文将围绕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进行探讨,包括词汇的分类与语义分析、句法结构和语言功能等方面。

一、词汇的分类与语义分析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语法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词汇的分类是对词汇进行归类和描述的过程,在词汇的分类方法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如按词性分类、按词法功能分类等。

在语义分析方面,可以通过对词汇的意义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和所承载的语义信息等。

二、句法结构研究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短语结构和语序。

通过对句法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句子的组成方式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在句法结构的研究中,可以探讨的内容包括短语的构成和分类、语序的变化规律等。

三、语言功能研究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发挥的功能。

通过对语言功能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运用方式。

在语言功能的研究中,可以关注的问题包括掌握适当的语言风格和语用策略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现实语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和论证语法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理论研究方法则侧重于从理论层面对语法进行解释和归纳,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五、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二是对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汉语学习的效率;三是对于保护和传承汉语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汉语的规范和发展。

结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对现代汉语中词汇、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

通过对词汇的分类与语义分析、句法结构和语言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

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

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汉语作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它的发展是对其语法词汇史具有重要意义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汉语语法词汇史从拼音词汇发展到现在的汉字词汇,在这一进程中吸收了其他语言的文化特点和精华。

本文以“汉语语法词汇史专题研究”为题,尝试研究以汉语语法词汇历史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旨在对中国的文化传承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发掘汉语在语言发展中及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

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也可以追溯到现代。

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史研究着重于语法词汇的繁复性和复杂性。

从古代音韵发展到现代汉字词汇,研究者们详细探讨了汉语语法词汇的发展历史。

比如,徐鉴泰等学者在《说文解字》中记录了众多汉语语法词汇的历史,其影响力极大,仍然有在中国古代历史学和文学史方面的重要地位。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史的研究着重于对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的分类,以及它们在汉语构成中发挥的作用。

如张煌在《汉语语法词汇研究》中提出,汉语语法词汇可以分为四类:动词、形容词、介词和其他语法词汇,并且介绍了每一类词汇在汉语句子中的特征和功能。

汉语历史悠久,其语法词汇也发展复杂。

在研究汉语语法词汇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发展趋势。

比如,在古代汉语语法词汇史中,当时的汉语词汇主要源于古汉语,而在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史中,不仅继承了古汉语语法词汇,还吸收了其他语言的文化特点和精华,比如当今汉语里的英语单词。

这可能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使得汉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因此也可以解释汉语语法词汇的发展趋势。

此外,研究汉语语法词汇历史,还可以观察中国文化发展的实质。

比如,通过《说文解字》中记载的汉语语法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研究汉语语法词汇史,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中国汉语语法词汇在语言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汉语语法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对汉语发展及其文化影响力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第一讲词和词汇一、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二)现代汉语词的辨识1、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2、不能单说,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3、扩展法。

扩展法的要点是:在两个以上语言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中插入别的语言成分,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可以接受,则原来的语言单位就是短语: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不可以接受,或者意义有很大的改变,则原来的语言单位是词。

4、剩余法。

把句子中所有的可以单说、可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也不是词的一部分的,也是词。

注意:1、在汉语词汇中,确实存在一些组合体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江湖红花笔墨2、离合词的问题。

所谓离合词,就是指某些词可以被经常拆开使用的情况。

对于这类词应该认为:未扩展的是词,扩展了的都是短语。

(三)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词和语素的关系:语素的功用是构成词词都是语素构成的。

2、语素的分类(1)语音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语言功能: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是指既可以充当语素,又可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是指只能充当语素,不能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3)意义性质方而从意义性质方而分析,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两种类型。

词根语•素通常也称为词根,它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是组成新词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新词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附加语素是附加在词根语素上表示某些语法意义或某些附加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附加语素又有词缀语素和词尾语素之分。

词缀是附在词根的前后或中间,表示附加的意义和尼语法作用。

词缀又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三种情况。

词尾语素是附加在词根和词缀或词根后而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通常也称作词尾。

二、词汇(一)什么是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和。

(二)词的总汇词的总汇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的特点。

2、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的总和就是一般词汇。

(1)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固有词。

(2)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的新词。

(3)因特殊需要而加以运用的文言词和历史语•词。

(4)从方言中吸收过来的方言词。

这种方言词是指来源于地域方言的词,它们是普通话词汇中的成员。

(5)受外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外来词。

(6)社会方言中的各种语词。

社会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它是由于社会上各种不同行业和集团内部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

a行业语。

行业语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的各行业集团的用语。

b干部腔、儿童语、学生语、老人语等所使用的一些个别词语。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

但是另一方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发展,都是语言词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宦结构,一般也可以称作熟语。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第二章造词法和构词法一、造词法所谓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

它解决的是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音义任意结合法:就是用某种声音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

(二)墓声法:用人类语言的语音形式,对某种声音加以模拟和改造,从而创造新词的方法。

(三)音变法:是通过语音变化的方法产生新词。

(四)说明法:是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而产生新词的方法。

(五)比拟法:就是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六)引申法:就是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七)双音法:是通过双音化产生新词的方法。

(八)简缩法:是一种把词组的形式,通过简缩而改变成词的造词法。

二、构词法所谓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它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存在的词。

构词法是指词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语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

