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练太极拳四大注意事项

练太极拳四大注意事项

练太极拳四大注意事项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

因为太极拳的特点,很多老年人都喜欢练习太极拳,但是练太极拳时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太极拳四大注意事项。

欢迎阅读!练太极拳四大注意事项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在锻炼时通过各种柔和动作,以一定的呼吸运动能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

同时,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起到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既有一般拳术活动肌肉筋骨的好处,又有调息养神的功效,所以特别受到老年人的喜爱。

但在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

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

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二、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

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请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

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三、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的大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则暂时不宜练拳)。

四、练拳时应掌握深匀细长的呼吸。

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

由于这是一种与动作相结合的腹式运动,初学者可能感到有困难,应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太极拳协会活动安全须知

太极拳协会活动安全须知

太极拳协会活动安全须知随着公司太极拳协会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到太极拳学习的行列中。

为使学员能更加科学安全地练习,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特撰写本安全须知。

传统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动作舒缓,危险性较小,但作为一项传统武术,习练也需要有注意事项:一、着装注意事项1、不管春夏秋冬,练拳时都要穿长裤,穿长裤是为了保护膝盖,因为膝关节在运动时毛孔张开,易受风邪和湿气侵入。

这也是初学者练拳时膝盖疼的原因之一。

2、不管春夏秋冬,练拳后都及时要换干爽的衣服,因为运动后经络气血畅通、毛孔大开,极宜感受外邪生病。

特别是夏季,练拳后出汗多,吹空调后更容易感冒,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学习太极后反而生病的原因之一。

3、秋冬季或者气温低的时候练拳要注意保暖,运动中随着体温的增加可以少穿一些衣物,但是练拳后要及时增加,避免胸、背、肩关节等处受凉导致不适。

二、天气注意事项1、练拳时注意避风,中医认为“风为诸邪之长”可以带来多种疾病,如遇大风可以不练习,或者改为室内练习。

2、避开雨雾,“雨雾皆为湿邪”,雨雾下练拳易引起风湿病,因为风湿二邪喜结伴而行。

三、练拳前的注意事项1、练拳前尽量不要空腹,也不要吃饱后立即练习,应休息半小时左右。

2、练拳前一定要先热身,使周身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练拳放松及气血的流通,关节活动不充分可能会导致练拳时肌肉拉伤。

关节活动应该按照如下项目做4个八拍:A.活动手关节(旋转手腕)B.活动肘关节C.曲臂转肩D.单手甩臂E.扩胸振臂F.架臂转腰(注意不可用力过猛,曾有人因此而扭腰)G.顺势拍打 H.旋腰转胯 I.弓步压胯 J.仆步压胯K.开步转膝、并步转膝(膝关节活动不充分会导致练拳时膝盖疼痛)L.双手交叉向下拉背 M.双手交叉向上伸展 N.旋转脚踝O.甩手踢脚放松四、练拳时的注意事项1、劳逸结合、适可而止。

中医有“养生在动,动过则损”的说法,所以初练太极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轻松、舒适、自然为度,待身体微微出汗即可,不可太疲惫。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太极拳是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武术和健身运动,它注重内外兼修、柔中带刚的特点。

在练习太极拳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享受练习并获得最佳效果:1. 姿势正确:确保你的姿势端正,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保持直立,放松身体,收腹挺胸,保持自然的曲线。

2. 慢慢练习:太极拳讲究舒缓的动作和流畅的连贯性。

练习时要保持缓慢的节奏,用柔和、连贯的动作来完成每个动作。

3. 呼吸调节:太极拳注重呼吸控制。

练习时要注意以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

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用力,并与动作的变化相结合。

4. 注意力集中:太极拳强调意念的引导。

在练习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觉、呼吸和动作的流动上,提高自我觉察和内观的能力。

5. 避免用力过度:太极拳是以柔克刚、运动平衡为原则的。

在练习时,要避免用力过度,尽量保持肌肉的松弛状态,注重内在的力量和平衡感。

6. 适应个体能力: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练习的难度和幅度,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7. 寻求指导:如果你是太极拳初学者,最好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你的练习。

他们可以帮助你矫正错误的姿势,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当练习太极拳时,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锻炼:8. 热身:在开始太极拳练习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您准备身体,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9. 不要过度用力: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不是通过用力来完成动作。

