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练太极拳不能忽略的3个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太极拳协会活动安全须知

太极拳协会活动安全须知

太极拳协会活动安全须知随着公司太极拳协会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到太极拳学习的行列中。

为使学员能更加科学安全地练习,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特撰写本安全须知。

传统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动作舒缓,危险性较小,但作为一项传统武术,习练也需要有注意事项:一、着装注意事项1、不管春夏秋冬,练拳时都要穿长裤,穿长裤是为了保护膝盖,因为膝关节在运动时毛孔张开,易受风邪和湿气侵入。

这也是初学者练拳时膝盖疼的原因之一。

2、不管春夏秋冬,练拳后都及时要换干爽的衣服,因为运动后经络气血畅通、毛孔大开,极宜感受外邪生病。

特别是夏季,练拳后出汗多,吹空调后更容易感冒,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学习太极后反而生病的原因之一。

3、秋冬季或者气温低的时候练拳要注意保暖,运动中随着体温的增加可以少穿一些衣物,但是练拳后要及时增加,避免胸、背、肩关节等处受凉导致不适。

二、天气注意事项1、练拳时注意避风,中医认为“风为诸邪之长”可以带来多种疾病,如遇大风可以不练习,或者改为室内练习。

2、避开雨雾,“雨雾皆为湿邪”,雨雾下练拳易引起风湿病,因为风湿二邪喜结伴而行。

三、练拳前的注意事项1、练拳前尽量不要空腹,也不要吃饱后立即练习,应休息半小时左右。

2、练拳前一定要先热身,使周身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练拳放松及气血的流通,关节活动不充分可能会导致练拳时肌肉拉伤。

关节活动应该按照如下项目做4个八拍:A.活动手关节(旋转手腕)B.活动肘关节C.曲臂转肩D.单手甩臂E.扩胸振臂F.架臂转腰(注意不可用力过猛,曾有人因此而扭腰)G.顺势拍打 H.旋腰转胯 I.弓步压胯 J.仆步压胯K.开步转膝、并步转膝(膝关节活动不充分会导致练拳时膝盖疼痛)L.双手交叉向下拉背 M.双手交叉向上伸展 N.旋转脚踝O.甩手踢脚放松四、练拳时的注意事项1、劳逸结合、适可而止。

中医有“养生在动,动过则损”的说法,所以初练太极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轻松、舒适、自然为度,待身体微微出汗即可,不可太疲惫。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战性越来越弱,但是我们要正确的练好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

欢迎阅读!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三要素心静体松是太极拳的练习核心,通过心静体松能提高太极境界,在慢练中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的要素一、松松则气自通,通则力自重,身知松者,功夫纯然,知觉已懂劲,以皮毛触之辨明来龙去脉,转关换势,随来既往,动转由人,变换从势,身动由己,力以从心。

何为松,松既是滚转委劲也,委既是进,着手触之迎而松,由人动静而松,顺其势而松,舒[收]肩则松,藏肘则松,落胯则松,曲膝则松,腹腔内合则松。

很多人觉得太极拳是门高深莫测的武术,因此,有很多人在练习中会有紧张感,尤其是初学者一定要学会放松。

松之无量何为准,一丝不少,一尺有余,寸劲为巧,化劲力竭已变转。

习练交手有不可勉强之松处,头无神领舵无主,手失迎劲被人擒,脚失根基难稳健。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的要素二、阴阳变换再谈阴阳,何为阴阳? 其无根而生动静之机,动之则开,静之则合,刚柔相济方为太极阴阳之母。

何为阴阳变转,有定向的冲击力,轻微触之圆转之力,既改变其原定向力的方向,为阴阳变转,从而得其滚转曲圆之理用。

阴阳变化是太极拳的核心,贯彻整套拳法,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变体,动转往复,进退顾盼转弯抹角,技击万端变化,其无非是阴阳变转,以柔化坚之术,遇坚既柔,谓之粘绕,以由人之势,借人之力,柔化其千斤刚劲,此为四两拨千斤之用。

功夫到此方为懂劲,懂劲便领悟腰如杆,肢如枝,杆动枝摇之理用。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的要素三、虚实知阴阳后再谈虚实,一身何处有其虚实,松肩则虚,坠肘则虚,裹裆则虚,曲膝则虚。