构词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分析:(-)语音形式1、从音节的多少单音词多音词2、从音节是否重叠重叠式非重叠式(二)从语素的多少一个语素单纯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合成词(三)语素的性质和组合方式合成词1、词根+词缀(派生词)2、词根十词根(复合词)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补充型主谓型第三章词义一、什么是词义?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词义。

二、词汇意义跟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汇意义包括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附加意义)。

(-)理性意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叫做理性意义,也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二)色彩意义(附加意义)附加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达人或环境所賦予的特左感受。

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代色彩、方言色彩、外来色彩。

三、语法意义词的语法意义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

四、词义的特征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社会性、客观性和主观性、发展性五、语用意义是词义在各种语境中,在运用状态显示出来的各种意义。

语境,语言环境或使用语言的环境,可以分为三类:主体语境、客体语境和语言环境。

第四讲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第一节词义的聚合一、单义词只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就叫单义词。

二、多义词多义词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且意义之间有联系的词。

(-)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和方法1、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客观事物具有普遍联系;人们对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有着多方而的认识: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

2、多义词产生的手段:(1 )引申法(2 )比喻法(二)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及关系1、原始义和派生义词最初产生时所具有的意义就称为原始义。

在已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意义称为派生义。

2、常用义和非常用义在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现在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这个意义叫作基本义。

(三)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四)多义词和同音词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同音词都是各自不同的词,它们的词义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多义词却是不管它有多少个义项,它都是一个词。

(五)多义词和同形词同形词就是指书写形式相同,但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

三、同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做同义词。

(-)同义词的类型1、等义词(绝对同义词):是指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完全相同的同义词。

2、近义词(相对同义词):指意义相近的同义词。

(二)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1、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词,结果形成了同义词。

2、人们对事物的感情和态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词,并形成了同义词。

3、词义演变形成同义词4、吸收方言词的结果。

5、接受外来词语音形式的影响造成的词,和不受外来词语音形式影响造成的词形成了同义词。

5、书而语和日常用语并用形成同义词。

例如:6、汉语词双音化的结果形成了同义词。

7、词序不同形成了同义词四、反义词:语言中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词就叫反义词。

(一)反义词的类型1、绝对反义词2、相对反义词(二)反义词的语言特征1、反义词在词性上必须相同2、形成反义词的单位必须是词3、反义词的色彩意义是一致的(三)反义词与多义词由于语言中存在多义词现象,所以在形成反义词的时候,优势可表现为词的对立,有时则只表现为义项的对立。

上而所讲的词义的聚合都属于是非层次关系的聚合。

五、类属义词六、亲属关系词七、等级关系词八、整体与部分关系词第二节词义的组合一、词义的组合要受到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

二、词义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三、词义的搭配还有考虑的词义的各种附加意义。

第五章词汇的发展一、词汇发展的原因(-)社会的发展(二)人们认识的发展1、在客观事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识的发展,人们可以对这些客观事物从不认识到认识, 从而创造新词。

有的是人们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入。

2、由于认识的变化和感情态度的变化,人们还可以重新给事物命名。

3、人们认识的发展促进词汇的发展表现的另一个方而,就是认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从而促进新事物的发生,并从而产生新词。

(三)词汇系统内部的矛盾和调整二、词汇发展的概况(-)新词的增加(二)双音词增多(三)实词虚化现象的发展1、由实词类变为虚词类2、由可以充当词根语素的实词虚化成了词缀语素。

(四)造词和构词的发展1、造词法2、构词法汉语发展的早期,在词的构成方面,则表现为单音节词多,即使在双音词中,单纯词比较多, 在语素组合的方式中,则表现为联合式和偏正式的词比较多,动宾式的情况就很少,而补充式和主谓式则更为少见。

(五)同义词、多义词和抽象词语的发展(六)词义的发展1、词义的丰富和深化2、词义的扩大3、词义的缩小4、词义的转移5、义项的增多6、义项的减少以上谈的都是理性意义发展演变的情况。

此外,词义的演变也可表现为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七)旧要素的消亡1、旧词的消亡(1)旧事物的消【二引起旧词的消亡。

(2)事物名称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3)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改变引起了旧词的消亡。

(4)词汇系统的调整与规范引起旧词的消亡。

2、义项的消亡第六章词典一、百科辞典(-)综合性百科辞典(二)专科性百科辞典二、语文辞典是解释说明语言词语的词典。

它说明词语的读音、书写形式、意义、语法特点、附加色彩等等。

(-)双语词典: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的词典。

(二)单语词典:解释一种语言的词的词典。

1、现代语言规范性词典2、用法词典3、同义词词典4、反义词词典5、历史词典、词源词典6、新词词典7、频率词典第七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说一、语法是什么?通俗一点说,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要遵循的一种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二、语法研究的方法(一)传统的举例说明法(二)穷尽式定量统计(三)事实全面,类型科学,多方参证三个平而(胡裕树、张斌、范晓)两个三角(邢福义)三、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四、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二)以语序和虚词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四)有丰富的量词(五)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短语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思考题: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如“我早来了一我来早了”'‘不迫出去一一龙不出去”"出去跑一跑出去”。

也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不重要,语序比较灵活, 如“我读过《红楼梦》一一《红楼梦》我读过”“客人来了一一来客人了”。

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第八讲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古代没有完整而全而的语法学,有涉及,但只是支离破碎。

(-)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全而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