尽量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肌肉或关节的过度紧张和损伤。

相反,要注重在动作中保持轻松和流畅。

10. 注意身体平衡:太极拳强调身体的平衡感,并注重稳定的站姿和移动。

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倾斜或失衡的姿势。

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11. 保护关节:太极拳的动作通常涉及到关节的运动和承载。

为了保护关节的健康,要确保动作的幅度适度,不要过度扭转或过度伸展关节。

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

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

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初学太极拳套路(拳架)的注意事项1(速度要均匀初学太极拳时先把动作学会~把要领掌握好。

熟练以后~不论速度稍快或稍慢~都要从头到尾保持均匀。

打一套“简化太极拳”~正常的速度是3,5分钟~有的人慢练~可长达6,7分钟~但也不可太慢。

打一套“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为8,10分钟~“传统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为4,5分钟。

“传统杨氏太极拳"需要15分钟左右.2(架势不可忽高忽低初学时架势可以高一点~但在“起势”时就要确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动作~要大体上保持同样的高度(除“雀地龙”或“下势”以外)。

体弱者最好采用高一点的架势练习~以免损伤膝盖。

3(要适当掌握运动量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其他长拳运动剧烈~但是由于它要求在上下肢在一定的弯曲情况下做慢动作~加之要求全身内外上下高度集中统一~所以~还是有一定运动量的。

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

因为打这种拳~要求两腿分清虚实~体重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膝关节微曲情况下来支撑体重的。

所以~初学的人练完一两趟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坚持练下去~这种腿部酸痛现象~就会消失。

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

一般健康无病的人~运动量可以略大一些~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

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单练一组动作或几组动作,’也可以专练一两个招式,也可以架势稍高一些~这时~膝关节弯曲度可略小一些。

患有腰间伤病的人~每次的运动量不宜太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必要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

总之~在初练太极拳时~运动量的掌握务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应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4(要持之以恒练太极拳和从事其他体育锻炼一样~贵在坚持。

不仅开始时要积极参加练习~而且一定要坚持继续练下去。

根据自己生活、工作或学习的时间情况~最好每天在业余时间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运动,以其缓慢、柔和、连绵流畅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太极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太极拳动作要领1.脚步:太极拳的脚步主要有丁步、虚步、仆步、行步等。

无论是什么步法,脚的动作都应该轻盈、稳定。

尽量保持脚尖着地,尽量避免用力踩地。

2.腰部:太极拳要求腰部不僵硬,而是要灵活自如。

腰要领先手、身、胸、背、头,起到统领身体的作用。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腰要随着手的动作产生扭转,形成太极拳独特的腰部功夫。

3.手部:太极拳的手部动作要求柔和、圆滑、慢行快用。

手腕应该自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受伤。

手部的动作要以指尖为主要力点,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增加力度。

4.姿势: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放松自然,不要过度僵硬。

在太极拳的姿势中,要注意身体的均衡,保持正直的身姿,在动作中保持稳定。

同时,要注意保持头部的直立,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

5.呼吸: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深、长、缓慢。

在太极拳的动作过程中,应该做到舌抵上腭,鼻腔呼吸,气沉丹田。

呼吸要与动作相结合,以达到调整内气的目的。

二、太极拳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放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放松。

放松能够让肌肉更加灵活,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2.注意呼吸:太极拳的呼吸是一种很重要的调整内气的方法。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掌握好呼吸的节奏。

3.注意力的集中:太极拳中的动作要领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力的集中以掌握好动作的要领。

同时,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提高练习的效果。

4.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练习的运动,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不要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练习。

5.注意锻炼平衡能力: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脚步是很重要的。

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强平衡能力,但是初学者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要注意锻炼平衡能力。

6.避免用力过猛:太极拳强调的是柔和、缓慢的动作,不要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肌肉酸痛或受伤。

杨氏太极拳十大注意事项

杨氏太极拳十大注意事项

杨氏太极拳十大注意事项杨氏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拳术运动,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巧胜力的理念。

在学习和练习杨氏太极拳时,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下是杨氏太极拳十大注意事项。

第一、胸背平直。

在杨氏太极拳中,胸背平直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胸背的平直可以使气血畅通,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同时,胸背平直还可以保护脊椎,防止腰椎受伤。

第二、头颈挺拔。

头颈挺拔是指要保持头颈与脊柱成一条直线。

这样做可以保持呼吸畅通和气血流动,同时也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和身体平衡的能力。