虚则并非失去粘领,此为虚中含实,实则并非全然用力尽竭,此为实中含虚,虚为实而蓄,实为虚而发,虚则卸力千斤,实则弹发无量,虚依实,实依虚,互依克,互依交变,无一不可。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注意事项太极拳是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武术和健身运动,它注重内外兼修、柔中带刚的特点。

在练习太极拳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享受练习并获得最佳效果:1. 姿势正确:确保你的姿势端正,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保持直立,放松身体,收腹挺胸,保持自然的曲线。

2. 慢慢练习:太极拳讲究舒缓的动作和流畅的连贯性。

练习时要保持缓慢的节奏,用柔和、连贯的动作来完成每个动作。

3. 呼吸调节:太极拳注重呼吸控制。

练习时要注意以深而缓的腹式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

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用力,并与动作的变化相结合。

4. 注意力集中:太极拳强调意念的引导。

在练习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觉、呼吸和动作的流动上,提高自我觉察和内观的能力。

5. 避免用力过度:太极拳是以柔克刚、运动平衡为原则的。

在练习时,要避免用力过度,尽量保持肌肉的松弛状态,注重内在的力量和平衡感。

6. 适应个体能力: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灵活性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练习的难度和幅度,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7. 寻求指导:如果你是太极拳初学者,最好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你的练习。

他们可以帮助你矫正错误的姿势,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当练习太极拳时,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锻炼:8. 热身:在开始太极拳练习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很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您准备身体,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9. 不要过度用力: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不是通过用力来完成动作。

尽量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肌肉或关节的过度紧张和损伤。

相反,要注重在动作中保持轻松和流畅。

10. 注意身体平衡:太极拳强调身体的平衡感,并注重稳定的站姿和移动。

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倾斜或失衡的姿势。

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11. 保护关节:太极拳的动作通常涉及到关节的运动和承载。

为了保护关节的健康,要确保动作的幅度适度,不要过度扭转或过度伸展关节。

如何在太极拳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

如何在太极拳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

如何在太极拳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多练太极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对我们缓解精神压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一些疾病的预防也有很大的功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在太极拳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

欢迎阅读!如何在太极拳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1.注意热身,尤其是髋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人体下肢联接在一起的三个关节,髋关节没有足够活动的话,很多需要髋关节打开的体式中,就会给膝关节施加过度的压力,让膝关节不堪重负。

开始的时候,可以旋转髋部、脚踝,练习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来加强髋关节的拉伸。

髋关节打开以后,盘坐等体式也就容易得多了。

2.体式的调整和构建从脚的放置开始确信你的脚掌能够稳定地接触地面,脚掌的四个角点(前脚掌两侧两点,脚后跟两侧两点)要平稳分布在地面上,均匀用力。

力量通过脚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脚趾努力张开、保持能够活动。

同时注意脚心通过脚弓向上提起。

这样,膝盖两边的韧带力量均匀分布,髌骨能够自由移动,半月板就不容易被过度挤压。

3.在膝盖弯曲的体式中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例如在战士式和侧角式中,首先让膝盖位于踝关节的正上方,五趾张开,弯曲膝盖后,髌骨的位置应该和第二个脚趾的方向保持一致。

如果有少量的前倾,膝盖也不应该超过脚趾尖。

同时注意脚背,不能让脚心往下掉。

4.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在需要腿部伸直的体式中,膝盖很容易向内过度拉伸。

比如在三角式和双腿背部伸展式中,膝盖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内撇,这个时候膝盖周围的韧带力量就容易不平衡。

站立体式中,可以稍微弯曲膝盖,让脚掌均匀用力紧紧贴地。

坐立体式中,可以在膝盖窝下方垫上一个小毛巾卷等。

5.注意膝盖细微的感受及时调整膝盖的韧带和软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觉不很敏锐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这个时候,伤害往往已经不可避免。

所以应该仔细感受,一旦有一点点地不舒服,赶快调整,避免进一步损伤。

如果你从体式中出来感到有疼痛,那么实际上伤害已经造成了。

6.通过平衡体式来加强膝盖的防护平衡体式中因为身体需要自我调整来找到最佳的位置,这个时候身体的智慧会合理利用膝盖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运动,以其缓慢、柔和、连绵流畅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太极拳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一、太极拳动作要领1.脚步:太极拳的脚步主要有丁步、虚步、仆步、行步等。