第三、下巴微收。

下巴微收是指下颌轻轻向内收紧。

下巴微收可以使呼吸更加自然,喉咙更加宽松,提高声音的共鸣力和清晰度,同时还可以预防颈部压力和颈椎问题。

第四、双目平视。

在杨氏太极拳中,双目平视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双目平视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五、肩膀放松。

在杨氏太极拳中,肩膀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

肩膀放松可以减轻肩颈部的压力,提高手臂和手腕的柔韧性,同时还可以使上半身的力量更好地传导到下半身。

第六、腰部发力。

腰部发力是指在练习杨氏太极拳时要把力量集中在腰部。

这样可以提高腰部的灵活性和力量,同时还可以使身体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提高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第七、呼吸调节。

在杨氏太极拳中,呼吸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呼吸调节可以使气血运行顺畅,提高气息的控制力和呼吸的深度。

同时还可以帮助身体放松,减轻紧张和压力。

第八、手指分开。

在杨氏太极拳中,手指分开是非常重要的。

手指分开可以增强手部的力量和敏捷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控制力,使动作更加精确和准确。

第九、重心下沉。

在杨氏太极拳中,重心下沉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重心下沉可以使身体更加稳定,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第十、动静结合。

在杨氏太极拳中,动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动静结合可以使动作更加流畅和连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软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1、坚守太极拳入门的要领,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尾闾中正、重心落于涌泉,才有可能达到完全的松沉。

换句话说,要垂脊正身,全身不要有一丝僵硬处,除了两脚必需撑着全身体重之外,全身不要再有一块肌肉呈用力状态。

所以说,在太极拳入门的学习阶段,我们需要去除身上的僵劲。

2、太极拳入门拳架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前进、后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转动,均要随着腰轴移动,由腰轴来带动。

既然手脚躯干均被腰轴带动,自然不必再用额外丝毫力量移动它。

这样才能达到最起码的松沉。

3、讲究松柔,而不讲究腰轴,举手投足必无法上下相随、一气呵成,而做到拳经拳论上所说的“一动全动”的要求,这种松,就是懈。

在太极拳学习的初级阶段,还需要掌握腰轴的运用,重视腰部训练。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1、太极拳入门需做到主宰于腰,打拳时,要以腰为轴心,用轴心来带动身体。

腰轴先动,手脚才随之而动;腰轴不动,手脚不会自动。

所以,意念时时刻刻留心在腰际。

2.太极传需要一直动才能入门。

拳架可以由腰轴带动后,进一步要注意拳架微妙的转折,哪怕是一只手上微小的弧线都是腰弧的外在表现。

这时,上下内外,牵动往来,动静虚实,随屈就伸,无不相合,表现出完整一致的功夫。

3、如果有骨架不流畅的变化,病一定在腰腿,不在手脚,要由腰腿来变化,不要盲目在手脚上摸索。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1、太极拳入门需严守分寸、力求中定,无论前弓、后坐、左顾、右盼均要保持体态端正,重心不只不要超出两脚构成之底盘内,而且还要紧紧系于腰轴。

此即是古人所说的“守中”。

2、心转换要缓慢渐变,盘架子时,左右脚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清楚、越细致越好。

亦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慢慢地变化。

3、虚实分清,举步分虚实,虚脚应虚得能随意起落,实脚则要自然弯曲保持弹性,重心落在涌泉穴上。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1、太极拳入门需动作缓慢式式相连,招式变化之间,缓慢地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一、练习太极拳基本的注意事项:1、动作姿势要正确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2、技术动作要规范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3、运动量坚持循序渐进太极拳极为关键的是体悟,贪快贪多对体悟是不利的,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影响“内听”身体内部感觉,甚至可能形成错误的体悟感觉。

4、专业人士指导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学拳,包括极为重要的帮调桩,纠正动作,指导体悟内在感觉。

二、练习太极拳关键的注意事项:1、务必全过程保持松静自然,姿势端正。

2、适当速度练习学会动作后,当放慢,松静和缓中感觉动作过程内在的感觉,体会用意不用力。

3、学会感觉“内听”,缓慢练习中多想象用意识精细指挥是逐个关节次第微小运动形成动作。

4、动作熟悉后,结合呼吸引导丹田内转,每一动由丹田意识转起,意念一转,浑身一动全动,浑然有机。

太极拳练拳要领: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些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让太极拳达到养身的目的,否则养身不成,反而可能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样一来得不偿失。