无论是什么步法,脚的动作都应该轻盈、稳定。

尽量保持脚尖着地,尽量避免用力踩地。

2.腰部:太极拳要求腰部不僵硬,而是要灵活自如。

腰要领先手、身、胸、背、头,起到统领身体的作用。

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腰要随着手的动作产生扭转,形成太极拳独特的腰部功夫。

3.手部:太极拳的手部动作要求柔和、圆滑、慢行快用。

手腕应该自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受伤。

手部的动作要以指尖为主要力点,从而使动作更加流畅,增加力度。

4.姿势: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放松自然,不要过度僵硬。

在太极拳的姿势中,要注意身体的均衡,保持正直的身姿,在动作中保持稳定。

同时,要注意保持头部的直立,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

5.呼吸:太极拳的呼吸要求深、长、缓慢。

在太极拳的动作过程中,应该做到舌抵上腭,鼻腔呼吸,气沉丹田。

呼吸要与动作相结合,以达到调整内气的目的。

二、太极拳注意事项1.注意保持放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放松。

放松能够让肌肉更加灵活,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2.注意呼吸:太极拳的呼吸是一种很重要的调整内气的方法。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掌握好呼吸的节奏。

3.注意力的集中:太极拳中的动作要领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力的集中以掌握好动作的要领。

同时,注意力的集中能够提高练习的效果。

4.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太极拳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层次人群练习的运动,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不要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练习。

5.注意锻炼平衡能力: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脚步是很重要的。

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强平衡能力,但是初学者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要注意锻炼平衡能力。

6.避免用力过猛:太极拳强调的是柔和、缓慢的动作,不要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肌肉酸痛或受伤。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1、坚守太极拳入门的要领,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尾闾中正、重心落于涌泉,才有可能达到完全的松沉。

换句话说,要垂脊正身,全身不要有一丝僵硬处,除了两脚必需撑着全身体重之外,全身不要再有一块肌肉呈用力状态。

所以说,在太极拳入门的学习阶段,我们需要去除身上的僵劲。

2、太极拳入门拳架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前进、后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转动,均要随着腰轴移动,由腰轴来带动。

既然手脚躯干均被腰轴带动,自然不必再用额外丝毫力量移动它。

这样才能达到最起码的松沉。

3、讲究松柔,而不讲究腰轴,举手投足必无法上下相随、一气呵成,而做到拳经拳论上所说的“一动全动”的要求,这种松,就是懈。

在太极拳学习的初级阶段,还需要掌握腰轴的运用,重视腰部训练。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1、太极拳入门需做到主宰于腰,打拳时,要以腰为轴心,用轴心来带动身体。

腰轴先动,手脚才随之而动;腰轴不动,手脚不会自动。

所以,意念时时刻刻留心在腰际。

2.太极传需要一直动才能入门。

拳架可以由腰轴带动后,进一步要注意拳架微妙的转折,哪怕是一只手上微小的弧线都是腰弧的外在表现。

这时,上下内外,牵动往来,动静虚实,随屈就伸,无不相合,表现出完整一致的功夫。

3、如果有骨架不流畅的变化,病一定在腰腿,不在手脚,要由腰腿来变化,不要盲目在手脚上摸索。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1、太极拳入门需严守分寸、力求中定,无论前弓、后坐、左顾、右盼均要保持体态端正,重心不只不要超出两脚构成之底盘内,而且还要紧紧系于腰轴。

此即是古人所说的“守中”。

2、心转换要缓慢渐变,盘架子时,左右脚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清楚、越细致越好。

亦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慢慢地变化。

3、虚实分清,举步分虚实,虚脚应虚得能随意起落,实脚则要自然弯曲保持弹性,重心落在涌泉穴上。

太极拳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41、太极拳入门需动作缓慢式式相连,招式变化之间,缓慢地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

练太极拳前的八大准备活动

练太极拳前的八大准备活动

练太极拳前的八大准备活动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学习武术就要做好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这样才能避免损伤。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太极拳前的八大准备活动。

欢迎阅读!练太极拳前的八大准备活动太极拳虽然是柔和的有氧运动,但是练习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练习中容易伤身。

练太极拳前的准备活动(1)要晒晒太阳早上练拳时沐浴朝阳大有好处。

但有人喜在密林小道上打拳,认为空气比较好。

其实,植物在夜间排出二氧化碳,在太阳出来之前,密林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对练拳的人没有益处。

而朝阳柔和温煦,不伤人体,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当然,也不适宜在骄阳暴晒下练拳。

练太极拳前的准备活动(2)要注意调和呼吸练拳时要呼吸自然,最好能与动作和意念结合起来作拳势呼吸。

这就使练太极拳不但有轻柔规律的关节和肌肉运动,而且兼收气功锻炼的客观效果。

锻炼时特别要注意让呼吸道通畅,口微合,用鼻吸气,口鼻同时呼气或只用鼻孔呼气。

也不要戴上大口罩打拳。

学习太极拳要求呼吸配合动作,这需要根据个人练习程度,初学太极拳掌握好自然呼吸,这样能避免气喘吁吁现象。

练太极拳前的准备活动(3)要做准备运动打太极拳,人的下肢静力负荷很大,踝、膝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负担特别重,比平常走路所承受的要大好几倍,甚至10倍以上(因功夫深浅而异)。

运动中颈、脊、腰、髋、踝、肩、肘、腕等关节又不停地旋转运动,特别是踝、膝关节,股骼韧带、腹股沟韧带等,往往会因骤然着力闪挫,扭伤关节周围软组织及韧带。

因此,在打拳之前,要做一些松柔的准备运动,使关节、韧带松展。

实践证明,在做准备运动后打拳,不但关节、韧带不易挫伤,肌肉不易劳累,而且特别容易沉稳,做独立、蹬脚等平衡性动作也站得比较稳。

练太极拳前的准备活动(4)要穿平底鞋穿高跟鞋打太极拳是有害的。

有些女青年喜欢穿高跟鞋,甚至穿高跟凉鞋去打拳,这对踝关节和足跗跖关节都是有害无益的。

打太极拳的人不能穿高跟鞋之类鞋子,一定要穿平底鞋或者运动鞋,这样可避免骨骼损伤。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一、练习太极拳基本的注意事项:1、动作姿势要正确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2、技术动作要规范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3、运动量坚持循序渐进太极拳极为关键的是体悟,贪快贪多对体悟是不利的,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影响“内听”身体内部感觉,甚至可能形成错误的体悟感觉。

4、专业人士指导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学拳,包括极为重要的帮调桩,纠正动作,指导体悟内在感觉。

二、练习太极拳关键的注意事项:1、务必全过程保持松静自然,姿势端正。

2、适当速度练习学会动作后,当放慢,松静和缓中感觉动作过程内在的感觉,体会用意不用力。

3、学会感觉“内听”,缓慢练习中多想象用意识精细指挥是逐个关节次第微小运动形成动作。

4、动作熟悉后,结合呼吸引导丹田内转,每一动由丹田意识转起,意念一转,浑身一动全动,浑然有机。

太极拳练拳要领: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晨练太极拳不能忽略的3个注意事项
早晨练太极拳不能忽略的3个注意事项
1.别超负荷运动
虽然说坚持打太极拳能很好的强身健体,但这也有度的限制,这就要求不能超负荷运动,所以在早晨练习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时段,且每次练习时间要定个时,以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为宜,免得练习时间过长而产生疲劳。

另外,早晨起床后,身体的各项器官及气血运动仍处于“低速”状态,若打太极拳的运动量过大,必然会加重心脏的压力,从而使身体出现诸多不适。

2.别空着肚子
一般人们选择早晨去练习太极拳,都会很早就出门了,同时也知道饱腹不利于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所以干脆选择不吃早餐,一直饿着到结束。

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处于一个空腹状态,不仅因为饥饿而让自己分神不能全心的投入到练习过程中,而且对于患有低血糖的人群,甚至还会出现晕倒的危险。

所以,在练习之前的半小时,一定要适量进食,喝一杯温开水,再吃几片面包片都是极好的。

3.练习完后不能立刻休息
太极拳的各项招式虽然看起来十分的轻柔、灵活,但当一整套的`太极拳式结束后,所消耗的内力是很大的。

且通过运动使得人体的血液流通加快、血管扩张、心跳也不断加速,而如果你选择立刻就休息,这样会扰乱其平衡,甚至会导致血压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晕眩、心悸等不适。

因此,即使练习完太极拳后,也别让自己立刻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状态,而应选择一些轻缓的运动,慢慢恢复,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