本文就给大家讲讲练太极的注意事项,即注意八法或养身八法。

第一法:忌凉法
前辈师长们说:“热成功,凉招病”。

练习之后,全身出汗,自然发热,此为正常必然的现象。

而停功之后,切忌受凉。

热身突然受凉,容易生病。

练铁沙掌、铁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后一小时内不可用凉水、摸凉物(手掌不可碰冷水、石头、铁管等一切凉物),否则易患疾病。

所以练功人首先应忌凉、知保暖才行。

第二法:守汗法
练功出汗以后,不可用凉水洗、冷风吹,而应知守汗之法。

出汗后,应该用干毛巾擦汗,在出汗后不可贪凉,突然跳入凉水中,不可用电扇吹。

汗毛孔开时,
突然遇冷闭住,汗浊余毒积于皮下,久而生病。

汗出后要保汗,不但不要脱衣服,反而要穿上衣服,待全身汗自干后,再以热水毛巾擦洗身体。

此为守汗法。

第三法:饮水法
汗后大量失水,应及时补水,但如马上大量饮水,易成疾患。

正确的方法是:早上练功前先饮一杯头天晚上备好的凉开水,以补一夜的身体失水。

晚上练功前,也应先饮一杯温开水为好。

每次练功出汗后,不宜马上饮水,汗干后再少量饮半杯至一杯为宜。

第四法:解雾法
大雾天不应练功,因为雾毒浊气,对人体有害。

在这种天气,应知解雾防毒之法。

其法是:凡遇下雾天,要饮三口酒,即饮三小杯白酒,可解雾毒、气毒。

一杯酒亦可有效,然三杯为好。

第五法:防风法
练功出汗后,不可面对电风扇。

防风如防箭,防止风毒入侵身体。

不可在阴处呆,不可在门洞风中站,否则均可生病。

风湿病,多因中风毒而致,故习武练功之人,一定要防风。

第六法:解疲法
练功之后,身体若出现疲累现象,用打拍身体穴位方法可以解除。

一是拍打双肩井穴。

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双手交叉同时进行,各36下;二是砍打足三里穴。

双掌以掌根部同时砍打双腿三里穴36下;三是拍打足心涌泉穴。

右手掌拍打左足心36次,左手掌拍打右足心36次。

以上三法行持后,全身轻松,既解去一身疲累,又可健康长寿。

第七法:保肾法
习武练功,以保肾壮阳为主,以长寿延年为目的。

现讲两种保肾方法:一是洗足法,每天练功后或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足10分钟左右,然后用剑指点揉足心36次;左手指点揉右足涌泉穴,右手点左足涌泉穴。

二是搓肾俞穴,此穴在腰眼部位,面对南站立,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左右开步,全身放松。

双手掌五指
合拢,插向腰后,掌心对外,手背向内。

用双手合谷穴突出部上下搓两侧肾俞穴各81次,一上一下为一次。

天天坚特以上两法,即可治愈肾虚病,有壮阳之奇效。

第八法:排毒法
习武日久,身体内会积些毒素、毒气与浊气,应及时排出体外,以达到排浊留清、身心健康之目的。

其法是:每天练功之后,应静坐下来,面对正南,全身放松,高度入静,双腿盘坐,左腿在外,右腿在里。

双手放在双膝上,手心向下,双目微闭,舌抵上腭,自然呼吸,排除杂念,静坐10分钟左右,30分钟更好。

然后,双目睁开,双腿伸开,双手心向上,放在双膝上。

双眼视双足尖,舌尖放下来,以意排浊,心想体内的毒气、病气、浊气从我双脚心流出去。

意守涌泉穴5至10分钟,体内病浊毒气即可排尽。

收功时,双手可以捂在脸上,上下搓动,或以双手拍打全身各部位,然后收式收功。

如有太极拳相关需求,欢迎致电南京陈氏太极拳馆进行咨询!
南京陈氏太极拳馆成立于2011年,奥体中心馆、金陵饭店馆分别地处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新街口金陵饭店亚太商务楼,总营业面积达1,200平方米,
拳馆至今累计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次;教练团队主要来自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获得国家颁发的运动员、教练员、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武术段位考评员、太极拳传承人等正规资质。

拳馆由事业、教学、市场、行政、财务等部门组成;拳馆课程分为传统课程、健康课程、AR课程和网络课程;授课方式分为集体授课、私人定制和企业定制。

拳馆以科学规范标准化教学向社会大众推广正宗的陈氏太极拳,把太极拳和健康更紧密结合,您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2019年,南京陈氏太极拳馆的第8个年头,功夫也许就是时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